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寶寶的家庭來說,給寶寶餵藥都是一項大工程,如果掌握不好的話,很可能會令寶寶哭鬧掙扎拒絕,計算是連哄帶騙好不容易咽下去也有可能會吐出來,家長也往往是累得滿頭大汗。
在餵藥之前家長要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把要餵的藥準備好,再仔細看一遍說明書上標註的用法和用量,確認清楚所有注意事項;然後準備好餵藥的工具,常用的有吸管、針筒、小勺、藥杯等;還可以準備一些寶寶愛吃的小零食,如水果、餅乾等
藥水類:用滴管或針筒式餵藥器取少量藥液,利用器具將藥液慢慢地送進寶寶口內後輕抬寶寶的下頜,幫助他吞咽,當將所有藥液都餵完後,再用小勺加餵幾勺白開水,儘量幫助寶寶將口腔內的餘藥咽下
片劑類:先將片劑碾碎,並搗成散粉狀,再取適量粉末倒在小勺上,並在藥粉上撒少許糖粉,用以遮蓋藥粉的味道,將藥粉直接送入寶寶口中後,可以用奶瓶給寶寶餵白開水,以利於寶寶將藥粉咽下
餵藥時間:一般情況下,給寶寶的餵藥時間應選在兩餐之間,但如果怕寶寶因進食導致嘔吐的話,可以在進食前30分鐘到1小時餵藥,因為此時胃已排空,還可以避免服藥引起的嘔吐。對於某些對胃有較大刺激的藥物,如鐵劑等,可以選在餐後1小時餵服,這樣就可以防止藥物損傷胃黏膜
寶寶生病時,可能比平時更容易激動、煩悶,寶寶需要家人的關懷。現在大部分給寶寶服用的藥物都已經添加了糖果的成分,寶寶比較容易接受。但是如果寶寶還是不喜歡服藥,下面的一些方法可能有幫助
如果寶寶一直哭鬧,不肯吞咽藥物,要先把寶寶哄安靜後,再慢慢給藥,也可試試用餵藥器;
給寶寶餵藥時,最好能先耐心說服哄勸,並給予表揚和鼓勵,大多數寶寶能勇敢地把藥服下;
如果寶寶能夠積極配合吃藥,可以適當給寶寶一些獎勵,比如說給他們吃一樣他們喜歡的東西,或者一起玩他們喜歡的遊戲等;
假裝餵給寶寶喜歡的玩偶吃,用這種遊戲吸引寶寶對藥的興趣;
儘量在餵藥時,將藥物餵入寶寶的舌後端。因為味蕾都在舌前部,將藥餵入舌後部,寶寶就不會感覺到太強的藥味了;
不可以欺騙讓寶寶服藥,應該告訴寶寶吃藥的原因:吃藥病就會好起來,身體上的不適就會減輕,讓寶寶學會接受服藥;
如果在餵藥時,寶寶一直亂動,可以請家人幫忙抓住寶寶或抱住他,以防他亂動。
下面介紹四種常用的餵藥工具,供寶媽參考
湯匙:對於反抗性較低的寶寶可以使用湯匙餵食,但須特別注意的是一般湯匙沒有刻度,媽媽在餵藥時要留意藥物攝取的劑量
奶嘴:由於月齡較小的寶寶使用湯匙的技巧尚不成熟,通過寶寶熟悉的奶瓶用奶嘴餵食,寶寶對吃藥的接受度將會提高
藥杯:一般醫院在開水劑藥物時,會附上一個有刻度的小藥杯,除了方便餵食外,也讓寶媽們可以藉此評估用藥劑量,不過對於對藥物高度排斥的寶寶來說,用藥杯餵較難達到順利餵藥的目的
滴管:利用注射的原理,方便家長控制藥量與進行餵食,在使用上也不容易出現因寶寶抗拒而傾倒、灑掉藥物的情形
最後總結一些餵藥禁忌,寶媽們可不要犯錯了哦
不要捏鼻子餵:這種餵藥辦法危險性很大,人的氣管和食管是並排挨著的,鼻子不能吸氣,
就只能通過嘴吸氣了,這樣就非常容易把藥和水嗆入小孩的氣管,甚至可能因氣道被堵而使小孩窒息死亡
不要用開水化藥:許多藥物,遇熱後會變質,如活菌製劑(媽咪愛)用開水衝後就失去了作用,所以家中時常涼點涼開水是很有必要的,對大多數的藥物,還是用溫水化開
不要在飯後立即餵藥:如今寶寶藥物的口感大多都比較好了,可以儘量選擇孩子喜歡的藥物劑型,如果必須要吃苦藥,最好是在寶寶飢餓的時候先給他吃,寶寶胃是空的,不容易把藥物吐出來,相反如果飽食後餵藥,寶寶很容易把藥和飯都吐出來
不要在夜間餵藥:寶寶發熱多在晚上,在給寶寶物理降溫的同時,通常只給寶寶吃點退熱
藥物就行了,第二天再吃消炎藥等其他藥,因為寶寶夜間處於半睡半醒狀態,如果吃太多的藥物,容易嘔吐,腸胃不舒服導致睡不好,反而會加重病情
不要用大勺子餵藥:用大勺子餵藥,不容易掌握藥量,一次喝不完不說,還容易灑落,而且容易嗆住孩子,所以對於嬰幼兒,還是使用滴管比較合適
不要用果汁餵藥:各種果汁飲料中一般都含有果酸和維生素C,它們的化學屬性通常呈酸性,和藥一起服用不利於藥物在腸道內的吸收,會影響療效
參考書籍:
1.牛林敬編著,0~6歲寶寶餵養 看這本就夠了 經典珍藏版,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5.
2.孟斐編著,懷孕·分娩·育兒 下,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1.
3.吳光馳主編,兒研所主任醫師0~3歲育兒經,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6.
4.鄭東旖著,鄭東旖育兒經,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5.
5.劉海燕著,孩子生了病,媽媽怎麼辦,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9.
6.單若冰主編,寶寶護理全程指導,青島出版社,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