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師說|白瓷蓋碗泡茶如何避免燙手問題?

2020-12-26 匠心茶談

對於泡茶來講,好茶往往不怕燙,也只有足夠高溫的水,才能激發出茶葉最深處的味道。又有句話說:「好茶要用蓋碗泡」,用白瓷蓋碗衝泡茶葉時,難以避免會遇到蓋碗燙手的問題。燙手問題該如何避免呢?選擇適用的蓋碗和正確的出湯手法就很關鍵了。

如何選擇正確的白瓷蓋碗

01大容量的蓋碗, 不適合用來泡白茶

大蓋碗本身就有一定重量,若是其容量過大,注入沸水之後,重量更是直線上升。這時,如果一些茶友衝泡手法還不熟練,或手腕處力道較小,特別是女性茶友,那麼就很難掌控這樣的大蓋碗,就很有可能因為抓不牢而燙手。

所以衝泡白茶時,應當選用110毫升的白瓷蓋碗為宜。

02蓋碗的胎壁要薄

蓋碗的胎壁即蓋碗的碗身。不燙手的蓋碗,它的胎壁必定是薄的。如果蓋碗的胎壁過厚,則散熱較慢,沸水注入之後,熱氣便會聚集在蓋碗中,無法快速消散出去的。這股熱氣長時間攀附在蓋碗上,貿然拿起,自然會燙手;而胎壁薄的蓋碗,散熱快。沸水注入之後,能夠以較快速度把凝聚在碗內的熱氣散發出去,也不會悶壞茶葉,導致茶湯之中出現苦澀的滋味,茶友再去拿蓋碗時自然就不存在燙手這個問題。大家在選購蓋碗時,可以選擇胎壁薄的,簡潔大方的白瓷蓋碗。

03不燙手的蓋碗,要有碗沿

碗口向外突出的一圈就是碗沿,它能降低蓋碗燙手的機率。有些茶友用蓋碗泡茶時被燙手就是因為他們所用的蓋碗沒有碗沿。沒有碗沿,手就只能端著碗璧,也就是胎璧,沒有著力點,但若是用有碗沿的蓋碗衝泡茶葉,手不用直接觸碰碗璧且碗沿越寬,杯子弧度就越大,水流也就越集中,手指離沸水自然就遠了,燙手的可能性也小了。

正確的出湯手法

01正確的出湯手法

出湯時不想被燙手,手法很關鍵。我們需要掌握正確的出湯手法,並多加練習。找一個標準的110毫升空蓋碗,來練習「三指握碗法」。三指即拇指、食指和中指,用食指按在碗蓋蓋鈕上,注意不是直接按在蓋鈕的凹陷處,大拇指和中指抓著碗沿,切不可抓碗璧,三個手指形成了穩定的三角形,就能將蓋碗抓牢。之後提起蓋碗,將它傾斜120度左右,對準公道杯快速出水,控水,再放回原處。這樣不僅可以將茶湯徹底倒乾淨,還不會燙手。

02開蓋角度適當

大家在出湯時,開蓋的角度切忌過小,這樣便會導致出水過慢。出水過慢,大家手持蓋碗是時間便會無形中加長,被沸水散發的熱氣燙到的機率也會變大。新茶友可選擇秋壽眉作為衝泡的茶葉練習,秋壽眉條形較大,即使開蓋角度稍大一些,葉片也不會輕易落入公道杯。

挑選一款質量好的,碗壁薄的,容量適中的,碗沿突出的白瓷蓋碗,掌握好衝泡手法,出湯的角度要適當,避免悶泡,這樣才能最大降低燙手的概率!

