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粥 外賣比堂食貴了60%

2020-12-20 安青網

記者 陳瑤 實習生 鄧汝

不會做飯、不想出門、懶得動彈,外賣可以滿足你「飯來張口」的小幸福。想吃什麼,只需躺在家裡,拿著手機動動手指。不用買菜做飯洗碗,甚至不用出門下館子,這種懶人模式著實讓人上癮。

可是,在外賣平臺上點餐,點同樣的餐品後支付的價格往往比堂食貴很多,有的甚至高出一倍的價格。對於外賣平臺來說,其收取一定的配送費情在理中,但是消費者在外賣平臺點的餐食本身的價格卻也比堂食價高出很多。同款商品差價卻很大,你還願意被狠宰一刀嗎?

吃了堂食才發現,同款外賣貴了60%

「餓了麼」「美團」,相信每一位網友對這兩大平臺都不陌生,可以說70%-80%的網友都使用過這兩大平臺中的其中一個,「餓了麼」和「美團」徹底改變了我們的飲食方式,造就了「飯來張口」的時代。

最近,上班族孟女士因工作關係,吃了一段時間外賣。前幾天早上,孟女士在紅旗一路一家粥坊點了份外賣,一個飯糰8.8元,一份鹹粥8.8元。因為覺得味道不錯,兩天之後,孟女士早起自己去店裡買這兩樣早飯,這一下才發現,同一家店同款飯糰只要5.5元/個,同款粥也只要5.5元/碗。雖然每樣加價3元多點,但這些同比算下來,外賣比堂食價格漲幅高達60%。

當天中午,孟女士選擇了自己常去堂食的一家麵館,點了半筋半肉的鍋燒飯,商家提供的圖片、價格和她在店裡吃的一樣,付了24.9元的餐費,孟女士又另外支付了2元包裝費、0.5元配送費,滿心期待地等著自己的午飯。「店裡吃的時候,肉的分量特別足,有小半鍋肉,但外賣送來我驚呆了,只有三塊牛肉,幾塊肉筋,其他全是洋蔥。」孟女士說,雖然自己花出了比堂食更多的錢,但得到的食物卻「縮水」不少。孟女士認為,商家此舉等於「變相漲價」。

外賣比堂食貴已是普遍現象

外賣比堂食要貴,似乎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淮河晨刊記者隨機找了幾家店後,發現外賣價格都要明顯高於堂食。在紅旗一路特利亞美食街的一家麻辣燙店,店家推出的14種菜的標準款套餐,一份是8元,而記者打開「美團」外賣後發現,同樣一款外賣價是12元,包裝費配送費另計。

隔壁的一家涼皮店,一份涼皮現場買是7元,而在「美團」外賣上的標價是10元,價格比到店自提貴了40%多。

對此,商家則表示,這是因為外賣平臺要從餐食費用中提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外賣肯定不能跟到店的價格一樣。」賣麻辣燙的女老闆說,每單的利潤有相當一部分是要直接給外賣平臺的,所以只能漲價。

市民詹女士說,自己喜歡在市內一家連鎖早餐店吃飯,因是自由職業者,不必朝九晚五,之前不想出門就點外賣,但後來發現堂食和外賣價格的差距,點外賣的次數少多了。「我現在都是騎共享單車去吃飯。」詹女士說,自己一周至少吃3次的早餐店,菜包子堂食1元/個,點外賣1.3元/個,蛋湯直接貴了8毛。

餅店老闆堅持自己送餐,外賣每單要被提成25%

店家加入外賣平臺,到底要被提成多少?萬達珍珠坊一家烘焙店的老闆告訴記者,雖然周邊很多外賣店,每天海量的外賣騎手在自家店門前來來回回,但她堅持不做外賣,一直是自己騎電瓶車送貨。

「三年前我就考慮過發展外賣,但平臺當時給我的報價是每單要提成18%。也就是說我賣一個蛋糕如果200元,要直接被他們提成36元。一盒蛋黃酥60元,直接就要被扣掉10.8元。」店主周女士說,正是因為大份額的利潤要被抽成,算了算帳,自己放棄了。「如果不是每天訂單量超過一千單,做外賣等同於給平臺打工。」

