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髮記憶:戴不戴口罩?對於八九十年前來說,是一個頭大的問題

2020-12-21 澎湃新聞

原創 李強 檔案春秋

「雖是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理髮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離不開的行當,隨著疫情防控的逐步見效,一些符合標準的理髮店和「TONY老師」陸續開始復工。因疫情影響,民眾更加留意理髮店的衛生狀況,理髮師們也在服務過程中自覺自愿地戴上了口罩。

其實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關於理髮師是否應佩戴口罩,曾一度也是個社會熱點話題。包括上海、北平(北京)、杭州、廣州等在內的全國多個城市,出於理髮行業防治傳染病的需求,推出了「理髮師需佩戴口罩」「理髮器具應消毒」等一系列衛生管理舉措。但在當年的時代背景下,要讓「TONY老師」們在理髮過程中主動地戴上口罩,談何容易......

本文約 3900 字

預計閱讀需要 11 分鐘

從「剃頭房」到「理髮店」

1860年代,上海的剃頭匠

「理髮」一詞原先意為「梳理頭髮」,而修剪頭髮則被稱為「剃頭」。由於儒家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所以漢族一般不會剪斷自己的頭髮。

隨著清朝推行「剃髮易服」的政策,出現了「剃頭」這一行當,進而形成了剃頭擔、剃頭店、剃頭房等從業模式。北京的剃頭業還有著自己的行會,其會館稱「挑行會館」,制定行規,連絡著北京城近一千多家剃頭房。

《北京剃頭房與理髮店之今昔》

《每周評論》1919年第5期

晚清時期,幾個法國人在上海南京路上開設了一家名為「Parisian Saloon」(巴黎沙龍)的理髮店,被人們稱為「法國剃頭店」,這也是上海乃至全中國較早的西式理髮店。不過,西式理髮店在中國各地大量湧現,則是「辛亥革命」引發國人剪辮風潮並養成理髮習慣之後才有的事情。城市裡的剃頭房日漸式微,雖然仍有少部分剃頭師傅靠此謀生,但西式理髮店還是逐漸增多並成為有一定規模的服務行業。

「真正衛生改良理髮館」

20世紀以後,隨著社會公共衛生意識的不斷增強,關於理髮店的衛生狀況一度成為一個社會話題:一是理髮師的個人衛生,主要在於理髮師和來來往往的顧客有著近距離的密切接觸;二是理髮器具的清潔衛生,主要在於鋒利的理髮器具直接接觸髮膚,因而容易傳染各種皮膚病、呼吸系統疾病等等。

20世紀上半葉,高檔理髮店內景

1919年,劉雨三曾撰《理髮館的衛生》一文,提出以加強理髮器具消毒的辦法來解決理髮的衛生問題,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十條:

加強理髮器具消毒

一、剃刀在使用前最好用酒精燒一下,或者將之浸入酒精再用棉球擦拭,保證消毒的同時以防損害質地;

二、剪刀應和剃刀採取同樣的消毒方法;

三、剪髮器用過後應煮沸再用;

四、肥皂刷用過應放置在升汞水內;

五、肥皂壺使用過後應用潔布擦淨;

六、白粉刷最好用棉花球替代,用過之後再燒掉丟棄;

七、手巾應用一次洗一次,如客人能自備則更好;

八、白披布用過就應洗滌淨;

九、梳篦用過之後應煮沸再用;

十、理髮刷用過後應放於福爾麻林氣箱內一小時,或浸入升汞水內,最好多備幾把。

此外,他還著重強調理髮師的個人衛生,特別是理髮師應注意口腔清潔,還需戴上一個口罩,以防吸入細微毛髮和其他的傳染細菌,外衣也應常常洗滌,指甲必須先用肥皂洗乾淨,再用酒精或升汞水消毒。在劉雨三看來,只有做到以上衛生措施,才算「真正衛生改良理髮館」。

可以說,劉雨三在國內較早地提出理髮師應佩戴口罩以防出現衛生問題的觀點,而當時距伍連德於1910年東北鼠疫期間設計發明「伍氏口罩」也還不到十年時間。此後,理髮行業的衛生問題逐步受到醫學界的關注,如顏守民、吳碩佐等西醫分別在1923年、1924年的《醫事月刊》上發文講論理髮衛生的重要性。

