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接連折戟,總部空無一人、關掉所有門店、股權被凍結

2020-12-18 稀土財經

在網際網路時代下,湧現出了很新興行業,不過,這些新興行業都是在風口之下,被催生出來的,有很多都只是輝煌一時,很快就跌落神壇了。生鮮市場,一度頗受資本青睞,巨頭紛紛在其中布局,而如今,生鮮電商平臺卻屢次被曝出負面消息。

這些年,生鮮市場到底有多火?傑富瑞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線上生鮮市場規模已達1810億元,預計2021年將達到4160億元。可以說,生鮮市場的市場前景很巨大,但是生鮮電商不同於一般的電商,更講究新鮮、保質和快速送達。

雖說,湧現出了很多生鮮電商,但是能夠長久經營下去的生鮮電商卻少之又少。並且,生鮮市場在經歷崛起期之後,也進入了洗牌期,一些無法順利通過「優勝劣汰」的生鮮電商平臺,都不約而同的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1月17日,又一家生鮮電商平臺深陷泥潭,這就是易果生鮮。目前,易果生鮮的總部大樓已經空無一人了,而且辦公設施,也被搬空了,只能靠白板上寫著一些字樣,來證明曾經有一家公司,在此發展過。

據悉,易果生鮮是全國首批生鮮電商平臺,運營主體為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如今,由於商務糾紛,被上海長寧區法院凍結了價值1029.72萬人民幣的股權和其它投資權益。

對此,易果生鮮回應稱,由於公司處於轉型期,因此難免會經歷陣痛,至於股權凍結一事,雙方會試圖達成和解,正在走相關程序,具體事宜,不便透露。企查查顯示,易果生鮮的相關司法案件共有46件,其中不少案由都是買賣合同糾紛。

目前易果生鮮的部分實體店已經關閉,經過嘗試後發現,其網頁和手機端仍可以繼續下單。然而,面臨如此現狀的生鮮電商,並非只有易果生鮮,早在之前,就有幾個生鮮電商被曝出經營困難、關店停運的消息了。

2019年12月,上海的生鮮電商「妙生活」就悄然關掉了所有門店。在上海東寶興路有一家妙生活的門店,雖說,招牌還在,但是內部早已空蕩蕩的了,據悉,妙生活在上海開了80家門店,可是卻陸續都關門了,這到底是怎麼了呢?

不僅是關店,妙生活的手機客戶端也是無法正常使用了。妙生活在上海經營了四年之久,並且在全國率先創立店倉一體的模式,可是由於支出成本高昂,導致妙生活無法在短期內盈利。還有妙生活在上海開設了幾十家店門,租金昂貴,房租支出也是大頭。

一邊擴張開店,一邊沒有盈利,同時公司的現金流也非常的緊張,說白了,就是入不敷出了。所以,妙生活減少損失,也只能選擇在2019年的8月份陸續關店。

除了以上這兩家生鮮電商出現問題之外,在2019年10月,也有一家生鮮品牌被推至風尖浪口,這就是迷你生鮮。10月29日,網際網路生鮮品牌「迷你生鮮」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迷你生鮮會員費及訂單退款計劃」,明確表示,由於經營不善,將退款訂單及會員費折現約800萬元。

據企查查顯示,迷你生鮮為福建省饞了麼食品有限公司的註冊商標,該公司成立於2017年11月,註冊地福建漳州。定位是會員制生鮮電商,包年水果會員365元,並承諾每月向會員發放水果一箱。

從迷你生鮮這一發展模式上能夠看出,還是比較新穎的,從消費者的利益出發,但是卻沒有落得一個好的結局。因為,有會員發現,迷你生鮮其實玩的是一種「套路」,迷你生鮮會鼓勵現有會員「邀請新會員」,而在成功招募後,老會員將可獲得70元/人的獎勵。

最為關鍵的是,這名新用戶若是在平臺進行了消費,那麼老會員還能獲得6%的消費額分紅。這樣的獎勵機制,確實是吸引了很多消費者的青睞,但是卻有人發現,在繳納了會員費之後,迷你生鮮會利用各種理由來延遲上月的分紅返利。