周女士說,自家店裡曾經賣過幾個月的麻辣拌,到店自提和外賣同質同價,幾個月後,她一算帳,發現掙得錢只夠買菜。「做什麼外賣,躺著不舒服嗎?」

太平街內一家知名燒餅店,因為每天客流量很大,老闆郝先生3年前開始和外賣平臺合作。但同時,郝先生仍然堅持每天親自送貨。「幾個號碼,朋友圈裡一共一萬多人,有人直接在微信下單,我就送。」郝先生告訴記者,店裡同一款套餐,外賣平臺的售價是20元,如果是微信好友直接下單,他親自送上門只要15元。這5元的差距就是平臺的抽成。

郝先生說,3年前他開始和美團合作,當時平臺的抽成比例是每單抽取18%,但之後每年平臺都在漲價,到今年平臺對他每單的抽成已經漲到了25%。「我們也不想漲價,但是平臺費用太高,所以我們只能跟著漲一點。」郝先生說,他堅持自己送貨可以讓一部分消費者買到平價套餐,但市場需求量比較大,他只有藉助平臺、請騎手送貨。

外賣還是堂食,你是哪一派?

記者在朋友圈展開了調查,有50多名網友參與了調查,在外賣和堂食的價格比較中,有超八成的受訪網友遇到過外賣比堂食貴的情況。當發現這個現象時,較多的網友還是會選擇「息事寧人」的態度。約四成的網友表示「以後儘量到店裡吃」,三成的網友則認為可以理解,覺得偶爾點一次關係不大,畢竟產品價格的提高也是為了彌補平臺的抽成,價格不高商家也會賠錢。還有三成網友痛斥外賣平臺抽成費用太高。

網友「紅茶黨」表示,外賣食品價格應該比堂食要低,因為外賣「沒有佔用現場資源不要服務不要善後」。但也有超4成的受訪網友認為,商家如此定價是合理的,畢竟不僅外賣平臺要抽成,商家自己也得付包裝費,保溫的費用。網友「昂首闊步piapia滴」表示,「不然呢?宅的時候想吃還要跑出去堂食打包,吃到嘴裡的東西突然就不香了。」網友「美少女壯士」說,「懶是致命,既然不想動,就得多付點錢」。

專家:平臺掌握強勢話語權,消費者只能用腳「投票」

一份小小的外賣,它背後牽動著消費者、商家、外賣平臺和配送員的四方利益。畢竟,消費者想要物美價廉,外賣平臺要抽成,餐飲企業要盈利,配送小哥不能白跑腿。專家看來,外賣平臺佣金上漲趨勢不可逆,所以消費者才會有外賣越吃越貴的感覺,因為補貼力度也大不如前,而餐飲企業如果想要從外賣業務中獲利,也只能跟著調價。

安徽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張瑋認為,外賣行業目前已進入穩定的流量收割期,在定價方面平臺已經掌握了強勢話語權。同時,餐飲業的定價策略很複雜,倘若外賣需求多,提價能多盈利,商家就不妨加價;如果外賣需求少,商家想促銷推廣,減價讓利也是營銷方式。餐飲業屬於市場化服務業,企業擁有完全的自主定價權,只要做到明碼標價,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就是合法的,而消費者能做的,只能是根據自身需求用腳「投票」。