吳碩佐:《我的衛生理髮談》

《醫事月刊》1924年第4期

吳碩佐在文章中提出了四個理髮衛生的原則:

(一)

理髮師在工作時應禁止說話;

(二)

理髮師的手指應消毒;

(三)

器具應消毒;

(四)

理髮人頸部和面部也應消毒。

此外,他還認為應當取消理髮店的「掏耳」服務,因其容易引起耳科疾病。吳碩佐在第一個原則上,還特別強調理髮匠不僅不應談話,並且還要戴上口罩,「那就可完全保險了」。

醫界的呼籲也的確改善了部分新式理髮店的衛生狀況。1928年在上海法租界開設的天香女子理髮社,不僅因其聘用女子理髮師為男女顧客理髮走在時髦前沿,也特別注重藉助衛生清潔的宣傳,來吸引顧客。

女理髮師在為顧客服務

上海率先頒布理髮店衛生規定

1929年時各地相繼在政府公報和民眾刊物上刊出《理髮館衛生十二要》的口訣,具體要求如下:器具消毒、手巾消毒、圍布潔淨、面盆潔淨、禁止打眼、禁止挖耳、禁止刮鼻、發匠清潔、光線充足、灑掃清潔、室溫適宜、裝置清潔。可以說,這個口訣是對劉雨三等人早年呼籲的實踐。

針對理髮店存在的衛生問題,上海特別市政府則於1930年1月率先制定出《衛生局管理理髮店規則》,並報衛生部備案。這個地方衛生單行章開了彼時專門治理理髮行業衛生狀況的政策先河。此規則共分11條:

第一條規定理髮店必須遵照工商業登記規則,在社會局登記,再轉送衛生局審查合格後,方可以給予營業執照;

第二條則強調理髮店須遵照衛生局的指導,隨時改良;

第三、四、五條要求理髮店使用的各項器具必須隨時擦淨並用酒精消毒,圍布、頸巾、手巾、面盆等必須保持潔淨;

第六條則指出理髮店內牆壁、地板也應保持清潔,還須多備痰盂,不得隨地涕吐;

第七、八條要求理髮師工作時必須穿戴白色衣帽,也不得替人放血挑痧以及打眼刮鼻等;

第九條則強調理髮店必須保證光線充足,空氣流通,夏季還應裝設紗窗;

第十條則規定,違反這一規則的理髮店或理髮師將會被處以一元至五元的罰金,屢犯不改者則將被吊銷營業執照;

第十一條說明該規則自1930年1月15日上海特別市政府核准後立即執行。

《上海特別市衛生局管理理髮店規則》

《上海特別市政府公報》1930年第43期

此規則從衛生行政管理的角度具體化了上文提到的《理髮館衛生十二要》,尤其第十條規定更是頗為「硬核」,違反這一規則的理髮店或理髮師將會被處以一元至五元的罰金,屢犯不改者則將被吊銷營業執照。在上海推出該規則後,汕頭也於1931年推出類似規章,北平、杭州、廣州等城市也加強了對理髮行業的管理和監督。

1934年上海市又發布了《修正上海市管理理髮店規則》,主要的修正在於:一是在第七條上增加了理髮師在給顧客修面時必須戴「嘴罩」(也即口罩)的要求;二是將罰款額度調整為「一元以上十元以下」。

《修正上海市管理理髮店規則》

《上海市政府公報》1934年第143期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這一規則的實際執行並不順利,許多理髮店並不遵照施行。1935年1月間上海市衛生局又不得不函告公安局發出訓令,特別指出理髮店大多在器具消毒和戴口罩兩點上執行不力。

因口罩而引發理髮師大罷工

1934年,全國推行「新生活運動」。在這一背景下,南京、無錫、蘇州等地都進一步明確要求理髮師在工作時一律戴上口罩,以防傳染病的傳播。南京衛生事務所還特地從上海訂購了一千餘枚口罩,分送每家理髮店一枚,其餘口罩由各店自備,且對從業人員進行體檢。但是,這一舉措在實際推行中並不順利。

