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產業把華人新移民帶入英文圈

2020-12-28 海外網

  中國僑網1月1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華人在美國經營中餐館已有超過百年歷史,以前來美新移民多是在中餐館這類華人傳統產業中討生活,因為英語語言能力有限,他們很少有人能夠「逃離」中國城。可就在幾年前,由於網絡應用的發展,Uber(優步)這類新經濟迅速在世界各地興起,如今初來乍到的新移民除了選擇到中餐館內洗碗、端盤子,還可以在新經濟中找到一份工作,不會說英文一樣可以賺錢。而且,這些新興產業把不會說英文的新移民帶入了講英文的圈子,讓他們儘早有機會接觸英文及當地的文化。這些新移民將來的人生格局與見識要比那些在中餐館內討生活的人大得多、廣得多。

華人網約車司機從餐廳裡接餐準備送給客人。(美國《僑報》/翁羽 攝)

  旺季當導遊淡季做司機

  洛杉磯可以說是華人新移民的天堂,因為這裡不但有著十幾個華裔居民聚居城市和上百萬的華僑華人,更重要的是,華人在這裡能很容易的找到一個發展出路。現在,新興網際網路科技更是改變了人們工作的方式,幫助許多海外華人新移民減小了融入他鄉陌生環境的難度,度過生活中的層層挑戰。

  黃先生是一位有著8年經驗的老導遊,在這之前,他當過旅遊大巴司機、廣東餐廳大廚、修車工等。最終選擇做導遊,除了這項工作更符合他熱愛與人打交道的性格之外,更重要的是華人導遊隨著中國旅客增多而越來越吃香。

  然而,隨著網絡發達帶動自助旅遊的發展,以及來自中國旅遊團自帶「全兼地」導遊的影響,黃先生發現洛杉磯導遊的收入並沒有隨著中國旅客數量的增多而大漲。

  「旅遊淡季的時候,可能一兩個月都接不到團。」黃先生苦笑說。這樣的狀況給他製造了極大的壓力,因為他要還房貸和車貸,還有兩個子女的學習補習費用。一旦連續幾個月接不到團,黃先生面對的貸款壓力就會像一座大山那樣把他壓垮。不得已,黃先生註冊成為「Uber」(優步)司機,在沒團可帶的日子開起了網約車。

  其實,在洛杉磯,越來越多的導遊像黃先生這樣,旺季做旅遊淡季開網約車。

  黃先生說:「假如開的時間長一點,一個月也可以賺到5000美元左右的收入。除去車油保養等費用,雖然沒賺多少,但解決了貸款壓力。我認識的大部分導遊都有在開Uber。」

新經濟下,華人網約車司機在洛杉磯街頭尋找客源。(美國《僑報》/翁羽 攝)

  開發商開Uber養家

  2016年9月通過結婚移民來到洛杉磯的尹毅(化名)英文不太好,平時在華人旅行社做事,包車、接團都能幹。可到旅遊淡季,特別是七八九這3個月,他只能去開Uber。來美才一年多,尹毅已明白:只要勤奮,在美國不講英文也能養家。

  自四川成都來美的尹毅在中國做過房地產開發商,曾接過18棟別墅的開發案,可來了美國,不會英文又沒有一技之長,他原本應在中餐館這類華人傳統產業打工,好在Uber替他以及像他這樣不懂英文的新移民開闢了另一個就業途徑。尹毅不挑剔,也不在意自己在中美兩地身份上的落差。

  尹毅說,開Uber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要接30至50個單,小費很少,有些生意只有3美元至5美元,這類小單也就不可能有什麼小費,「核算下來每小時的收入約16美元,生意不太好做。」可天道酬勤,尹毅每月開Uber的收入可達4000至5000美元,再加上公司的獎勵,有時月收入可達6000美元。

  「英文不好沒關係。」尹毅說,申請開Uber可用中文填寫,接送客人按照應用軟體操作,不用說英文。「當然客人上車前要核對名字、問候一下,這點英文大家都會。」

  以前,像尹毅這樣不懂英文的新移民大多都在中餐館裡打工,一天也要工作10小時以上,收入要比開Uber低許多。開Uber「最大的好處是時間靈活,可以由自己掌控。」尹毅說,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自然很累,可當他感到疲倦時,便可關上手機,找個地方休息一下,然後再開手機接客人。

