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欲滴!慶陽美食正寧老豆腐了解下

2020-12-17 慶陽那點事兒

正寧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東依巍巍子午嶺,西臨蜿蜒涇河水,南通八百裡秦川,北靠千裡董志塬。全縣轄8鎮2鄉,94個行政村,總人口24萬,總面積1329.5平方公裡。

正寧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6000多年前,這裡就有人類繁衍生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在此曾與中醫鼻祖岐伯談醫論藥,周先祖公劉曾在此「教民稼穡」。

在漫長的發展長河中,勤勞智慧的正寧人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發現,棄舊圖新,鍥而不捨,不僅創造了輝煌燦爛的農耕文明,也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美食文化。正寧老豆腐便是正寧美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正寧老豆腐製作先要用篩子將黃豆篩懸,選取浮在上面成熟飽滿,色澤鮮亮的黃豆,倒入簸箕簸出雜質,用手揀出有蟲口的黃豆,晾曬後在石磨子上磨成半芽至4芽,用簸箕簸掉豆皮,留下黃澄澄的豆瓣倒入木桶或瓦盆裡,加上適量的溫水,浸泡10—15個小時。等到豆瓣泡得發脹發軟時,連同泡黃子的水汁用勺子在石磨子上灌磨成乳白色的豆汁倒入水缸內,加入少量溫水,用擀麵杖反覆攪動,直到泡沫消去。然後在大鍋臺上架一橫梁,將十字架懸掛在橫梁上,將正方形單線粗布四角分別綁在十字架的兩端形成掉墜的布包,用勺把水缸裡的豆漿倒入布包裡,讓乾淨乳白的豆漿自然淌入大鐵鍋裡,再反覆擰擠隔出豆渣。過濾好的豆漿在大鐵鍋裡邊加熱邊攪,直至燒開煮沸,將醃菜裡的酸水慢慢倒入大鐵鍋煮沸的豆漿裡,隨著沸點的降低再升高,鍋裡的豆漿逐漸泛起團團豆花。再在另一個鐵鍋或水缸上棚放上篩子,裡面鋪上單線粗布將鍋裡的豆花用勺倒入篩子裡,紮緊布包四角,蓋上木鍋蓋壓上石頭。豆花在篩子裡壓上一小時左右就基本定型凝固了,這時,去掉篩子上和鍋蓋石頭,解開布包四角,用竹蓋子煽風冷卻,豆腐上面就會慢慢變成金黃色,這樣老豆腐就算做成了。

正寧老豆腐觀之白嫩若脂,細膩有韌,聞之豆香純正,味道獨特,食之清爽滑嫩,柔中含剛,細嚼則噴香而筋道,沁香入胃,咽之清爽,宜於燴炒,翻卷不碎,入湯不爛,千煮不變形,萬燉不會化,極易做燴燉之菜品。加之老豆腐是用黃豆完全蛋白製作,不提豆衣,營養豐富,令人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正寧老豆腐是獨特地域人文與自然完美結合的產物。從人文環境看,《史記》記載軒轅黃帝當年在此活動,皇帝精通天文地理,尤善辨風明水。正寧古縣城羅川四面環山,南有四郎河從子午嶺而下屈曲回流,北有河流繞城南下於四郎河交匯,山和水所圍合成的正是天賜的風水寶地;從歷史起源看,正寧在上古即有先人在此活動,到周部落中國人理想環境(風水)文化定型時期,這裡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採獵、牧畜和農耕資源。古縣城羅川,不僅因為有羅水出於川,綿延不絕,披珠帶玉,融泉匯溪,更因羅川川寬水豐,梯田環繞,百禾茁壯,農桑興盛,五穀豐登成就了諸多美食;從生產要素看,正寧地下水清冽甘醇,含有豐富的鈣、鐵、鎂等礦物質,水的礦化度、總硬度非常適合豆腐加工,這裡出產的黃豆富含鐵、磷脂、纖維素和植物雌激素,與酸鹼含量適中的水質配合加工豆腐,可謂珠聯璧合,天然造化。特殊的地理環境,優越的自然條件,溫和的氣候特點,綿軟的水質資源,優質的豆類資源和特殊精湛的製作工藝,賦予了正寧老豆腐獨特的品質特點。

