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衣褲由於貼身穿著,完全稱得上是細菌的溫床。內衣褲如果不每天清洗,細菌的滋生程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內褲!據有關統計:內褲一天不洗,就會留下大約0.1克糞便,其中有10個蟲卵、100個寄生蟲、10萬個細菌、100萬個病毒。這些東西不及時清理,會導致清洗的難度增加,也更容易引起各種婦科炎症。同時,內褲上每天還有不同分泌物殘留,不及時清洗的話,分泌物還會繼續滋長細菌。時間越長,越容易留下異味,甚至會引起瘙癢或婦科疾病。另外,內衣因為殘留大量蛋白質、汗液和皮膚油脂,加上直接與女性的敏感私處接觸,同樣也要及時有效地清洗。因此,不管是內衣或是內褲,每天的清洗都是少不了的。即使是外出旅遊,時間比較緊急的情況下,也至少要保證內褲天天洗,才能最有效的避免健康問題。1. 新內褲建議洗後再穿不論是什麼材質、款式的內褲,新買的請一定要清洗後再使用,這個非常有必要。2.建議勤洗勤換按照多條內褲輪換使用的情況,差不多使用一個月時衛生情況就會開始發生惡化,一定要勤洗勤換。3. 建議定期更換內褲內褲上的微生物增長較快,一般在一個季度左右,或在內褲開始變硬不再舒適時,就要考慮淘汰換新了。尤其夏季及南方梅雨季,更應頻繁更換。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女性婦科感染的途徑與個人衛生習慣密切相關。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內褲的清洗和更換頻率。4.建議內褲要單獨手洗我們建議不要把內褲和其它衣物混洗,也儘量不要用洗衣機清洗內褲,尤其是抵抗力低下人群。大部分機洗內褲黨,在勤換勤洗的情況下可能確實從未出過問題,這是因為大家的抵抗力尚且處於正常水平,但一旦人體抵抗力下降,機洗內褲中超標的微生物就會帶來一些潛在的風險。5.水溫 在水這方面我只強調了一個溫度(40℃左右的溫水),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很多清洗劑當中的活性酶成分在這個溫度可以發揮更好的清潔作用;第二,這個溫度不會導致內褲沾染的分泌物、血液、汗液當中的蛋白質變性,;第三,內褲的材質本身也有溫度限制,長時間蒸煮的話容易脫色,變形,有些浪費。6.清洗 (流動水)已經反覆強調了這個概念,主要是通過流動的水衝洗掉沾染在內褲表面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就像預防感冒時醫生會建議勤開窗,保持空氣流動一樣。一般來講,健康的大眾這樣洗就已經足夠了,比如我自己的內褲從來不額外增加消毒劑或高溫蒸煮的步驟,因為沒啥必要。7.高溫消毒大家爭論點不在於是不是有效,而是在於有沒有必要。有效是肯定有效的,高溫本身就是常用的消毒方法,就連手術室消毒手術器械都有使用高溫消毒法,只不過對於健康的大眾來講確實沒必要……一般我們在臨床上遇到陰道炎反覆發作、陰蝨感染、有過不潔性接觸、確診患有性傳播疾病等情況的患者,會建議高溫消毒內衣褲或者直接扔掉。如果真的要高溫消毒的話,那麼注意,請用沸水煮15~20分鐘(時間少了沒多大用),而且也不用天天煮。8.晾曬 自然晾曬直接太陽下曬就行,沒啥技術含量,注意通風就行,受天氣限制。
9.烘乾機有條件的建議使用烘乾機烘乾,自帶了高溫消毒和紫外線消毒功能,除了烘乾外,順帶著也高溫消毒了,所以也就是順便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