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手竿釣獲大而肥的馬口魚,你知道技巧嗎?

2020-12-19 黑哥野釣

馬口魚,因其口大似張開的馬嘴俗稱馬口。

每年的春夏極為活躍,釣友們在平常用手竿垂釣中經常遇到。相比較白條,小麥穗,由於其口較大極易釣獲,而且肉質緊實鮮美,口感更佳,個體也大上不少。

現在已經初冬,水溫已變得較涼,和其它魚類一樣它的活動範圍也隨之減小,平常水域已難以釣獲,尤其是個體較大的馬口魚。

但掌握了方法手竿也能連竿飛魚,魚獲不輸春夏,得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大馬口魚

天氣

大家都知道,冬季早晚溫差不大的連續晴天好釣魚,但個體較大的馬口魚有點不太一樣。早晚溫差不大的晴天反而不好釣,而是早晚溫差較大的晴天要好釣得多!尤其是清早霜凍,中午大太陽的天氣。

因為大個體的馬口魚是較兇猛的獵食魚類,常常捕食小魚蝦,甚至個體較小的同類。溫差大的晴天表層水溫升高較快,底層水溫與表層水溫差較大,各種小魚都會趨曖成群上浮曬太陽,相對集中,易與大馬口捕食。而溫差不大的連續晴天,表層與底層水經過幾天對流,水溫普遍升高,小魚不會集中上浮,變得分散不易捕食。

抓著這種天氣出釣大馬口,就成功了一半。

上浮曬太陽的小魚

釣點

選對了天氣,再就是如何選擇釣點了。馬口魚不耐低氧,喜歡在含氧量較高的流動水域活動覓食,雖然已入冬季,但水溫相比寒冬還是要高上不少,馬口魚又較耐低溫,一年四季都可以釣獲。

這時的馬口不會像寒冬那樣遁入深水,而是在流水灘附近,相對較深的地方做小距離遊動,當天氣突晴時就會伺機而動。流水灘帶來了上遊的食物,聚集在灘邊的洄灣,是各種小魚的活動覓食場所,大馬口魚常常以流動水為掩護,逆流而上,擇機攻擊捕食流水邊洄水的小魚。

同時由於是手竿做釣,要選狹長的小河小溪,所以初冬手竿釣大個體的馬口魚,釣點首選狹長的小溪河中的流水灘。

流水灘

手竿與線,漂,鉤的選擇

由於水較流,換餌頻率高,而且是走釣飛魚,得選較輕的5米4左右長度的,且調性在二八調的竿子。太長釣著累,短了有時夠不著釣點,太硬的竿不利拋竿,太軟了馬口魚中鉤後掙扎厲害,容易飛魚過程中脫鉤,二八調的竿子剛剛合適。

線組上主子搭配3+2較合理,粗了流水阻力大,細了不利飛魚上岸,而且灘底亂石眾多,掛著鉛皮容易扯斷主線。

子線不能太長,雙鉤對摺後20釐米剛好,長了在頻繁拋投飛魚時極易纏擾打結,而且要柔軟。

漂選浮力較大的小型短尾淺水漂,由於灘上水較流而且淺,長漂在流水中極不穩定,很難清晰的反應魚口。

鉤得用袖鉤,袖型鉤輕而細,刺魚迅速,最好是紅袖,紅色在陽光下顯眼,便於魚發現。

二八調5米4的竿,3+2的線組搭配,浮力較大的短尾淺水漂,紅色的袖釣就是最佳的搭配!

鉤,線,漂

釣法

最後就是手竿飛馬口的方法了,首先找靜水調漂,得調得較高,空鉤半水調成滿目並露出一點漂肩,掛雙餌後剛剛滿目。

因為灘上水流較急,亂流也較多,調低了容易衝沉浮漂,不利觀漂抓口。

餌料用紅色的濃腥商品拉餌做釣,加多些拉絲粉耐水衝刷,釣前先在灘頭撒幾把幹的粉狀釣餌順水漂往下遊誘魚,再拉上雙餌貼底走釣。

需要注意的是,得貼著流水的邊邊順水衝下走釣,不能拋在流水的中央,否則再大的漂都衝滅了。

聞味而來,逆流而上的大馬口魚發現順水飄下舞動的紅色雙餌,會豪不猶豫的一口吞下。漂相多是迅即的黑漂,一拉一個準,飛魚上岸,魚多搶食時更是經常雙飛出水。

雙飛

抓著天氣,選好釣點,用好釣法,冬日手竿也能狂飛大馬口!這美美的魚獲你愛是不愛呢?

