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日,中糧長城葡萄酒改革開放四十年成就展在北京中糧廣場盛大開幕,中糧酒業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浩,中糧酒業副總經理、中糧長城酒業總經理李士禕等領導參加開幕式並講話,回顧長城葡萄酒的發展歷程,展望未來良好的發展前景,品評紅色國酒的中國味道。
圖:中糧廣場展入口
此次中糧長城葡萄酒改革開放四十年成就展,通過展示長城葡萄酒跟隨改革開放步伐,一路壯大的成長曆程,以此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此次展覽共有「盛世長城、榮耀長城、匠心長城、風土長城」四個區域,置身其中,能夠直觀的感受到長城葡萄酒的國酒地位和歷史擔當,正如王浩董事長所言:「國家與企業休戚與共,祖國的富強成就了今天的中糧集團,成就了今天的中糧酒業,也成就了今天的長城葡萄酒。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開啟紅色盛世,長城擔當引領四十載鑄就國酒榮耀。」
圖:剪彩儀式
四十年執著探索,以匠心醞釀東方世界葡萄酒
葡萄酒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葡萄酒香就在絲綢之路上洋溢蕩漾,在唐詩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詩句更是膾炙人口流傳至今。上個世紀,在國家領導的親切關懷下,1978年國家五部委聯合專家組考察,身負大國使命重任的長城葡萄酒應運而生。長城龍眼乾白葡萄酒研製成功並投入批量生產,這是中國現代葡萄酒產業的起源,也是長城葡萄酒的起源,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長城與國同興,與國共榮,從此走上了國產葡萄酒復興之路,成為東方葡萄酒的領導品牌。
在本次成就展的「盛世長城」板塊,不難發現中國葡萄酒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國興則酒興,國運即酒運。40年來,長城葡萄酒從款待各國元首到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獨家贊助商、2010年上海世博會唯一指定用酒,並頻頻亮相APEC等國際重大會議……「國有大事,必飲長城」,在800餘次國事盛宴中,長城葡萄酒見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在使命的驅動下,長城葡萄酒立足創新思維、傳承創業精神,始終致力於產品升級,不斷提高品質,獲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榮耀。中國自主釀造的第一瓶幹白、第一瓶幹紅、第一瓶傳統法起泡葡萄酒……長城憑藉跨越式的創新和超一流的品質,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國家金獎。
圖:展覽現場
走出國門,長城葡萄酒在國際舞臺上的表現同樣璀璨:1983年長城乾白葡萄酒榮獲英國倫敦國際第十四屆評酒會最高獎項;1984年,長城乾白葡萄酒榮獲西班牙馬德裡國際第三屆酒類、飲料賽金獎;1986年,長城乾白葡萄酒榮獲法國巴黎國際第十二屆食品博覽會金獎;1989年,長城乾紅葡萄酒榮獲第29屆法國國際評酒會特別獎;1990年,長城乾紅葡萄酒榮獲法國第十四屆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2005年,長城VSOP白蘭地榮獲倫敦國際評酒會特別金獎;2008年,長城桑乾酒莊「超越2008」全球限量珍藏版葡萄酒,被瑞士洛桑博物館永久收藏……在本次成就展的「榮耀長城」板塊,一連串的獎項令人目不暇接,深刻展現出長城葡萄酒四十年來與國同興與國同耀的使命擔當。
圖:揭幕儀式
如何將世界頂尖的葡萄酒釀造技藝與中國的釀造環境有機結合,生產出符合中國老百姓需求的高品質葡萄酒?本次成就展的「匠心長城」板塊給出了答案。在葡萄的種植環節,長城人匠心尋找適合葡萄生長的最佳環境,精耕細作使葡萄用自然健康的方式生長,然後甄選最合適的葡萄苗木採用最先進的技術進行培育,在葡萄成長過程中採用先進的精準滴灌模式,使之在節水的同時讓葡萄根扎得更深……經過幾代長城人匠心探索之後,如今,長城葡萄酒終於收穫了世界級品質的葡萄園,更收穫了適合釀造高品質葡萄酒的珍貴老藤葡萄樹。
