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樂山裡一道美味已經上市了!趕快去山裡挖吧!

2020-12-19 騰訊網

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是養精蓄銳的日子。花草樹木早已凋零,動物進入冬眠,連人類都開始儲存食物過冬。

而有些生物偏偏在這個寒冷的季節裡嶄露頭角、綻放生機,比如「不畏凌寒獨自開」的臘梅,又比如唯有冬季才能一嘗美味的冬筍。

冬筍,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絕」的美譽,和春筍、夏筍相比,冬筍品質最佳,營養最高。

竹的幼芽即為筍,在冬天還未出土的時候稱為冬筍,等到第二年春天繼續生長,出土後就是春筍了,可以說冬筍就是春筍的雛形。也正因此,冬筍的普遍價格都略高於春筍。

冬筍生長在深山竹林中,將樂的深山中多竹林,且四季分明,山區天氣寒冷,冬筍就深藏於這無機的土層之下。

從竹林的表面上,是看不到冬筍的,加上竹林中雜草眾多,冬筍的位置並不好找。

有經驗的挖筍人往往尋著竹根,尋筍如尋寶,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年復一年的挖筍過程中總結經驗,以及挖筍的技巧。尤其挖筍講究輕探、輕挖、不碰傷它,最好的味道是冬筍的完整無缺。

立冬過後,將樂的菜市場已經開始有冬筍賣了。愛吃冬筍的朋友有福了。

剛剝開的冬筍就像豆腐一樣白嫩,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鮮嫩!剝開後的冬筍要儘快食用,在最鮮的時候食用,口感絕佳。

古往今來,冬筍都受到人們的喜愛,無論是家常飯桌上,還是各式宴席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許多文人墨客甚至為它寫下讚頌的文字。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這是蘇軾《初到黃州》裡面的句子。看到環繞城郭的長江,接著就聯想到鮮美的魚肉,看到漫山遍野的青青翠竹,居然能夠感覺到竹筍的清香,也只有蘇東坡這樣的才子型吃貨才寫出這樣可愛的詩句。

冬筍的食用方法頗多,燒、炒、煮、燉、煨等,皆可成佳餚。冬筍燉排骨清香爽滑;冬筍炒臘肉脆嫩醬香,略有回甜;冬筍紅燒肉香味濃鬱;用冬筍蒸雞燉鴨,味道非常鮮美。

冬筍燉肉

冬筍炒臘肉

冬筍紅燒肉

冬筍土雞湯

還記得小時候上山挖筍嗎?

一把鋤頭一個簸箕

歡聲笑語跑上山去

冬天到了,來一碗鮮香濃鬱的冬筍炒臘肉吧

在這寒冷的大雪節氣,

鮮嫩清甜的冬筍最能撫慰胃和心了!