大馬口魚獲

馬口魚有公也有母哦!上面圖中哪個是公哪個是母,釣友們分得清麼?

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三月下雨後,溪流手竿爽釣「馬口」魚技巧,純乾貨!
    馬口魚嘴大形似「馬口」,俗稱馬口魚,在自然水域中有大量分布,尤其是山間小溪居多。其遊速迅捷攝食兇猛,耐候力也強僅次於鯽魚,現在三月已廣泛活動,特別是下雨後溪流漲水時極其活躍,用手竿作釣也變得容易許多。馬口魚雖然雨後溪水上漲,馬口魚極其活躍,但用手竿作釣時不掌握正確的技巧,魚獲會大打折扣!
  • 手竿釣馬口魚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學會了,小馬口也能爆護!
    馬口,屬鯉科,雜食性。俗名花杈魚,桃花魚,山鱤,坑爬,寬口,大口扒,扯口婆,紅車公等等,各地的叫法不同。吃口兇猛,是路亞的魚種之一!但通常手竿也能釣到它。那麼它的食性怎麼樣,專攻馬口的話,有沒有什麼技巧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 一、馬口喜追動餌也正是因為這點,所以才是路亞的目標魚種,所以釣手竿作釣時,不要重鉛快速到底,可採用浮釣和逗釣!
  • 夏季手竿釣馬口魚,就用這兩種釣法!
    馬口最大體型不過20釐米,雖然體型比較小,但是力量十足,釣馬口非常有樂趣,其中的原因就是馬口比較喜歡棲息在山體溪流中,喜歡在流水中捕食,所以勁頭十足。自然水域中的馬口應該是偏肉食性的魚類,除了冬季不覓食,其他季節均可以垂釣。很多釣友都喜歡在夏季尋找涼爽的高山溪流或者山間水庫來釣,避暑加過過魚癮。
  • 釣馬口魚的方式方法
    如果想釣馬口魚,我們要了解一下馬口,馬口多是棲息在有水草和沙地的亂石附近。作為路亞釣手最喜歡的幾個魚種之一,馬口有著比白條強大的力量,也比翹嘴更兇猛,而且在同等體型的情況下,由於馬口獨特的嘴型,我們可以使用魚鉤或者擬餌種類會更多種多樣。
  • 貴陽釣魚人釣到「半斤馬口魚」,馬口魚真能長這麼大?
    據稱,這是貴州貴陽一位釣魚人,在城郊深山裡的一處水庫下的閘口釣獲的。這條馬口魚體型「粗壯」仿佛像是一條小草魚,一出水就把這位釣魚人給驚得不行……體長三四十公分,可能有半斤重,馬口魚真能長這麼大?(在貴州、廣西的山區,一些清澈的溪流山澗裡,馬口魚很多,但這些馬口魚的個頭都相對有限)事實上,普通釣魚愛好者平常釣獲的馬口魚,都在10公分左右,15公分以上的,就是比較少見的「大馬口魚」了。而這種幾十公分馬口魚,估計許多人別說釣到,可能連聽說都沒聽說過!
  • 釣馬口魚掌握了這些技巧,漁獲想不多都難,一起進來看看吧
    馬口魚是一種在生活中比較少見的魚類,小編也是有一次無意中釣到的,曾經聽一些老者說過釣馬口魚的技巧,今天在這裡也說給大家聽聽,想要釣魚就要了解魚的習性,這樣才會讓我們的漁獲更加的豐富,馬口魚一般都是在水域上層活動,喜歡在低溫的水流,是雜食性魚類,馬口魚是喜歡聚集在一起的魚類,有時以小魚和水生物為生
  • 那就錯了,用對方法和技巧,手竿連杆不是夢