  通常情況下,尹毅喜歡到好萊塢、聖塔莫尼卡或洛杉磯西區載客,避開華人區,專門做「洋」人的生意。他說,相比之下華人區收入低,「那些講英文的客人見面打招呼,下車時還祝願你一天愉快,讓人感到很舒服,可許多華人乘客很不禮貌,讓人感到為他們服務要低他們一等。」尹毅說:「華人大聲說話很常見,個別人還把腳翹到儀錶盤上。」

  「在華人區,有不少華人自己開車接送機場的客人,他們把價錢壓得很低,整個市場都被搞亂了。」 尹毅說,從華人聚居的蒙特利公園開車送客人到機場,Uber的價錢是80美元至100美元,可華人單幹戶30美元至40美元就送,有的甚至打出廣告說15美元就送機場。

  新移民仍需幫助

  英語不好的李小姐來到洛杉磯後打過各種工,包括餐館、保姆、按摩等這些華人新移民經常從事的傳統工作。這些工作雖然因面向華人群體而不需要使用英文,但卻都不是李小姐心目中有保障的長期職業。

  兜兜轉轉一段時間,李小姐下定決心要考取一個職業技能資格證,以謀求一份穩定工作。然而,她很不幸選擇了一家不合規範的學校進行職業進修。借了不少錢交學費,因上課沒辦法白天打工的李小姐最終發現,學習課程結束後她無法拿到職業資格證。

  所幸的是,李小姐還有一部車,而她以嘗試的心態註冊成為了一名網約車司機。幾個月開下來,儘管有時為了保留優質熟客要在早上5時就開車出發,但這份工作讓她還清了信用卡的欠債,也讓她對在洛杉磯的未來生活越來越有信心。

  李小姐認為,共享新經濟的特有模式不但讓人們減少了因語言問題帶來的麻煩,更重要的是能賺錢。她說:「新移民的就業機會本來就不是很多,因為開車大部分人都會,既可以開車又可以賺錢,又不用給人打工看他人的臉色,想賺多少錢取決於自己。」

  其實,和李小姐有著類似情況的華人新移民非常多,因此一些面向這個群體的中介機構順勢產生。李小姐稱,她就是通過一個華人中介機構的培訓,然後了解到在洛杉磯如何做一個共享汽車司機。

  這些中介培訓機構通常打出的廣告稱「月薪4000至8000,培訓後立刻接單賺錢」,而這個培訓還不收取任何費用。其實,這些中介機構本身和共享汽車軟體公司並沒關係,他們主要通過軟體公司提供的獎勵推薦人計劃來賺錢。只要通過他們推薦的新司機順利完成一定數量的單,推薦人就可以得到幾百美元的推薦費。

  由於不少華人新移民對語言和手機軟體操作感到陌生,所以還是願意選擇免費提供培訓的中介機構。但很多共享汽車司機也指出,中介機構的指導並沒有真正幫助到他們,長期按培訓內容去做反而誤導他們,甚至丟失開共享汽車的資格。

  趙先生就是一個被誤導的司機。他在完成培訓機構要求的單數後不久就失去了繼續開共享汽車的資格。按照培訓指導,司機看到超過8、9分鐘路程的單子最好拒接,對分數太低的用戶最好也如此處理。然而共享汽車軟體公司規定,拒接太多的司機就會失去資格。錯誤的按照這種指導行事的司機,基本在一段時間後都無法繼續從事這項工作。

  李小姐認為,政府中幫助新移民的機構應該與時俱進,為新移民融入新型經濟就業提供真正的培訓。

  事實上,通過語言學校或者圖書館學習班學英語不但需要專門的時間,很多成年人在缺乏對話的環境中很難真正學會英語,反而是邊接觸社會邊學習更有效果。而共享經濟降低了就業門檻,讓新移民更容易通過工作融入社會,若有更多正確指導幫助,將更有利於新移民們在這裡追求自己的夢想。(翁羽、邱晨)

