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2年,這位高原「羊媽媽」培育出了我國第一個肉用黑山羊新品種

2020-12-23 騰訊網

軟綿綿的大耳朵,黝黑的毛髮,風度翩翩的姿態,昂首闊步的步伐,這就是——雲上黑山羊。

但你千萬別被它那活潑好動的外表欺騙了,作為國內第一個肉用黑山羊新品種,繼承了父親努比山羊和母親雲嶺山羊的優點,這個「混血兒」,除了性情十分溫順之外,體型還相當健碩,一歲時體重就能達到60-70公斤,成年之後甚至可以達到100公斤以上,這是一般肉用山羊的2-3倍。

雲上黑山羊的培育成功是傳統育種技術、現代繁育技術、分子育種技術聯合運用的成果。這樣科技化的育種技術,必須由專業的畜牧業科研人員來完成,而第一人選便是洪瓊花。

高原「羊媽媽」——洪瓊花

這是正在進行胚胎工程快速擴繁技術的檢測試驗。這個從種羊個體上回收出來的胚胎,超數排卵效果不好,羊群應激後胚胎退化,影響了胚胎的質量。

洪瓊花:「我們做這項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產出更多活的小羊,但整個過程影響因素較多,我們必須把每一個環節都做到萬無一失,才能確保成功。」

胚胎工程技術的實施,完全依賴人與器械的精準操控,是精巧至極的手藝活,心、眼、手妙到毫巔的組合,是這場檢測試驗的關鍵。

洪瓊花:「若不能保證產出較多高質量的胚胎,這個工作就是失敗的。」

所謂的失敗,就是沒有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如果只是為了達到及格線,那很容易,保證育成就行了,但是胚胎質量的提升,並不像她想的那麼簡單。

洪瓊花:「當時,科研設施設備條件落後,科研人員用計算器對大量的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僅靠'經驗+數理統計'的方法來育種,不但費時、準確性差,而且育種速度較慢。」

反覆的琢磨,反覆的修改,經歷了上萬次的試驗,洪瓊花不斷突破自己的技術界限,經過22年的長期摸索和對比研究,在秋毫之末,成功找到了雲上黑山羊最理想的優質胚胎。

洪瓊花:「我們根據育種需要自已編程, 充分利用種羊個體及其父母、同胞、後代的所有信息,對種羊進行遺傳評定,不僅提高了計算效率,也提高了選擇種羊的準確性。另外,我們應用了超數排卵和胚胎移植技術快速擴繁優秀種羊,迅速提升了育種群體的整齊度和質量。」

2019年4月28日,我國第一個肉用黑山羊新品種——雲上黑山羊,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從一年一胎到兩年三產,單頭母羊年產羔量最多可達20隻,這是一般肉用山羊的10倍之多,且羔羊斷奶成活率高達90%以上。

如今,洪瓊花培育的雲上黑山羊,以個體大、產肉性能好,適應性強等特點,受到養殖戶和市場的一致好評。已成為雲南山區半山區建檔立卡戶的「脫貧羊」;生產經營者的「發財羊」和消費者的「美味羊」。

科學技術的研究,是個相當漫長的過程,這離不開一代代科研人員對經驗的傳遞和知識的更迭。30年前,洪瓊花從第一天踏入畜牧業科研行業起,就始終堅信這一點。

這張20世紀90年代的照片,是洪瓊花和師父高源漢唯一的合影,而從那時起,「扎紮實實幹活,問心無愧做人」便是師父除了技術經驗的教授之外,聽到最多的一句訓導。

洪瓊花:「不能因為我們做得不到位或者放鬆了什麼的,造成工作上的失誤,那我覺得也對不起過去師父的栽培。」

如今,華發漸生的洪瓊花,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歇,對科研工作的任何一個環節,都精益求精,一絲不苟。對徒弟也是如此。

洪瓊花的徒弟:「在工作中可以從洪老師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我覺得這個用語言無法形容,只要師父在,我自己心裡就感覺特別踏實。」

53歲的洪瓊花,30年的育種經驗,主持建立了「雲南省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種質資源創新利用工程實驗室」和「雲南省肉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先後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雲南省先進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號,並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同時,洪瓊花還組建了一支女性佔60%以上的巾幗團隊,2017年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

洪瓊花:「我們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是無悔自已的職業選擇,並認可和追求共同的目標;尤其是女性,心總是分成幾瓣,一頭牽著工作,一頭牽著家庭,都是很不容易的。 」

「把一件事做到你能做到的最好」,這就是工匠精神。

三十年,她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分享給每一個人,帶領著團隊衝在第一線,大家都親切的稱她為「羊媽媽」。

求索者的路徑總是前行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人生有涯,學術科研的薪火不滅;洪瓊花在實踐中為雲南省及南方地區羊產業的發展、助力產業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提供了種業支撐。

7月7日至7月12日,

敬請鎖定雲南廣播電視臺

公共頻道、都市頻道

《雲嶺工匠》第三季!

