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華人移民追捧野生黑鱈魚 擬拓中國市場尋商機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26日電 據加拿大《明報》報導,加拿大卑詩省沿岸特產之一的野生黑鱈魚(Black Cod,又稱Sablefish),被視為高營養、低汙染食品,近年在本地華人圈中掀起一股「黑鱈魚熱」,有華人掃貨回中國,成為新興「手信」之一,甚至有新移民尋求商機運回中國。在爭相搶購黑鱈魚下,一年之間價格激漲3至5成。有批發商稱若黑鱈魚打通中國市場,身價必然大升,並以加東成產的帶子為例,在世博期間因大批運往中國,一度令本地賣斷市。

  黑鱈魚「高營養、低汙染」受追捧 身價升幅高達50%

  Ten Point海產批發公司負責人武田共平表示,野生黑鱈魚主要生活在北太平洋,卑詩省北部及阿拉斯加沿岸。據了解,黑鱈魚生長於北太平洋300米至2700米的深海,受汙染程度甚低。魚肉富含Omega-3及DHA脂肪酸,含量與野生三文魚相比不遑多讓。

  武田共平指出,華裔市民一向酷愛這類高營養價值的深海魚,加上近年來深海鱸魚(Sea Bass)產量銳減令價格上揚,許多市民將目標轉向口感接近的黑鱈魚。華裔市民除了自家食用外,還大批購買運回中國大陸及香港。

  武田共平強調,去年開始購買野生黑鱈魚的市民,華裔佔了大部分,他們明言要「新鮮、野生」。

  通常10磅或以上的大型野生黑鱈魚皆是被華裔掃走,小型的則主要由日裔市民購買。他透露,今年漁獲量減少,前來購買的市民又大增,因此野生黑鱈魚價格平均上漲大約30%。

  但記者實地採訪所見,10磅大魚去年一磅大約6元左右,今年價格卻大升至一磅9元左右,升幅高達50%。

  Seaborn海產公司銷售人員賈良傑則指出,一年中只有幾個月有野生黑鱈魚賣,常吸引到大批市民搶購,平均每天可以賣出十多條。他指曾有華裔市民在上飛機前到來掃貨,一次購買5條逾10磅重的黑鱈魚,要求真空包裝後運往香港分送親友,野生黑鱈魚幾乎成為新一輪的「熱門手信」。

  賈良傑認為華裔市民掀起「野生黑鱈魚熱」,主要是受到「高營養價值、低汙染」的吸引。加上黑鱈魚的魚肉特性適合清蒸,對喜愛蒸魚的香港及廣東移民特別合口味。而且野生黑鱈魚在主流社會中,一般只出現在高級餐廳,更讓市民趨之若鶩。

  華裔移民瞄準黑鱈魚市場 網上熱議「出口至國內」尋商機

  由於黑鱈魚成為華裔「新寵兒」,有本地華裔移民更在網際網路上熱烈討論「出口至國內」尋找商機,認為這類只有卑詩省沿岸才有的海產,可成為新移民淘金的目標。許多有海產出口經驗的華裔網友,則分享本地哪些海產為中國沒有的品種,並提醒「新手」注意貨源、運費、以及運輸時間等重點。

  華隆海產有限公司負責人鄧劍江表示,確有聽過有人將大批野生黑鱈魚運回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承認中國存在野生黑鱈魚的需求。而野生黑鱈魚為季節性的遠洋捕撈海產,數量有限,因此價格主要受市場需求的影響。

  鄧劍江強調,本地華人如果愛吃某種海產,或許對售價不會造成太大波動。但中國市場大得多,動輒數十倍甚至百倍計,如果在打通中國市場掀起潮流,必會影響售價。他透露,例如加東產的帶子,在上海世博期間一度有長達6至7個月斷貨期,主要便是受中國市場的影響。

  他更指出,卑詩省外的太平洋其實產有很多海產,但例如深海大型魚類、巨型大蝦、桂花蚌等貴价海產,因為特別受到中國以及日本市場的喜愛,因此皆是大批運往亞洲,「好東西本地不一定能吃到」。

  華人大肆購買外加漁獲量逐年減少 黑鱈魚現絕種危機?

