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原著是徐浩峰,也是民國技擊武俠。武俠發展到現在,差不多成為文藝片了,除了懸疑古裝武俠,圖書、影視都沒什麼市場。《師父》票房慘澹。
武俠投資大,特技多,收視率、票房不好,主要是神作太多,觀眾口味太高,所以很難突破。
《師父》是一部創新比較經典的武俠片,故事很好,節奏緊湊,也帶著黑色輕喜劇幽默,寫小人物的故事,天津武林故事,師徒、師娘、師父的人設很有喜感和代表性。踢館、復仇,古老的血酬故事,但是拍出來不一樣的效果。導演對於鏡頭、角色、場景把握很好,荒誕和略微顛覆、反諷的黑色後現代幽默,為陳舊年代注入了新鮮元素。
《師父》是一部高度寫實主義,零度主義的作品,武打動作逼真,硬橋硬馬,裡面也都是小人物,講底層小人物武師的日常瑣碎生活,但是又典型化、藝術化,充滿了戲劇衝突和張力。裡面角色扮演者都可圈可點。
高潮是最後的一個人單挑津門武林,各種器械、兵器的使用,各種挑戰,刀刀見血,拳拳見肉,奇門八卦怪異兵器的相生相剋,也蘊藏著傳統武學和中國武術的魅力。
總之《師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具備很多創新意義的武俠片。
《箭士柳白猿》比較小眾,在機頂盒裡搜索過,比較沉悶和文藝,和《聶隱娘》差不多了,古代春秋還是戰國的故事,沒認真看,年紀大了,不是很喜歡文藝片了,日益商業和庸俗,文藝片屬於30歲以前裝逼小資文藝青年吧,哥已然油膩中年男了,在世俗和紅塵裡,只剩下了泯然眾人的商業口味,只能輕文藝、輕小資,對於重度文藝片,已然看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