    說到馬口魚,我相信大家也不陌生,馬口魚也是自然水域裡,常見的魚類之一,它們因咬口兇猛,中魚後手感好,很多人都喜歡垂釣它們,把它們當作目標魚,說到馬口魚,大家是不是認為馬口魚,只能路亞釣?那就錯了,其實手竿釣馬口魚,效果更加好,手感比路亞還要好,我也有手竿垂釣馬口魚的經歷,那我說說我個人一些實戰經驗,大家看完就知道手竿怎麼釣馬口魚了。
  • 釣友都釣過馬口魚,但是這種數量不多的馬口魚你們誰釣過?
    應該沒有釣友不知道馬口魚吧?可能因為地域差別,有些地方沒有馬口魚資源,所以大家沒有釣過,但是網上、釣友的分享裡面,應該對馬口魚有所了解吧!馬口魚是一種生活在溪流中的小型魚類,體延長、側扁,通常情況下我們見到的馬口魚都是銀灰色帶點紅色,但是這種體型這種顏色的馬口魚應該很少有人見過吧!
  • 春季裡釣魚,針對馬口魚的作釣技巧,乾貨分享謝謝品閱
    馬口魚是溪流可以作釣的一種魚類,分布的地域廣闊,除了我國的西北沙漠地區以及青藏高原地區以外,只要是有山有溪流的水域,都是有它的生活軌跡的。馬口魚的特點是頭很尖嘴巴很大,身體呈銀白色,背部呈灰黑色,最大的馬口魚有20釐米左右。
  • 清澈小溪尋釣,釣獲20多條名貴馬口魚,還釣獲珍貴溪水石斑魚
    清澈小溪尋釣,釣獲20多條名貴馬口魚,還釣獲珍貴溪水石斑魚。上次出釣的遺憾,便是沒能沿著清澈的小溪尋釣馬口魚。於是今天又來到了老地方,只不過今天的主角是小溪,而不是大河。這裡簡直是風景如畫,令人嚮往田園遊釣生活,釣魚人夢寐以求的釣點,因為這裡有名貴的溪水魚類,百元一斤的馬口魚。
  • 路亞馬口魚,為什麼一個點釣幾條魚以後就沒口了,是馬口會告狀嗎
    馬口魚的習性就是喜歡活水,也就是說一些水質較好的溪流淺灘裡。最近聽不少的釣友問。說一個明明馬口很多,可是在釣幾條以後魚就會明顯地減少甚至是沒魚了。有釣友回答說:你釣了馬口不能在標點放生,因為馬口會「告狀」。它會告訴同伴有危險所以你就釣不到魚了。這個說法聽起來很奇怪。那麼馬口魚真的會告狀嗎?
  • 大山峽谷溪流,採用「最靈敏釣法」釣魚,釣獲一桶野生溪水馬口魚
    大山峽谷溪流,採用最靈敏的釣法釣魚,釣獲一桶野生溪水馬口魚,目前進入深秋,掰起指頭算算,也沒幾天好天氣,更別說好好的釣魚,幾次探釣溪流馬口魚,效果不如人意許久沒有溪釣的過癮,渾身都不自在,內分泌嚴重失調。
  • 馬口魚幾種手竿釣法,只要釣法得當,魚兒連竿上,賊過癮!
    夏季是釣馬口的好季節,所以介紹介紹關於馬口魚的垂釣技巧。一、習性馬口魚是小體型魚類,在流水溪流中較為常見,非常靈活。在很多溪流中馬口會跟寬鰭鱲同遊,兩者在習性上也非常類似,在釣法上也非常類似。要說區別的話,好像寬鰭鱲主要生活在溪流中,馬口在部分水庫、湖泊、河流中都有分布。
  • 淺談溪流路亞釣馬口魚的標點選擇技巧
    對於剛剛接觸路亞的新手來說,馬口無疑是一種最容易上手的對象魚,只需找到魚兒藏身的標點,把亮片拋至有效標點,再回收亮片即可中魚。不過,說起來簡單,若想保持作釣效果的持續性,還是需要一點時間的。一、標點選擇漁諺有云:三分釣技,七分釣位。可見在釣魚的過程中,釣點的選擇向來都是重中之重。