相關焦點

  • 用蓋碗泡茶,如何做到不燙手?
    魯迅在《喝茶》中說到:「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用蓋碗泡茶的好處就不多說了,況且有部分茶葉品種確實適合用蓋碗來衝泡,才能泡出茶葉的清香。像一些半發酵茶,也叫做烏龍茶,例如鐵觀音、大紅袍、鳳凰單叢等。這些茶葉的「忠實粉絲」一定會使用蓋碗來衝泡它們的。但蓋碗在使用上卻比茶壺難得多。相信大家都遇到過這種情形:在使用蓋碗時,常常會被蓋碗燙到手。有些茶葉悶不得,因為燙手錯失了出湯的最佳時機,實在是一大失誤。
  • 為什麼要用標準白瓷蓋碗試茶?無論白茶巖茶綠茶紅茶!
    《3》小C問:你說白瓷蓋碗好,我也認可。但為什麼一定要「標準」的白瓷蓋碗呢?這個問題問得好。標準二字,便是精髓所在。試想,為什麼老司機老K同志,會把荒針泡得淡而無味?王小團曾經問,為什麼你獨獨喜歡這個120毫升的標準蓋碗呢?我隨口就羅列了標準白瓷蓋碗的三大優點:1不燙手,2不重,3容易出水。當然,它還有別的好處,比如:容易清洗,價廉物美......
  • 蓋碗泡茶為什麼會燙手?除了茶具沒選對,還存在著這四大關鍵原因
    從架上取個了青花蓋碗,泡茶。喝茶,偏愛用蓋碗泡,一衝一泡之間,藏著無邊風月。一泡好茶的精華,盡數呈現。梁實秋在《喝好茶,往事如煙》裡寫,當年有人從大陸返回臺灣時,給他帶回了一隻三十多年前天天使用的瓷蓋碗。
  • 市面上的蓋碗器型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適合泡茶,不燙手?看這四點
    今天要寫到這篇蓋碗器型選擇時,忽然想起這一句,覺得它很適用。選蓋碗往高度看,器物佐使,實用為上;選蓋碗往平處看,瓷本脆弱,穩當為上;選蓋碗往寬度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同時為了契合圖案的風格,特意在蓋與碗的沿邊都做成了花瓣形狀,屬於葵口形的蓋碗。不得不說,這一番設計的巧思確實有趣,意在看得見花,摸得著花。不過這花口設計的碗沿,倒出茶湯時能順暢嗎?朋友說他試用過幾回泡茶,確實有影響,出湯時比較燙手。
  • 泡茶時,挑選好一款實用不燙手的蓋碗,是首要前提,請留意這三點
    泡茶,最常見的茶具選擇是白瓷蓋碗。而景德鎮蓋碗,則是其中佳品。此前在文章裡介紹過多次,白瓷蓋碗泡茶的好處,質地細膩,便於清洗,方便出湯,可以完整的展現茶湯風味……那,該如何挑選一款好用的蓋碗,尤其是美觀實用的景德鎮蓋碗呢?
  • 在挑選茶具蓋碗時,如何正確區分景德鎮瓷和德化瓷?請認準這三點
    包含了蓋碗、公道杯、品茗杯,全是白瓷的。千裡迢迢的,將這怕碎、怕磕的白瓷茶具帶回家後,卻發現了一件糟心事。平時拿出這套茶具出來泡茶時,很多客人都說這像德化的瓷。然後,那位朋友就很鬱悶了。其實,提這段插曲,並非是說德化瓷不好。它們兩者之間,本身就不是好與不好的關係。問題在於,想買的是景德鎮瓷,買到的卻是德化瓷,總是感覺被坑了一樣。
  • 為什麼建議你用蓋碗泡茶?資深茶藝師的泡茶心得
    茶具從玻璃杯到蓋碗,再從蓋碗到紫砂壺,隨後從紫砂壺又到蓋碗。這其中從小心謹慎地操作泡茶的每一步,到不在意步驟,自然而然,一切都在悄悄改變中。這種改變也伴隨著心境的變化,和在與茶對話中對於泡茶這件事的階段性認識。接觸茶,自然要接觸各種茶具,那時覺得蓋碗太普通,毫無樂趣。沒多久後,了解了紫砂壺。
  • 泡茶怕燙手?你需要了解使用蓋碗的正確姿勢
    有人說,蓋碗易燙手,請教別人如何使用的時候,卻得到了這麼一個回答:燙著燙著就習慣了!What???黑人小哥的大問號馬上跳出,燙習慣就好?這是什麼理論,難道泡茶還需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不成?這麼一說,蓋碗簡直就是『反人類』的設計有木有?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問,那麼我想跟你們說,並不是它的設計不合理,而是你的打開方式錯誤了,你需要了解正確使用蓋碗的姿勢。
  • 勐原說茶——蓋碗選的好,泡茶味更佳
    勐原說茶蓋碗選的好,泡茶味更佳有三才杯雅稱的蓋碗,是日常飲茶品茗少不了的重要茶具,茶葉評級過程中也使用蓋碗來快速出湯。蓋碗又稱蓋杯,由蓋、杯身、杯託三部分組成,蓋碗既可用來當作泡茶的器皿,也可作為個人品茗的茶具,既可泡茶、聞香、觀色,又可品茗。蓋碗的質地以瓷質為主,尤以景德鎮出產的最為著名。除了瓷土燒制的,還有紫砂和玻璃製作的蓋碗。蓋碗依據尺寸有大小之分,還有材質、花色的不同。
