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任山葳
昨天上午,寧波市第六醫院皮膚科主任吳忠孝發了條微博:「一位慢性皮炎患者,已經好得差不多了,一下子紅腫熱痛來我處,還是個孕婦。問為何如此?她回答:聽別人一個妙方,用大醋、土豆泥外敷過。我說:是不是還要鹽擦?患者連說:是啊,是啊!我調侃道:你碰到一個做廚師的了,此人有做醫生的志向。」
吳主任說,幾乎每位皮膚科醫生都會碰到類似的病人,五花八門的民間偏方有不少都不太靠譜,也並非人人適用。
土豆泥和醋都不能治溼疹
記者在網上百度,的確有「土豆泥加醋能治溼疹」的民間偏方,吳主任說,這其實根本沒有科學依據,土豆泥外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但對溼疹不起作用,醋能殺菌,但也不能醫治溼疹,反而會刺激皮膚,引起過敏,這位孕婦就犯了這樣的錯誤。
至於他為何立即聯想到「用鹽擦」,吳主任呵呵笑:「這樣的患者太多了,很多年紀大的人認為鹽能消毒、消炎,遇到任何皮膚病,都會想到用鹽擦洗,殊不知鹽水清洗對腳氣等部分疾病的確有一定作用,但如果直接用鹽擦,皮膚會越擦越厚,刺激以後還會過敏甚至潰爛。」
溼疹是一種孕婦多發的皮膚病,多長在乳房、肚子、腳等部位,在免疫力不完善的老人和小孩、過敏體質人群中也比較常見。
盲信偏方耽誤病情的不少
「民間偏方用得不好反而耽誤病情,這樣的例子很多。」葉靜靜也遇到過不少這樣的病例。
例如,寧波民間有一種中草藥調和的黑色泥膏,不少鄉下老中醫都在用,說是能夠治療帶狀皰疹。這種藥膏敷上去挺清涼,但其實沒有療效。帶狀皰疹是一種病毒感染,部分身體好的人能夠自愈,也就造成了該藥膏能治病的假象,有基礎性疾病的年老體弱者,難以自愈,使用這種藥膏反而耽誤了病情。她就接診過不少患者,皮膚被這種泥膏敷得烏黑,皰疹卻已經化膿了,只得到醫院就診。
還有不少斑禿患者,每天用生薑水塗抹斑禿處,沒想到反而引發了接觸性皮炎,發起好多小水泡,更加影響頭發生長,「有活血作用的生薑對輕度斑禿患者是有一定的刺激生長作用,但對重度患者就不管用了,過度使用還會引起皮炎。」
還有一種更危險的偏方原料,叫斑蝥(máo,昆蟲),「民間用它來治療脂溢性皮炎、面癱、銀屑病,甚至尖銳溼疣等疾病,殊不知斑蝥毒性很大,醫院使用的斑蝥膏都是經過稀釋處理的,如果將斑蝥直接敷在皮膚上,一小時內就會發炎、起水泡,因此來醫院就診的患者也不少。」
使用前先查查有無副作用
當然,也有不少積聚了民間智慧的偏方值得肯定。
例如治療瘊子,民間的「土法子」是用鴉膽子,它對瘊子的確有治療作用,但用量如果掌握不好,就會讓皮膚留疤,如果換成複方丹參片外敷,就相對安全點。
葉靜靜還向大家推薦一個治療腳氣的方子,就是將白醋+花椒放在熱水裡泡腳,「濃度不能太高,如果皮膚有破損,就不能用此法,切記不要用米醋,因為米醋會讓皮膚變黑」。
她提醒,現在電腦上網那麼方便,使用之前最好先去搜一搜,是否會有毒副作用;千萬不要把個例當成共性,只治好個別病人的偏方,不能輕信;如果自行使用偏方,幾天內沒有改善或出現異樣,一定要趕緊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