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財經社 王超
編輯 | 遊勇
近日,百度起訴「百度烤肉」商標侵權一事引發網絡熱議。
相關法院決議顯示,「百度烤肉」所屬深圳億百度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被駁回。此前,廣東兩級法院判決,深圳億百度公司及其「百度烤肉」加盟店侵犯了百度公司的商標權且構成了不正當競爭行為。
而類似百度遭遇的搭便車、傍名牌類商標維權事件,近些年極為普遍。此前就有今日頭條起訴餐飲品牌今日油條,另外也有海底撈起訴河底撈餐廳的鬧劇,海底撈更是在敗訴後一口氣註冊了263個商標。
不勝其煩的「形似註冊」
商標是一筆無形資產,當商標逐漸發展成為知名品牌時,品牌附加價值就將以某種形式存在於商標名稱之中。正因如此,品牌是否註冊了商標,這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無形資產的商標,可以通過轉讓、許可給他人使用或質押來轉換實現商標的價值。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標,財富值越高。例如,茅臺商標估值 118 億美元;蘋果公司向深圳 「 唯冠 」 支付了 6000 萬美元才獲得 iPad 商標專用權;臨沂新程金鑼肉製品集團以金鑼系列 32 件的註冊商標專用權評估為質押,獲得了農業銀行臨沂市分行 10 億元貸款額度。
正是這樣的原因及商業價值,很多品牌為此頭疼不已。尤其是最初階段,各種侵權招式真是讓很多企業吃盡了苦頭。
品牌從零到一的建立非常不容易,但被抄襲和仿冒卻輕而易舉。這不但破壞了創立者的努力與心血,也擾亂了市場競爭秩序。
2020年8月,海底撈起訴了一家名為「河底撈」的餐館,海底撈的理由是,河底撈和海底撈兩個商標非常形似,並要求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經濟損失20萬元等。
但河底撈則認為,河底撈與海底撈商標不屬於近似商標。文字商標是不是相似,要從讀音、形象、意思來進行對比,河與海讀音不同,字形也不一樣,相似之處是都屬於水,但一個是鹹水,一個是淡水。如果按照原告邏輯,只要是用有水的的名字都是侵犯商標專用權,這顯然不對。
此外,一提海底撈,就知道是火鍋,但河底撈主要經營的是湘菜河鮮,火鍋並非主業,服務方式更不一樣。
最終,湖南長沙天心區人民法院直接駁回了海底撈的訴訟請求。一審宣判後,原被告雙方都沒有上訴。但比較戲劇和無奈的是,海底撈之後就密集註冊了263個商標,包括「池底撈」、「渠底撈」、「清底撈」」、「淮底撈」、「海底姥」等。
今日頭條也遭遇了商標被揩油的尷尬。2020年11月,今日頭條也將一家名為「今日油條」的公司告上了法院。今日油條的店鋪裝修設計、Logo與今日頭條極為相似,甚至連口號——「關心你的,才是好油條」——都取自今日頭條。此外,今日油條公司還在申請註冊今日油條、今日豆漿、今日豆花、今日麵條、餅多多、快手抓餅等商標,狀態為註冊申請中。
正是藉助這樣傍名牌的做法,今日油條一度火了好幾個月。甚至有傳言稱首店開業三個月就實現 40多萬盈利,並開啟了連鎖加盟。
目前,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一事判決結果尚未明了。今日油條創始人張新亞也僅是作了純屬好玩的回應,而所謂的招牌整改,目前也僅是增加了二維碼。
行業亂象緣何不斷?
大廠屢屢被碰瓷的背後,更多是利益驅動。
一方面,不管是河底撈、百度烤肉,抑或是今日油條,很容易讓消費者誤以為是大公司的延伸產品,而且也更有噱頭,吸引眼球,方便為產品引流。
另一方面,商標註冊的低門檻和成本低廉。商標存在聯合商標與防禦商標的區分,即註冊商標不是為了使用,而是為了防禦,不讓別人使用,擴大商標防禦的地盤。這種註冊方式成本不高,畢竟現在商標註冊費用很低,才300元一個。
而且,我國商標法規定了,商標三年不使用,任何人都可以申請撤銷該商標。也就是說三年之後,可能大量的商標因為沒有使用又被撤銷了。這仍然會有損失和訴累。
所以,「搶註」商標的現象屢屢發生。這些人甚至非常懂得「搶熱點」。今年疫情期間,「火神山」、「雷神山」商標被搶註。但該商標代理公司被處以10萬元罰款,這成為打擊代理惡意商標註冊申請行為的全國第一案。前不久的熱詞「打工人」,也有人將「早安打工人」、「打工人」等申請註冊為商標。其中不乏以交易為目的,囤積商標的投機者。
有業內人士評論稱:「今日油條和百度烤肉非常類似,商標主體蹭名牌的意圖非常明顯。商標局可以在收到商標申請時,可以設置相關檢索等技術手段,排除明顯的搭便車行為。此外,如果申請人在之前申請的商標就存在這類傍名牌行為,商標審核機構也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等,駁回其申請,如此來有效避免這類『渾水摸魚』現象。」
商標侵權是一件不勝其煩的事,很多企業被迫無奈各種打官司。大量企業在創業初期缺乏現代企業品牌觀念,往往只把眼光放在了有形資產上。而在品牌戰略愈加重要的今天,如果商標上有缺失,就必須補上這一課,為自己的品牌建立一道堅固的「防火牆」。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