相關焦點

  • 麥當勞外賣比堂食貴還要配送費:網友吵翻了
    近日,有微博網友反映,麥當勞同樣的套餐,外賣價格比堂食價格貴了11元,還要額外支付9元配送費,引發網友熱議。網友@咦-名字去哪兒了發微博稱:「在APP上點餐無意間發現同樣的單品麥樂送的價格比堂食的價格高很多。麥香魚套餐甚至貴了11塊錢?然後最後還要額外另付外送服務費?
  • 肯德基等新餐飲門店潛規則:外賣比堂食貴?
    肯德基等新餐飲門店潛規則:外賣比堂食貴?來源:聯商網2019-07-25 07:48近日肯德基、麥當勞因為外賣產品定價高於堂食的同款產品而備受關注。但事實上,餐飲門店堂食、外賣定價不一,其實早已成為行業常態。
  • 同一個漢堡、同樣的套餐,外賣卻比堂食稍貴?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朱蓉 實習生 彭格欣 趙瞳銥 同一個漢堡、同樣的套餐,外賣卻比店內堂食的售價貴出幾元錢?日前,一網友發微博稱,發現某國際連鎖餐飲品牌的外賣端的套餐銷售價格,最高比店內貴了11元。
  • 除開配送費,麥當勞外賣竟比堂食貴!回應:外賣採用單獨定價系統
    近日媒體報導,同樣的套餐,北京地區麥當勞外賣價格比堂食價格貴11元,額外還要另付近10元的外送費?記者走訪長沙的麥當勞發現,外賣價格比堂食貴是普遍現象。既然有專門的外賣費,為什麼外賣產品價格還是比堂食貴。對此,許多消費者表示不解。
  • 麥當勞外賣價格比堂食還要貴,網友吵翻了,實際上是行業潛規則
    麥當勞外賣價格比堂食還要貴,網友吵翻了,實際上是行業潛規則 這兩天 麥當勞又上了微博熱搜 原因是有人發現 同樣的麥當勞套餐 外賣的價格比堂食價格貴11元
  • 外賣要收配送費,為啥還比堂食貴
    IT之家註:堂食是指只能在店內消費,不能帶走或外賣。這幾天有一條微博炒的很火熱。有人發現,像是肯德基、麥當勞這類快餐,他們同一種菜品的外賣定價,比直接到店吃的定價一般要高1~2塊錢左右,問題是,這還是不算額外支出的配送費的。
  • 麥當勞外賣價格比堂食還要貴15元!店家這樣解釋……
    2元,同款經典麥辣雞腿漢堡套餐外賣價格比堂食貴6元,加上配送費9元,要多花15元。以肯德基香辣雞腿堡為例,在肯德基APP上選擇到店用餐,該產品標價為17.5元,而在小程序上選擇外送服務,該產品標價為19元,比堂食貴了1.5元,且需另付9元的配送費。
  • 麥當勞外賣被指比堂食貴還要配送費 網友對此展開熱議
    近日,有微博網友反映,麥當勞同樣的套餐,外賣價格比堂食價格貴了 11 元,還要額外支付 9 元配送費,引發網友熱議。網友@咦-名字去哪兒了發微博稱:「在APP上點餐無意間發現同樣的單品麥樂送的價格比堂食的價格高很多。麥香魚套餐甚至貴了 11 塊錢?然後最後還要額外另付外送服務費?
  • 外賣比堂食貴被「套路」 律師:點餐處必須明碼標註
    但近日,有南京市民反映,同一家店鋪同一道菜,外賣和堂食的價格竟然不相同,一些商家線上比線下要貴20%左右。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線上線下價格不同?商家又為何要悄悄漲價呢?3月11日,現代快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 外賣比堂食貴,店家是在「殺熟」
    同樣的套餐,外賣價格比堂食價格貴11元,還要額外支付9元的外送費。近期,有讀者在微博稱,其在麥當勞app上發現同樣的產品外送和到店的價格差較多。其中某套餐價格相差11元。北京青年報記者7月22日晚間探訪發現,麥當勞app上確實存在此情況。
  • 同一套餐外賣比堂食貴18元!麥當勞客服:因經營模式不同
    24日,記者在麥當勞的微信點餐小程序「i麥當勞點餐」和「i麥樂送」上測試發現,在濟南,麥當勞外賣也比堂食貴,差價高達18元!對這一問題,記者電話諮詢了麥樂送客服,客服的回答是因為麥樂送的經營模式和麥當勞門店不一樣,其菜單也是專屬的,促銷活動和麥當勞門店也不同,所以價格會有不同。麥當勞外賣和堂食差價普遍存在 同一套餐能差18元!