  • 蓋碗衝泡太燙手,因為泡茶水溫太高?其實是忽略了這四個衝泡細節
    從那位朋友的親歷上看,用心專注在泡茶這件事上,才是避免泡茶燙手的絕招!《2》蓋碗泡茶燙手,是每個茶界新人入門學茶的必經之路。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而你在學習蓋碗泡茶時,要沒遇上幾次被燙到手的經歷,還真掌握不了這門泡茶功夫!不過,不管怎麼說,用蓋碗泡茶燙到手,是一件讓人很不愉快的事。除了泡茶時多用心專注,還有什麼法子,可以避免這件事呢?第一點,建議選好不容易燙手的蓋碗。
  • 蓋碗,還是得選瓷的!盤點瓷質蓋碗的好處……
    安居樂業描金蓋 63744在清雍正年間,蓋碗就成為飲茶首選,隨著時間的推移,蓋碗在茶友的心中熱度依然,足以見蓋碗在茶器中的地位。愛茶之人,總有一隻蓋碗,不僅因其有天地人和的獨特寓意,還因泡茶時的諸多便捷與好處。
  • 蓋碗泡茶的步驟
    添加軒嫂微信號「ffyy1188」,查看茶葉茶具蓋碗泡茶也是一門學問,需要學會方法步驟和掌握相關的技巧才行哦。
  • 買了白瓷蓋碗,為什麼泡茶時仍燙痛了手?器形沒選對!
    當村姑陳宣傳過一輪又一輪的白瓷蓋碗之後,許多朋友,開始知曉白瓷蓋碗的好,也開始購買和使用白瓷蓋碗。白瓷蓋碗的低價格,白瓷蓋碗的實用性,使得它迅速收穫了大批的粉絲。大家對白瓷蓋碗的特點,幾乎到了耳熟能詳的地步。
  • 蓋碗泡茶有哪些好處?原來其中還有這麼多玄機!
    而我們通常可以看到,很多茶友很喜歡用蓋碗來泡茶,那麼相較於常用的差距,蓋碗的泡茶又有什麼好處呢?一、蓋碗實用範圍廣。大家都知道,有時候不同的茶種需要的器具也不一樣。即使被我們視為泡茶好手的紫砂壺,雙氣孔結構的特性也會吸收茶味,影響口感。而蓋碗的瓷質材料不會吸收味道,相較於紫砂壺應用的範圍更廣泛。二、蓋碗釉質精細。
  • 為什麼有些人泡茶要用蓋碗,它有什麼優點?
    可以說,基本所有茶都可以用蓋碗來泡,蓋碗非常的通,這也是很多人在泡茶的時候,想都不想就會使用蓋碗來泡茶。蓋碗又稱三才碗、三才杯,是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茶具。
  • 蓋碗泡茶的正確步驟
    品中王,喝茶是一門藝術,那蓋碗泡茶也是一門學問,我們必需要學會方法步驟和掌握相關的技巧才行哦。中國飲茶文化歷史悠久,隨著時間的流逝,如果不學會方法,盲目用蓋碗泡茶,稍不注意可能就會燙傷手咯。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蓋碗泡茶的步驟的四步走。
  • 紫砂壺和蓋碗泡茶有啥區別?
    這也從側面說明養護紫砂壺的過程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日積月累看著壺一天天變化,是非常有成就感的,這種心情是蓋碗給不了的。一、蓋碗泡茶現在茶具界流行一句話:一隻蓋碗走天下,說明蓋碗對於茶葉的品類是不講究的,都可以用來衝泡。
  • 衝泡白茶、巖茶、普洱茶時,是素燒蓋碗好,還是白瓷蓋碗好?
    吹著晚風,想起了白天時,某朋友提的問題:關於茶葉的衝泡,素燒蓋碗好,還是白瓷蓋碗好?當時的給她的回答,幾乎是毫不猶豫。泡好茶,當然是白瓷蓋碗好!再來,從用途方面,素燒瓷不建議用於泡茶。沒有經過上釉的素燒瓷器,如果用作泡茶,那麼在日日把玩後,表面容易留汙穢。而這素燒的蓋碗,又不像銅器、紫砂器等,還有「包漿」的說法。讓這純粹的白,沾染上茶漬,實在是太不應該。
  • 學會蓋碗泡茶,原來衝泡白茶、巖茶、紅茶、普洱茶,是這麼的簡單
    然,我們與蓋碗之間的緣分,卻不會這麼簡單。用過蓋碗泡茶的朋友,必然相同的經歷——沒被蓋碗燙過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蓋碗用的很麻溜。沒被蓋碗虐過,你都不知道原來泡普洱茶、白茶這麼簡單!有景德鎮陶溪川買的,模樣精緻的粉彩蓋碗;有紫砂泥料做的,不知道如何分類的蓋碗;也有汝窯開片的,會吸收茶味的蓋碗;也有茶葉店裡買的,最樸素無華,簡單的白瓷蓋碗……最後,將這些蓋碗的特點進行總結,發現那些會燙手的蓋碗,有諸多共性。——胎壁厚、蓋紐低、碗沿窄。
  • 要想茶泡好,蓋碗少不了
    隨著茶文化的普及,各種茶具進入普通百姓家,古樸雅致的紫砂壺,晶瑩剔透的玻璃盞,溫潤華貴的白玉杯,各種瓷杯瓷碗瓷海更是琳琅滿目,哥窯、汝窯、德化窯,冰裂紋、梅蘭竹菊、中國風等等等等。要說在泡茶中最經濟實惠、方便好用,當屬白瓷蓋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