正寧老豆腐也是儒家文化與食材的完美結合,它不僅有極高的食用營養價值,更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它與水相依,密不可分,既有水的堅韌,又有水的溫柔,而且水乳交融,是文明之根,發展之魂,融入了正寧山水的靈性與秀氣。它生成為花,定型為圓,烹飪為方,既包含著漢傳佛教中圓融無礙、相互成就的思想精髓,更符合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它好看,白白淨淨,清清淡淡,如女人一樣溫柔細膩,象徵著正寧人民對田園幽靜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它好吃,潤滑爽口,濃厚的醇香,與其溫潤細膩相得益彰,是正寧人民直率、真誠、謙遜、和藹性格的體現;它好義,質樸敦厚,愛憎分明,在赴湯蹈火的時候方方正正面不改色,頗有風骨,與正寧歷史上「三清」(景清、鞏清、趙邦清)文化一脈相承;它隨和,既能出入於尋常百姓之家,也能躋身於高檔酒樓之內,囊括了正寧婦女的傳統美德。

正寧老豆腐生產不僅對水質原料要求極其嚴格,而且生產工藝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否則,豆腐的品質就會下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經營著一味追求經濟利益,圖快速生產、圖降低成本,採用機械化一條龍生產流水線代替手工作坊生產,使正寧老豆腐千古流傳下來的生產工藝逐漸被人們淡忘而棄用。再加之現代化工產品比較發達,豆腐生產者為了省工省事,採用機械磨漿,石膏點漿,以次充好,市場銷售的老豆腐已寥寥無幾,正寧老豆腐開始退出人們美好的記憶而成為難以尋找到的奢侈品,給這一民間閨秀蒙上了一層糟粕的面紗。

