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口魚是小魚中味道非常鮮美的一種,在清澈高山溪流,水質極好的河流、湖泊、水庫中都有分布,最大的特點應該是對水質要求極高,這也導致了這種小魚味道異常鮮美。馬口魚更喜歡流水環境,所以肉質比較緊實,雖然體型只有筷子長,但是力度十足,垂釣起來別有樂趣。夏季是釣馬口的好季節,所以介紹介紹關於馬口魚的垂釣技巧。
一、習性
馬口魚是小體型魚類,在流水溪流中較為常見,非常靈活。在很多溪流中馬口會跟寬鰭鱲同遊,兩者在習性上也非常類似,在釣法上也非常類似。要說區別的話,好像寬鰭鱲主要生活在溪流中,馬口在部分水庫、湖泊、河流中都有分布。其實最大的區別在於馬口的嘴巴,這個也是馬口魚得名的由來。在顏色上其實差別也很大,寬鰭鱲有條紋,身體藍綠色,是原生魚愛好者的「寵兒」。煙白魚缸,水底不上砂石,寬鰭鱲群遊,還是非常有看頭的。其實很多原生魚都非常好看,皮實而且不需要加溫。話題有點遠,馬口雜食類,最食物從來不挑剔,非常具有攻擊性、搶食性,垂釣起來別有樂趣。(下圖不是馬口)
二、釣法
1、溪流中釣馬口,比較常用的就是兩種方法,一種是溪流釣,一種是路亞釣。溪流釣其實非常好玩,主要是以溪流中的各種小魚為主。魚竿4.5米就足夠了,溪流竿的特點是輕、軟,釣小魚更有手感,也不會太辛苦。其實其實釣鯽魚的臺釣竿也行,關鍵還在於釣組的搭配上。釣組搭配主要兩種,第一種就是常規的溪流豎漂釣組,需要注意的是溪流釣的要點在於釣離底,而且是釣組隨水流的離底。小的豎漂一支,一定要使用單鉤,儘量減少掛底的情況。魚線上用咬鉛增加重量,咬鉛的多少根據水深、水流速度情況確定。要點就在於,釣組入水後會隨著水流走,但是魚鉤不到底又儘量接近水底。(比如說下圖,大概就是流水從左衝到右的效果)
2、第二種溪流釣的釣組就是使用七星漂,要點其實也是一樣的。七星漂搭配小顆的,數量要至少7顆,鉛墜重量跟豎漂釣組有點類似,是控制水層和線組流動速度的關鍵。讓魚鉤離底又靠近水底,比較難的地方在於水流速度、水深不同,鉛墜重量絕對不同,需要一定的經驗。這兩種釣組的相同的地方就在於入水後傾斜,魚鉤離底。
3、這兩種手竿釣法中,用餌基本一致。可以在溪流邊石頭下翻一種類似蜻蜓幼蟲的小蟲子,馬口和寬鰭鱲都非常喜歡吃。或者就是雞蛋開麵糊了,非常萬能。在釣點的選擇上主要是選擇流水中變緩的位置,比如洄灣、漩渦、石碓後面等等。掛好餌料拋竿到上遊,釣組被水流慢慢衝到下遊,路過石頭堆、洄灣、漩渦等位置,就有可能有馬口魚出來攻擊。其實釣點的選擇是有技巧的,馬口雖然生活在溪流中,但是進食、棲息主要是在流水中變緩慢的位置,這樣的位置才適合魚停留。
溪流中很多釣友也會玩玩路亞,路亞釣比較簡單,擬餌主要使用比較小的亮片,搭配直柄竿、紡車輪,魚竿要短而且軟,這樣的好處就在於直柄竿、紡車輪會更適合輕餌一些。槍柄竿的特點在於準確,但是不太適合輕餌,但是對於高手來說,這都不是事。喜歡請關注給個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