  列治文楊太是野生黑鱈魚的愛好者,在當季時,平均每星期都會買一條以上。她透露,卑詩省雖然有大量魚獲,但超市中的新鮮魚種類卻沒有太多選擇。因為不喜歡吃冷凍魚,因此每年只到要夏季時,便會把握機會買黑鱈魚。

  楊太指出,野生黑鱈魚容易處理,沒有腥味。她指一條10磅野生黑鱈魚可以切成10多片冷凍,平均每2天便會拿1至2片出來烹調。

  對於野生黑鱈魚價格不斷上漲,楊太認為超市冷凍的黑鱈魚一片便要10多元,現在漲價後的新鮮野生黑鱈魚,一條大約70多元,但可以切成10多片,仍然算是可接受的範圍。

  野生黑鱈魚受華裔歡迎,兼且有人帶回中國當「手信」,加上近年漁獲減少,令到業內人擔心野生黑鱈魚會否絕種。但據美國海洋部門指出,只要不過分捕撈,相信不會有絕種危機。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懷疑因為氣溫及環境的變化,野生黑鱈魚的漁獲量一年比一年少。例如前幾年可捕撈到逾萬磅的漁獲,但今年卻只有9000磅。而魚獲減少下,不禁令人擔心是否「幾年後便無黑鱈魚可吃」。

  根據美國商業部國家海洋管理局的資料顯示,黑鱈魚捕撈的主要位置在太平洋沿岸,全世界美國境外的主要黑鱈魚捕撈場地,便是加拿大卑詩省。黑鱈魚目前並沒有過度捕撈的跡象,目前繁殖數目為目標值的96%,阿拉斯加地區更比目標值高出1%,因此若不過分捕撈,便不會有瀕臨絕種的風險。(馮新)

