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13歲被特招入伍,曾是「八千湘女」之一,80歲和丈夫導演話劇

2020-12-27 活魚

年過八旬的鄔瑾榮老人,有很多令人羨慕的頭銜,高級設計師、教授、演員……,大家都親切的稱她鄔媽媽。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她的言談舉止無不透出優雅從容、溫文爾雅,整個人散發著一種安靜的美,那種美不張揚、不顯露,自然而然,而又張弛有度。

1937年,鄔瑾榮老人出生於湖南農村,她的人生動蕩,母親、哥哥和妹妹先後在戰火中去世,後跟著繼母生活。

1950年,新疆和平解放後,官兵遵照中央指示,墾荒屯田、紮根邊疆。為保證生產部隊安心屯墾,時任新疆軍區司令員的王震決定招收女兵入疆,以解決官兵的婚姻問題,招兵計劃在王震的家鄉湖南得到熱烈響應,至1952年共有8000餘名湘籍女兵來到新疆。這段歷史,後人稱之為「八千湘女上天山」,鄔瑾榮就是「八千湘女」之一。

時年鄔瑾榮13歲,因繼母待她不好,年幼的鄔瑾榮,帶著一份對遠方的憧憬,毅然踏上了當兵之路。在長沙新疆軍區招聘團女兵接待站,長著一張娃娃臉的鄔瑾榮,身高、體重、年齡都不達標,被一口拒招。

幸好接待站的軍人見她遠道而來,不忍心趕她走,把她「存放」到了接待站的一群候補女兵中。看到還有一線希望,鄔瑾榮在候補的幾個月裡,每天早早起床,埋頭幹活……勤懇的鄔瑾榮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第二次考試,在她差點又因年齡問題被刷掉時,接待站的軍人們紛紛站起來挺她:「她可能幹了,歌唱得好,舞也跳得好……」眾人力挺之下,鄔瑾榮被特批入伍當文藝兵。

在新疆,鄔瑾榮被組織安排到小鎮石河子工作,邊疆一眼望去都是沙漠,晝夜溫差達50度。文工團裡年紀最小的鄔瑾榮,絲毫沒有被惡劣的條件打敗:在帳篷裡、馬背上,她翻著字典閱讀蘇聯名著;團裡的訓練,她總是最先到、最後走……

鄔瑾榮成為了一名文藝兵,1951年隨部隊進駐新疆「新城」石河子,進入文藝工作團從事文藝演出,這一幹就是三十年。

1958年,鄔瑾榮到上海戲劇學院參加考試,認識了上戲畢業、留校任教的周冰,兩人一見傾心。鄔瑾榮看上了周冰的才華,周冰則被這個來自邊疆的勤奮姑娘深深吸引。遺憾的是,鄔瑾榮因為家庭原因落榜,但在返疆後,隔著4000多公裡的距離,兩人書信不斷。

在隨後的兩年時間裡,她每個月都會收到他從遙遠的上海寄來的信,她也封封必回。艱苦的歲月裡,兩人跨越中國東西的異地戀並不被眾人看好,鄔瑾榮的領導就曾多次勸她:「這麼遠不靠譜,周圍的小夥子隨便你挑呀!」

1960年,鄔瑾榮的執著終於有了回報,周冰放棄上海的優越條件和大學老師的優厚待遇,毅然來到新疆,兩人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1930年出生於上海周冰教授,是新中國成立後上海戲劇學院培養起來的第一批話劇導演,曾受教於蘇聯著名戲劇專家,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傳人。婚後二人相濡以沫,一直活躍在文化戰線上。

1980年,周冰、鄔瑾榮夫婦作為作為「引進人才」,從新疆來到湖北襄陽。周冰在襄陽市排演的《美女蛇》《報春花》等多部話劇,影響了襄陽一代人。

鄔瑾榮老人73歲那年,動筆將過往經歷記錄成書。直到2013年,完成了20多萬字的自傳體散文《八千分之一》,講述了70多年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及其間的愛、恨、離、愁和多姿多彩的生活。

周冰和鄔瑾榮兩位老人離退休後,積極從事公益教學,培養了上千名藝術生,他的很多學生現如今是中國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專業院校的骨幹教師。

2017年,80歲的鄔瑾榮和87歲的丈夫周冰,帶著一群「60後」「80後」熱愛話劇的業餘演員,老中青「三代人」用AA制的方式自辦服裝、自製道具歷時三個多月,排演出了襄陽版話劇《雷雨》,並進行了多場演出,獲得巨大成功,也掀起了本地的話劇熱潮。