於是一些會員,在反應過來之後,想著退掉會員費,但是沒想到,加入容易,退出卻難上加難。最終,迷你生鮮看起來是生鮮電商,其實卻是在「薅羊毛」,當真相被揭開之後,迷你生鮮無法繼續運營下去了。

生鮮電商接連折戟,其實也反映了當下生鮮電商的發展現狀,2019年「倒下」的生鮮電商不在少數。12月9日,武漢的「吉及鮮」被曝融資失敗,大規模裁員和關倉。「鮮生友請」也出現關門閉店的現象,「呆蘿蔔」經營陷入困局。

那麼,生鮮電商頻頻倒下的背後又有哪些原因呢?生鮮電商藉助新零售的風潮,迅速崛起,但是卻避免不了燒錢。很多生鮮電商在一開始都採取補貼,就是讓消費者「佔便宜」,由此一來,積累到了客戶,可是卻太依賴燒錢了,從而導致虧損。

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盈虧平衡,88%虧損,70%巨額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了盈利。另外,很多生鮮電商都會為了搶佔更多的市場,選擇盲目擴張,希望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只可惜,生鮮電商的經營者盲目鋪攤子,以至於資金鍊斷裂得非常快。

另外,生鮮電商還面臨高成本問題,生鮮電商關鍵詞就是要「鮮」,所以,生鮮電商要面臨損耗成本,生鮮的損耗率平均在5%-10%。其次,運輸成本,距離越遠,分銷環節越多,成本越高,還有運輸性價比低。

由此可見,生鮮電商看起來很美,可是卻非常的殘酷,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是光靠「燒錢」存活下來的,唯有盈利,才能夠獲得長久發展的支撐。在當下寒冬時期中,生鮮電商又該如何自救呢?

