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除了朱允炆以外,還有爺爺直接傳給孫子的皇帝嗎?

2020-12-19 風景大世界

歷史上共有六位帝王把皇位傳給孫子,其原因都是作為皇帝的爺爺太能活了,他的兒子都沒能熬過皇帝英年早逝,於是作為皇帝的爺爺只能把皇位傳位給孫子。

周平王(爺爺)將傳給周桓王(孫子)

周幽王姬宮涅,是周宣王的兒子,西周最後一位國君。他在位期間貪淫無道,為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從而亡國被殺。隨後幾國諸侯擁立他的兒子姬宜臼繼位,這就是周平王。

公元前720年三月二十四日,周平王去世,而這時周平王的太子姬洩父已經去世了,大臣們於是擁立姬洩父的兒子姬林繼位,是為周桓王。

南越王趙佗(爺爺)傳位孫子趙昧(孫子)

趙佗本是秦國將領,跟隨屠雎南下平定嶺南,之後便在嶺南任龍川縣令。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五十萬大軍平定嶺南。秦始皇死後秦二世很快就將秦國搞滅亡了,這時中原大亂。南海郡尉任囂病重,就把趙佗叫到跟前跟他說可以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險可據的有利地形來建立國家,以抵抗中原各起義軍隊的計劃。

之後他將秦朝的官員們都替換成自己的人,又將通向中原的道路阻斷。前206年,趙佗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這大大地擴張了自己的領土,並在當地士民的擁戴下,建立了以番禺為王都,佔地千裡的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於公元前203年稱帝。

一共治理嶺南七十多年,經歷了始皇帝,秦二世,漢高祖,漢惠帝,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時期。於前137年逝世,享年103歲,是歷史上活得最久的皇帝。由於他活得太久,他的兒子趙始早早去世,於是他死後他的孫子趙胡即位。

齊武帝蕭賾(爺爺)傳位給蕭昭業(孫子)

南北朝時期南朝南齊武帝叫蕭賾,他是齊高帝蕭道成長子,南北朝時期南朝齊第二任皇帝。

482年三月初八日,齊高帝去世,蕭賾即位,是為齊武帝。六月初一日,齊武帝立長子蕭長懋為皇太子。493年正月二十五日,太子蕭長懋去世。四月十四日,齊武帝立蕭長懋的長子南郡王蕭昭業為皇太孫。493年七月三十日,齊武帝病危,下詔讓皇太孫蕭昭業繼承皇位。

遼道宗耶律洪基(爺爺)傳位孫子耶律延禧(孫子)

耶律洪基是遼國第八位皇帝,1055年八月初二日,興宗耶律宗真病危,召見耶律洪基準備讓他即位。八月初四日,遼興宗去世,耶律洪基繼承帝位。

1077年,耶律乙辛誣告太子耶律浚謀圖搶位,耶律洪基又不顧太子百般申辯,將他囚禁了起來。不久,耶律乙辛派人暗殺了太子,謊報太子病死。

1100年十二月,耶律洪基病倒。1101年正月十三日,耶律洪基在行宮去世,終年七十歲,遺詔由孫子燕國王耶律延禧(昭懷太子耶律浚之子)繼承帝位。這就是遼國最後一位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

元世祖忽必烈傳位孫子鐵穆耳

說起忽必烈很多人不會陌生,1273年,他建立了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六年之後消滅南宋殘餘勢力,完成了大統一。1286年,他親自選定的皇位繼承人真金早逝,他很傷心於是整日與酒相伴,1294年病逝,享年79歲。

真金的兒子鐵穆耳繼承皇位,這就是元成宗。

明太祖朱元璋傳位給孫子朱允炆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朱元璋稱吳王時便立朱標為世子,朱元璋稱帝後立其為皇太子,在其監國時宅心仁厚,體察百姓,深得朱元璋喜愛。

1392年,朱標自秦中視察返京後因風寒病逝,朱標死後朱元璋痛哭不已,於是就把他的朱標的兒子作為繼承人來培養。

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駕崩於應天皇宮,幾天後太孫朱允炆即位。這六位皇帝將皇位傳給了孫子,他們的兒子本是下一任皇帝,可惜早逝。老皇帝只能在悲傷的情緒中將皇位傳給太子的兒子,皇太孫。這幾位老皇帝的兒子如果即位,那歷史必將改寫。

