九龍坡板塊吸引9251家企業落戶
3月31日,中國(重慶)自貿試驗區領導小組辦公室舉行自貿試驗區掛牌運行三周年成果新聞發布會。在重慶沉甸甸的三年成績單裡,「探索知識價值信用融資新模式」成為自貿試驗區第三批「最佳實踐案例」在全國推廣。
「探索知識價值信用融資新模式」是來自重慶自貿試驗區九龍坡板塊的創新實踐,也是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發現並通報表彰的典型經驗之一。九龍坡區商務委主任靖開媛介紹,九龍坡板塊面積為4.75平方公裡,佔重慶自貿試驗區總面積的4%。「三年來,這裡吸引了9251家企業(含分支機構)落戶,佔重慶自貿區新增企業總量的四分之一。2019年,九龍坡板塊引進外資項目18個,在重慶市自貿區板塊中排名第一」。
作為重慶全市的工業大區,九龍坡區高新科技企業林立。「以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為驅動,為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靖開媛告訴記者,九龍坡區集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全國「雙創」基地城市示範等國家級金字招牌於一身,力爭用一流的營商環境培育城市的吸引力、生產力、競爭力,形成高新科技企業集聚的「磁場效應」,五年再造一個九龍工業,努力在內陸開放高地建設中走在重慶市前列。
創新信用融資模式助力企業高速發展
讓科技型企業憑藉自身知識價值的信用換來「真金白銀」,為科技型企業輕資化、信用化、便利化的債權融資打開大門,是九龍坡開展知識價值信用融資試點的初衷。
重慶市自貿辦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知識價值信用融資創造性提出並應用知識價值信用評價體系,建立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引導激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推動技術與資本實現高效對接取得了積極成效。
重慶賽恩斯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是幾年前響應國家大學生創業而成立的中小企業。由於研發資金投入大、研發周期長等因素,企業成立不久便遇到了融資難和資金周轉困難。2017年,在九龍坡知識價值信用貸試點改革中,該公司成為第一批獲得知識價值信用授信企業,授信額度為80萬。此後,2018年、2019年該公司又先後獲得授信額度120萬和300萬。賽恩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三年來,依靠知識價值信用貸的資金主要用於人才引進和核心設備開發,為公司創新發展增添了動力。目前,公司已擁有20餘項國家專利,公司的合同額也由兩年前的2000多萬元,增加到5000多萬元。」
目前,知識價值信用貸已在重慶區縣實現全覆蓋。截至2019年底,重慶2244家科技型企業累計獲得66.07億元融資,其中662家企業為首次獲得銀行貸款,佔獲貸企業總數的29.5%。
深化智慧財產權改革完善要素市場交易
緊扣科技企業創新發展需求,打通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2018年3月,重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在九龍坡自貿板塊成立。中心以專利權、商標權、軟體著作權為交易產品,為科技類權益和科技型企業提供確權登記、交易結算、智慧財產權價值評估、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等服務。
讓科技企業智慧財產權「活」起來,重慶市萬源禽蛋食品有限公司就嘗到了量身定製的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甜頭。萬源禽蛋食品本是一家擁有全國馳名商標「石丫」牌雞蛋的全國綠色食品示範企業,公司想擴大規模卻苦於除了靠固定資產獲得一筆銀行貸款外,再難融到資金。2019年11月,重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受其委託後,迅速組織銀行、智慧財產權評估公司、智慧財產權、擔保等專項組進行評估,為其擬定「智慧財產權+」的融資方案,即以萬源禽蛋旗下的「石丫」馳名商標為主要質押物,加上部分硬體設備,組成質押資產包進行質押融資。經過企業盡調、知(資)產評估、銀行授信、質押辦理等專項工作後,去年12月,萬源禽蛋食品獲得光大銀行600萬元的綜合授信,並於2020年1月獲得貸款。
九龍坡區自貿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平臺既服務重慶本地企業,更面向全國科技企業開放。」藉助重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平臺,昆明貝克諾頓製藥有限公司在平臺上資料庫裡,僅花10天就找到一種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劑及其製備工藝的發明專利;浙江賓王撲克有限公司通過在交易中心平臺掛牌,成功在5個實用新型發明中,找到最相適應的印刷機切紙設備;常州大學一項尚未轉化應用的科技專利成果成功與廣東佛山生產企業匹配……通過科技要素交易中心平臺,一方面讓需求市場推動科技研發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讓閒置在高校、科研院所、個人手裡的智慧財產權得以創造性二次開發。
截至2019年底,重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累計完成各類交易約10億元。其中智慧財產權服務交易2.46億元,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鑑證交易7.82億元。平臺集聚各類會員機構120家,累計發布專利、商標、軟體著作權交易信息超30萬條,服務95000多家企業。目前,智慧財產權交易業務已覆蓋全國,社會帶動力和影響力不斷顯現。
提高科技服務水平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為了加快企業轉型高新技術的腳步,九龍坡板塊又率先開展了可兌現的科技創新券(簡稱「渝新券」)的改革試點,鼓勵企業向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服務機構購買科技服務,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企業在重慶科技服務大市場領取的渝新券主要分為高新企業申報服務券、專利服務券、上市掛牌服務券和科技資源服務券四類。持券企業可自由選擇服務機構並籤訂協議進行使用。服務機構完成服務後,可憑渝新券向相關部門申請資金兌現。
2019年,重慶中航科技有限公司領取了3萬元的高新企業申報服務券,用於重慶市高新技術企業的覆審費用。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渝新券為公司節省了費用,還讓公司得到了專業的服務。同樣受益於渝新券的重慶南華中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去年不僅申領了3萬元的高新企業申報服務券用於高新技術企業覆審,還申領了2萬元的科技資源服務券用於軟體測評服務。該公司的負責人感慨說:「渝新券不僅幫助企業獲得了進軍高科企業的『門票』,還讓企業節省了人力成本和研發成本。」數據顯示,渝新券試點改革以來,上千家科技企業從中受益1348次,累計發放券額達1.92億元。(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