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種養生方式,沒事的時候做做拔罐,對於身體有一定的好處。但是拔罐也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若是患有胃炎的話,能否拔罐呢?小編給大家講講胃炎能拔火罐嗎、胃炎怎麼拔罐以及拔罐的禁忌有哪些。
胃炎能拔火罐嗎
胃炎可以拔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一個輔助治療的手段,胃炎患者平時要從飲食生活習慣中注意養胃。
中醫認為,拔罐可以疏通經絡,調整氣血。經絡有「行氣血,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的生理功能,如經絡不通則經氣不暢,血液滯行,可出現皮、肉、筋、脈及關節失養而萎縮、不利,或血脈不榮、六腑不運等。通過拔罐對皮膚、毛孔、經絡、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導營衛之氣始行輸布,鼓動經脈氣血,濡養臟腑組織器官,溫煦皮毛,同時使虛衰的臟腑功能得以振奮,暢通經絡,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使氣血得以調整,從而達到健身祛病療疾的目的。
胃炎怎麼拔罐
1、症狀:胃脘脹痛,食後加重,噯氣,有酸腐氣味,或有明顯傷食病史,或有感受外邪病史,或有怕冷、怕熱、肢體困重等感覺。
選穴:足三裡、中脘、下脘、天樞、內關、上脘。
定位:足三裡: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中指)(站位,用同側手張開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餘4指向下,中指尖處為取穴部位。
下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2寸。
天樞:在腹中部,距臍中2寸。
內關: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肌腱之間。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仰臥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與胸劍聯合部(心窩上邊)的中點為取穴部位]。
拔罐方法:單純拔罐法,各穴留罐10~15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2、症狀:胃脘隱痛,遇寒冷或飢餓時疼痛加劇,得溫暖或進食後則緩解,喜溫暖,喜按揉,伴有面色差,神疲,四肢乏力、不溫,食少便稀薄,或吐清水。
選穴:脾俞、胃俞、中脘、氣海、關元、足三裡。
定位:脾俞: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與肚臍中相對應處即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個椎體,即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胃俞:在背部,當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與肚臍中相對應處即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2個椎體,即為第12胸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拔罐方法:單純拔罐法,留罐10分鐘。拔罐後加溫灸中脘、氣海、關元穴15~20分鐘,以局部皮膚紅暈,有溫熱感為度。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拔罐的禁忌
春季
春天天氣轉暖,氣溫開始回升。但是北方突然來襲的春寒,會讓猝不及防的人患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由風寒引起的感冒,用火罐將寒氣拔出可有效緩解症狀。治療時要注意罐口的潤滑。北方天氣乾燥,尤其是春天,又冷又幹。這種環境下人的皮膚缺少水分,拔火罐時容易造成皮膚破裂。
夏季
夏天氣溫較高,加上雨水較多,人很容易有皮膚病,這時拔火罐主要為了去溼氣。由於夏天出汗較多,拔罐前最好洗個澡,把身體擦乾,別讓汗液影響火罐的吸附。拔完不要洗澡,即使身上出汗很多也不要洗,以免感染。
秋季與冬季
這兩個季節氣溫低、乾燥,拔罐要選擇溫暖的房間,注意保溫。對需要進行背、腹等部位拔罐的患者,可以適當減少拔罐時間,不要讓身體暴露太久。拔完及時穿衣,可以適當喝點熱水,暖暖身體。秋冬兩季皮膚乾燥,拔罐要潤滑罐口,保護皮膚不受傷。
結語:胃炎的拔罐方法是非常簡單的,但是日常如果想要通過拔罐來治療胃炎的話,最好是在拔罐的時候,將穴位找準再拔。要注意的是,拔罐治療胃炎只是一種輔助的手段,不可將其作為治療的主要依附。拔罐的時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日常拔罐要注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