相關焦點

  • 朱允炆當了四年的皇帝,他在位的時候都做了些什麼
    中國歷史出現的大明王朝,而它的建立者就是家中貧農靠著自己的才能,從而登上皇位的朱元璋。由於自己的兒子歷史的早,把皇位傳給了自己孫子朱允炆,在位的時間很多,由於心急想要把皇權集中在自己的手中,進行削藩引發了自己的叔叔朱棣起兵,從而取代了自己成為新的皇帝。
  • 一起揭開明朝皇帝朱允炆的謎團!
    今天小編給大家說一下明朝皇帝朱允炆的謎團......我們都知道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這可謂是歷史上勵志的一個角色,從小就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但是憑藉著自己的本事創出了一片天地......不得不說今天生活在這麼一個安樂的時代是幸運還是......好了,我們說一下朱元璋的兒子和孫子的故事吧。
  • 中國歷史上的懸案,明朝皇帝失蹤之謎,至今仍未解開
    朱允炆出生於公元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號「建文」,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懿文太子朱標第二個兒子,但朱標的長子朱雄英早故,朱標原配常氏死了以後。朱允炆的母親呂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視朱允炆嫡長孫。 朱元璋駕崩幾天後,朱允炆於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時年21歲。
  • 朱元璋為什麼把皇位傳給孫子?為了國家穩定,這是最好的選擇
    在中國歷史上,皇室成員為了爭奪皇位大打出手的事情屢屢發生。比如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唐朝初年的玄武門政變,明朝初年的靖難之役。最讓人覺得可惜的就是明朝的朱允炆,他的皇帝當得好好地,卻被自己的叔叔朱棣奪了去。
  • 明朝皇帝朱允炆最終死亡的結果:自焚還是逃亡
    大家都知道明朝有一個皇帝的下落在歷史上一直都是一個謎,那就是明朝的第二個皇帝朱允炆,他身為朱元璋的孫子,身為大明朝的繼承人為什麼會不知道他的下落呢?而且在朱允炆做皇帝期間,百姓生活也比較幸福,還被後來的歷史學家稱為"建文新政"。
  • 如果朱允炆不自焚,就在皇宮坐著,朱棣敢殺他嗎?
    導語:如果朱允炆不自焚,就在皇宮坐著,朱棣敢殺他嗎?看他2個兒子的下場就懂了中國歷代封建王朝都有將皇家子弟分封到各地擔任藩王的舉措,本意是希望這些藩王可以在地方上遠離中央權力中心,同時形成一道道屏障。失敗的有漢景帝任用晁錯削藩,成功的也有漢武帝推恩令削藩,而更多的都是會引起地方勢力的反抗,而在中國歷史上的所有削藩行動中,明朝的朱允炆削藩無疑是最為嚴厲也最為失敗的。
  • 五個以皇孫身份即位的皇帝,個個下場都挺慘
    大家都知道古代皇位的傳繼,大體上有兩種方式,一是父死子繼,一個是兄終弟及。但是事有例外,歷史有這麼五位皇帝,他們是以皇孫的身份繼承了大寶,也就是說老皇帝將皇位隔代而傳,傳給了孫子。以皇孫身份當皇帝有什麼風險呢?來看看以下這五個人的下場就知道了。
  • 歷史建文帝朱允炆最後到底去哪裡了?
    沒有像李世民的兒子們那般鬥得你死我活,也不像雍正那般經過「九子奪嫡」的艱辛,而是由他的皇爺爺繞過了其他叔叔們,直接指定他來繼承皇位。朱允炆還是太過年輕,經歷的風浪太少。而朝中很多大臣的資歷、能力、年齡都擺在那裡,朱元璋擔心朱允炆控制不住他們。為了防止自己死後,愛孫的帝位穩固,他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將不值得信任的臣子一一誅殺。
  • 如果當初朱允炆不逃跑,而是坐在大殿上等著朱棣,朱棣敢殺他嗎?
    明朝建立的條件比較複雜,朱元璋是歷史上出名的討飯窮苦出身,在馬背上打的天下,利用一些義子義弟等人幫他取得了政權。都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明朝剛建立的時候可以說本就是虎狼之窩,朱元璋並不太好管理。不少王公大臣擁兵自重,專橫霸道,雖經過朱元璋在位期間一系列的嚴厲手段打壓了這些虎狼之師,但是還有不少後患沒有解決。
  • 建文帝朱允炆在兵敗後,到底有沒有自殺,歷史比你想像的複雜
    隨著燕王朱棣的鐵蹄踏入南京城,明朝第二代皇帝朱允炆失去了他的江山。當無恥的叛徒李景隆打開了南京城的城門之時,就註定了朱允炆的時代結束了。但是這個時候朱棣在城門大開以後,並沒有立馬進宮奪取早已經屬於他的勝利。
  • 朱允炆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不佔優勢的朱棣,實現人生逆襲
    他把24個兒子和1個孫子都封為了藩王,並且讓他們分別駐守在中原的四周邊境和戰略要地。 在朱元璋看來,自己的這個辦法實在是太好了,就在朱元璋想要把皇位傳給皇太孫朱允炆的時候,還拿這件事說道: 如今天下安定,又有各位親叔叔幫你鎮守四方,你將來可以做一個清閒的皇帝。
