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將「去廚師化」推向一個高潮。曾經被視為餐廳不可或缺一部分的廚師,如今正面臨被淘汰的危機。
據報導,疫情已經導致大批廚師失業,有廚師將目標月薪降至3000元甚至自願0工資試用,仍未得到就業機會。
對此,有資深業內人士表示,疫情對廚師群體的衝擊很大,餐飲老闆為了壓縮成本優化後廚人員,再加上半成品、預製菜以及一些炒菜機器走紅,在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廚師未來的處境還會更加艱難。
「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未來可能有80%的廚師將會被取代。」
最近幾年,隨著食品加工、冷藏、保鮮等供應鏈和物流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採用標準化產品或工業化製作,並憑此快速發展。
中式快餐、茶飲、火鍋、麻辣燙等熱門品類下的餐廳尤其是連鎖餐廳,大部分都已經實現了「去廚師化」,門店內不再配備有專業的廚師。
2020年,一場疫情更是將「去廚師化」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疫情爆發後,在高企的成本壓力下,大批餐飲老闆通過縮減後廚人員以降低人工成本,緩和現金流,有些餐飲老闆甚至直接將十幾人的廚房團隊縮至三四人,開始嘗試用半成品製作部分簡單的菜品。
疫情過後,餐飲業受重創,廚師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
在成本壓力下,很多餐企率先選擇拿廚師開刀,給廚師放無薪假、降薪,或是直接裁減廚房團隊,只留下個別核心崗位或「全能」型的廚師,導致大部分廚師待業或失業在家。
從餐飲業態來看,相比易於標準化的快餐、休閒餐、小吃、茶飲等,中式正餐、高端餐飲等業態對廚師的需求度也依舊很高。
說到底,餐飲業仍然是離不開廚師的,只是時代在變,廚師的角色和工作也在跟著變化而已。
不管怎樣,在大環境的變化下,廚師只有保持危機意識,跟上節奏,才能不被淘汰。
第一,一定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
廚師行業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廚師要想不斷成長,只能嚴格的要求自己,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不要總覺得自己做的菜不被客人投訴就滿足了,不要總覺得自己已經足夠好了,一旦固步自封,很快就會被取代,就算是大廚、廚師長也不例外。
努力提升自己,掌握更多技能,做一個機器,甚至是其他人都無法取代的廚師,就不用擔心被淘汰!
第二,一定要有清晰的職業規劃。
疫情之後,廚師群體面臨洗牌幾乎是必然的,目前也已經有很多廚師失業了。在這樣的趨勢下,廚師必須需要認真考慮一下自己的未來,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
如果不再熱愛廚師這份職業了或者做廚師只是為了混日子,最好趁早改行,因為未來,廚師間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半吊子、過一天算一天的廚師是活不下去的,還是儘早另謀生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