在葡萄酒的釀造環節,長城人匠心挑選葡萄的最佳成熟度和風味,在最佳的時機將其手工採摘並人工粒選,採用行業最領先的柔性壓榨和重力釀造工藝,最大程度地保留葡萄的自然風味,然後交由一流的釀酒師反覆品評探討工藝優化。在葡萄酒的陳釀環節,選用大小、橡木紋理、烘烤程度均完美適合的橡木桶讓酒體的單寧物質更加柔化細膩,同時提供給酒體更加豐富的香氣和風味物質,然後將其在苛刻的溫度、溼度、光照和穩定性要求下儲藏,定期檢查品評、時刻確保最佳品質。匠心之下美酒終成,四十年來長城葡萄酒以匠心凝練萃取東方葡萄酒的精華,極力築就世界葡萄酒第三極。
一方水土釀一方酒,中國風土成就長城的中國味道
在葡萄酒這個行業裡,「風土」這個詞想必並不陌生。但「風土」可能是葡萄酒世界裡最神秘複雜的事物,如此強調出產物和出產地之間聯繫的,世界上找不出第二個。其實中國古語對此也有詮釋,即「天,地,人」對葡萄的影響。陰晴、風、溫度、降雨、土壤、成分、朝向、耕種技術、口味偏好……這一切的綜合作用,都會反映到葡萄中。最終,反映到葡萄酒的味道裡。長城葡萄酒在長期的探索中發現,只有精挑細選地理位置和土地,再佐以細心耕種,才有可能釀出世界級標準的葡萄酒。
2018年,長城葡萄酒強化「風土長城」,在展覽現場,風土也成為了重要的展示區域。在中國,長城是專注葡萄酒風土特色研究和深耕的領先代表,2018年全年開展了六場風土論壇,強化風土概念,構建「風土長城」。
為什麼長城葡萄酒如此看重「風土」?原因有二個:第一,中國地域的歸屬性主要受到局部氣候、土壤和地勢走向的影響;在人為因素上則主要關乎栽培、採收、釀造的方法和理念。而在如今大批量標準化生產的工業社會之下,「回歸自然、尊重土地、強調個性」成為了一種人文情懷和地域氣質,也是當下的「時代精神」。第二,現代釀酒技術給予了人類釀造高質量葡萄酒的可能性,質量可以得以保障。但風土可以給予葡萄酒特有的風格,在葡萄酒的風格上,風土仍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模擬一個地方的風土給予葡萄酒的特殊風格,人類目前還做不到。
正是深知必須依靠風土才能釀出高品質的葡萄酒,長城圍繞北緯40度釀酒葡萄黃金生長帶,從新疆到山東,自西向東實現全國布局。涵蓋沙城懷涿盆地產區、秦皇島碣石山產區、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山東蓬萊海岸產區以及新疆天山北麓產區,依託現有五大產區布局,重點打造了長城桑乾、長城五星、長城天賦、長城華夏及長城海岸五大戰略單品。
其中,河北沙城懷涿盆地產區,地處中溫帶半乾旱冷涼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燕山、太行山餘脈交叉而行,桑乾河蜿蜒流淌其中形成了獨特的V型河谷盆地。
圖:沙城懷涿盆地產區
在此風土條件下,葡萄酒口感複雜濃鬱,層次豐富、多變化、骨架清晰,以此造就了長城桑乾葡萄酒「莊重典雅」的典型風格。由於產區土壤以沙壤土和砂礫為主,同時又含有一定比例的褐壤土和黏土,肥力適當排水性良好,沙城懷涿盆地產區孕育的長城五星赤霞珠乾紅葡萄酒被評定為中國「醇厚典雅」型葡萄酒的典型代表。
河北秦皇島碣石山產區,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南挾灤河,地貌多樣,有山地丘陵、山麓平原、濱海平原等。土壤富含礫石,礦物質豐富,通透性好,賦予了葡萄適宜的糖酸比。此種獨特風土,造就了長城華夏「濃鬱厚重」的葡萄酒風格。
山東蓬萊海岸產區,是世界七大葡萄酒海岸產區之一, 「陽光(SUN)海洋(SEA)沙礫(SAND)」,組成了獨特的葡萄海岸3S法則。在這裡,陽光賜予了葡萄生命,1300小時充足的日照,1625℃的年有效積溫,保證了葡萄的完全成熟。沙礫質土壤,結構鬆散透氣性好,以此造就了長城海岸「溫潤柔雅」的葡萄酒風格。
圖:展覽現場
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陽光充足,日照時間長,花青素等抗氧化成分高,風味物質集中濃鬱。65%礫石含量,通氣、透水性強,土地貧瘠,利於葡萄根系下扎,以賦予葡萄酒獨特的礦物風味,讓長城天賦成為了中國葡萄酒「甘潤平衡」的典型代表。
新疆天山北麓產區,全年日照時間超過2800小時,晝夜溫差大於20度,土壤以礫石、沙土壤為主,富含硒元素及鈣質,引天山雪水自然灌溉,這些得天獨厚的風土特點,給葡萄酒帶來卓越的色澤和豐富的風味物質。
在葡萄酒世界,每一個全球知名產區都會將其獨特的風土通過產品表現出來。風土是不可複製的,唯有充分理解中國風土特色和文化,才會賦予葡萄酒獨一無二的個性。無疑,長城葡萄酒是中國風土文化的開創者和引領者。
長城葡萄酒深知只有將西方葡萄酒精華與中國特色相結合,才能開創屬於中國消費者的,適應消費升級的東方葡萄酒。縱觀整個展覽可以發現,中糧長城葡萄酒一直在持續創新。這種創新來自於為國家釀造出代表中國特色的葡萄酒、為中國老百姓釀出適合他們口味的葡萄酒、為葡萄酒行業釀出東方風格葡萄酒的初心,是實至名歸的紅色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