  • 淺談路亞馬口魚技巧
    馬口魚路亞釣魚人並不陌生,它是路亞釣法中一種常釣的魚,魚體小都通常不到一兩,對生活的環境水域要求比較高,嘴巴大顏色像斑馬一樣的斑紋非常漂亮,馬口魚是獨行俠生活捕食都獨來獨往不喜歡群居,不像白條到哪都是一群。
  • 清泉溪流探釣,野釣百元一斤的軍魚,釣獲4條稀有紅尾魚和馬口魚
    清泉溪流探釣,野釣百元一斤的軍魚,釣獲4條稀有紅尾魚和馬口魚。今天晴空萬裡,豔陽高照,氣溫二十多度,非常適服的野外釣魚天氣,這就是為什麼我跋山涉水前來探釣的原因。提著魚竿開車奔去那段熟悉的清泉溪流,邂逅野生馬口魚,偶遇名貴軍魚和稀有的野生紅尾魚。
  • 釣魚人喜愛的馬口魚:一張大嘴「地包天」雄魚帶著鮮豔的婚姻色
    釣馬口魚的方法手竿釣馬口記憶中我兒時釣到過的,至今記憶猶新的「大魚」就是條大馬口。十來公分的樣子,色彩斑斕的魚體泛著紫光、體大膘肥、大嘴帶著狠勁、力道兇猛。1、線組一把5.4米超輕手竿,配1號釣線,7--9號萬能袖鉤,採取大漂重墜的浮釣戰略,方便頂風拋投。2、餌料馬口食性廣泛,葷素不拒,偏愛葷腥,所以餌料要做到有腥的要素素。
  • 一位釣魚人大年初一的逆行:冬季如何垂釣馬口魚?效果?馬口經
    要知道在我們這江南地區,冬天最讓人難熬難受的就是陰冷溼冷了,在家裡也象要冷到你骨頭裡的,更別說在外面寒風中的垂釣了。馬口魚,又名花杈魚,大口扒魚等,各地有多種叫法。是一種小型雜食性魚類,個體較小,一般50到70克以下,大的能長到100克到150克左右,但很少見。在自然界中常攝食水中浮遊生物、昆蟲等和小魚小蝦等,屬於偏肉食性淡水魚,所以,偏喜食腥香型食物。
  • 路亞馬口魚,這幾件事你需要知道
    馬口魚(Opsariichthys bidens)俗名花杈魚,桃花魚,山鱤,坑爬,寬口,大口扒,扯口婆,紅車公。產於南盤江、元江、滄江等水域。是一種雜食性偏肉食淡水魚。1、裝備的選擇即使在盛產巨馬的東北地區,最大的馬口魚也不過一斤有餘,路亞馬口這種小型的目標魚,想要享受其中的樂趣,並提高釣獲機率,路亞竿需要選擇UL、L調性的慢調竿,長度則在1.6到2.1米之間即可,硬度較軟的路亞竿,在中魚之後,可以快速的感知魚訊,並且在中魚後可以較容易的控魚,同時即使目標魚是馬口這種小型魚種還能感受彎弓釣大魚的快感
  • 原來這才是釣馬口魚的關鍵點,再不學習就晚了!
    水庫中馬口一般在入水口處,近岸淺灘處及大壩處進行捕食,那這幾處也是我們重點搜索的地方,但是不論在哪搜索,人與標點都應該保持一定距離,避免驚到魚。先來看看入水口處的路亞技巧,此處最好的路亞技巧是人在入水口上遊,向下遊拋出逆水流搜索,可呈一個扇形覆蓋水口,但是重點應該搜索急流與緩流交界處,亦可以拋到激流中,儘可能慢的收線(上遊水下衝的水流,可以使亮片遊弋出完美的泳姿,若再以平時的速度收線,那麼亮片就該轉圈了,雖然也能釣獲馬口,但是主線會繞的一團糟),慢慢拖動至急流緩流交界處,此時就是馬口攻擊的最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