  • 總感覺外賣比堂食少?調查:10份外賣8份分量少於堂食
    總感覺外賣比堂食少?調查:10份外賣8份分量少於堂食 原標題:   隨著外賣平臺的興起,動動手點個外賣已經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生活習慣。然而,近日有多名消費者反映,送來的外賣分量明顯比堂食的少,感覺不夠吃。
  • 麥當勞同樣套餐外賣比堂食貴11元,送餐費還另算?...
    麥當勞同樣套餐外賣比堂食貴11元,送餐費還另算?...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本文原標題:《麥當勞同樣套餐外賣比堂食貴
  • 一次堂食一次外賣,堂食遠遠優於外賣
    一次堂食一次外賣,堂食遠遠優於外賣。我是一個特別容易付出感情的人,遇到對脾氣的人就全心全意對待。特別幸運在這個年紀遇到一個好的團隊,不管吃啥我都開心。「奉天老式鍋包肉」好甜……「雪綿豆沙」好甜……「芸豆烀餅」這個真的好吃呀,就是排骨有點少。後來點了一次外賣,較堂食差太多。「燉豆腐」這個也推薦,入味,豆腐也香。「野菜菌菇石榴包」這個在我心裡第一名!
  • 外賣價比堂食價貴11元?消費者懟麥當勞:請給一個合理解釋
    原標題:外賣價比堂食價貴11元?消費者懟麥當勞:請給一個合理解釋  同樣的套餐  外賣價格比堂食價格貴11元  額外還要另付近10元的外送費  北京一消費者日前通過微博  向《中國消費者報》反映了他的發現
  • 麥當勞外賣價比堂食貴11元被質疑 店員:這是公司定的
    本文轉自微信公號「中國消費者報」 同樣的套餐外賣價格比堂食價格貴11元,額外還要另付近10元的外送費,北京一消費者日前通過微博向《中國消費者報》反映了他的發現。 7月19日早上,記者先在麥當勞App上看到,麥樂送外賣平臺上,「豬柳炒雙蛋堡」的價格為16元,「吉士炒雙蛋堡」為11元。
  • 麥當勞外賣價比堂食貴11元被質疑,店員:這是公司定的
    同樣的套餐外賣價格比堂食價格貴11元,額外還要另付近10元的外送費,北京一消費者日前通過微博向《中國消費者報》反映了他的發現。7月19日早上,記者先在麥當勞App上看到,麥樂送外賣平臺上,「豬柳炒雙蛋堡」的價格為16元,「吉士炒雙蛋堡」為11元。而在北京市海澱區阜成路麥當勞店裡,記者在自助點單機上看到,兩款蛋堡的的價格分別為15.5元和10元,分別與麥樂送價格差0.5元和1元。
  • 麥當勞外賣比堂食定價高,外賣和堂食價格差別,你注意到了嗎?
    最近, 有網友反饋, 麥當勞同樣的套餐外賣價格比堂食價格貴11元,額外還要另付近10元的外送費。在麥樂送平臺上, 隨機選擇了一款「巨無霸中套餐」,套餐價格為35.5元,此外還需要付9元的外送費。而在麥當勞店自助點餐機上,同樣的套餐,卻只要29.5元。
  • 10份外賣8份分量少於堂食
    同時,又通過美團外賣花36元點了一份同樣的「泡菜五花肉拌飯」。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送來的外賣裡,同樣的外賣盒內有一層塑料小隔板,下層是米飯,上層是辣白菜、五花肉等食物,但是蔬菜明顯沒有堂食的多。於是,在外賣打包盒裡還多了一層小隔板的情況下,北青報記者分別進行稱重,最終堂食重量為706克,外賣重量為561.4克,也就是說堂食分量比外賣多了足足144.6克。
  • 同樣的菜外賣和堂食花費不同 誰動了「我」的價格?
    現代快報訊(記者 申陽 文 / 攝)點外賣,已經成了很多人日常生活一部分,動動手指,通過網絡平臺就能訂餐,十分方便。但近日,有南京市民反映,同一家店鋪同一道菜,外賣和堂食的價格竟然不相同,一些商家線上比線下要貴 20% 左右。那麼,是什麼原因, 導致線上線下價格不同?商家又為何要悄悄漲價呢?3 月 11 日,現代快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