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蘇州,要來看看「中國第一水鄉」— —周莊。
在周莊,你可以感受到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在周莊身上完美結合,起一個大早靜靜地發呆,或漫步在入夜的周莊,都讓人如痴如醉,還能深刻體會到具有九百多年歷史的水鄉古鎮的風情。
來到周莊門前,看著城樓上的牌子除了寫著大大的「周莊」二字,還有旁邊略小的「江澤民」主席的提字。在2001年,周莊牽引了全世界的目光:APEC會議相中了這個小小的古鎮,還有各國首腦的夫人也在這裡留下驚嘆和遐想;周莊還靜候了江澤民總書記的視察,高度評價這裡的古鎮保護和旅遊環境。
走進水鄉周莊,看著路邊的古樓雖歷經了900多年滄桑,但完整地保存著原來的水鄉集鎮的建築風貌,走在路的中間好像與穿著長袍或繡鞋的祖先在歷史的窄巷重逢,不但呼吸相聞,而且心魂相守。
在周莊不得不做的事:
1
走一次雙橋,這是代表周莊的橋
(位於周莊中心位置,兩橋相連,樣子很像古代的鑰匙,又被叫做「鑰匙橋」)
周莊是水的世界,古鎮四面環水,猶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蓮。河道形成「井」字形,有河有街必有橋,因橋成街,因橋成市,橋橋相望,橋橋相連,為水鄉周莊增添了魅力。旅美畫家陳逸飛的《故鄉的回憶》就以周莊「雙橋」為藍本,使得周莊享有了世界級的聲譽,這座橋也成為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經典注釋,以沈廳、張廳為代表的周莊民居,猶存古風。
2
嘗一次萬三蹄,那是無人不知的美味
萬三蹄,是江南巨富沈萬三招待貴賓的必備菜餚。「家有宴席,必有酥蹄」,經過幾百年的演變,作為富裕和吉慶的象徵,萬三蹄已成為周莊逢年過節、喜慶婚嫁的主菜,亦是招待賓客的上乘菜餚。
(萬三蹄皮色醬紅、香氣四溢,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皮肥肉鮮,甜鹹相宜,滋味無窮)
萬三蹄的吃法也是別具一格,上桌的蹄膀有兩根貫穿整隻豬蹄的長骨,吃時取其一細骨,蹄形紋絲不動;以骨為刀,輕輕划過處,蹄膀便一分為二。據傳,這是當年明朝朱元璋皇帝難為沈萬三,令其不用刀而分蹄,沈萬三靈機一動,抽出其中一根骨頭當刀解了題,躲過一劫。朱元璋稱此骨為「骨刀」。此食法便成了周莊人傳統吃法,如今「萬三蹄」成了周莊人的看家菜,甚至有專為食「萬三蹄」而來者,來周莊,一定要來嘗嘗~~
03
去一次三毛茶館,喝一碗阿婆茶
每個想念三毛的人,每人心底裡有個流浪情結的人,每個片刻覺得孤寂的人,都會在周莊尋著三毛的蹤跡走來。沿著彎曲的石板小路,一座茶樓出現在眼前,熟悉的《橄欖樹》的音樂聲裡,不由自主地走了進去。
人們說來周莊是一定要來看看這茶樓的。茶樓並不大,小小的二間屋光景,沒有刻意的裝潢,樸素,卻又讓人倍感親切。樓上的牆上陳列著三毛的介紹和畫像,貼著有關三毛的資料,以及樓主和三毛的信件往來,還有遊客的信件。樓主是周莊的作家張寄寒先生,他與著名的三毛有一段神交,三毛茶樓主要是為了紀念三毛來過周莊而醞釀開辦的。
入座後老闆會端上了一杯龍井茶,他的夫人又用一個木盤端來了各色小吃點心,有茴香豆、筍豆、棗泥餅、瓜子、花生等。這是當地有名的阿婆茶。這裡的阿婆茶不是茶葉的品種,而是一種喝茶的形式——茶水加小點心的統稱。周莊人最愛喝這樣的茶,而且吃茶的方式很講究。茶具越古越好,煮水要用陶器瓦罐,燃料要用竹片樹枝,沏茶要先點茶頭,隔數分鐘後,再用開水衝泡,這樣可以使茶色香味濃。
茶樓窗外楊柳依依,窗下是波光粼粼的小河,遠處是高高的小石橋,橋下是泛舟遊覽的人們,微風陣陣吹來,這樣舒暢寫意的感覺是非筆墨可以形容的,再珉一口阿婆茶,愜意的舒服。
4
看一次夜景,夜晚的周莊別有魅力
周莊的夜色很美,古樸的小屋,臨界商鋪的五色燈光,水裡的搖櫓船,遊客的話語聲,一切匯聚成夜色中的一幅水彩畫。
華燈漸放,周莊恢復了那個質樸村姑的本色,讓留在周莊的每一個人欣賞她的素顏和麗質。這個時候,不必去追逐時尚的燈彩,以及一些時令的潮流。周莊一年四季中,元宵節的「大田財」,三、七月的「搖快船」,這些都是周莊夜生活的高潮,沾親帶故了一些白天鬧猛的餘韻。
臨窗而坐,身拂自水面而來的習習清風,一邊品嘗周莊美味,耳聽植根於周莊的傳統說唱藝術,這份悠閒自得,這般率性而為,誠可謂丹青難繪,詩文難述,讓人不禁感嘆:「夜晚多麼美好,生活如此多嬌」
當枕水的美夢襲擊你周莊的酣睡時,似真亦幻,似醒卻睡,你已經分不清是身在周莊,還是夢在周莊,周莊的夜老酒就這樣如烙印一樣,從此活色生香在你一生的記憶之中。
END
本文配圖來自原創,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請勿私自挪為商用!
版權歸顏途所有,轉載請知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