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知識|六大茶類的品鑑要點

2020-12-17 茶源地理

茶有六大類,但很多人平時主要喝一類的茶,對於其他喝得較少的茶類就不太懂喝,不太會品。

當然,用綠茶的標準去品紅茶,肯定是不行的,反之亦然。

今天就要給大家提供一些乾貨知識啦,六大茶類的品鑑要點都齊了,主要抓住重點多喝,就能品懂了。

綠茶

湯清葉綠 鮮爽清香

綠茶重在把握它的鮮香與鮮味、爽口的感覺,以及微微苦澀後的回甘

綠茶都以春茶品質最好,因為春季茶中的苦味物質少而鮮味物質多,氣味清香,滋味爽口有回甘。而夏秋茶一般會比較容易出現苦澀。

綠茶中高山茶比平地茶茶味品質好,也主要是高山茶園雲霧繚繞,日照時間短,茶樹較多的生長在蔭蔽溼潤的環境裡,茶葉嫩,胺基酸含量高,所以說高山雲霧出好茶。

黃茶

黃湯黃葉,工藝獨特

黃茶以「三黃」——幹茶黃、湯黃、葉底黃為品質特徵。

黃茶製作工序中有一個叫做悶黃的獨特工藝,也就是形成黃茶品質的熱化作用。實際上就是用紗布或綿紙把茶葉捂住,讓茶葉在溼熱作用下微微發酵,形成獨特的顏色和風味。

黃茶比起綠茶更加醇熟甘甜,但是鮮味不如綠茶。

白茶

不炒不揉,自然純淨

白茶因為工藝比較簡單,不炒不揉,只經過萎凋和乾燥,是最接近茶葉本身的自然味道。品鑑白茶的時候主要看白茶香氣滋味上是否純正。

由於白茶不像綠茶那樣經過殺青的工序,在萎凋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會有輕微的發酵,也會出現淡淡花香,且較嫩的白茶白毫滿披,有明顯的毫香、毫味。

白茶對茶園生態要求比較高,好的白茶喝起來柔和清甜,湯感濃稠,而一些海拔低、環境差、天氣熱且乾旱情況下出產的白茶,會出現苦澀味。

紅茶

紅湯紅葉,濃強鮮爽

從視覺上來說,紅茶具有烏褐的外形、紅濃的湯色、紅褐的葉底。

對製造紅茶的茶樹品種,要求多是茶多酚含量高,這樣才能使紅茶滋味濃、強、鮮爽,湯色紅豔明亮。大葉種茶樹,一般茶多酚類物質含量在30%以上,所以適宜制紅茶,如雲南大葉種、海南大葉茶等。

外國人飲用紅茶時,習慣加奶衝泡,以顯示棕紅色和粉紅色為最好,表示茶湯中可溶性物質的濃度越高,品質佳。

烏龍茶

變化豐富,香高韻長

烏龍茶是一種半發酵茶,最突出的特點是其香氣豐富高揚,味濃中帶著鮮爽,回味持久。

烏龍茶制工精細,綜合了紅、綠茶初制的特點,性和而不寒,無綠茶之苦、乏紅茶之澀,兼有紅茶之甜醇、綠茶之清香,其濃香和鮮爽的回味,是其它茶類不及的。

高品質的烏龍茶講究「韻味」,如鳳凰單叢的「山韻」,武夷巖茶的「巖韻」,鐵觀音的「觀音韻」等。當然至於這個「韻」應該如何解釋,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黑茶

貌不驚人,獨特醇香

雖然黑茶種類多,但有一個共同的加工工序:渥堆。渥堆是黑茶獨有的工序,是一個後發酵的過程,微生物在適宜的溫溼度下發酵,也是形成黑茶色、香、形、味的關鍵。

黑茶的湯色一般較深,因渥堆時間的長短,呈黃褐色或紅褐色。

黑茶的滋味比較特殊,其原因除了鮮葉原料比較粗老外,主要是由於黑茶獨特的渥堆工藝。茶湯的苦澀味不顯,滋味變得醇和而甜潤,有一種獨特的木質醇香,但如果存儲不好也很容易帶上異味。

不要一次性想搞懂所有的茶,因為茶實在是太深奧了。杯小茶喝茶的時間不算短了,但每每還是會有新的感悟。

初學者品茶可以先從一種茶類入門,一個階段先喝懂一類茶,下一個階段再喝其他茶,逐漸把自己對茶的感覺構建起來,離懂茶就不遠了。

你品什麼茶最在行?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髮布,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懂茶妹交流哦~