面對正寧老豆腐這一珍貴民間傳統美食文化逐漸被冷落和失傳現狀,急需對其生產流程、產地認證、品牌商標、傳統工藝、傳承人員、生產基地、生產用具和生產原料進行搶救和保護。要研究制定《正寧老豆腐生產製作標準》,使正寧老豆腐開始走上了標準化生產,規範化製作,市場化銷售的新路子。應在縣城和正寧所轄10個鄉鎮建設示範見習基地帶動老豆腐生產,聘請現有老藝人巡迴傳授傳統技法,現場指導生產,培訓傳承人。成立正寧縣豆製品加工企業,擴大正寧老豆腐深加工,增加花樣品種,拓寬烹飪方法。急需完成正寧老豆腐產地認證,為正寧老豆腐註冊專門商標,加強產權保護。積極尋找現代生產技術和傳統製作方法的結合點,在繼承傳統、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增加市場份額,滿足消費需求,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區域特色優勢向經濟強勢轉變。加大投資力度,購置傳統生產工具,做好原材料保護工作,建設原始體驗製作坊,帶動規範化生產。加強宣傳推介,利用國家、省、市主流媒體和網絡平臺大力宣傳推介正寧老豆腐這一民間傳統美食,讓正寧老豆腐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深山藏寶人未識,一經開發名遠揚。伴隨著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我們堅信通過搶救保護開發,正寧老豆腐這道民間珍貴佳餚將在華夏美食譜中大放異彩,成為弘揚傳統美食文化、增強區域經濟實力和對外宣傳推介正寧的靚麗名片。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坐高鐵·遊慶陽」第二站正寧縣丨人文故裡 大美正寧
    乘坐高鐵 我們一起遊慶陽 從西安出發 到達寧縣站 這裡東依子午嶺綠色屏障「天然氧吧」, 森林覆蓋率達到50.9%, 這裡是慶陽建設「東翼」億噸級大煤田的重點區。 到正寧, 記得一定打卡這些景點!
  • 清爽滑嫩,白嫩若脂的正寧老豆腐
    正寧老豆腐是正寧美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羅水出川,綿延不絕,披珠帶玉,融泉匯溪,更因羅川梯田環繞,百禾茁壯,農桑興盛,五穀豐登成就眾多美食;加之正寧地下水清冽甘醇,含有豐富的鈣、鐵、鎂等礦物質,水的礦化度、總硬度非常適合豆腐加工,這裡出產的黃豆富含鐵、磷脂、纖維素和植物雌激素,與酸鹼含量適中的水質配合加工豆腐,可謂珠聯璧合,天然造化。
  • 冬春遊慶陽 賞冰滑雪 探尋特色民俗文化
    據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消息,日前,慶陽市文旅部門推出冬春季旅遊優惠政策和文旅主題活動,誠邀廣大遊客看美景、嘗美食、體驗慶陽特色民俗文化。 慶陽市冬春季旅遊優惠政策 據了解,慶陽市繼續執行「全國醫務工作者遊甘肅」和「甘肅人遊甘肅」優惠政策。
  • 蘭州正寧路,只有200米卻是全國六大夜市之一,遊客絡繹不絕
    旅行,除了要欣賞漂亮的風景之外,品嘗各個地方的美食也是旅行的樂趣所在,這次的蘭州之行,有一個目標就是要好好品嘗蘭州的美食,如果一個遊客問蘭州人晚上去什麼地方吃東西,十個人有九個都會跟遊客說正寧路,據說沒去過正寧路就等於沒來過蘭州,那么正寧路到底有什麼魔力呢?
  • 關於慶陽的介紹都在這裡~
    轄境內新正、新寧2縣;6月,新正、新寧縣改為正寧、寧縣,劃歸隴東分區管轄;同年8月,隴東分區改為慶陽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幾經合併後的慶陽、鎮原、寧縣、正寧、合水、華池、曲子、環縣8縣,並成立縣級西峰市;9月,慶陽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所在地遷西峰市,隸屬甘肅行政公署。1949年12月2日,慶陽專員公署屬甘肅省人民政府。
  • 探秘正寧老豆腐製作現場,每一塊都來之不易!
    提起正寧老豆腐,慶陽人對它讚不絕口。記者走進正寧縣金玉豆製品加工有限公司豆腐製作現場,記錄久負盛名的正寧老豆腐製作過程。浸泡豆子清洗上料磨漿分離高溫煮漿熟漿過濾點漿整形二次整形豆腐成品豆皮生產線豆腐生產車間全貌正寧老豆腐有悠久的歷史,始創年代有待考證。相傳八仙之一的張果老是正寧羅川人。
  • 速看,源自慶陽的三種特色美食,每一款都令人垂涎欲滴!
    #慶陽,甘肅省省轄市。這裡是「環江翼龍」和「黃河古象」的故鄉,是中國「第一塊舊石器」的出土地;這裡是中國中醫藥文化的發祥地,中醫鼻祖-岐伯的出生地,在此成就了舉世矚目的《黃帝內經》.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種慶陽的特色美食。
  • 盤點這些年慶陽走出去的大網紅,你認識幾個?
    現如今是一個網絡時代,我們慶陽因此也出現了許多大網紅,大紅大紫,響徹大江南北,他們有的靠顏值,有的靠才藝,各有千秋,那麼下面幾位大網紅你認識幾個?你都喜歡誰?歡迎留言評論: ?甘肅慶陽放羊娃高音神子〔星光大道熊有堂徒弟〕
