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替身、零特效的新武俠電影《師父》,如何顛覆舊武俠電影?

2020-12-16 無君影迷

前言:第52屆金馬獎,電影《師父》憑藉零威亞、零替身、零特效的「真武俠」打動評委會,獲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頒獎現場給出高度評價:「徐浩峰身兼作家、導演、編劇、武術指導等多重身份,對於武俠文學和傳統武術的深刻理解,讓他的作品獨樹一格,師父對於拳法與兵器的巧妙詮釋,即使是熟悉武俠功夫片的影迷也會大開眼界。」

此片講述南派詠春傳人陳識,試圖在天津開武館立足,為將詠春小拳種發揚光大。陳識結識武行領頭鄭山傲後,聽取建議將收徒弟,讓徒弟踢館來達成目的。後來,陳識在餐廳邂逅天津女子趙國卉,娶她為妻後兩人在貧民窟隱居。青年耿良辰貪戀趙國卉的美色來到陳識家,陳識看出耿良辰學武目的不純,但卻是練武奇才,將收耿良辰為徒弟。但因天津武行逐漸被軍界控制,三人被捲入了武行的江湖中。

電影《師父》以民國武學史實為基礎,講述民國天津民間武行的江湖世界。我將分析武俠電影的歷史演進,談談徐浩峰導演的《師父》作為新武俠電影,與舊武俠電影的不同之處,和新武俠電影的意義。

武俠電影的歷史演進

武俠電影是中國特色的類型片,是中國武俠文化的體現,也是將中國武俠文化傳播的途徑之一。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武俠電影《火燒紅蓮寺》,誕生於1928年,是根據劍俠小說《江湖奇俠傳》部分章節改編的。而中國真正走向國際市場的武俠電影是70年代的《俠女》,同時武俠電影也衍生出新的類型——「功夫片」,其中李小龍的《唐山大兄》和《精武門》就是那個年代出現的「功夫片」。

70年代末到90年代,香港武俠電影盛行,其中有徐克導演的《笑傲江湖》、《東方不敗》《新龍門客棧》、《黃飛鴻》系列電影等等。同時也出現以喜劇性的表演和武打動作相結合的武俠電影,其中被人熟知的有《醉拳》《倚天屠龍記》《鹿鼎記》等等;還有香港本土喜劇文化的五福星系列電影,有成龍和洪金寶等等主演的《夏日福星》《福星高照》等等。

20世紀的武俠電影,從考究歷史人物與故事,到引進帶濃重武俠色彩的武俠小說,到最後娛樂化的港式武俠電影。武俠文化經歷了文化的演變,電影中武俠文化慢慢被淡化,而武俠 電影也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直到2000年,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再次掀起中國武俠電影的浪潮。

當人們對武俠文化中替天行道、救國救命的「俠義」精神出現審美疲勞,就需要一些減少表演性質,更加重視對武術真實性的電影。所以21世紀後,葉偉信導演的《葉問》系列電影、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徐浩峰導演《師父》等,它們沒有飛簷走壁、上天入地,取而代之的是追求真實「武學」,還原真正的武林生活的新武俠電影。

新武俠電影《師父》與舊武俠電影的不同之處

1.人物

在傳統中國武俠作品中,主角大多數是俠骨柔腸的英雄人物,他們在虛構的武林世界懲惡揚善。而在民國時期的武術文學,主角的思想就變為「以武術救國」,鼓勵人們在強身健體來實現國家強盛。

而在《師父》中,主角陳識並沒有什麼英雄夢,他只是平凡的習武之人,不會飛簷走壁,不會神功異能,也不曾想著救國救民、也不曾想著鋤強扶弱。他為了完成使命、重振家族和門派,幾乎無所畏懼、不擇手段。陳識與趙國卉結婚當天就把金錢擺在臺面,他當婚姻只是一場交易;他犧牲徒弟來實現個人開宗立派的願望。他在意的只是個人榮譽,維持武人的尊嚴和弘揚武學。最後陳識在情感糾葛、生死劫難中,他對夫妻深情、師徒恩義瞭然於心。這種人設下,塑造的人物情感更為豐富和真實。