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並不代表一定懂,你愛喝茶,那麼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挑選茶買茶,正確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 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交流哦~)

相關焦點

  • 簡單易懂的六大茶類入門知識,沒有之一,看不懂你找我
    常有讀者在後臺問小茶,六大茶類說起來也不多啊,為什麼我總是分不清呢?的確,說起六大茶類真不多,可不是還有很多小類嗎?比如看到安吉白茶和大紅袍,有些茶友就會露出迷茫的小眼神,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那到底該如何快速分辨呢?
  • 【看圖識茶】發揚和傳播茶文化,中國六大茶類、世界各國飲茶習俗都...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茶文化的發源地,更是擁有豐富文化資源的國家,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澱著豐富的智慧結晶,在眾多的優秀文化中,茶文化佔據著重要的位置,毫不誇張地說它是整個世界茶文化的搖籃,是最原始的土壤,對於中國人來說,茶以及茶文化都是我們的驕傲,中國茶文化特徵明顯,「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充分顯示了中國的禮、義、仁、德等道德觀念
  • 乾貨篇,六大茶類的儲存方法以及常見茶葉誤解知識,這裡全都有!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茶葉記入歷史書籍、茶葉用作靈丹妙藥、茶葉寫入詩意古詩。茶葉成為了我們每一個愛茶人心中的隗寶。中國六大茶類、中國十大名茶都成為了我們口中的好茶,作為中國人這是非常值得我們驕傲的。而在六大茶類中,其每一類茶的保質期和儲存方法都有不太一樣。
  • 5分鐘看懂中國六大茶類!
    中國茶類眾多,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泡茶方式。很多茶友甚至分不清其類別和正確的泡茶技巧,而錯過最佳的品茗體驗。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茶文化,看懂中國六大茶類。鳳凰單樅、安溪鐵觀音、凍頂烏龍、鳳凰水仙、東方美人05紅茶,性溫如玉紅茶是目前國際市場中銷量最大的一款茶類
  • 茶知識,你知道六大茶類中,哪一泡最好喝嗎?
    本文由「茶文化與生活」原創首發百家號:茶文化與生活茶界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餘香,八道有餘味,九道十道仍回味。中國有六大茶類,根據不同工藝和發酵程度,不同的茶類有不同的特性。即便是同一大類的茶品,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亦是有所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論。1.綠茶綠茶屬不發酵茶,平日較常見的安吉白茶、西湖龍井、碧螺春等。這種茶葉都是採用芽頭製作所得,所以非常細嫩,並不適用於沸水衝泡。
  • (超實用)六大茶類衝泡要點!看這一篇就夠了
    中國六大茶類包括: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特點,故泡茶有方,順應其茶性泡出來的茶,才能最大發揮這一片片自然之葉,通竅、養膚、清心等神奇效用。下面與茶友分享各種茶葉最佳衝泡方法,以供參考!
  • 讀懂中國茶葉,六大茶類你了解多少
    說起中國茶葉,很多人都會覺得中國茶葉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中國不同地方產不同的茶葉,品類繁多,很多人都不甚了解。其實很多人都一樣,有的茶葉名稱也叫不上來,這很正常。我們只能根據茶葉的製作工藝上來區分,中國茶葉大致分為六大類。
  • 茶文化入門必看,六大茶類哪一種茶最適合你?
    純音樂 - 悠揚古典的古箏曲子01:38來自三茶九舍文/原創導語:本文主要介紹了茶中的六大基礎茶類各位看官在去茶店買茶時是否經常會聽到除了綠茶和紅茶外的其他茶類呢?是否常常在各種茶類之間糾結不定呢?到底哪一種茶類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下面隨我一起來看看吧。1.綠茶綠茶呢,是所有茶類裡最受歡迎的茶類,也是最普遍的一種。
  • 中國茗茶 | 六大茶類的區分和各大代表茶葉,值得收藏!
    中國茶葉種類繁多,大到六種類茶,小到千萬種茗茶。而許多茶類的製作技藝已經被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這是非常值得我們驕傲的一件事。在生活中,有我們常見的紅茶、綠茶、烏龍茶、普洱、花茶等等的一些大類茶。
  • 茶藝小知識:六大茶類是如何產生的?
