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買車或者對車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發動機有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兩種;大部分人只是知道在相同排量下,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要比自然吸氣動力強。
但究竟強多少就不清楚了,又或者這二者之間有什麼其他的具體區別,它們都各有什麼優勢等?大部分人都是不清楚的,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知識:
現在的發動機可分為自然吸氣式和增壓式兩種,其中增壓式又可分為渦輪增壓、機械增壓和最新的氣波增壓。
自然吸氣:是汽車進氣的一種,在不通過任何增壓器的情況下,大氣壓將空氣壓入燃燒室的一種形式。渦輪增壓:這就是我們平時最常見的渦輪增壓裝置了,增壓器與發動機無任何機械聯繫,實際上是一種空氣壓縮機,通過壓縮空氣來增加進氣量。機械增壓:這個裝置安裝在發動機上並由皮帶與發動機曲軸相連接,從發動機輸出軸獲得動力來驅動增壓器的轉子旋轉,從而將空氣增壓吹到進氣岐道裡。氣波增壓:利用高壓廢氣的脈衝氣波迫使空氣壓縮,這種系統增壓性能好、加速性好但是整個裝置比較笨重,不太適合安裝在體積較小的轎車裡面。
說到渦輪增壓技術,其實它已經有100多年歷史了,在1905年Alfred Buchi博士就申請了第一款渦輪增壓器的專利——動力驅動的軸向增壓器;渦輪增壓技術是一種提高發動機進氣能力的技術,從而提高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讓車子更有勁;
有些車會在尾部標註排量,細心的朋友應該會發現有些排量後面是T,比如1.5T、1.8T;而有些是L,比如1.8L、2.0L等,這個L和T就代表了不同類型的發動機,T是英文Turbo的首字母,代表渦輪增壓;而L是升的意思,代表自然吸氣。
一臺發動機裝上渦輪增壓器後,其最大功率與未裝增壓器的時候相比可以增加50%左右;就拿我們最常見的1.8T渦輪增壓發動機來說,經過增壓之後,動力可以達到2.7L發動機的水平,但是耗油量卻比1.8T發動機並不高多少。
所以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說就是提高了燃油經濟性和降低尾氣排放,按照上面50%的差距給大家推算一些我們常見排量對比,大家可以當作了解:
1.2T相當於1.2×1.5=1.8L自吸的動力;
1.4T相當於1.4×1.5=2.1L自吸的動力;
1.5T相當於1.5×1.5=2.3L自吸的動力;
1.6T相當於1.6×1.5=2.4l自吸的動力;
1.8T相當於1.8×1.5=2.7L自吸的動力;
2.0T相當於2.0×1.5=3.0L自吸的動力;
自吸發動機優點就是穩定性相對好,維修保養價格比渦輪機要低,動力輸出比較線性;簡單的說就是給油門越大動力來得越快,基本沒有渦輪的遲滯現象。
凡事有利就有弊,渦輪增壓也不例外,渦輪增壓利弊是什麼?
渦輪機的最大優點是可提高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還可以提高燃油經濟性和降低尾氣排放;其實利用渦輪增壓技術來提升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也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了;
渦輪增壓技術其中最明顯的缺點就是「滯後響應」,即由於葉輪的慣性作用對油門驟時變化反應遲緩,即使經過改良後的反應時間也要1.7秒,使發動機延遲增加或減少輸出功率。
發動機在採用廢氣渦輪增壓技術後,工作中產生的最高爆發壓力和平均溫度將大幅度提高,從而使發動機的機械性能、潤滑性能都會受到影響,所以穩定性自然就要差點。
另外就是渦輪增壓發動機為了避免爆震基本上全是缸內直噴,而汽油機缸內直噴最容易產生積碳,需定期處理,不然發動機容易出問題,所以後期維修保養都要麻煩一些,自然後期的維修保養費用也要比自吸機要多了。
有朋友會問了,渦輪增壓這麼多缺點為什麼還要用?
許多人都知道汽車發動機工作,大多是靠燃料在發動機氣缸內燃燒作功,從而對外輸出功率;在發動機排量一定的情況下,若想提高發動機的輸出功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提供燃料燃燒。
然而,向氣缸內多提供燃料容易做到,但要提供足夠量的空氣以支持燃料完全燃燒,靠傳統的發動機進氣系統是很難完成的;就拿汽油機來說,每向氣缸內提供1公斤的汽油,約需要氣缸吸入15公斤的空氣,才能保證汽油充分燃燒。
這15公斤的空氣,其體積是非常大的,光靠氣缸在發動機進氣過程產生的真空度,不容易將這麼大體積的空氣完全吸入;所以提高發動機吸入氣體的能力,也就是提高發動機的充氣效率(渦輪增壓)就顯得尤為重要。
看完本文雖然不能讓各位朋友完全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大致有個概念應該是可以的;好了,關於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發動機之間的區別就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了;歡迎各位朋友留言補充自己觀點和建議,喜歡的小夥伴記得點讚、關注、收藏哦。
購車0距離(公眾號)每天跟大家分享一些買車、用車相關的知識,要是有遇到買車麻煩或者用車不懂都可以私信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