相關焦點

  • 根似人參,過去農民常去山裡挖,如今稀罕少見,見到請好好保護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對於很多生活在山區的農民朋友來說,大山就是一種寶庫,因為在山裡生長著十分多的野生植物,在這些野生植物當中,有很多價值都十分的高,比如香椿、刺老芽等美味野菜,松樹菌、雞樅菌等美味的野生菌,以及七葉一枝花、黃精、玉竹等野生草藥。
  • 從山裡挖來了新鮮冬筍,怎麼做好吃呢?看看妹子是如何處理的吧!
    有些時候,我們從山裡面弄來的美味野味從山裡挖來了新鮮冬筍,怎麼做好吃呢?看看妹子是如何處理的吧!冬筍作為一種大山竹林裡面非常好吃的野味,其味道鮮甜可口,而且做法也是相當之多的。那麼,什麼樣的吃法是最好吃的或者說能夠品味到冬筍不錯的美味呢?看看妹子是如何處理的吧!
  • 山裡的這種野味,人稱「土人參」,醃著吃最美味,現在挖正好
    如今隨著咱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材的種類和來源可以說是日益的豐富,不管是肉類還是蔬菜等食材,可以選擇的種類是越來越多,而且人們的健康飲食觀念也逐漸加強,吃飯不單單只是再為了吃飽和果腹這麼的簡單,更要營養和健康,因此原本很多少有人吃的食材,因為它非常不錯的營養價值,所以也慢慢的走進了很多人的餐桌,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經常會選擇去吃的美味
  • 果實酷似櫻桃,根卻是稀罕貨,農民常挖來泡酒,山裡見到別錯過
    但山裡的野生植物實在是太多了,再加上我國地域廣闊,每個地區對這些野生植物的認知也不一樣,就使得很多野生植物在某些地區被重視,在某些地區卻無人識,從而浪費了這些有價值的野生植物。下面筆者給大家分享一種生長在山裡的野草,它的果實酷似櫻桃,根卻是稀罕貨,農民常挖來泡酒,山裡見到別錯過。
  • 從山裡挖回家的春筍太多,農村大爺把它做成筍乾,放幾年都不會壞
    從山裡挖回家的春筍太多,農村大爺把它做成筍乾,放幾年都不會壞。現在正處於一年四季最先到來的春天,萬物復甦百花齊放的春天那就是一個搞野的季節,在農村春天裡就有著許多野貨出現,種類繁多的野貨不少在市場上可以賣個好價錢,城裡人想要只有是花錢購買,有時候有錢未必可以買到。
  • 長得酷似魚腥草,30元一斤,農民常去山裡挖,燉豬肉是一絕
    導讀:長得酷似魚腥草,30元一斤,農民常去山裡挖,燉豬肉是一絕農村是一個天然的大寶庫,因為在農村野外生長著許多的野生植物,它們不僅裝扮了農村環境,淨化了農村的空氣,同時也給農民朋友們帶來了許多好處。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種野草,它長得酷似魚腥草,30元一斤,農民常去山裡挖,燉豬肉是一絕,它就是「鹿晗草」。聽到鹿晗草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會想到現在很火的明星,實際上這鹿晗草跟明星沒有關係,而是來源於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
  • 趕快種草山裡優品吧
    山裡優品的種類繁多,包括各種菌菇類、堅果類、糧油味類、醃肉類、海鮮幹類、果乾類以及藥食同源類。主要產地選自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等海拔高於800米的天然無汙染的深山,不僅新鮮美味,口感細膩,而且質量靠譜。
  • 小時候經常去山裡撿,炒熟後比板慄還好吃,現在已經不多見了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小時候經常去山裡撿,炒熟後比板慄還好吃,現在已經不多見了小時候經常隨著大人一起去山裡,春夏季可以撿蘑菇,秋季撿樹上掉下的野果,冬季雖沒什麼野果野生菌,但是可以撿拾枯枝和松針回家當柴火燒。
  • 周末,山裡自駕遊,跟山裡的護林員一起吃午飯,看冰天雪地
    北方的冬天特別冷,零下十度左右已經是常態。周末,倍感寂寞,與幾個好友相約準備山裡自駕遊,從城裡帶上給養,準備去跟山裡的護林員一起吃午飯,看冰天雪地裡的景色,體驗一下護林員的生活。山裡進入防火期,對外來車輛及人員檢查尤為嚴格,經過了幾個防火檢查哨之後,我們停車在林場職工的一個宿舍去,準備徒步到沂山林場金山頂瞭望哨去,那裡有四個護林員在堅守。走過雪地,爬過山坡,翻過一道道嶺,我們終於到了目的地。此處是沂山第二高峰,可以俯瞰周邊二十多裡路。
  • 農曆二月二,溫州有個習俗叫「吃芥菜飯」,節日去山裡挖芥菜先
    姐妹們呼啦啦地開車到澤雅山裡,去挖芥菜去,挖了芥菜好回家炒芥菜飯。一位姐妹的父母自己種植的芥菜,成了我們城裡人最喜愛的食材。我們到達時,屋前的走廊裡早已掛滿了已經起挖的芥菜,等待著我們來取走,望著這一棵棵碧油油的芥菜,感受著老一輩們為我們提供的這一片愛心。大家喜氣洋洋,紛紛拿袋子裝上自己的份兒,回城炒「芥菜飯」去。
