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為什麼很少養青魚了?這主要取決於時代的變遷,同青魚刁鑽的食性。
青魚又名螺獅皖,外表和草魚十分相似。草魚體色偏黃,青魚的體色更黑一些。十幾年前,社會上比較流行用青魚送禮。那個時期,青魚的價格比較高,比四大家魚的其他成員,幾乎貴了一倍。
那個時期,冬天一到,菜市場的馬路邊全部是十幾斤重的青魚。一群人圍著瘋狂搶購,越大的青魚越值錢。平時七八塊錢一斤的青魚,這個時候能炒到15塊,甚至是二十塊錢一斤。
這些年,社會上用青魚送禮的人,一年比一年少。畢竟才一兩百塊錢的東西,拿不出手。市場上的需求少了,青魚的價格相對於以前又沒有變。農民不願意養了,不奇怪。
相對於其他淡水魚,青魚的養殖成本比較高。這是農民不願意養殖的第二個因素。
像草魚、鰱魚,只要扔魚塘裡面就行了,幾乎不用什麼養殖成本。青魚不同,青魚屬於食肉魚類,必須投餵螺螄等甲殼類食物。
過去,螺獅這些甲殼類的東西都不值錢,才幾毛錢一斤。甚至不用花錢,河溝裡到處都是。現在一斤螺獅的價格,就要3塊來錢。十斤螺獅也未必能餵出一斤青魚,一斤青魚才賣10塊錢左右。
用螺獅養殖青魚獲利,不如直接賣螺獅。
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已經很少有農民規模化養殖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