相關焦點

  • 希臘華人移民風雨十年路:愛琴海畔的華人在成長
    希臘華人移民風雨十年路:愛琴海畔的華人在成長 2008年11月23日 15: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規模的中國移民湧入希臘還是從本世紀初開始的,相比英、美國等老牌移民國家的華人遷入歷史,希臘華人的歷史顯然也就短的多,自然這些中國移民也就年輕的多。他們大多都是其他歐洲國家老華僑的第二代子女,在目前全球化的激烈競爭下背井離鄉,在新的國度裡為自己的事業而奮鬥。
  • 華人移民擺脫不了的中國背景和迴避不了的本地化
    紮根異鄉的一代移民 1995年,李丁移民加拿大。在2000年以前,從中國內地來加拿大的移民很少,當時多倫多沒有一份中文報刊,也沒有一家中文網站。和很多初來乍到的新移民一樣,很多事情他都不了解,但又很想弄明白。 移民帶來的安家費怎麼打理?新移民怎麼交稅?
  • 西班牙移民眼中的華人鄰居:「中國人的世界」
    在這些旅西華人中,大部分人都生活在首都馬德裡,共有49831人。  這些居住在西班牙的中國人,在當地居民區中開店、居住,與周圍的西班牙和外來移民鄰居,有著各式各樣的聯繫和往來。那麼,一個普通西班牙居民,或是外來移民眼中的華人鄰居,是什麼樣子的呢?對此,西班牙移民機構也是非常感興趣的。同時,這也是他們對移民融入程度進行調查的重要內容之一。
  • 加多族裔反對移民新政 中國申請人擬集體訴訟
    加多族裔反對移民新政 中國申請人擬集體訴訟 2012年05月29日11: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華人移民講述創業路:用豆腐敲開紐西蘭市場大門
    中國僑網6月7日電 據紐西蘭《中文先驅報》報導,一個雨後的上午,一列火車車廂改裝的咖啡館,一個年近五十的中年男人講述了他在紐西蘭二十年的商業歷程。  他就是「豆花周」的創始人周疆。提起「豆花周」,奧克蘭的華人應該並不陌生,馬上聯想到的是各種豆製品及中國大陸產品超市。
  • 中國減少進口俄羅斯鱈魚!俄羅斯急尋新市場!
    俄羅斯聯邦漁業機構Rosrybolovstvo表示,由於冠狀病毒,俄羅斯將減少鱈魚對中國的供應。俄羅斯政府和漁民都在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情況,了解它將持續多久。國內漁民或將不得不轉向其他市場。目前很難估計多少被捕撈的鱈魚將轉向其他市場。
  • 疫情下的美國華人月餅商:多元經營搶商機
    中國僑網9月29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雖然很多中國的月餅如今都能飄洋過海,登上美國超市或商場的貨架,但美國本地華人經營的餅屋、烘焙坊和甜品店,每年仍是不可取代的月餅供應主力軍,不僅臺式、廣式、蘇式等各式口味和創新餡料一應俱全,更具「新鮮製作」、「現烤現賣」、「不添加防腐劑」等進口月餅無法比擬的優勢。
  • 美劇《戰士》:舊金山華人移民秘史
    清朝末年正是美國西部淘金熱的時代,這個時候有大量的華人移民坐船到這裡。當時的華人移民管這個地方叫「金山」。後來在澳大利亞墨爾本附近又有新的金礦發現,於是華人華僑開始管原來的「金山」叫「舊金山」。在萬惡的排華法案頒布之前,大概一共有三十萬左右的華人移民到美國,這些移民後來有很多都定居在了舊金山這座城市。
  • 拓牛智能垃圾桶現身金雞百花電影節,帶來全球最新黑科技
    2019年11月23日,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頒獎典禮在廈門盛大舉行,諸多明星齊聚廈門,角逐金雞獎「影帝」、「影后」等重磅獎項。金雞百花電影節是中國大陸歷史最為悠久,影響和規模最大、最專業、最具權威性的電影評獎活動,同時金雞百花電影節也是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的電影節,受到全球華人的熱烈關注。
  • 新興產業把華人新移民帶入英文圈
    中國僑網1月1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華人在美國經營中餐館已有超過百年歷史,以前來美新移民多是在中餐館這類華人傳統產業中討生活,因為英語語言能力有限,他們很少有人能夠「逃離」中國城。
  • 揭開鱈魚市場"秘密":"大頭腥"才是真鱈魚(圖)
      鱈魚家族龐大,常聽說的有藍鱈、銀鱈、阿拉斯加鱈魚、冰島鱈魚,各種明目讓人眼花繚亂。近日,黃海水產研究所參與的研究項目「裸蓋魚養殖與繁育關鍵技術」通過了現場驗收。據了解,裸蓋魚是生長在北冰洋、北太平洋兩側的冷水魚,又被稱為銀鱈魚,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但事實上,從生物學分類上看,銀鱈魚屬鮋形目黑鮋科裸蓋魚屬,與鱈魚不沾邊。
  • 申請移民加國華人銳減 三大原因導致申請者怯步
