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下午的2020足協杯決賽,將成為魯能與蘇寧這兩支老牌勁旅的「謝幕戰」。12月14日下午,中超、中甲以及中乙的各俱樂部齊聚上海,參加中國足協召開的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公布了一系列新政實施細則,備受關注的限薪、俱樂部名稱中性化議題,也有了最終的答案。對照相應規則,「魯能」、「蘇寧」這兩個名號都不符合規則要求,註定將成為過去,「山東魯能泰山」或將更名為「山東泰山」。
限薪「不講情面」,魯能收穫利好?
14日下午的會議上公布的限薪政策,並沒有什麼意外之處可言——會上發布的2021-2023賽季中超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以及國內球員、外援的限薪令,基本都與11月下旬「蘇州會議」上公布的內容一致。
會上,關於入籍球員享受的「待遇」,也有了一個明確的說法,即:「俱樂部可自行選擇本俱樂部的入籍球員按照國內球員或者外籍球員標準執行相應的薪酬限額,並在中國足協或者中國足協授權機構備案。」除此之外,國腳的「特別優待」也被取消,不再執行上浮20%的政策,改為由足協發放津貼、獎金,而這部分收入也不會被納入球員薪酬限額的核算範疇。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足協還對贏球獎金做出了明確限額,某些「豪門球隊」贏球獎動輒過千萬的豪氣,就此成為歷史。
關於限薪令,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在會上很是放了一番「狠話」:「2021賽季起,三級聯賽俱樂部的年度財務報表,都要報中國足協,中國足協向全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同時,對於違反兩項規定的人和事,不管違反的人是誰,不管哪家俱樂部,不管俱樂部的牌子有多大,堅決不講情面,不搞下不為例。不要心存僥倖,一經查實,堅決查處不會含糊。」就陳戌源的表態看,中國足協這一回是要「動真格」了。
目前看來,這一系列政策,短期內不會對魯能產生太大影響。外援方面,佩萊合同到期,將在足協杯決賽中上演魯能生涯謝幕戰,費萊尼與球隊的合同在明年年底到期,格德斯、莫伊塞斯的合同到2022年7月到期,卡達爾的合同籤到了2023年年底。在已籤合同基本不受影響的情況下,下賽季,魯能依然可以保留格德斯、莫伊塞斯、費萊尼這三名核心外援,而表現未達預期的卡達爾是否留隊,也可以根據球員需要做出取捨。新賽季開打前,魯能需要考慮的是引進佩萊的替代者,並酌情考慮引進新援,取代卡達爾。如果魯能如願捧起本年度足協杯的冠軍獎盃,則需要考慮引進亞洲外援,以應對亞冠賽事。根據最新限薪令,各中超球隊尋找新外援時,勢必重點關注那些性價比高的球員。而已經建立了相當完善球探系統的魯能,淘寶成功的概率自然不低。
與此同時,得益於魯能足校強大的供血能力,魯能本土球員整體實力不俗,年齡結構也相對合理。可以預見,限薪令出臺後,豪門球隊「重金挖人」的瘋狂將很難重現,這樣一來,自身底蘊更為深厚的球隊,無疑將佔據主動。
「魯能」成為過去,「泰山」昨日重現?
14日的「上海會議」上,中國足協也發布了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正式通知。這也就意味著,此前曝出的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一刀切」這一飽受爭議的話題,就此塵埃落定。
此前,上海申花藍魔球迷俱樂部、河南建業紅魔球迷俱樂部、北京御林軍球迷會等5家球迷組織發布聲明,反對中性名稱「一刀切」。泰達與蘇寧的足協杯半決賽第二回合較量中,看臺上的泰達球迷打出標語:「泰達早就刻在心裡了,真要拿刀剜走嗎?」但這些訴求,並未被中國足協認可。
「我們也注意到,很多人說俱樂部名稱不要『一刀切』,提議是否能照顧到歷史元素。這種心情我覺得可以理解,但是從實際執行來講,不能有這個情況。」就某種程度而言,陳戌源的這一番話,可以視作中國足協對種種爭議的一種回應。陳戌源表示,若干年後,球迷和俱樂部都會適應新的名稱:「如果因為時間的原因而去保留呈現企業化的、老的俱樂部名稱,對其他俱樂部而言並不公平。所以,足協不會破例。」
就某種程度而言,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正式通知發布,直接宣告「魯能」、「國安」、「泰達」、「建業」等有著悠久歷史、光榮傳統的「老字號」,將成為歷史。但根據相關規則,「申花」基本符合「中性」和「非企業化」規定,有望得以保留。
根據中國足協的要求,各俱樂部需不晚於2020年12月31日,將經工商部門初步核准的擬用名稱等上報中國足協接受審核。2021年2月28日前,各俱樂部需在中國足協完成2021賽季的相關註冊手續,名稱不符合要求的俱樂部,中國足協將不予註冊。也就是說,今年年底,各支俱樂部就需要拿出最終的「命名方案」。
對魯能而言,重新啟用「泰山」這一極具底蘊的名號,可謂眾望所歸。而「山東泰山」也完美符合相關規定。這也就意味著,「山東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有望改名為「山東泰山足球俱樂部」,球隊可以重新簡稱為「泰山隊」。當然,也不能排除其他「命名方案」異軍突起的可能。「山東泰山」這四個字,能否最終出現在球隊下賽季戰袍上?這一問題的答案,看來還需等待些時日才能揭曉。
2021-2023賽季中超限薪細則
球員方面
本土球員最高薪酬:稅前500萬元人民幣
外籍球員最高薪酬:稅前300萬歐元
U21球員最高薪酬:稅前30萬元人民幣
(如果過去一個賽季中,聯賽、足協杯賽中累計出場的時間超過900分鐘,可以突破上限)
球隊方面
一家中超俱樂部本土球員的平均薪酬為稅前300萬元人民幣
外援的薪酬總額不得超過1000萬歐元
俱樂部年度支出不得超過6億人民幣(包括青訓費用和女足費用)
獎金規定
中超、足協杯贏球獎金分別限定為贏球300萬人民幣,平球100萬人民幣。
亞冠聯賽贏球獎金不超過600萬人民幣,平球獎金不超過200萬人民幣。
各俱樂部可以設定不超過1000萬人民幣的機動獎金,由俱樂部自行決定使用方式。
各級聯賽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要求
1.俱樂部註冊官方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能超過4個漢字。
2.俱樂部報名簡稱或球隊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名稱中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名稱,不得使用非漢字。
3.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關聯方或控制人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也不得用名稱相似或近似漢字詞組。
4.名稱展現精神面貌新風尚,俱樂部應積極在名稱中體現地域文化、歷史風俗、人文精神或俱樂部管理。
5.如俱樂部股東具有非營利性法人教育機構或其下屬同名企業,經足協批准後可使用股東名稱或簡稱作為俱樂部名稱。
圖片來源:新華社 編輯:李夫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