新華網客戶端《80家門店全部關門,又一家生鮮電商折戟!4000多家入局者,為何僅1%能盈利?》

相關焦點

  • 超千萬股權被凍結!實體店關門!又一家生鮮電商平臺深陷泥潭!
    近日,全國首批生鮮電商「易果生鮮」的運營主體: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被上海長寧區法院凍結了價值1029.72萬人民幣的股權和其它投資權益。1月17日,央視財經記者來到了易果生鮮的總部所在地。央視財經記者在地圖上搜索了易果生鮮之後,來到了一幢大樓的二樓,這裡有一個易果生鮮客戶體驗中心,大約300平方米的大廳裡,空無一人,完全沒有任何辦公設備,也沒有用來體驗的東西。旁邊牆上白板上還寫著「20財年戰略規劃」等字樣,不知道在不久前,這個客戶體驗中心是否被使用。
  • 阿里旗下易果生鮮逾千萬股權被凍結
    年關難過,寒冬難耐,「生鮮電商」們太難了!繼去年12月被上海長寧區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後,全國首批生鮮電商 " 易果生鮮 " 的運營主體: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被上海長寧區法院凍結了價值 1029.72 萬人民幣的股權和其它投資權益。
  • 易果生鮮千萬元股權遭法院凍結 旗下我廚停服安鮮達裁員欠薪
    作者:虞漾近日,據央視財經報導,生鮮電商「易果生鮮」的運營主體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股權和其它投資權益被上海長寧區法院凍結,總價值達1029.72萬元。易果生鮮方面稱,此次被凍結股權的案子主要是因為商務糾紛,涉及與供應商的貨款支付問題,目前雙方試圖達成和解,正在走法律程序,不方便接受採訪。此外,有易果生鮮方面人士表示,此次凍結股權,因為在法律程序中,不便說細節。2019年12月,易果生鮮被上海長寧區法院列為被執行人。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24期:阿里系電商平臺「易果生鮮」逾...
    阿里系電商平臺「易果生鮮」逾千萬股權被凍結1月16日,安鮮達的運營主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司法協助信息,公司全資股東易果生鮮的運營主體——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被凍結其價值1029.72萬人民幣的股權、其它投資權益,執行法院為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凍結期限自2020年1月14日至2023年1月13日。
  • 生鮮電商平臺易果生鮮被曝已進入破產重組
    > 生鮮電商平臺易果生鮮被曝已進入破產重組。另一名易果生鮮的前員工則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易果生鮮在C端發展沒達到預期,被盒馬比下來了,轉型做B端,也做不起來,尤其很重要的『安鮮達』冷鏈物流也沒扶起來。易果生鮮和天貓最重要的關係是天貓超市生鮮區,這塊GMV應該未達到預期,後來直接關掉了。」
  • 2019年十大死亡電商平臺:淘集集自救失敗,生鮮電商天雷滾滾
    鮮生友請類型:生鮮電商成立時間:2017年2019年5月上旬,杭州本地社區生鮮品牌「鮮生友請」所有門店突然全部關店,並貼出告示表示5月下旬將重新開張。鮮生友請向社會投資者開放了「股權融資」和「固定投資」兩種投資渠道,其中固定投資模式不設投資門檻,承諾年化收益為10%,股權融資則是將門店49%股權開放融資,承諾年化收益30%。然而,不管是股權融資還是固定投資,最後投資人的本金、收益全都打了水漂。
  • 呆蘿蔔疑似資金鍊緊張,社區生鮮電商進入寒冬?
    呆蘿蔔疑似資金鍊緊張,社區生鮮電商進入寒冬?來源:聯商網2019-11-22 14:55聯商網消息:生鮮社區電商平臺呆蘿蔔正岌岌可危。11月22日,有呆蘿蔔員工在微博、脈脈平臺爆料,稱「呆蘿蔔發不出工資、杭州區產品研發和運營全部罷工」、及「呆蘿蔔總部被供應商清場,員工被供應商趕走」的圖片。圍堵呆蘿蔔總部的供應商。
  • 中捷資源擬收購農產品電商易聯盈 控股股東股權被凍結
    一方面,中捷資源擬收購農副產品電商平臺易聯盈100%股權;另一方面,公司控股股東浙江環洲因涉及到一筆擔保債務違約,持有的中捷資源全部股權被凍結。收購標的為農產品電商中捷資源於2017年11月17日與鄭津京等5人轉讓方籤署了《中捷資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與鄭津京等關於股權收購之框架協議》,擬收購易聯盈100%股權,目前收購對價尚未確定。
  • 曾融資近60億,中國首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破產重整
    易果生鮮于2005年成立,是中國第一家生鮮電商。作為生鮮電商行業首個入場玩家,易果生鮮曾頻頻獲得資本青睞。自成立以來,易果生鮮先後受到阿里、蘇寧、KKR投資等知名企業的投資和控股,先後完成7輪融資,累計融資超59.3億元。在阿里的助力下,易果生鮮訂單量獲得巨大增長,業績一路上升。