相關焦點

  • 鐵馬冰河入夢來——記「八千湘女上天山」中的湘女胡愛群
    文/圖 陳晨不是每朵花,都能盛開在雪域高原,但雪蓮做到了;不是每棵樹,都能植根大漠戈壁,但胡楊做到了;不是每個人,都能紮根邊防,但八千湘女做到了。「八千湘女上天山」之一、83歲老人胡愛群,用自己傳奇般的援疆經歷,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從指揮長到援疆醫生援疆教師,從年青的援疆幹部到機關後勤人員,大家發自內心地感嘆:「這就是援疆精神,這就是我們的初心和擔當!」▲圖一:5月31日,胡愛群老人堅持站著給湖南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隊全體隊員作報告。
  • 她11歲被部隊特招入伍,只因有一項「特殊技能」,如今已成排長
    徐美多在11歲時,因為對數字非常敏感,有過人的珠心算能力,被部隊看中特招入伍,入伍期間她曾多次代表部隊參加比賽,為國爭光,年紀輕輕就已經成為了排長。一起來看看被稱為訓練場上的最強大腦的徐美多的故事吧!11歲被特招入伍徐美多自小因為對數字極其敏感,所以心算口算的速度一直都超於常人,她在六歲時就開始學習心算,當許多普通的孩子還在為十以內的加減法感到苦惱時,徐美多已經會算萬以內的加減法了。
  • 年屆八十回娘家不改鄉音 湘女故事會舉行
    華聲在線11月1日訊 (記者 黃煌 實習生 曾照利 彭麗霞 通訊員 肖文婕 )「我13歲就到了新疆,連韭菜和麥子都分不清,因為我沒見過撒!」少小離家老大回,卻難改鄉音「湘情」。11月1日下午,「八千湘女」代表王燦輝、陳詩健、歐陽美娜和新湘女代表在湖南女子學院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湘女故事會」。
  • 湖北女孩11歲被特招入伍,24歲破格升為排長,她究竟是何奇才?
    《傷仲永》的例子實在多不勝數,因此如今國家對這個群體十分重視,為他們提供專門的教育方式和晉升階梯,把他們培養成祖國未來的棟梁。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位湖北女神童的故事,她11歲被特招入伍,24歲破格升為排長,是我國最年輕的女兵,她究竟是何奇才?
  • 80年代女星娜仁花近照曝光,成名於《乳燕飛》,丈夫是著名導演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158)——娜仁花】No.111月3日,央視「中國電影報導」官博發布了80年代著名電影演員娜仁花正在拍攝新戲的報導。據介紹,娜仁花拍攝的新電影名為《安家》,講述了她飾演的基層扶貧幹部紮根山區,幫助群眾過上小康生活的故事。
  • 我國年紀最小的女兵,11歲時就被特招入伍,她究竟有何厲害之處?
    引言子遊和子夏曾同時求教於孔子:什麼是孝道?面對同樣的問題,孔子卻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對能奉養父母卻恭敬不足的子遊說,孝道需做到誠信孝敬;對為人正直卻不苟言笑的子夏則說,孝敬父母需和顏悅色寬慰長輩之心。
  • 「新疆好網民 傳遞正能量」鐵馬冰河入夢來——記「八千湘女上天山...
    5月31日,胡愛群老人堅持站著給湖南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隊全體隊員作報告。不是每朵花,都能盛開在雪域高原,但雪蓮做到了;不是每棵樹,都能植根大漠戈壁,但胡楊做到了;不是每個人,都能紮根邊防奉獻終生,但八千湘女做到了。5月31日,湖南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隊每名隊員臉上,個個都湧出了熱淚。
  • 中國最小的現役軍官,8歲被特招入伍,有何特殊作用?
    "娃娃兵"是戰爭年代的特殊產物,因為兵力不足,所以七八歲的孩子扛槍上戰場,也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和平年代,入伍年齡有了限制,自然也不會再有娃娃兵,但是,一張身穿軍裝在課堂學習的小孩子的照片,卻在網絡上流傳開來。這個孩子明明很小,卻和很多大人一起坐在軍校的課堂上,這個孩子究竟為什麼年幼從軍呢?
  • 5次登上央視春晚,大13歲丈夫突然離世而隱退,今二婚生活超幸福
    11月8日,央視春晚已經官宣總導演——楊東升,曾經擔任過3次央視總導演,擁有豐富的經驗,這令觀眾更加期待這一年的春晚。那麼大家對春晚的舞臺,最大期盼是什麼呢?黑妹從小就頗具藝術天賦,擁有很強的表演才能,而且還愛好唱歌,曾在1988年,參加全國二十城市OK帶」飛馬杯「憑藉著優秀的嗓音獲得大賽三等獎的好成績。除此之外,黑妹還是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劇團的一名話劇演員,也曾獲得過不少獎項,也是一位擁有實力的真正演員。