  • 山裡的冰球子價格漲了,村民冒雪進山去挖
    因為山裡有一種叫冰球子的植物價格漲了,村民冒雪也要進山去挖。大雪封山這種植物只有一片葉子,從來不會長出第二片葉子,葉子的外形像小棕樹的葉子。從村民口中,筆者得知這種植物叫冰球子,學名叫獨蒜蘭。冰球子村民之所以冒雪進山挖冰球子,是因為冰球子在冬天有綠葉。冬季,大部分植物的葉子都枯萎了,只有冰球子的葉子還是綠油油的。
  • 【薦讀】我去山裡採黃精
    周日,我參加了去太行山杏峪村識中藥、挖藥材的活動。 杏峪村是太行山深處的小村,位於河北省內丘縣侯家莊鄉西北方向,這裡群山翠綠,最為著名的便是寒山。山間有茂密的原始次森林,長年累月堆積的樹葉,產生了大量的腐殖質,十分利於各種植物的生長,特別是一些野生中藥材,如黃精、何首烏、野百合等,據說當年醫祖扁鵲也曾到此採過草藥。
  • 山裡人——山裡情
    大山裡有兩個赤城人合作寫了一首歌叫《山裡情》。這首歌寫的是山裡人的生活,唱得就是山裡人的感情。歌詞寫道「山裡的風,山裡的雲,山裡的百鳥沒有籠」。「轉山雨,晨曦鳴」。一幅大自然的畫面出現在你的面前。清新敞亮,藍天白雲,淡淡的清香撲面而來,各種鳥兒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忽然,一陣微風吹過,幾片雲朵飄逸而來,譁、譁、譁的下起雨來了,頃刻之間又雲開日出。
  • 宜興:春筍滿山谷 山裡野菜香,用舌尖去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每年春天,宜興出產的春筍、薺菜、地衣、香椿芽、雁來蕈、馬蘭、莧菜等紛紛上市,還有當地的風味臘肉、農家土雞、板慄、高塍豬婆肉、水鄉雜魚小蝦等,成為宜興春季美食的重要食材。宜興餐飲行業協會會長丁佩華介紹,宜興菜吸收了淮揚菜和蘇錫菜的特點,多選擇地方土特產為主要原料。宜興風味的特點是選料考究、製作精細、因材施藝、四季有別。
  • 小夥山裡挖了一簸箕涼薯,拿來和排骨一起燉,具有降血壓的功效
    今天要來給大家介紹的這種也是一種,不過認識它吃過它的人還是比較少,在山裡也是可以種植這種農作物,它就是涼薯,小夥在山裡種植了幾棵,收成時候也是收穫了不少。小夥山裡挖了一簸箕涼薯,拿來和排骨一起燉,具有降血壓的功效。
  • 兒時山裡長很多,入冬就去挖,如今有人種植,卻貴得吃不起
    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想吃什麼只要去超市買就行,但是對於很多農村長大的孩子來說,缺少了一種感覺。很多80後和90後的農村娃,小時候總有去挖野菜的經歷,有時候和家裡的大人一起去,不過多半情況下還是和小夥伴一起去。山裡的野菜種類繁多,成熟季節也各不相同,每個時間段都有對應的野菜,能夠滿足大家的胃。
  • 曾是山裡不起眼的野草,如今成無公害蔬菜,12元一斤,好吃
    春節已經逐漸遠離我們而去,可是挖野菜依舊是當下農村最火的事情。村裡的小孩子還沒開學,整天跟著老人往山裡跑。在村裡每天都能看到小孩扛著小鏟子,老人背著籃子,緩緩地向遠處走去。跟著老人進山挖野菜,總能認識很多新鮮的野菜,挖不著野菜也算能夠長見識了。
  • 冬季的這道美食,浦江山裡格外香
    冬季的這道美食,浦江山裡格外香 2020-11-20 18: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千年蘭陵郡 多彩山裡王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從2018年4月份開始,匡連營便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大青山上,修路、挖排水溝、種果樹、建溫室大棚、建養殖棚,大青山從一片荒地薄陵,到現在煥然一新,成了新興鎮循環農業產業示範園,田園綜合體也成為了鄉村振興的示範園區
  • 農村山裡一種奇特野味,味道似雞胗,如今50元一斤,見到別錯過
    許多生活在農村裡朋友,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一輩農民朋友,很喜歡在夏季的時候去山裡,不是因為山裡涼快,而是因為在這個季節,農村的大山裡會生長出一些比較特別的野味來,這些野味就是野生菌,也就是平常說的蘑菇。筆者就在上周的時候,去山裡挖了不少松樹菌回來吃,那味道真的是想當的鮮美,而且這松樹菌的味道不僅好吃,其價格更是貴,按大小,從20元到60元一斤的都有,所以很多農民朋友去山裡挖野生菌不僅是自己吃,最主要的是拿去賣錢。下面筆者也給大家介紹農村山裡一種奇特野味,味道似雞胗,如今50元一斤,見到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