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段聖呈)黃橋鎮以黃橋戰役精神為指引,開拓創新「永不言敗」的新時期黃橋戰役精神,通過標房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和兜底保障、藥費補貼等綜合措施,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上,確保低收入戶生活質量更高。
12月6日,黃橋鎮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來到諸馬村建檔立卡低收入戶蘆明生家中,就蘆明生的用藥情況、費用支出再次進行核實。65歲的蘆明生因患有胃炎、腦梗等疾病,需要長期服藥穩定病情,平均每月買藥花費360元左右,這對於孑然一身的他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壓力。政府為其落實服藥補貼後,蘆明生每月能領到110元,減輕了經濟負擔。
黃橋鎮2019年底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該鎮對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進行健康摸底排查發現,全鎮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雖已脫貧,但有部分低收入戶因家庭成員患病,需長期支付用藥費用,對脫貧質量造成一定影響。經鎮黨委研究,從今年8月1日起,決定對用藥費個人承擔部分給予一定的補助。「在基本醫療保險補助、大病救助等已有政策基礎上,按照4檔實施補助。目前,經過三輪核查符合條件的40人,每個月補助約1.6萬元。以後,一年調整一次,隨時增減。」黃橋鎮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袁琦說。
茭白富含食物纖維,口感好,是人們喜愛的一種水生蔬菜。在黃橋鎮三裡村,150畝翠綠的茭白林裡,低收入戶劉學成正和村民們一起,收割鮮嫩的茭白。劉學成介紹說,村裡75名建檔立卡低收入人群中有35名在這裡謀得了「工作」。
今年6月,三裡村黨總支書記汪浩與安徽能人合作,將村裡的苗木荒廢地進行二次流轉,試驗種植雙季茭白。經過3個多月的生長,茭白喜獲豐收,畝產可達8000斤,畝純效益7000餘元。同時,茭白地裡套養了黃鱔和野鴨,提升了土地產出效益。汪浩介紹,試驗種植茭白不僅為帶領低收入戶脫貧致富,同時也是為探尋村級產業發展、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打好堅實基礎。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黃橋鎮幹群一心,充分發揚「黃橋戰役」精神,打好脫貧致富「組合拳」,堅持「靶向施策」,找準村級增收「金鑰匙」,建設落實57個村在經濟開發區的標房,實現村集體穩定收入標房租金953.5萬元;通過盤活利用集體資產資源,增加村集體收入1041萬元;共成立各類專業合作組織220個,增加村集體收入300萬元。截至2019年底,全鎮3597戶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以及34個經濟薄弱村全部完成脫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