  • 朱元璋將皇位傳給朱允炆,真犯糊塗?
    歷史上,人們認為,朱元璋有」開天之功「!他驅除元蒙,統一華夏,而且是作為一位貨真價實的農民起義領袖的帝王身份存在,屬於真正的來自民間的皇帝。正是這麼一位令後世膜拜的曠世英豪帝王,他在臨終前做的一件事,不少人都認為這是他一生在江山社稷的安排上,所做的「最大錯事」,那就是,他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孫子,朱標的兒子朱允炆,也就是皇太孫,而不是傳給自己文韜武略皆勝於眾人的皇四子朱棣!如若那樣的話,歷史上的「靖難之役」就不會發生,而且,歷史也一再證明朱棣的治國理政能力確實強於皇太孫朱允炆百倍不止。
  • 《大明風華》裡朱元璋奇醜、朱高熾很胖,都符合歷史嗎
    即建文帝 二、朱元璋、朱棣、朱允炆關係 《大明風華》裡有一個場景,朱棣夢見父親朱元璋,夢見朱元璋高坐龍椅,太孫朱允炆坐在爺爺身邊,自己卻跪在階下,母親也成為階下囚。有人問了,不是一直說朱元璋很器重朱棣,希望把大位傳給朱棣麼?怎麼成了爺爺愛孫子,父子不相容?
  • 明朝秘史:兵力數倍於朱棣卻被打敗,朱允炆做錯了這幾點
    在中國歷史中就有這樣一次雙雄爭奪皇位的故事,這兩個雙雄可不是一般的英雄好漢,而是兩個有英雄情結的皇帝。一個是明朝第二個皇帝朱允炆,一個是明成祖朱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文武皇帝大戰。這還得怪明朝的老皇帝朱元璋,朱元璋是把皇位隔代傳給了朱允炆,按理說換我給應該傳給兒子呀,這是自古以來的規定,有嫡立嫡,皇后沒兒子就選一個年紀最大的皇子作為繼承人,可是朱元璋卻已傳皇位給了孫子。這是朱元璋不喜歡自己的兒子嗎?不是的,朱元璋最喜歡的兒子就是朱棣了,這是他的幾個兒子中和他最像的了。
  • 關於朱允炆的死,一直爭論不休,他最後究竟去哪了呢?
    說起朱允炆,這個是大家都熟悉的人物,因為他是朱元璋最喜歡的孫子。朱元璋的兒子孫子是非常多的,不能說個個英勇無比,個個招人喜歡吧,但是眾多裡面肯定會有幾個是大家都比較喜歡的。那麼大家所喜歡的那個人,必定是有過人之處的,不然是不會招到大家喜歡的。
  • 朱元璋留給朱允炆大將卻不被徵用?網友:皇孫缺少軍事才能而已
    喜歡明朝歷史的人都知道,其實明朝的故事是很豐富的,從朱元璋開始,再到後來的明朝,他總是能給大家帶來不同類型的故事,來滿足我們的好感以及好奇心。但是明朝其實也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朝代。不管是東林黨,還是後來的宦官專政,甚至把皇帝的權力都給奪去了。
  • 明朝共有16位皇帝登基,為什麼偏偏叫「明十三陵」呢?
    陵自然是陵墓之意,明十三陵就是埋葬了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群。明朝從朱元璋開國到最後一個上吊而死的崇禎皇帝算起,一共傳了16個皇帝,皇帝死了都得葬入陵園,而且按明朝的傳統,爸爸兒子孫子孫孫子都得葬在一處,搞大團結嘛,死了咱一家人也要其樂融融的。「不是有16位皇帝嗎?怎麼十三陵裡就葬了13位呢,另外3個皇帝去哪兒了?」不翼而飛?穿越?
  • 朱允炆順利登基,為何只坐了四年的時間!只因登基前做了這件事!
    然而皇帝選擇誰當太子也從來不是信手拈來的事情,皇上歷來子孫眾多,選擇誰來繼承自己的大好江山,一直是歷來帝王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皇位繼承可以由嫡長子繼承,除此之外,深受皇帝喜愛的皇子也是繼承皇位的大熱門。今天我們來談談草根皇位朱元璋以及他把皇位傳給了誰。朱元璋,憑藉著過人的智慧和謀略,克服重重難關打敗了陳友諒、方國珍、張士誠等人,建立了大明朝。
  • 大明十六帝齊聚陰間,朱棣當眾瘋狂秀功績,卻遭朱允炆無情揭短
    接上回:陰間地府中,繼大清皇帝會議之後,大明朝十六位皇帝們也來到了會議室,由明太祖朱元璋主持會議。朱元璋看著心愛的孫子朱允炆和兒子朱棣爭執不休,吵得不可開交,又是互相挖苦,又是互相揭短,老朱心裡雖然不得勁,嘴上卻沒有說出來,只是默默的把場子交了出去……第五章:明成祖的功績朱允炆:我說四叔啊,搶別人的皇位,心裡安穩嗎,晚上做噩夢嗎,會不會夢到皇爺爺找你算帳啊
  • 明朝開國皇帝那些事,朱允炆到底去哪了!
    今天小編先來給大家說一下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可是出了名的歷史人物呢,他在世的時間是從1328年10月21日到1398年的6月24日,他是出生在「濠州鍾離」,也就是現在的「安徽風陽東北人」,他還有一個小名,叫「重八」,父親叫朱世珍,在家裡是老四,上邊還有三個哥哥,在他小的時候,因為他父親欠了別人的錢,所以跑出去躲債了,朱元璋在他的兄弟姐妹中還算是幸運的,他的那些哥哥都有的被領走了,還有的被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