1940年上海「南京理髮公司」內景

《新興粵曲集》1940年第1期

1936年2月蘇州地方當局重申前一年的禁令,並要求2月1日起所有理髮店從業者必須佩戴口罩,但是效果依然不佳。

時人評論說,戴上口罩對理髮師本身並沒有什麼損害,反而顯得高尚和美觀,不能因為不願意戴就將之與狗所戴的嘴罩相類比;且針對蘇州地方理髮業執行不力的情況,該評論人諷刺道,「言者諍諍,聽者藐藐,現在二月將過,蘇州的理髮匠,嘴上依舊空悠悠,教你罰不勝罰,……」

靈修:《蘇州理髮匠的口罩》

《金剛鑽》1936年2月28日第2版

到了1936年,上海衛生局加強了取締工作,雖然一些理髮店購置了口罩,但大多束之高閣,備而不用,大多是一些規模大的理髮店的理髮師才注意佩戴。「意美法良」的政策出臺後,如何推進有效治理,成為彼時上海衛生局和社會各界討論的議題。1937年8月1日,還未受到日軍侵擾的廣州,也施行了理髮師佩戴口罩的措施。而在江西九江地方,推行佩戴口罩的舉措引起了理髮業組織的罷工,主要的理由是:時值夏季,理髮師們戴上口罩多有不便。

當年有不少街邊剃頭攤,衛生管理難度很大

彼時,各地推行理髮師工作時戴口罩的要求,亦是從公共衛生防治傳染病的角度出發的,且對理髮師和顧客都有益處,並不存在對此行業從業者的特意苛求。不過,面對此項舉措難以實施的境況,時評既有對理髮師不戴口罩的批評,也有論者認為不必專門對理髮師做出如此嚴厲的要求。「抗戰」結束後,各地為了避免白喉、肺炎、流行性感冒等傳染病,還是重申了關於理髮師佩戴口罩的政策要求。

據上海市檔案館所藏檔案,因《新聞報》指出理髮師戴口罩執行不力,1946年2月上海市衛生局與警察局又就此問題有公函往來。可見,公眾輿論對理髮店衛生狀況特別是戴口罩問題的關注,也反過來促使行政機關加強了相關管理。

1946年,上海市衛生局

就理髮師戴口罩執行不力的問題,

致函上海市警察局

(上海市檔案館藏)

回過頭來看這一段有關「理髮店衛生問題」的往事,不外乎是走了「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的老路。近代醫界人士對理髮店清潔和公共衛生之間的關係多有討論,在此基礎上,地方衛生管理部門出於防治傳染病的需求,針對理髮業的特殊性,加強了對該行業衛生清潔狀況的監督,特別是要求理髮師從業時佩戴口罩。而在上海率先出臺相關管理規則後,其他地區也相繼推行,對提升公共衛生有很大的助力,但卻並沒有完全改善整個理髮業的衛生狀況。特別是在理髮店由於資金和設備的差別分為不同等次的情況下,一些條件差些的理髮店的衛生就很成問題。

而實際上,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也出臺了類似的管理規則,要求理髮店及浴室等公共場所注重衛生問題。在當下全民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梳理這一段與理髮店衛生問題相關的往事,或許也能給予我們一些持續加強防疫意識的啟示。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當下

理髮師和顧客都戴上了口罩

編輯:陸聞天

排版:王冰倩

本刊稿件均為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檔案春秋」微信號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部分未署名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

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使用不當情況

請相關權利人與我們聯繫以協商相關事宜

聚焦城市記憶、留存城市發展、傳承城市歷史。我們架起檔案為民服務的橋梁,講述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滋養下生生不息的上海故事。這裡是上海市檔案局(館)政務微信平臺。

