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生產之後,身體都是會有所損傷的。為了儘快恢復身體健康。產婦的飲食是要多注意的。那麼,產婦可以吃什麼呢?產後要注意什麼?飲食上有哪些禁忌?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產婦可以吃什麼
第一階段
產後第一周是排惡露的好時期,產前水腫和身體多餘的水分會在這個時期排出,第一周不要吃的太補,防止排不乾淨。
中醫師建議主食可以豬肝為主,一天約吃300公克。豬肝性溫味甘苦,主要成分為蛋白質、脂肪、鐵、維生素B1、B2、菸鹼酸以及維生素A。其功效能夠補肝明目、補益氣血。
第二階段
在第二周的時候,惡露慢慢減少,顏色不再那麼鮮紅。在產後會有腰酸背痛的情況出現,這時可以吃些腰花減輕不適感。
在炒麻油腰花時可以加入杜仲,提高效用。由於杜仲性溫味甘,是顧筋骨和強腎的藥材。
第三階段
惡露此時已排盡,該是補氣血的時候,也就是進補的時機。而進補最常使用的食材就是麻油雞。傳統上坐月子煮的麻油雞多半食用母雞,也有人使用烏骨雞。
雞肉由於性味溫甘,又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維生素A、B1、B2、C、E、菸鹼酸,能夠補益五臟、養血補脾、強脾胃、補腎、助陽補虛以及活血止痛等功效。
即便麻油雞具有多種功效,但是餐餐吃容易吃膩,而蔬菜有些屬於寒性,因此常聽到長輩告誡少吃蔬菜,不然也得要選擇紅鳳菜等具有補血作用的葉菜類。
產後要注意哪些事項
保持好情緒
產後女性要注意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憂慮擔心,儘量避免不良的情緒,這些都是會影響身體恢復的,要多想開心的事情。
不要碰冷水
尤其是不要用冷水洗臉洗手洗衣服,在月子裡碰冷水,極容易引起關節疼痛,落下關節炎症。需要洗手洗臉時可以先打開水龍頭將水放到臉盆裡,再在臉盆裡倒入適量熱水,混合後再洗漱。
飲食上要注意清淡營養
女人坐月子時,不要一味的大補特步,而要注意飲食清淡營養一些,反倒利於身體的康復。多喝一些有營養的湯類,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不僅有利於身體恢復,還有利於下奶。
每天要有適量的運動
坐月子不要總是躺在床上不動,要時不時地下床走走,不僅有利於傷口恢復,而且對心情也好。但是要注意不要長時間的站立或走動,以防子宮下垂,不易復位。
產婦飲食禁忌
忌酸鹹食物
酸性的鹹味食物容易使水分積聚,而影響身體的水分排除,此外鹹味食物中的鈉離子更易使血液中的濃稠度增加,而讓新陳代謝受到影響,造成血液循環減緩。
新媽媽坐月子期間最好避免酸鹹的食物。有的新媽媽為了迅速瘦身,喝醋減肥。其實這樣做不好。因為新媽媽身體各部位都比較弱,需要有一個恢復過程,在此期間極易受到損傷,酸性食物會損傷牙齒使新媽媽日後留下牙齒易於酸痛的遺患。
忌食大麥及其製品
大麥及其製品,如大麥芽、麥乳精、麥芽糖等食物有回乳作用,所以產後仍在哺乳期的新媽媽應忌食。
忌食辛辣燥熱之物
產後新媽媽大量失血、出汗加之組織間液也較多地進入血循環,故機體陰津明顯不足,而辛辣燥熱食物均會傷津耗液,使新媽媽上火,口舌生瘡,大便秘結或痔瘡發作,而且會通過乳汁使嬰兒內熱加重。因此新媽媽忌食韭菜、蔥、大蒜、辣椒、胡椒、小茴香、酒等。
總結: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產婦可以吃的食物都有了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文中還介紹了一些產後的注意事項以及飲食禁忌,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女性在生產之後一定要注意保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