    日前,加拿大聯邦移民部最新數據顯示,幾年前形成的華人「踴躍」移民加拿大的趨勢出現逆轉,申請移民加拿大的華人越來越少,短短五年間,技術移民的華人申請數字下滑到僅剩1/10。不過,在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移民銳減的同時,印度的移民申請者卻越來越多。《新快報》記者從廣州移民顧問處了解到,這是由於申請輪候時間過長、高額房價以及工作難找等原因造成的。
  • [美食]絲絲奶香 高端深海的「黑鱈魚」奉上
    黑鱈魚經常能在高檔餐廳見到,刺少,口感鮮糯,回味有絲絲奶香,堪稱五星品質。黑鱈魚英文俗名為sablefish,但市場上英文俗名為black cod。阿拉斯加黑鱈魚常年暢遊在冰冷的深海中,擁有豐富的脂肪,使其美味可口、肉質極佳。阿拉斯加黑鱈魚的平均個體體重為5磅到9磅,但是有的個體可以達到40磅。它們的高脂肪含量提供了豐富的味道和天鵝絨般的質感,也因其濃厚的奶油味而備受矚目。
  • 調查揭開鱈魚市場秘密 大頭腥才是真鱈魚(圖)
    據了解,裸蓋魚是生長在北冰洋、北太平洋兩側的冷水魚,又被稱為銀鱈魚,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但事實上,從生物學分類上看,銀鱈魚屬鮋形目黑鮋科裸蓋魚屬,與鱈魚不沾邊。    都叫鱈魚價格差十倍    銀鱈、阿拉斯加鱈魚、冰島鱈魚……記者探訪市場發現,不少市場都有鱈魚銷售,目前市場上在售的鱈魚種類繁多但價格相差懸殊。記者在同安路一家超市看到,該超市銷售的鱈魚就是塊狀包裝,包裝上寫著「深海鱈魚」,捕撈自白令海峽,俄羅斯進口,售價僅15元一斤。而在另一家超市裡,冰凍的進口銀鱈魚售價高達160元一斤。
  • 口碑炸裂的華人美劇《初來乍到》不吹不黑,這才是真實的移民生活
    華人移民是如何融入美國社會的?美劇《初來乍到》這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華裔家庭從華盛頓唐人街搬到佛羅裡達開餐廳打拼美國夢的故事,以幽默的喜劇方式展現了一段辛酸的奮鬥史,內容真實精彩值得推薦!Jessica是位典型的中國虎媽,強勢精明,控制欲強。大兒子酷愛嘻哈文化,叛逆有個性。兩個小兒子典型中國乖孩子聰明機靈還是學霸,家裡還有一位只會說中文的老奶奶。離開唐人街在白人社區生活困難重重,餐廳剛開業入不敷出,女主本著華人的精明每天到店監督員工不準偷吃,浪費紙巾等行為,讓店員緊張兮兮。一次發現幾個小混混吃霸王餐逃單被女主霸氣制服。
  • 內地與香港合辦推介會助港企拓內銷市場
    中新社東莞12月17日電 (李映民 李獲)「港企拓內銷·合作享商機」推介會17日在廣東東莞舉行,本次推介會旨在有效幫助港資企業拓展內銷市場,擴大內銷份額,在內地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本次推介會由中國商務部、廣東省、香港特區政府聯合舉辦。
  • 北美野生藍莓協會會長:中國野生藍莓市場前景廣闊
    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偉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日訊(記者 張偉)加拿大農業及農業食品部長勞倫斯-麥考利日前訪問中國時,率領了號稱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來自該國農業生產與加工系統的代表團,100多名成員來自全加各地、多個行業,其中包括愛德華王子島、新斯科舍省、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及艾伯塔省的農業部門高官,行業涉及海鮮、家畜、豬肉、牛肉、糧食、油籽、豆類
  • 移民希臘吃的如何?希臘移民華人分享當地誘人美食
    希臘移民華人分享當地誘人美食 說到希臘美食,首屈一指的一定是當地的特色海鮮。希臘移民華人分享當地誘人美食 現烤的魚脆焦鮮香,歐式的簡單做法保留了海魚最鮮美的味道。
  • 世界上華人移民最多的六個國家,其中一個國家華人佔主導
    華人群體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目前世界上華人以及華裔有近16億人口,除了生活在中國的華人,世界各國遍布華人,今天來看看世界上華人移民最多的六個國家。 加拿大,位於北美洲的一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最近30年移民加拿大華人眾多,有很多富豪和官員子女,大約有140萬左右。
  • 華人移民結構改變 多倫多北方風味中餐館湧現
    華聲報消息: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最近幾年以來,加拿大多倫多地區北方風味中餐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安大略省華商餐館會會長陳勇儀認為,這是華人移民結構改變後的正常現象,但是業者不能盲目跟風,開設新餐館之前需要做足市場調查,令餐館能夠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