原標題:《理髮記憶:戴不戴口罩?對於八九十年前的"TONY老師"來說,是一個頭大的問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戴口罩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記者發現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截至目前累計超過6336萬人感染,我國境外輸入病例來源國家不斷增多,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全國多地也陸續出現散發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
  •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戴口罩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記者發現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截至目前累計超過6736萬人感染,我國境外輸入病例來源國家不斷增多,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全國多地也陸續出現散發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
  • 戴口罩怕缺氧 不戴怕病毒 開學後口罩怎麼戴?
    長時間戴口罩影響呼吸,不戴口罩又怕病毒傳播,開學後如何戴口罩成為橫亙在師生面前的一道難題。資料圖 CNSPHOTO供圖隨著氣溫逐步升高,學生在教室要不要戴口罩,上體育課要不要戴口罩成為不少家長關注的問題。「孩子快開學了,對於到底要不要給孩子戴口罩,作為家長,我的心態是矛盾的。」
  • 戴口罩悶熱怎麼辦?把口罩兩端的繩打個結,整理好再戴,不悶熱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我們每次還是需要佩戴口罩的,但是戴的時間久了,整個人感覺迷迷糊糊的,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就來教大家幾個解決方法,快一起學起來吧!
  • 戴口罩運動對身體有害嗎 哪些人不適合戴口罩運動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有一個話題一直在運動健身圈甚至是科學界爭論不休,那就是「運動時戴口罩到底危險不危險」。  近日,《紐約時報》就援引了歐美科學界的兩份權威實驗結論,試圖為「戴口罩運動」證明它的清白——戴口罩運動並不會直接造成心率、呼吸頻率的明顯變化。
  •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曉峰提示:我市正值冬春季傳染病高發季,商超、餐飲單位、賓館飯店、農貿市場、機場、火車站、長途客運站和影劇院等重點場所,要嚴格落實戴口罩、測溫驗碼、通風消毒、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
  • 乾貨:解決戴口罩美美的不蹭妝,悶痘冒閉口的問題?
    我個人經歷來說,無論你定妝做的多好,只要塗粉底多少都會蹭到的尤其是還塗亮潤唇釉的,無法想像口罩現場.......還有很多菇涼戴口罩就長痘甚至過敏!肌膚問題也是妥妥的煩心事兒~所以戴口罩的情況下又想美美的還不蹭妝該怎麼辦?
  • 長時間戴口罩容易缺氧?長期戴口罩,有哪些注意事項?
    對於上班、上學的人群,一天戴口罩的時間很長,就會產生不適,有人反映說長時間的戴口罩,容易讓人出現呼吸不暢、憋氣的情況,就覺得氧氣不夠。產生呼吸不順暢情況之後,就會讓人產生擔憂,害怕給健康帶來不好影響。產生顧慮是應該的,到底有沒有影響?就需要好好地了解一下了。
  • 藝術家腦洞大開,在口罩上繪畫,網友:戴上捨不得摘
    戴口罩,大概並不是一件時尚的事,如果不是從事那些需要防護的行業,一般情況下大家都不願意戴上口罩捂住自己,特別在熱天的時候戴個口罩真是有種要窒息的感覺。而且,對於時刻都想要美美噠的女生而言,戴上口罩還怎麼炫耀自己漂亮的臉蛋和新款的唇彩呢?
  • 天冷霧霾,為何醫生建議有的寶寶戴口罩,有的不戴?4個方法應對
    如今,我們都知道霧霾天對於呼吸道的危害,特別是小朋友,於是最近,有家長問了媛媛老師這樣的問題:「媛媛老師,天冷霧霾,我們能不能給寶寶戴口罩呢?寶寶口罩該怎麼選呢?」口罩有防寒,防感染的效果,那麼,天冷,霧霾天,寶寶能不能和我們成人一樣戴口罩呢?寶寶戴口罩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 戴口罩能不能進行劇烈運動