2.故事背景

傳統武俠文學中,通過人物的塑造和情節的構建下,主角通常從弱小逐漸成為強大,升華到超越自我的境界。通常這種故事都是虛構的武林世界上,那些武俠主角才能達到存在的合理性。

在電影《師父》中,沒有情懷的武俠,只有關注武術行業興衰、個人發展的市井武人。所以武人就能在以歷史為背景創作的作品中合理存在。他們在巷道街尾穿梭,在飯館武館生活,在武術界武行如何生存,這些就成為電影的核心敘述基礎和背景素材。

在《師父》中沒有江湖規矩,只有武行規矩,而且秩序井然,任何一位武人都是秩序的維持者。電影中,武人在對抗中只傷人不殺人、點到為止的「武德」,在以往那些武俠電影中奸詐狡猾的伎倆也有所區別。

3.電影手法

在舊武俠電影中,用特效技術、威亞手段等手段來表現神奇的功夫,用縮小鏡頭與鏡頭之間的時間距離和空間距離的「暴雨剪輯」,給觀眾心理造成強烈的衝擊。

而在《師父》中,不採用任何特效技術和威亞手段,僅為展現武術的真實感,將具有紀實性的長鏡頭和大全景的組合作為主要的鏡頭表達方式。其中電影最後的巷道武鬥,就高頻率地採用長鏡頭,表現出真實武打過程和精妙的高手過招式的武術比拼。

新武俠電影《師父》的意義

徐皓峰在《師父》中,構建的武林世界、塑造的武俠人物以民國時期天津城武行界的真實歷史背景創作,用真實有力的武術動作完成敘事。與舊武俠電影相比,新武俠電影《師父》更注重人文精神,關注真正的民間武行生活,強調真實生活中的人物情感。電影中記錄的武行民間文化傳統,以規矩的方式保留民間的日常生活,還有軍界控制武行也西方文明的興起和東方文明的衰落映射,其中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

新武俠電影中傳遞武俠文化的精神內涵,成為武俠電影中重要部分之一。以往追求視覺衝擊已不能滿足現今的電影市場,期待以後中國武俠電影再次崛起,能將武俠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相關焦點