  • 生鮮電商吉及鮮宣布歇業10天 員工感嘆:「明天要下崗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12月11日下午走訪了吉及鮮總部及部分前置倉門店,證實確有不少員工離職,總部辦公區域減少,即使二次開業後,預計規模會比現在有所收縮。此前吉及鮮CEO臺璐陽在全員會上表示,要關掉部分虧損的倉,並減少大部分員工,保留下的小團隊也需要降薪。
  • 生鮮電商集體跨入寒冬「吉及鮮」在爆融資失敗
    生鮮電商「吉及鮮」在12月6日的內部員工會議上,CEO臺璐陽宣布公司融資失敗,規模盈利不達預期,公司要大規模裁員、關倉。這是繼「妙生活」、「呆蘿蔔」等出現資金問題後,又一家生鮮電商出現相同問題。難道近幾年火熱的生鮮電商將進入資本寒潮?
  • 寶能生鮮「折戟」拼團
    聯商快訊:繼蘇州之後,寶能生鮮南昌站也宣布關閉全部拼團團點。10月20日,南昌寶能生鮮在微信群發布消息稱,由於公司經營戰略進行調整,平臺團長業務將在10月23日結束,當前所有團點產生的訂單將不再有佣金,後續下單的訂單也將不再發貨。三天之內,寶能生鮮將陸續關停南昌全部團點。
  • 生鮮電商沒有出路
    前置倉之爭1: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的打法差異生鮮電商領域,不可忽視的一種模式就是前置倉,每一個門店本質上就是一個倉配中心。但門店本身可能並不開門迎客,由中央大倉對門店供貨。理論上,門店越多,城市覆蓋率就越高,配送效率也越高。國內最早採用這一模式的是每日優鮮。
  • 生鮮電商淘汰賽 資本偏愛頭部企業 「吉及鮮們」如何活下來
    當資本巨頭扶持的每日優鮮、盒馬菜場、美團買菜、蘇寧菜場等玩家仍在「燒錢」生存時,中小型生鮮電商正面臨融被資本「拋棄」的局面。由於中國生鮮市場的巨大潛力,加上行業格局尚未形成,生鮮電商一直是資本市場的寵兒。如今,業績下滑、融資失敗成為生鮮電商普遍存在的困境。除了黯然退出,生鮮電商還有出路嗎?
  • 傳吉及鮮融資失敗欲裁員關倉 生鮮電商再迎大敗局?
    2016年左右,隨著O2O泡沫的破滅,許多生鮮電商公司要麼斷臂求生,要麼倒閉出局。如今三年過去了,生鮮電商行業會再次迎來大敗局嗎?融資失利的吉及鮮在呆羅卜陷入經營困境之後,生鮮電商殘酷的一面展示在人前。
  • 生鮮電商已死?推薦15家可以合作的生鮮電商平臺型企業
    )小編推送了一篇文章《打死我也不再做生鮮電商了!盤點近三年來倒閉的生鮮電商公司》,5分鐘不到,微信後臺就收到31條信息,信息都和生鮮電商有關。小編分類統計了一下,發現這些信息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類,創業不易,生鮮電商易死。好吧,我們這篇文章就是羅列了已經「死亡」的30多家相對知名的生鮮電商企業,這已經說明該問題了。第二類,現在生鮮電商創業前景如何,是否會有周期性爆發或者衰減的可能?這個預測性的問題,市場瞬間萬變,小編暫時還真答不出來。
  • 生鮮電商的一匹黑馬——寶能生鮮
    蟄伏多年的生鮮電商行業,在不期而至的疫情期間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生鮮電商行業重新獲得了爆發式增長,創投資本也大幅押注生鮮電商賽道,僅2020年上半年年,生鮮電商融資超過去年全年,達到150.1億元。2020年6月,生鮮電商月活用戶規模超7100萬,同比增長75.4%,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電商垂直賽道。2020年上半年生鮮電商交易額達到1821.2億元,同比增長137.6%,但生鮮電商交易額佔居民食品支出的比例仍然低於5%,而電商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已經達到25%上下,所以生鮮電商市場空間巨大。
  • 生鮮電商行業痛點待解:高損耗、倉儲壓力大 狂奔之下盈利難
    12月11日,在盒馬開出第200家門店的前一天,由易果生鮮的運營主體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的生鮮電商我廚官網和APP均不能正常打開頁面。而就在前不久,生鮮電商「呆蘿蔔」「妙生活」「吉及鮮」都相繼陷入關店、裁員等風波。儘管生鮮電商市場接連受挫,但還是無法阻擋企業對「菜市場」的青睞。
  • 又一家生鮮電商倒下!易果生鮮破產重組,60億打了水漂?
    對於生鮮電商平臺易果生鮮來說,盒馬生鮮就像是「臥龍」一樣的存在。 作為曾背靠阿里,叱吒一時的中國首家生鮮電商平臺易果生鮮,ta輝煌過: 易果生鮮曾先後完成7輪融資,累計融資超59.3億元。2017年8月,易果生鮮更是獲得天貓3億美元D輪融資,一時風光無二。
  • 網紅王思聰低調背後:投資失利,股權被凍結,是時候接手萬達了?
    近日,天眼查顯示,王思聰100%控股的普思資本股權被凍結三年,具體凍結數額不詳。這已是王思聰今年來第四次傳出生意失利消息。此前,熊貓平臺倒閉,香蕉娛樂股權被凍結,投資樂視網失敗消息傳出後,這位萬達公子均引發廣泛關注。王思聰似乎陷入了水逆年。網友們紛紛調侃:失敗了,是不是就得回去繼承千億家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