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52屆金馬獎,電影《師父》憑藉零威亞、零替身、零特效的「真武俠」打動評委會,獲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頒獎現場給出高度評價:「徐浩峰身兼作家、導演、編劇、武術指導等多重身份,對於武俠文學和傳統武術的深刻理解,讓他的作品獨樹一格,師父對於拳法與兵器的巧妙詮釋,即使是熟悉武俠功夫片的影迷也會大開眼界。」
此片講述南派詠春傳人陳識,試圖在天津開武館立足,為將詠春小拳種發揚光大。陳識結識武行領頭鄭山傲後,聽取建議將收徒弟,讓徒弟踢館來達成目的。後來,陳識在餐廳邂逅天津女子趙國卉,娶她為妻後兩人在貧民窟隱居。青年耿良辰貪戀趙國卉的美色來到陳識家,陳識看出耿良辰學武目的不純,但卻是練武奇才,將收耿良辰為徒弟。但因天津武行逐漸被軍界控制,三人被捲入了武行的江湖中。
電影《師父》以民國武學史實為基礎,講述民國天津民間武行的江湖世界。我將分析武俠電影的歷史演進,談談徐浩峰導演的《師父》作為新武俠電影,與舊武俠電影的不同之處,和新武俠電影的意義。
武俠電影的歷史演進
武俠電影是中國特色的類型片,是中國武俠文化的體現,也是將中國武俠文化傳播的途徑之一。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武俠電影《火燒紅蓮寺》,誕生於1928年,是根據劍俠小說《江湖奇俠傳》部分章節改編的。而中國真正走向國際市場的武俠電影是70年代的《俠女》,同時武俠電影也衍生出新的類型——「功夫片」,其中李小龍的《唐山大兄》和《精武門》就是那個年代出現的「功夫片」。
70年代末到90年代,香港武俠電影盛行,其中有徐克導演的《笑傲江湖》、《東方不敗》《新龍門客棧》、《黃飛鴻》系列電影等等。同時也出現以喜劇性的表演和武打動作相結合的武俠電影,其中被人熟知的有《醉拳》《倚天屠龍記》《鹿鼎記》等等;還有香港本土喜劇文化的五福星系列電影,有成龍和洪金寶等等主演的《夏日福星》《福星高照》等等。
20世紀的武俠電影,從考究歷史人物與故事,到引進帶濃重武俠色彩的武俠小說,到最後娛樂化的港式武俠電影。武俠文化經歷了文化的演變,電影中武俠文化慢慢被淡化,而武俠 電影也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直到2000年,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再次掀起中國武俠電影的浪潮。
當人們對武俠文化中替天行道、救國救命的「俠義」精神出現審美疲勞,就需要一些減少表演性質,更加重視對武術真實性的電影。所以21世紀後,葉偉信導演的《葉問》系列電影、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徐浩峰導演《師父》等,它們沒有飛簷走壁、上天入地,取而代之的是追求真實「武學」,還原真正的武林生活的新武俠電影。
新武俠電影《師父》與舊武俠電影的不同之處
1.人物
在傳統中國武俠作品中,主角大多數是俠骨柔腸的英雄人物,他們在虛構的武林世界懲惡揚善。而在民國時期的武術文學,主角的思想就變為「以武術救國」,鼓勵人們在強身健體來實現國家強盛。
而在《師父》中,主角陳識並沒有什麼英雄夢,他只是平凡的習武之人,不會飛簷走壁,不會神功異能,也不曾想著救國救民、也不曾想著鋤強扶弱。他為了完成使命、重振家族和門派,幾乎無所畏懼、不擇手段。陳識與趙國卉結婚當天就把金錢擺在臺面,他當婚姻只是一場交易;他犧牲徒弟來實現個人開宗立派的願望。他在意的只是個人榮譽,維持武人的尊嚴和弘揚武學。最後陳識在情感糾葛、生死劫難中,他對夫妻深情、師徒恩義瞭然於心。這種人設下,塑造的人物情感更為豐富和真實。
2.故事背景
傳統武俠文學中,通過人物的塑造和情節的構建下,主角通常從弱小逐漸成為強大,升華到超越自我的境界。通常這種故事都是虛構的武林世界上,那些武俠主角才能達到存在的合理性。
在電影《師父》中,沒有情懷的武俠,只有關注武術行業興衰、個人發展的市井武人。所以武人就能在以歷史為背景創作的作品中合理存在。他們在巷道街尾穿梭,在飯館武館生活,在武術界武行如何生存,這些就成為電影的核心敘述基礎和背景素材。
在《師父》中沒有江湖規矩,只有武行規矩,而且秩序井然,任何一位武人都是秩序的維持者。電影中,武人在對抗中只傷人不殺人、點到為止的「武德」,在以往那些武俠電影中奸詐狡猾的伎倆也有所區別。
3.電影手法
在舊武俠電影中,用特效技術、威亞手段等手段來表現神奇的功夫,用縮小鏡頭與鏡頭之間的時間距離和空間距離的「暴雨剪輯」,給觀眾心理造成強烈的衝擊。
而在《師父》中,不採用任何特效技術和威亞手段,僅為展現武術的真實感,將具有紀實性的長鏡頭和大全景的組合作為主要的鏡頭表達方式。其中電影最後的巷道武鬥,就高頻率地採用長鏡頭,表現出真實武打過程和精妙的高手過招式的武術比拼。
新武俠電影《師父》的意義
徐皓峰在《師父》中,構建的武林世界、塑造的武俠人物以民國時期天津城武行界的真實歷史背景創作,用真實有力的武術動作完成敘事。與舊武俠電影相比,新武俠電影《師父》更注重人文精神,關注真正的民間武行生活,強調真實生活中的人物情感。電影中記錄的武行民間文化傳統,以規矩的方式保留民間的日常生活,還有軍界控制武行也西方文明的興起和東方文明的衰落映射,其中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
新武俠電影中傳遞武俠文化的精神內涵,成為武俠電影中重要部分之一。以往追求視覺衝擊已不能滿足現今的電影市場,期待以後中國武俠電影再次崛起,能將武俠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