  原標題:《新移民邂逅新經濟 新興產業把華人新移民帶入英文圈》

責編:武曉芸

31222796,.新興產業把華人新移民帶入英文圈,.2018-01-01 13:27:23,.204322,.武曉芸

相關焦點

  • 墨爾本「移民地圖」出爐 內城和東區華人多
    墨爾本「移民地圖」出爐 內城和東區華人多 2017-08-25 17:00: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夏君
  • 感恩節在即 舊金山華人新移民排隊領火雞餐
    感恩節在即 舊金山華人新移民排隊領火雞餐
  • 炸雞麥芽酒 美國華人新移民難懂的種族歧視誤區
    炸雞麥芽酒 美國華人新移民難懂的種族歧視誤區
  • 海外華人佔比最高的國家 很多明星往那兒移民
    如果你有錢,想移民,會去哪個國家呢?有沒人會跟小旅兔一樣,選擇新加坡?為啥,華人多、比例大、文化相通性強,無疑是第一原因。新加坡是海外華人人口佔當地比例最高的國家,比例高達74.2%。簡單點說,在新加坡,每4個人就有一個華人。新加坡在哪兒?很多人耳熟能詳,在東南亞,靠馬來西亞,扼馬六甲海峽。初中地理學的都不錯嘛。新加坡華人那麼多,為啥國名讀著沒點中華文化色彩呢?新加坡英文國名Singapore,大聲讀出來,發現了吧?音譯過來的。在廣義的「大中華區」,新加坡是在內的哦。
  • 希臘華人移民風雨十年路:愛琴海畔的華人在成長
    希臘華人移民風雨十年路:愛琴海畔的華人在成長 2008年11月23日 15: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規模的中國移民湧入希臘還是從本世紀初開始的,相比英、美國等老牌移民國家的華人遷入歷史,希臘華人的歷史顯然也就短的多,自然這些中國移民也就年輕的多。他們大多都是其他歐洲國家老華僑的第二代子女,在目前全球化的激烈競爭下背井離鄉,在新的國度裡為自己的事業而奮鬥。
  • 移民希臘吃的如何?希臘移民華人分享當地誘人美食
    希臘移民華人分享當地誘人美食 說到希臘美食,首屈一指的一定是當地的特色海鮮。希臘移民華人分享當地誘人美食 現烤的魚脆焦鮮香,歐式的簡單做法保留了海魚最鮮美的味道。
  • 移民融入:新移民在加拿大學英語的8種方法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梁,英語對於日常生活非常重要,也便於新移民了解加拿大這個國家。學英語也許是很多華人新移民心中永遠的痛,可是你知道嗎?這個「永遠」也是可以改變的。
  • 二代移民不會說中文? 紐西蘭人比華人還著急
    學習中文人數的增加,一方面是由於華人移民的增長,另外也是由於孔子學院的支持。2009年該學院只有2名普通話語言助手,現在已經增加到147名,足跡遍布紐西蘭全國。  在亞洲紐西蘭基金會去年的一項調查中,超過半數(53%)的受訪者認為,中文是最值得學習的第二語言。
  • 法拉盛華人全美最多 新移民激活紐約第二唐人街
    中新網7月25日電 據美國《明報》報導,曼哈頓華埠並不是紐約最大的華人聚居地,皇后區的法拉盛已經超過曼哈頓唐人街,擁有全美最多的華人居民。  為法拉盛注入生命力也不僅僅只是華裔,韓國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薩爾瓦多人和希臘人都曾經為蕭條的法拉盛帶來勃勃生機。在過去15年中,新移民的大量增加使法拉盛成為紐約市族裔最豐富的社區,在法拉盛你能聽到150種以上的外國語言。
  • 美劇《戰士》:舊金山華人移民秘史
    《勇闖奪命島》裡被邁克·貝「作踐」過的舊金山《地心末日》裡開場即被毀滅的金門大橋過去一直納悶,美國的地名大都是「新」字打頭的,比如新英格蘭、新墨西哥、紐奧良,紐約(New York)的名字直譯過來也是新約克,怎麼這「新」字輩的名字裡面突然冒出來一個「舊」打頭的?
  • 加華人移民追捧野生黑鱈魚 擬拓中國市場尋商機