    制茶的過程往往會有意外驚喜,六大茶類的誕生和制茶工序密不可分。綠茶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是指採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酵,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而製作的飲品。其製成品的色澤和衝泡後的茶湯較多的保存了鮮茶葉的綠色格調。常飲綠茶能防癌,降脂和減肥,對吸菸者也可減輕其受到的尼古丁傷害。黃茶是中國特產。
  • 蘭州茶博會"匯集"萬種茗茶茶具 引眾享茶文化盛宴
    中新網甘肅新聞7月27日電 (記者 崔琳)27日,第五屆中國(蘭州)國際茶業博覽會在甘肅國際會展中心啟幕,匯集了綠茶、紅茶、黑茶、烏龍茶、黃茶、白茶等六大茶類近萬種茗茶。展館內集中亮相了近5萬件紫砂·陶瓷藝術作品及江西、廣東、福建、浙江、臺灣、日本等各地各類多種瓷器茶具產品、茶文化配套用品,引眾共享中國茶文化盛宴。
  • 茶文化知識—什麼才是茶道美學?
    如元稹的七言茶詩;如詩人白居易,不好酒卻獨愛茶,每當有友人贈與新茶,便會欣喜不已,於是便會有許多佳作名詩誕生;還有蘇軾喻茶如佳人、李清照飲茶助學等等,更多歷史名人對於茶文化的愛好和貢獻,在此不一一列舉。正因如此,茶文化也成為中國古典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文化沉澱,更是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的美學思想。主要體現在講究自然、淡泊、簡約、含蓄之美中。
  • 從六大茶類來看有哪些?(值得收藏)
    當我們第一次聽說茶葉的時候,在我們的腦海裡就出現了貴的詞彙,茶葉從古到今流傳了幾千年,在這歲月當中,已經有了無可撼動的地位了,我們每一個人從不喜歡喝苦苦的茶,慢慢的就愛上了喝茶,喜歡茶的苦澀、不一樣的口感,是歲月的沉澱給了我們每一個人刻畫了印記,就像茶一樣歷經風吹雨曬,才發現茶是好東西,由於對於茶的認識加深及其茶文化的推崇
  • 中國茶文化(茶知識)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也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家。茶樹是一種多年生的常綠木本植物。當科學家雲南原始叢林裡發現了土生土長的野生大茶樹時,這讓茶樹原產地的問題得到了肯定,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在當代,茶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更是風靡世界的健康飲料,目前全世界有50多個國家種茶,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喝茶。
  • 中國六大茶類全面介紹,盤點純乾貨茶葉知識「收藏版」
    自神農嘗百草以來,這種來自中國的神奇樹葉,一直變化著,到了今天,形成了六大茶類。其實中國的茶類劃分方法有很多種,公認的劃分方案是按照製作方法和茶多酚酶促氧化(發酵)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六大類:1、綠茶(未經發酵的茶類)2、白茶(微發酵茶類)3、黃茶(輕發酵茶類)4、青茶(也叫烏龍茶、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類)
  • 值得收藏的六大茶類特點
    值得收藏的六大茶類特點 綠茶—六大茶類之首 零發酵,茶多酚最多 性微寒,微苦,回甘 清熱去燥,提神醒腦 不適合腸胃較弱的人
  • 真正的乾貨:六大茶類知識大全,值得收藏
    中國茶文化屬於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茶品種日益增多,工藝也不斷精進。五、青茶青茶中最具代表的數烏龍茶、鐵觀音和大紅袍,此茶類是屬半發酵的茶,介於紅茶與綠茶之間,葉片中心部分呈綠色、葉緣為紅色,青茶兼具綠茶的清香和紅茶的醇厚,香味醇和,微苦但有回甘,福建、臺灣等地種植較多。
  • 六大茶類,看這一篇就懂了
    2006年方守龍制白毫銀針/匠魂網中國是一個茶文化豐富的國度,茶的種類繁多,分類方式也多種多樣,目前通行的分類法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由陳椽教授依據茶葉加工工藝不同,將茶葉分為六大茶類六大茶類最根本的不同,是工藝的不同。而工藝的不相同當中,起至關重要決定的,是發酵程度的不同。所以我們平常也會說六大茶類是按照發酵程度的不同分類的。
  • 六大茶類的區分方法
    六大茶類是怎麼區分的六大茶類到底是怎麼區分的?具體都是通過什麼樣的方法細分而來的呢?鍶姐最開始以為,是通過茶湯的顏色來區分六大茶類。八木春紅茶現在還是有很多茶友也和鍶姐一樣,以顏色來區分六大茶類,其實是不夠準確的。
  • 六大茶類應該如何搭配茶具衝泡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歷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而喝茶最重要的是「品」, 好的茶也需要配上好的茶具,每種茶的茶性不一樣,在衝泡中也應該選擇合適對應的茶具泡飲,這樣才能發揮出茶質最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