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8年冬天到現在,水果明顯有一種比往年貴的感覺,尤其是蘋果。現在在稍微大一點的超市想買一個蘋果,最起碼也要7塊錢一斤,好一點的上檔次的那種水晶蘋果幾乎都要漲到10塊了。而最近更是有網友曝出了,自己老家那邊的蘋果賣到了11塊錢一斤,現在的水果市場別說想實現車釐子自由了,連蘋果自由都不存在了,為什麼水果會這麼貴呢?
在市場上一個最基本的邏輯關係就是供需決定了價格。而造就如此的一個情況也是多方面原因的,一方面是因為蘋果產不出來,從產量還有質量上和往年相比都做出了一大截。另外一方面,市場的需求也在逐步的增加。而現在大家普遍的一個感覺,吃水果要比吃肉還貴呢。
那麼為什麼水果會這麼貴呢?根據目前網上比較流傳的說法一共分為了兩種原因。第1種就是前兩年水果行業比較低迷。所以很多果農一直不見收益,也就將一批的果樹給砍伐了,因此從基本的種植量上面也出現了大幅度減少。而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去年天公不作美不適合產水果。從2018年春天開始時候,颳風的時候非常常見。而且在開發定果期,風雨較多所以落花也比較多。特別是去年的那幾場大雨更是打壞了很多的果子,雖然總體的產量更是減少了一半。包括蘋果的,獼猴桃,葡萄等。
不過也有人分析現在水果貴,則也是因為整體的市場需求所造就的,因為今年的水果無論從外觀上還是其包裝上,都走的精品路線。而且在2018年的時候,進口水果相對於往年上升了30%多,而進口水果本來價錢就要比國產水果貴一點,所以也就帶動了國產精品水果的行價。
當然水果漲價對於果農來說自然也是一個好事,畢竟大家的收入可以更高一點,不過國家也要對於這塊兒做好相關的調控,對於果農給予一定的扶持,儘量的想辦法減少中間商的環節。因為現在果農手裡的水果並沒有漲價多少,而真正賺錢的都是中間商。所以如果對於經銷商中間做好一定的管理,那麼到客戶手中的水果價錢還是可以有一定的下降的。
而現在楊大姐感悟最深的是,平時去超市根本不敢買水果,在往年的時候長得不錯的紅富士在我們也就是賣的3塊5到4塊5一斤。結果今年翻了個倍,還不一定能買上好的。像草莓了車釐子了,這些東西更不用提了,過年的時候草莓更是漲到了40多一斤。牛肉才41一斤,由此可見水果真的是貴得太離譜了。
而現在又剛到的荔枝和西瓜剛下來的季節,今天去超市看了一下更是不敢買,西瓜起步都是5塊錢一斤。在往年的時候我們這兒也最多也就是兩塊錢一斤,如果等到旺季的話就是三毛錢到5毛錢一斤。而這5塊錢一斤的西瓜還真是不敢吃呢。你覺著是什麼原因造就了今年的水果價錢這麼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