公共頻道:

7月7日-11日21:00首播

7月8日-12日01:15、12:40重播

都市頻道:

7月7日-11日22:00首播

7月8日-12日12:05重播

編輯:夏至

相關焦點

  • 歷經22年,這位高原「羊媽媽」培育了我國第一個肉用黑山羊新品種
    但你千萬別被它那活潑好動的外表欺騙了,作為國內第一個肉用黑山羊新品種,繼承了父親努比山羊和母親雲嶺山羊的優點,這個「混血兒」,除了性情十分溫順之外,體型還相當健碩,一歲時體重就能達到60-70公斤,成年之後甚至可以達到100公斤以上,這是一般肉用山羊的2-3倍。
  • 歷經22年育出中國第一肉用黑山羊 雲上黑山羊「三羊開泰」
    原標題:歷經22年育出中國第一肉用黑山羊 雲上黑山羊「三羊開泰」農戶喜領雲上黑山羊  10月29日,尋甸縣功山鎮羊毛衝村高石巖村小組的劉文品領到1隻雲上黑山羊種公羊,如果在近期完成雜交配種,明年5月左右就能繁育出第一批雲上黑山羊,後年出欄時,他就能發一筆「羊」財。
  • 我國優良肉用山羊品種有哪些?各有何特性?
    我國優良肉用山羊品種有哪些?各有何特性?我國肉用山羊品種較為豐富,各地均分布適合本地飼養的肉用山羊品種,也相應培育出與之相關的產業鏈。現就當前全國幾個主推品種進行介紹。馬頭山羊產於湖北省鄖陽、恩施地區和湖南省常德、黔陽地區以及湘西自治州各縣。因無角,故稱為馬頭山羊。公羊平均體重44 千克,母羊34 千克,羯羊47.4千克,最大可達100 千克。周歲羯羊34.7 千克,成年羯羊屠宰率為60%左右。
  • 「黃海1號」:我國海水養殖動物第一個新品種
    近日,「中國對蝦『黃海1號』新品種及其健康養殖技術體系」課題負責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所長王清印接受了《科學時報》記者專訪。&nbsp我國養殖對蝦的第一個新品種&nbsp對蝦是我國特產之一。中國對蝦是全世界20多種對蝦中經濟價值較高的一種,主要產於我國黃海和渤海,素以品質優良而深受國際市場的歡迎。
  • 肉羊品種的選擇 肉用山羊品種
    第二階段(開始於20世紀初),波爾山羊品種在這個時期已經基本定型。許多羊場向肉用方向選擇,並育成了體型良好、生長快、繁殖率高、體軀被毛短、且頭部和肩部都有紅色毛斑的改良型波爾山羊,但此時仍有大量的長毛型和普通型。第三階段(1959年開始),南非波爾山羊品種協會於1959年7月成立,波爾山羊正規化育種工作從此開始。
  • 我國自主培育優質蘋果新品種
    本報陝西白水10月11日電(記者詹媛、張哲浩、楊永林)好吃的蘋果難種植、難管理,易於種植的蘋果口感卻不佳,這是目前我國蘋果產業的怪圈,產生這種桎梏的原因在於缺乏兼具各種優良特性的蘋果品種。
  • 別看我只是一隻羊...
    該公司負責人代中春告訴記者 簡州大耳羊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繼南江黃羊後,我國培育的第二個肉羊品種,名副其實的肉用山羊著名品牌,吃起來巴適得很。
  • 阿克蘇地區疆南絨山羊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
    阿克蘇日報訊(記者馮磊 通訊員張西順報導)4月22日至23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羊專業委員會專家組來到阿克蘇,對新疆疆南絨山羊進行現場審定工作。經審定,專家組一致認為,阿克蘇地區培育的新疆疆南絨山羊種群規模大,體型外貌一致性好,遺傳性能穩定,純繁和改良效果顯著,山羊絨產量在絨長和細度上達到優等品質,同意通過審定。
  • 世界名羊籤賞!
    波爾山羊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產高品質瘦肉的山羊,屠宰率52%以上,肉厚而不肥,肉質細、肌肉內脂肪少、色澤純正、多汁鮮嫩,被稱為世界「肉用山羊之王」。 黑鼻羊最明顯的特徵便是臉黑、耳黑、鼻黑、腿黑,其餘毛髮又白又蓬鬆,憨態可掬。當地的人們培育黑鼻羊主要是為了食肉和收集羊毛。每隻黑鼻羊約重80到100千克,每年可產4公斤羊毛。
  • 「簡州大耳羊」通過農業部審定 獲國家級新品種授牌
    3月19日,簡陽市為「一隻羊」舉行了授牌大會:經過60年的選育,「簡州大耳羊」通過農業部審定,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二個國家級肉羊新品種。
  • 歷時12年!青島培育出「抗造」刺參新品種
    這是青島市實施「刺參『參優1號』新品種育繁推技術體系建設」項目以來擴繁的首批苗種。後續,還將有1400kg「參優1號」新品種苗種陸續運至相應擴繁基地,大大提高青島市海參良種的苗種規模化生產能力。「參優1號」刺參新品種抗病力強、生長速度快、耐高溫。
  • 味美,肥而不膩的羊湯雖好喝,但你知道羊是怎樣發展而來的嗎?