  • 網友影評:《師父》徐浩峰的底氣與別開生面的武俠電影
    然而就像他和近幾年聲名鵲起的「學院派」導演無法輕易地被歸屬到以代系劃分的中國導演隊伍中一樣,徐浩峰和他的電影也沒有辦法簡單地歸為傳統武俠電影。這從2012年拍出處女作《倭寇的蹤跡》開始,就讓徐浩峰走出了一條和以往武俠電影截然不同的道路。而到這部《師父》,不僅是宗師之路過半,幾乎可以看到開宗立派的山門所在。
  • 十部經典國產武俠電影排行榜,經典好看的武俠電影推薦
    武俠的江湖裡除了各種江湖恩仇俠義和打打殺殺,還有兒女情長,逍遙自在、雲遊四方。也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如楊過般灑脫痴情,玩世不恭;或如令狐衝般的 放蕩不羈,爽朗豁達;或如喬峰般義薄雲天,擔當天下。雖然我們不能身在江湖的武俠世界裡,但我們可以從銀幕上感受到武俠江湖世界中的種種恩仇俠義,兒女情長。
  • 電影頻道重播次數最多的武俠電影,當年票房卻撲街!
    武俠電影作為華語電影最熱門的題材之一,每年都會湧現出很多優秀的作品,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現在的武俠電影其實大部分都是新武俠電影,今天就來看一部,新武俠電影的代表作《新龍門客棧》《新龍門客棧》雖然在當時投資巨大,明星眾多,但票房卻不容樂觀,當年只獲得香港年度票房的第十五位,面對周星馳,李連杰,成龍的電影,票房可謂是很差,但這部電影卻無疑成為最經典的武俠電影之一,而《新龍門客棧》也被譽為香港新派武俠的起點,
  • 新武俠巨製電影《白夜俠》定檔 向武俠經典致敬
    由金王來擔任製片人,馬中軒執導,張寅蒞監製,周楓平編劇,謝苗、南笙、黃一山、醬爆(何文輝)、梁家仁、徐少強、狄威、雪村、趙鐵英、吳瀟娜、陳奕名、陳凱、曹筠妮等主演的浪漫喜劇武俠電影《白夜俠》將於2018年3月2日上線。
  • 《太極1從零開始》公映 2.2億最貴功夫顛覆傳統
    《太極1從零開始》公映 2.2億最貴功夫顛覆傳統     由華誼兄弟出品,王中磊擔任製片人,陳國富監製,馮德倫執導的混血功夫電影
  • 這部電影被稱為最難拍的電影,死了三個替身,不用任何特效
    這部電影被稱為最難拍的電影,死了三個替身,不用任何特效   我相信每個人都喜歡在一個愜意的下午選上自己喜歡吃的零食,然後偎在沙發上看自己喜歡看的電影,這樣的感覺不要提有多棒了。
  • 如何評論電影《師父》《箭士柳白猿》?
    《師父》原著是徐浩峰,也是民國技擊武俠。武俠發展到現在,差不多成為文藝片了,除了懸疑古裝武俠,圖書、影視都沒什麼市場。《師父》票房慘澹。武俠投資大,特技多,收視率、票房不好,主要是神作太多,觀眾口味太高,所以很難突破。
  • 《痞子英雄2》打造國慶3D動作片 趙又廷零替身
    趙又廷表示:「導演豁出去了,不管是在特效、場面或者動作方面,我們沒有任何道理輸給好萊塢。」據了解,這部國慶檔唯一3D娛樂動作大片由華錄百納、普拉嘉國際、引力影視聯合出品,併集結中、美、法、日、泰五國精英製作團隊傾力打造。
  • 羅康評價電影《師父》連成龍、吳京都上板 網友:誰是師父?
    2015年,該片獲得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羅康為《師父》的電影寫了一篇《自製離愁·寫給學生》的文章,文章裡洪金寶、成龍、李連杰、甄子丹、吳京、程小東、唐季禮、董瑋、錢嘉樂、元奎、元彬等眾人都被提及。
  • 刀光劍影,勢如破竹,推薦四部優秀武俠電影
    武俠電影是中國武俠文化的一種體現,今天為大家推薦四部耐看的高分武俠片,在欣賞故事情節的同時,大家也可以關注人性的深淺與古風的情懷。1.這是一個關於替身的故事。替身自古有之,人稱「影子」。有刺殺,就有影子,影子必須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替主人博回一命;影子又必須與真身互為一體,令旁人真假難辨如同孿生。關於影子的來龍去脈,真身從來忌諱莫深,不願提及而令真相撲朔迷離。
  • 30年前,國產科幻電影卻成為零特效的巔峰之作,但卻無法超越
    智湖出了問題當今中國需要什麼樣的科幻電影?以下高度讚揚的答案是:目前,一個講得好的故事不會讓觀眾感到尷尬,不久的將來,帶有科幻元素的科幻劇可能更適合中國國情。那麼,如何製作國產科幻電影呢?似乎嘗到了興奮的滋味,替身機器人大搖大擺地走向辦公室的老趙。看著機器人此時失控,老趙終於拿出遙控器,按下了自毀的紅色按鈕。爆炸後。
