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文化源遠流長,有著非常豐富的歷史象徵,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圖騰更是人們長久以來的信仰。中華子女也被稱為「龍的傳人」,龍在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五。
歷史上有許多的書籍、典故都有對龍的描述和歌頌,龍的文化是根深於中華文化之中的。對於龍的形象,上下幾千年來對它都有描述,「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醉似驢、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
各朝各代都有擅長畫龍的畫家,相傳最早的就是三國時期的曹不興、東晉顧愷之、南北朝張僧繇、唐朝吳道子等等。
近現代也有一位畫過龍的大師——齊白石,但是他畫的龍卻沒有他的其他繪畫作品出彩,因此不太受人矚目。這幅龍其實是被齊白石畫在了畫中的花瓶上的,乍一看上去還以為是一隻鯰魚,因為這個龍的頭就是鯰魚的頭。
正是因為看著既不像龍也不像魚,所以很多人都對此沒有多大興趣,但是在2011年的一場拍賣會上,這幅畫卻是以1200萬的天價成功拍賣,成為當場拍賣會上價格最高的作品。
許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這幅畫又這麼大的敗筆,還能夠賣到這麼高的價格呢?對此,有專家給出了回答。首先這條龍在花瓶上並不是主角,而是這幅畫下方的兩隻壽桃。這兩隻壽桃寓意著長壽,牡丹寓意富貴,所以整幅畫都是以大富大貴長壽為主題的。
至於他畫的這條龍只不過是為壽桃多了一個點綴,表達祥和順利的寓意。而且在畫龍的細節上齊白石可謂是下足了功夫,沒有用金色作為底色,因為金色是真龍天子的象徵,所以他選用了保守的藍色,寓意平安吉祥。
其次,這幅祝壽圖的繪畫手法極為高超,是齊白石不可多得的佳作。他畫的這兩隻壽桃描繪出了飽滿的桃肉和鮮豔的色澤,牡丹也採用了寫意的手法,深淺搭配表現花瓣的層次感,又用墨筆勾勒葉片的紋理,讓大面積的黃色和牡丹映襯,使得整個畫面都充滿了富貴感。
這幅畫是齊白石在抗日戰爭勝利後所作的,原先齊白石已經掛牌停止賣畫,但是因為慶祝新中國的成立,迎接新生活才作下了這幅充滿祝福和喜慶的《大富大貴亦壽考圖》。
所以,整個畫作看起來很有條理,各自有各自的寓意,齊白石的這幅《大富大貴亦壽考圖》能夠被拍賣到這麼高的價格是實至名歸的。
你是怎樣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