    味美,肥而不膩的羊湯雖好喝,但你知道羊是怎樣發展而來的嗎?接下來跟著小編的腳步帶你了解一下。羊是羊亞科的統稱,哺乳綱、偶蹄目、牛科、羊亞科,是人類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芻動物,是羊毛的主要來源。毛色主要是白色。我國主要飼養山羊和綿羊。
  • 世界上最好的羊?看看都在哪……
    波爾山羊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產高品質瘦肉的山羊,屠宰率52%以上,肉厚而不肥,肉質細、肌肉內脂肪少、色澤純正、多汁鮮嫩,被稱為世界「肉用山羊之王」。 邊區萊斯特羊
  • 還在糾結山羊品種?選擇這些山羊品種最實用
    現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經開始不再只注重山羊肉的量,更多的人開始追求肉的品質,更多的人開始追求對身體有益的物質,山羊肉也不例外,今天阿鋒就給農友們講講哪些山羊適合規模化養殖。雷州黑山羊是我國熱帶地區以產肉為主的優良地方山羊品種,原先主要在廣州省雷州半島生產,目前在海南省也有分布;雷州黑山羊公羊和母羊都有角,額頭稍微凸出,脖子比較細且長,脖子和頭連接的地方比較小,脖子和胸部連接的地方逐漸增大;雷州黑山羊背部和腰部都很平直,腹部大並且呈下垂狀態,母羊的乳房呈現球形的形狀,發育比較好;周圍的毛髮大多數是黑色,但頭上的角和腳踢是褐黑色,少數部分是麻色和褐色
  • 聖農發展培育出國內首個白羽肉雞新品種,打破國外壟斷
    培育出自己的祖代雞,是中國企業與科技工作者的難點。近日,「中國雞王」傅光明旗下的聖農發展,培育出國內首個白羽肉雞新品種,打破了跨國企業的長達百年的壟斷局面。聖農發展打破壟斷福建聖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消息,該公司已培育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內第一個白羽肉雞新品種,該原種雞產出的種、肉雞主要性能指標,如產蛋率、存活率、料肉比等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與此同時,聖農發展在5月14日註冊成立了福建聖澤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脫貧攻堅好項目 薩能黑山羊開啟致富路
    》以來,全國各地高度重視,在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優勢資源的基礎上,紛紛吸收引進先進項目,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廣大農民開闢一條致富增收之路,在這期間,薩能黑山羊再次充分發揮自身受眾廣、繁殖能力強、養殖難度低等優勢,成為眾多地區爭先引進的脫貧致富項目,為廣大養殖戶帶來可觀收益。
  • 白領回鄉養黑山羊帶 去年產值124萬(組圖)
    工人正在給羊餵奶  培育純正黑山羊 分階段科學餵養  4月13日,走進鄧凌所經營的羊棚,清一色的黑羊齊刷刷地從圈舍裡站了起來,高大  「這些羊都是純正的川中黑山羊。」撫摸著這些活潑的「寶貝」,鄧凌介紹,這些羊是從樂至原種場引進過來,和本地的黃羊、黃麻羊相比,體型較大、繁育能力很強。經過18年選育,這種羊能適應潮溼、綿雨、風大的生存環境,因此很適合在川東北一帶育養。  作為發展種養的基地,他們在推廣川中黑山羊的基礎上,尤其注重羊血統的純正性,並不停地淘汰老種羊,血統純正自然會受到市場的歡迎。
  • 陝西橫山山羊:食中藥材和香草 被稱軟黃金
    至2013年末,全縣羊產業產值從2011年6.5億元增加到11.8億元,分別佔畜牧業和農業總產值的74.9%、52.9%;其中專業戶和家庭羊場年養羊純收入分別達2萬元、6萬元,人均5000元以上。 憑藉底蘊深厚的羊文化,橫山人咬住青山不放鬆,從遼寧蓋縣引進白絨山羊與本地子午岑黑山羊雜交改良,培育出了新品種陝北白絨山羊,具有產絨量高、絨纖維細長、遺傳性能穩定、適應性強的特點,贏得了「軟黃金」之稱。橫山生產的羊肉肉質細嫩、風味獨特,高蛋白、低脂肪、無羶味,被譽為「肉中之人參」。
  • 南京農科所歷經20年培育把山芋藤改良成菜用甘薯 蔬菜新品種...
    據了解,「長壽菜」是南京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發的新品種,學名叫菜用甘薯,今年開始在我市推廣種植。眼下正是本地蔬菜「伏缺期」,尤其是綠葉菜,目前市面上品種少、價格高。市農科所科技辦主任趙荷娟告訴記者,菜用甘薯的出現,讓市民餐桌上有了更多選擇。在市農科所種植基地,記者看到大片菜用甘薯長勢旺盛,葉青苗翠。「菜用甘薯是山芋藤的改良品種,最大特點是耐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