  • 13歲進北京人藝,在話劇舞臺40年,如今72歲助演《演員》備受關注
    13歲進北京人藝,在話劇舞臺40年,如今72歲助演《演員》備受關注如今娛樂圈的隊伍越來越壯大,不僅老戲骨寶刀未老,新生的勢力不斷湧入,在昨晚落下完美帷幕的《國劇盛典》上,胡先熙和李蘭迪兩位年輕優秀的演員合唱了一首《答案》,讓臺下的圈內前輩們和觀眾都感受了一把青春的美好。
  • 安置點80歲老人牽著老伴手不放,妻子餵癱瘓丈夫吃飯,滿滿是溫暖
    受上輪暴雨影響,巢湖流域水位猛漲,7月21日作為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中廟站水位達到13.36米,百年一遇。巢湖的幾條支流南淝河、上派河、杭埠河和豐樂河等水位也猛漲,防汛形勢嚴峻。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連日來,巢湖沿岸的居民已經開始轉移。
  • 「八千湘女」為什麼這樣紅?
    曾菊梅也是長沙人,14歲時跟父母鬧了一個月後,偷偷參了軍。每餐的白米飯辣椒菜,變成了玉米面和小米、沒有菜,每天八小時的舒適課堂,變成了十二小時的體力勞動。他說:「我一生獻給了新疆,無怨無悔,我還教育子子孫孫也要奉獻新疆。」這是紅網專題《八千湘女湘疆情》圖片報導中的三個鏡頭。繼續往下翻就是「湘女故事」。
  • 被控性侵13歲少女,導演波蘭斯基被奧斯卡主辦方除名
    被控性侵13歲少女,導演波蘭斯基被奧斯卡主辦方除名 比爾·科斯比(左) 羅曼·波蘭斯基(右) 視覺中國 資料圖新華社洛杉磯5月3日消息,奧斯卡獎評選機構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
  • 臺灣80歲金牌製作人週遊控訴70歲丈夫出軌,64歲小三:只是去聊天
    據悉,張女以1億8千多萬臺幣(約3900萬人民幣)替週遊售出房子,週遊本來應付2%的仲介費,算一算共372萬臺幣(約80萬人民幣),但週遊只付張女180萬元(約39萬人民幣),還少給了192萬。並且張姓女士不是68歲,是64歲,目前單身,有兩個小孩、一個孫子一個孫女。爆料人表示,李朝永和張女是同鄉,很有話聊,一直只是好朋友。
  • 17個80歲老人摩託環島騎行13天:他們創造了不老傳說
    80歲,是不是還有做夢的權利?80歲,是不是只能待在家裡,聽電視到睡著?還是會跳進海洋球世界,說什麼都不肯回家?在中國臺灣,有一群80歲的老人決定「發起夢想」。17位騎士,年紀最大的89歲,最小的71歲,2位罹患癌症,4位需要戴助聽器,5位有高血壓,8位有心臟病,每一位都有關節退化的毛病。
  • 特招入伍的「大洋快車」 解密美國海軍遠徵高速運輸艦
    解密美國海軍遠徵高速運輸艦——    特招入伍的「大洋快車」    8月31日,一年一度的韓美「乙支/自由衛士」聯合軍演在朝鮮半島落下帷幕。此一役,令其在兵力投送和後勤支援方面的巨大優勢顯露出來,並以此迅速「揚名」。此後,美軍連續從澳大利亞租借了3艘高速雙體船,裝備駐紮在日本衝繩的陸戰隊第三遠徵部隊使用。演習期間,高速雙體船曾在短短10個多小時內把幾百名美軍士兵和 「斯特賴克」裝甲車從位於日本衝繩的軍事基地運到了韓國東海岸,從此該型艦有了個貼切的綽號——「西太平洋快車」。
  • 於明加:放棄當外交官改做演員,出道13年0緋聞,38歲被丈夫獨寵
    娛樂圈中有一些這樣的演員,他們進入演藝圈之後,一直都非常的低調,從不炒作,一直都是靠作品說話,雖然他們的名氣,並不是很大,但他們可以是真正的演員,於明加就是其中之一,她不僅長得漂亮,而且演技也相當的好,更讓人意外的是,曾經的她,更是放棄了當外交官,選擇了做一名演員,與很多明星,出道後緋聞滿天飛不同
  • 白先勇《八千裡路雲和月》帶你感受80多歲老人的家族歷史和感悟
    談到自己為什麼給書取名《八千裡路雲和月》,他說是因為父親總是會唱一首《滿江紅》,而裡面有一句是:「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這句話可謂是意味深長。他的父親參與了民國的誕生,也見證了民國的衰落。
  • 76歲的峨影女導演陸小雅復出拍電影了 曾執導《紅衣少女》獲金雞獎
    76歲的峨影女導演陸小雅復出拍電影了 曾執導《紅衣少女》獲金雞獎76歲的峨影女導演陸小雅復出拍電影了 曾執導《紅衣少女》獲金雞獎來源: 成都商報原創
  • 70年前老電影《趙一曼》,演員大多去世,如今安琪88歲氣質溫婉
    因石聯星在影片中成功塑造了這位抗日女英雄的形象,她成為了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女演員,可見演員的精湛演技和這部電影的優秀。作為蘇區「三大赤色紅星」之一,主演了很多話劇,也是當地紅劇的創始人之一。石聯星是一位老革命了,在蘇區有多年的話劇表演經驗,所以在扮演此類角色時非常得心應手,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