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養娃實在是太辛苦了,所以今天科大大請了一位媽媽來獨家訴苦,啊不,獨家專訪。
科大大:作為新手媽媽,最擔心娃什麼?
新手媽媽:當然是生病了!
科大大:娃生病了,最崩潰的是什麼?
新手媽媽:餵藥!!!真的!真的太難了!
科大大:為了讓娃吃藥,你曾經做過哪些努力?
新手媽媽:認真的看我的眼睛!十萬個為什麼我不知道,十萬種餵藥方式我都知道!你懂得……
在這位媽媽的身上,各位是不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餵娃吃藥,到頭來還是出了差錯!
到底該咋喂?看了今天的文章就全懂了!
1
4大餵藥誤區:這樣吃藥=白吃!
餵藥不可怕,餵藥路上的這些坑才可怕!科大大今天就來給大家避避雷,看看你踩了幾個!
■ 碾碎或用牛奶、果汁餵藥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像腸溶片等藥物碾碎、掰開,會破壞藥物的劑型設計,可能會讓藥物在短時間內大量釋放,提前被吸收,既可能增加風險,也無法完全發揮療效。
其次,雖然果汁、牛奶可以掩蓋藥物的味道,但有些成分可能與藥物產生反應,或者影響吸收,或者影響最終的藥效。
在有些特殊情況甚至可能形成結晶,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 奶瓶餵藥
用這種方法的媽媽,你讓娃怎麼辦,你讓奶瓶又怎麼想?
當娃天真的以為裡面是他的最愛,正準備享受美味,猛吸一口,這味兒有點「上頭」,很容易對奶瓶產生牴觸和反感。
如果反覆如此甚至會形成條件反射或者相關記憶,產生難以恢復的厭奶。
■ 這頓忘了吃,下頓加倍補
這種做法萬萬要不得!
每種藥物都有它特定的服用次數和時間,藥物雙倍劑量,小心「解藥變毒藥」。
■ 媽媽服藥,通過乳液餵孩子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科大大先為這份母愛點讚,但是,這種餵藥方法,娃跟本吃不到藥。
所以為了自己和寶寶的健康,這種方法不可取哦!
既然這些方法都不可靠,那可難住寶媽了,如何才能讓寶寶乖乖吃藥呢?
2
給娃吃藥,認準3個「對」
對於育兒小能手科大大來說,沒有啥問題能難倒我,餵藥?小問題!
科大大總結了3個「對」字,只要做到3「對」,沒有吃不下去的藥。
1選對
現在很多藥物為了讓寶寶接受,都做成了水果味的,在可選擇的情況下,儘量給寶寶選擇味道比較好接受的那種。
不過要注意,吃完以後放在寶寶看不見的地方,小心被他當糖吃掉。
儘量給寶寶選擇液劑或粉劑,避免選擇片劑、硬殼膠囊等不易下咽或易嗆噎的藥物。
2吃對
要知道,不同的藥,服用方法也不一樣,家長們可要認真看說明書哦。
比如新聞裡的這位寶寶,因為口服泡騰片導致窒息身亡:
不同的藥物有不同的服用方法:
泡騰片或顆粒:應該用溫開水溶解後再服用,不能直接「幹吃」。
膠囊(硬殼):整顆溫水送服,不能掰開膠囊。
3用對
用對呢,是指一定要用對方法。
熱心科大大給大家總結了幾個餵藥招式,保準好用!
■ 1歲以內:儘量選擇糖漿劑和滴劑,娃半仰臥或半坐位,把小滴管避開舌頭去餵藥
餵藥方法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 1歲以上:多點鼓勵少點強迫,餵藥後多點誇讚和表揚
餵藥方法
家長可以告訴他:吃了藥病就可以好了,就不會難受了,可以出去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
並且多多誇讚他,必要的時候再來點物質誘惑。
吃藥前也可以讓寶寶吮口冰塊或冷藏餵藥工具,降低口腔溫度,餵藥更輕鬆。
給娃餵藥如遊戲闖關,過了第一關,還有第二關。科大大還收集了一些「餵藥難題」,給大家一一解答!
3
吃藥難題一鍋端!
理論雖好,但實戰過程中還是會遇到很多問題,接下來科大大就帶大家解決幾個最受關注的問題:
Q:孩子不吃藥,爺爺奶奶拿匙羹壓住舌頭倒進去!這樣有什麼危險嗎?
A:孩子大哭時,呼吸道是敞開的,如果強行餵藥,容易引起嗆咳,甚至窒息。
比如下麵條新聞,就是因為強行灌藥,導致寶寶窒息而亡......
新聞來源:搜狐網
如果長期這樣做,還有可能使得藥進入肺部,導致吸入性肺炎,重可導致窒息死亡。
所以千萬不要硬灌啊!
Q:寶寶一吃藥就吐,怎麼辦?
A: 這種情況大部分都是因為寶寶不願意吃藥。
家長可以用這麼幾個小方法來緩解:
飯後1小時後再餵藥,避免藥和食物一起吐出來。
避免給寶寶製造恐怖氣氛,吃藥時,我們要表現的像每天吃飯喝水一樣輕鬆。
可以在寶寶看不到的時候準備好藥,然後輕鬆的說一句:「我們先吃點藥再繼續玩哦。」
Q:吐了以後需要補服嗎?
A:由於吃藥需要比較精確的劑量,而沒有醫學基礎的家長很難做到正確判斷,所以最好不要自己補喂。
尤其是吐完以後半小時內寶寶也很難繼續吃下去。
所以在吐藥以後觀察孩子狀況,必要時諮詢醫生哦。
今天的知識就講到這裡啦!
希望給媽媽們在給娃餵藥的這條路上,多點真誠!少點套路!心態要穩!鼓勵要多!
我們的寶寶都是最乖的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