    中新網10月26日電 據加拿大《明報》報導,加拿大卑詩省沿岸特產之一的野生黑鱈魚(Black Cod,又稱Sablefish),被視為高營養、低汙染食品,近年在本地華人圈中掀起一股「黑鱈魚熱」,有華人掃貨回中國,成為新興「手信」之一,甚至有新移民尋求商機運回中國。在爭相搶購黑鱈魚下,一年之間價格激漲3至5成。
  • 會說英文就夠了?華人為融入澳大利亞這樣做
    商店標牌都是中文,各種餐廳提供各色亞洲美食,房產經紀會說普通話和粵語,甚至去銀行辦理業務都可以不說英文。現年77歲的嚴寬(音譯,Kuan Yan)說:「Box Hill的外觀和感覺都像是南京或上海的住宅區。」他於2003年從中國移居澳大利亞,現在住在Box Hill North。
  • 從英文不佳到領全額獎學金 哥大華人畢業生分享經驗
    從英文不佳到領全額獎學金 哥大華人畢業生分享經驗
  • 跳出華人圈子用英文授課 華人加國辦學校突出重圍
    從04年6月辦學以來,堅持用英文授課,投入資金使用先進硬體設備,丁常勇不僅回籠了資金,更是將學校擴展到了3個校區。  從開始建校,丁常勇就打算跳出華人圈子,主要面對多族裔的市場。他說,從開始做學校大約3個月之後就採用英文而不是中文授課。在這種轉變當中也丟了不少華人學生,但是從長遠的角度說,也帶來了很多其他族裔的學生。
  • 越洋遷墳 美國華人的另類「移民」(組圖)
    這幾年去鄰州新澤西踏青,倒都逢上好天氣,令美國華人老田連呼幸運。他起初是陪朋友去看地,後來起了一個念頭,也要把雙親的骨灰從蘇州祖籍遷葬美國。考慮母親生前的心願,加之他每年回中國掃墓並不現實,遷墳已是早晚的事。  落地生根 福蔭子孫  老田的朋友姓林,舟山人氏,父母退休後移民美國,跟隨老林一家在紐約住,身後雙雙落葬新澤西某墓園。
  • 1820到2020,看兩百年的華人移民史美國從華人身上得到與失去
    1884年修正案更強化了允許先前到來的入境移民離開美國和回國的規定,同時闡明,該法適用於一切華人而無論他們的國籍為何。《排華法案》,還出現了一個專屬於那段歷史中的名詞——「紙兒子」(paper son)。1906年,舊金山發生地震後,大部分華人移民的檔案遭到毀壞。在移民局重補檔案的過程中,不少華人便趁這個機會「鑽空子」。
  • 華人移民結構改變 多倫多北方風味中餐館湧現
    華聲報消息: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最近幾年以來,加拿大多倫多地區北方風味中餐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安大略省華商餐館會會長陳勇儀認為,這是華人移民結構改變後的正常現象,但是業者不能盲目跟風,開設新餐館之前需要做足市場調查,令餐館能夠健康發展。
  • 美華裔新移民因發音不標準頻鬧笑話 紛紛曬趣事
    美華裔新移民因發音不標準頻鬧笑話 紛紛曬趣事   中新網9月3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該報26日報導一位洛杉磯蒙特利公園市華人因英文發音不準,將「我要sue(告)你」,說成「我要shoot(射死)你」,驚動鄰居慌忙報警的烏龍事件,引起網友廣泛熱議。
  • 澳華人以自身移民經歷鼓勵亞裔從事創意產業
    來源: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12月23日電據澳洲網編譯報導,澳大利亞電視節目《廚藝大師》中的華人明星楊寶玲
  • 申請移民加國華人銳減 三大原因導致申請者怯步
    日前,加拿大聯邦移民部最新數據顯示,幾年前形成的華人「踴躍」移民加拿大的趨勢出現逆轉,申請移民加拿大的華人越來越少,短短五年間,技術移民的華人申請數字下滑到僅剩1/10。不過,在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移民銳減的同時,印度的移民申請者卻越來越多。《新快報》記者從廣州移民顧問處了解到,這是由於申請輪候時間過長、高額房價以及工作難找等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