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垂釣活動的發展,一方面因為更加舒適,另一方面因為「大勢所趨」,臺釣在野釣活動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當然,這裡所說的大勢只是類似於大家都去追求一個時髦而已,並不是真的什麼必然趨勢。有些人可能認為臺釣比傳統釣更厲害,垂釣效率更高,其實這倒不一定,真正的釣技只在人,而不在釣法。
越來越多的人臺釣,加之臺釣的繁瑣,必然有相當大一部分人對於這種技法不得要領,雖然握的是臺釣竿,真正釣的時候,也只是依葫蘆畫瓢,論漁獲可能還不如傳統釣。
餌料的運用是臺釣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甚至有「兩年學釣,三年練餌」一說,當然,這有點誇張,不過也足以說明臺釣掌握餌料運用的難度。以至於很多臺釣新手,只要釣不好魚,總是懷疑自己的餌料有問題。這個問題怎麼說呢,好比學遊泳,會了的人看來很簡單,沒學會的人在水裡手腳並用仍然浮不起來。
野釣時魚不吃商品餌怎麼辦?用商品餌釣不到魚是怎麼回事?這是一類問題,原因我分析一下,大致有以下4種。
1. 餌料運用不當
雖然我不提倡野釣餌料運用複雜化,但是搭配餌料不能出現原則性的錯誤,真的犯了,是有可能會導致魚不吃餌的。
味型不當 餌料的味型有很多種,從香到腥到甜甚至臭都有,其中以香和腥應用最為廣泛,也是廣譜味型,隨便用用都不致於魚不咬鉤。但是像純甜味的餌料,比如我釣鯿魚常用的二代草,如果單用用來釣鯽魚或者鯉魚,在特定的水域可能真的會釣不到魚。再如肥水中釣魚,如果用得非常清淡的餌料,也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我自己就幹過。幾年前,在一肥水河,為了對付白條搶食,單用清淡搓餌釣鯽,雖然白條不搶了,可是發現鯽魚也不怎麼吃,一晚上也就釣了幾條,如果過程中再有調釣或抓口不好,釣不到也不足為奇。最後再說一點,就是釣大魚時,味型過濃,大魚不咬鉤是完全正常的現象,因為大魚的警惕性高。狀態不當 這也是比較常見的,餌團搓得過大、過硬,都有可能導致魚兒不咬鉤,尤其是目標魚為小個體的鯽魚時。我見過好幾次新手的雷人開餌方式,堪比揉面,餌團用彈弓打出去都不會散的,這樣的餌魚怎麼吃呢?魚對於商品餌團的索餌方式是吸食,不同於活餌,在魚活性低下之時,魚口輕,有可能非蓬鬆輕盈的拉餌都不碰,如果此時用搓餌,即便不是很硬,魚也不會咬鉤。
2. 餌料之外的環節導致
釣魚是一個系統工程……又來這句,沒辦法,事實確是如此。有時候明明是別的環節出了問題,這鍋不能讓餌料來背。調漂找底的失誤,導致鉤餌沒到底,野外魚的密度又不會那麼高,全程一口沒有那是必然。釣得過了底,加之魚口不猛,魚吃了餌而不知,一場魚釣下來,除了偶爾瞎貓碰死耗子釣上幾個死口魚,權當餵魚了。
魚鉤的大小也可能會導致釣不到目標魚,臺釣超新手,有可能只是拿了漁具店的成品線組就上手。有可能上面綁的是七八號伊勢尼,還配的大力馬,這樣的鉤子上了餌,餌團想小也小不下來,如果是準備去釣1兩左右的鯽魚,能釣到才怪。不要認為不可能,這些都是我在河邊親眼見過的實例。
3. 確實存在的嚴重偏口(不吃商品餌)
野外環境,出現嚴重偏口,對商品餌徹底不吃的,有,但是極少。記得以前有一個朋友邀請我去他的一個人情塘釣了玩,說那裡的魚不吃商品餌,平時只有傳統釣,有幾個臺釣去嘗試了都是空手而歸。本來人情塘我是不屑玩的,但他這樣一說,我倒有點興趣,於是就選了一個周末和他去了,結果他和他朋友還有我一起3人,我用商品餌最先上魚。當然,這裡絕不是說筆者本人是多麼多麼的高明,只能說以前去的幾位應該、或許在釣法或用餌上是存在問題的。
釣了這麼多年臺釣,水域裡魚偏愛活餌的我見過幾次,尤其是個體較大的鯽魚。但徹底不吃商品餌的,我只碰到過一次,是一個鄉下的死水塘,而且我去試過幾次,還有朋友一起的,都無功而返。當然,也可能是我也存在一些問題,但理論上,這樣的水域也確實是可能存在的。
4. 用了假餌
這一點的可能性較小,畢竟假餌想買到還不大容易,而且假餌也並不一定就沒魚吃。記憶中化老師在杭州某地釣魚,當地釣友拿著他家的6號鯽說釣不到魚,他當時拆開聞了就說是假餌。
最後總結
對於商品餌釣不到魚,我的總體觀點還是偏向於餌料的狀態運用不當,或者是餌料之外環節的欠缺導致。野釣用餌,不應該總是把重心放在餌料的配方上,而是開餌方式及對餌料狀態的掌握。另外,想釣好臺釣,各個細節方面都需要做好,否則,釣不到魚,只能胡亂猜疑。
江釣人狂龍原創作品,所寫內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釣心得與實踐經驗,覺得對你有用可以關注一下狂龍,個人主頁下有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