    但不幸的是,部分地區出現了佩戴口罩跑步意外猝死事件,有人懷疑這是戴著口罩進行劇烈運動時缺氧所致。那麼,戴口罩到底能不能進行劇烈運動?戴口罩做運動又應該注意什麼呢? 80%的猝死與心臟問題有關 說起戴口罩劇烈運動後引發的猝死,我們首先要認識到,這裡的核心問題是猝死。關於猝死有幾個事實必須了解。
  • 戴口罩悶痘、泛紅怎麼辦呢?
    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全年幾乎所有人都戴著口罩出行,那在這戴口罩的一年裡,你的皮膚還好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戴口罩對皮膚的影響。其實正常情況下,戴口罩對於我們的皮膚並沒有什麼影響。但是還是有不少人,因為戴口罩而產生了癢、泛紅、長痘等皮膚問題。我們出現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呢?總的來說,就是注意衛生:口罩衛生及面部衛生。勤換口罩:上半年疫情最嚴重時,好多朋友口罩緊缺,一個口罩逼不得已要重複使用很多次,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就要做好舊口罩的消毒,使用後及時放在通風處、太陽光照射下。
  • 天熱戴口罩問題真不少 小技巧讓您遠離「口罩病」
    天氣越來越熱,市民們出行又多了一個煩惱,外出離不開口罩,但是高溫下戴著又悶,有的引發鼻炎、哮喘,有的臉上長疹子,瘙癢難耐,有的鼻子出現壓痕不舒服…… 近期因長時間佩戴口罩前來求醫的患者增多,他們多是長時間不正確佩戴所致。
  • 長時間戴口罩導致破皮、紅腫?一系列問題這麼解決就對了!
    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需要進行持久戰,這種長時間佩戴口罩的情況也一定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因此清楚地了解長期戴口罩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很有必要!問題二:出現紅斑、丘疹、瘙癢等過敏現象成因:1.口罩的材料,如無紡布、金屬夾、橡膠帶等,對於少部分人來說會導致過敏,引起接觸性皮炎。2.使用了不合格口罩, 偽劣材質在佩戴時可能刺激皮膚發生過敏。
  • 戴口罩眼鏡起霧怎麼辦?只需一個小動作,戴一整天都不起霧
    天氣變冷之後,對於一些戴眼鏡的人來說,有一個煩惱就是,在戴口罩的時候眼睛總是容易起霧。這樣會導致自己看什麼東西都不清楚,其實我們只要掌握為什麼會這樣,就可以找到解決辦法。戴口罩的時候,眼鏡為什麼總是容易起霧?
  • 揭秘丨一個口罩可以戴幾天,用過之後扔到哪?
    伴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出現和發展,這個春節的輿論熱點皆在於此,而「口罩」同樣也是現如今人人不離手的一種「防護物品」;關於口罩,正確的「使用方法」應該是人人必知的,口罩,一個能戴多長時間?戴完之後又該如何處理?哪種口罩更適合在這個時間段佩戴?
  • 新冠疫情下的義大利眾生相:為什麼戴口罩依然是一個問題?
    戴不戴口罩成了一個問題  24日早上,陸華來到了公司上班。如她所料,疫情成為了同事們討論的焦點。「不過,沒人在討論的時候戴口罩。」  陸華說,而且義大利政府對娛樂和休閒設施的關閉是不徹底的。目前關閉的大多是博物館、劇院等場所,但像酒吧和商場並沒有關閉,它們只需在下午六點關門即可。
  • 三人成團,不戴口罩衝進銀行被阻:天這麼熱,還要戴口罩?怕什麼
    「這麼熱的天氣,誰出門還戴口罩?」「我就取個錢,很快就出來的。你們還怕我有毛病不成?」「出門走得急了,這次就算了,我下次注意行不行?」銀行大廳裡,三個互不相識的陌生人,因為口罩的問題,正齊齊「圍攻」著銀行的工作人員。
  • 正戴防塵反戴防菌?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怎麼戴
    最近,一條「口罩正確戴法」的微博風傳,說是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正反有別,「如果你是健康的,你就把口罩綠色面朝外戴,可以防灰塵;如果你生病了,就把白色面朝外,用來防病菌。」  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由三層布料構成,款式有很多,最外層不僅有綠色、藍色,甚至有兩面都是白色的。口罩的外包裝使用說明書上,並沒有提及「生病時」、「健康時」要區別使用。「醫院裡的醫生都是綠色面朝外戴的。」
  • 兒童適合戴哪種口罩
    兒童適合戴哪種口罩 2020-02-14 13:12:4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兒童適合戴哪種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