  • 冬春遊慶陽 賞冰滑雪 探尋紅色文化
    慶陽文旅局供圖提起慶陽,人們腦海中浮現出的字眼就是「革命老區」「紅色旅遊」。事實上,慶陽人文歷史厚重,素有「隴東糧倉」之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在這裡、岐黃精神、紅色精神、農耕文明相互交織,形成慶陽獨特的魅力。
  • 正寧紫蘇 藥食珍饈
    正寧紫蘇 藥食珍饈近年來,正寧縣作為慶陽市率先摘帽的貧困縣,大力推進產業富民戰略,積極組織實施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紫蘇開發項目,建設紫蘇種植示範基地,組建生產、銷售合作社,引進龍頭企業,形成了政府引導、龍頭企業帶動、農業合作社牽引的紫蘇種植
  • 慶城縣成功舉辦第五屆慶陽周祖「岐黃杯」登山比賽
    第五屆慶陽周祖「岐黃杯」登山比賽暨「展示新風採·禮讚新中國」慶城縣幹部職工健步行活動在慶城縣南門周禮廣場隆重開幕。慶城縣委副書記、縣長梁世剛,慶城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苟愛仁,慶城縣政協主席何驍玲,慶陽市體育局副調研員武榮,慶城縣委副書記王剛,慶城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天罡,慶城縣政協副主席王盛麟等市縣領導出席開幕式。
  • 隱秘於慶陽的滿漢全席
    當吃遇上了美食,既有生活,亦有詩和遠方,這才是圓滿生活。西北美食多以麵食,菜品較為單一,所以不成系列,自然也沒有以「甘菜」命名的菜系。可是,這卻不能說甘肅人不好吃、不會吃、不懂吃。宴席用九盆擺成大團圓,中間放一大盆內用慶陽馬蓮河所出王八做湯而成。
  • 慶陽,山情水意一幅畫
    慶陽,一座色彩紛呈的城市。慶陽香包刺繡、環縣道情皮影、隴東嗩吶……,一項項國家級非遺項目紛紛為慶陽塗上一筆靚麗的色彩。▲香包、刺繡、剪紙、皮影、皮鼓和民歌堪稱慶陽「六絕」。慶陽民歌享譽「黃土歌魂」,唱遍全國的《咱們的領袖毛澤東》《繡金匾》《軍民大生產》三首革命歌曲,是慶陽人孫萬福、汪庭有等農民歌手的佳作。
  • 來一波地道美食大誘惑
    餄絡面,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在慶陽它有另一個名字叫做床子面,相信說出這個名字當地人就知道了吧。正寧豆腐,正寧黃豆出粉率高,豆腐也很有名氣。主要特點是潔白細嫩,吃起來柔中含剛,宜於燴炒,翻卷不碎,入湯不爛。
  • 甘肅蘭州兩條宵夜美食街,眾所周知的正寧街,另一條本地人熟悉
    話說回來,很多攻略中都提到蘭州的夜晚一定要去正寧路美食街走走,那裡囊括了蘭州最地道、最赫赫有名的美食,甚至說,不到正寧路就等於沒來過蘭州,沒來過甘肅,所以每當夜幕降臨時,正寧路裡就會出現熙熙攘攘的覓食人流。
  • 慶陽特產、你了解多少?
    在異鄉、當同事問起你們慶陽有啥好吃的時候,我對家鄉的味道回味無窮。 相信很多身在異鄉的老鄉深有感觸。在慶陽、有著黃土高塬特有的優質蘋果主產基地,是全國優質紅富士蘋果最佳適生區。慶陽香包可謂是傳承文化遺產的標誌性產品
  • 慶陽的地道特色美食你們都吃過嗎?史上最全慶陽特色美食來襲
    慶陽美食當然以麵食為主,西北人以面為原料創造出了不少風味獨特的小吃,或為主食,或為輔食,或只為改換一下口味。下面搜集的這些美食有的是家常主食,有的可能偶爾才能見到吃到,更有一些粗糧小吃已經成為我們少時的美好回憶,不管怎麼說,今天小編帶您重溫慶陽美食讓您過一把舌尖上的癮!
  • 【2018全國網媒甘肅行】蘭州正寧路夜市:盛放一座城的美味美景美譽
    由每日甘肅網和蘭州市委網信辦組織的「2018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網絡大V甘肅行」採訪團走進蘭州正寧路夜市,品西北風味美食。  據了解,正寧路小吃夜市創建於2008年11月,是蘭州市城關區政府疏解城市功能、梳理夜市秩序,對市場資源進行優化整合而形成的。在這一品牌街區上,不僅促進了經營戶的生意,也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效果,創出了蘭州小吃夜市一條街的品牌。  目前,正寧路小吃夜市有經營戶100多家,主要以經營西北特色小吃為主。
  • 傳統正寧老豆腐,舌尖上的老味道
    > 正寧老豆腐是正寧美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 慶陽這些美食讓你涼涼~
    慶陽這些美食讓你涼涼~看了看最近一周慶陽的溫度又突然高升夏天貌似真的要來了又得忙著防曬防暑防上火咯~所以 啤酒燒烤雖好 且不要貪吃哦啤酒燒烤雖過癮 且不要貪吃哦但小編的夏天是水果味兒和慶陽美食味兒的不僅不會擔心長肉也不會上火~今日推薦我大慶陽「涼」字輩美食清單:【涼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