  • 《莽荒紀》特效在線,正確打開洪荒武俠
    而且該劇最大的亮點,就是特效。這部劇的特效雖然達不到商業電影級別,但以電視劇的標準來衡量,它絕對處於上乘。《莽荒紀》特效中的每一幀畫面都充滿細節,令觀眾而能夠身臨其境到莽荒世界裡。看到紀寧和餘薇大戰赤茫蛇那一段,感覺這個赤茫蛇的特效相當逼真,和演員的融合度很高,看不出摳圖的效果,有種大銀幕特效的宏偉質感。其實劇中很多怪獸的特效可以比肩美劇。
  • 跟大家扒一扒,個人感覺比較好看的功夫電影
    功夫片是以中華武術為基礎功底,加上一些電影奇觀表現技巧融匯而成。在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功夫片主要以李小龍為代表,到了八九十年代,出現了成龍、李連杰、甄子丹、吳京等功夫巨星,這讓中國的功夫片推向了高潮。直到現在全世界很多的電影裡面都有中國功夫的展示。功夫片冷兵器用的比較少,多是比拼拳腳,講究門派與招式。今天我就挑個人感覺比較好看的五部功夫片。
  • 十大經典動作電影
    1.新龍門客棧《新龍門客棧》被譽為香港新派武俠的起點,堪稱武俠電影的一座豐碑。電影背景基於明朝中葉,劇情描寫武林俠士救助忠良之後,跟東廠高手在大漠龍門客棧發生爾虞我詐的遭遇戰故事。影片以高亢大氣的西北風述說了江湖兒女的恩怨情仇,無論是人物刻畫抑或故事氣度,在遵循傳統武俠形制的基礎上有所突破,開一派新武俠的景致。
  • 影評:《師父》硬派武俠風
    角度 —— 時代與「硬武俠」的碰撞在《師父》這部電影走進院線之前,或許大部分觀眾都不知道這部電影的導演徐皓峰是誰,但如果你是一個影迷,一定看過《一代宗師》、看過《道士下山》等電影(前者由徐皓峰參與編劇,後者改編自徐皓峰的原著小說),如果你是一個武俠迷,一定聽過《逝去的武林》、《刀背藏身》、《大成若缺》等小說,如果你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新武俠電影《左眼太陽右眼月亮》殺青
    所以,俠客和武俠就應運而生。而這一部電影,就是講述在那個時代背景下,這些俠客如何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用一腔報國熱血,在面對名利紛擾,以及個人感情糾結困惑的時候,做出的抉擇。選擇與放棄,是這部電影的核心靈魂,它是「俠者」的風骨展現。 王陽認為,現在這個時代,呼喚英雄, 也呼喚俠者。 2020年初的一場疫情,改變了許多的東西。
  • 《龍嶺迷窟》了塵大師高雄憑什麼73歲可不用替身?原來師父是他
    高雄和錢嘉樂、錢小豪是師兄弟,師父是「大聖劈掛門」第二代傳人陳秀中 高雄早在1968年加盟邵氏影業做龍虎武師,也就是做替身演員。而高雄的師父就是「大聖劈掛門」第二代傳人陳秀中,江湖人稱香港猴王。
  • 老電影推薦第二期:趙文卓《刀》,國產武俠電影寫實風格的代表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部國產武俠電影中的佳作,在這個武俠電影已經沒落的時代,我們只能去回憶曾經記憶中的經典作品了,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的作品是《刀》。這部電影上映於1995年,由徐克指導,趙文卓主演,這部電影在當時的香港上映後票房慘敗,但是如今看來,這部電影《刀》則成為了國產武俠電影中寫實風格的代表作。
  • 《師父》這部電影你看過嗎?為什麼評價會這麼高呢?
    《師父》是2015年少有的中國電影,是技術掌握簡練、劇作紮實而表現深刻的個性照片。就武俠傳統形態而言,創新在內在涵養裡。對於習慣了激烈槍戰和高科技好萊塢戰爭擊打的觀眾來說,《師父》是一個同樣驚心動魄,但更為真切的武林傳統秘境。
  • 香港武俠電影興衰史:曾經華語電影的一塊金字招牌,現已名存實亡
    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回顧一下武俠電影興衰史。《火燒紅蓮寺》是於1928年上映的武俠電影,由張石川執導,由蕭英等主演。1928年的《火燒紅蓮寺》意義非凡,它帶動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武俠神怪熱,此後武俠電影也成為在世界影壇上最富於中國特色的電影種類,這也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的武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