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輕食更健康 當心感染寄生蟲

2021-01-11 廈門新聞網

  新鮮蔬菜水果為主的「輕食」受一些時尚人士歡迎。 (資料圖)

  輕食,原是指分量不多的食物, 現通常指低脂肪、低熱量、少糖、少鹽且富含高纖維和營養的食物。目前,它頗受追求時尚健康食客的歡迎。不過,其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風險不容小覷。

  廈門市食品安全專家、集美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蘇國成說,商家應嚴格把控食材來源、加工、儲存等環節的風險,食客們在選擇餐廳時,也應注意考量其實力。

  記者 高金環 通訊員 劉偉程 黃煜

  生吃

  三文魚、金槍魚等都是寄生蟲的宿主

  沙拉是輕食中較普遍的一道菜,除了蔬菜,有的會拌入生魚片等。

  生魚片又稱魚生,是以新鮮的魚貝類切成片,蘸調味料食用的食物總稱,它鮮嫩可口、營養豐富,深受大眾喜愛。

  生魚片原料中,不論是淡水魚還是深海魚都容易感染寄生蟲。不少淡水魚中含有肝吸蟲、肺吸蟲及蟲卵等;深海魚中,異尖線蟲是最常見的寄生蟲之一,分布遍及全球。市民常吃的三文魚、大馬哈魚、金槍魚、鱈魚、海鰻,石斑魚等海魚,都是異尖線蟲的宿主。人生食海魚易感染異尖線蟲,可引起噁心嘔吐、劇烈腹痛等症狀。

  加工

  最好具備低溫環境的生食加工間

  製作輕食,對衛生條件要求高,若操作不當,汙染概率大。

  很多輕食餐廳對外宣稱,以有機蔬菜為食材原料,這也是吸引食客前往就餐的重要賣點之一,但有機產品並不意味著沒有食品安全隱患。比如,有些有機蔬菜是用人畜排洩物施肥,如果肥料發酵腐熟沒有處理好,可能存在把多種寄生蟲引入食品的隱患。因此,輕食餐廳在選擇食材原料時應嚴把源頭關口,烹調處理時必須認真清洗。

  同時,人們用切過生魚片的刀、砧板,切生食菜時,也可能引起寄生蟲感染。專家建議,餐廳製作輕食,應分區域操作,比如在生食加工間裡操作。這類加工間應控制在低溫環境下。食客前往就餐,應該注意觀察就餐場所是否具備這樣的操作區域。

  儲存

  商家生熟食品應分開放置

  出於保鮮需要,餐廳裡待售的生菜卷、三明治等可攜式西餐輕食,煮熟切開後放置一段時間的雞蛋,以及飯卷、壽司之類日式輕食,往往放在冰櫃中冷藏儲存。如果冰櫃清潔度差,食物存放時間長,比如幾個小時,就有感染嗜冷菌風險。

  在冰箱中,當其他的細菌被凍死或是生長繁殖減慢時,嗜冷菌卻如魚得水,在其適宜的生長溫度中,快速生長、大量繁殖。部分嗜冷菌具有致病性,又可稱為致病性嗜冷菌。據了解, 食用了被致病性嗜冷菌汙染的食物,市民容易產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單核增生李斯特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等都是可在低溫環境中生長的致病菌,沙拉、肉製品等是它們喜歡「拜訪」的食物。

  專家建議,商家應定期清潔冰箱,以免細菌滋生;生熟食品分開放置;市民儘量選擇食品安全等級較高的餐廳就餐,在吃飯前洗乾淨手,進食時佐以薑末、醋汁和大蒜,或選用配以酸醋汁的沙拉。

  想了解更多食品安全科普知識,請掃二維碼,關注「食安廈門」微信公眾號。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生魚片含寄生蟲 當心生食時尚陷阱
    生魚片含寄生蟲 當心生食時尚陷阱來源:36健康網  2014-12-08 | 我要評論原標題:生魚片含寄生蟲當心生食時尚陷阱核心提示:不少人在吃海鮮時講究生吃、新鮮著吃,但這種吃法恰恰也是導致食物中毒的重要原因。
  • 當心牛帶絛蟲感染!【健康捉「謠」記...
    當心牛帶絛蟲感染!三分五分肉挺嫩一飽口福的時候當心牛帶絛蟲感染來看看本期【健康捉「謠」記】一起來學習一下吧!牛帶絛蟲是什麼寄生蟲?牛帶絛蟲又名牛肉絛蟲,成蟲乳白色,長度可達4~8m。牛帶絛蟲是怎樣感染人的?人們因進食不熟的,帶囊尾蚴的牛肉而感染。例如前面講到的三分、五分熟牛排,如果裡面含有囊尾蚴而未被徹底烹煮殺死,人很有可能被感染。人得了牛帶絛蟲病有什麼症狀?牛帶絛蟲病的潛伏期從吞食牛囊尾蚴至糞便中出現蟲體節片或蟲卵,約需3個月。
  • 當心牛帶絛蟲感染
    當心牛帶絛蟲感染 2020-01-03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寄生蟲 + 病菌,你還覺得生吃健康嗎
    此外,我是中國食品闢謠聯盟專家團成員,連續三年獲得今日頭條頒發的「十大營養健康創作者」獎項。最近幾年,西餐、日韓料理在中國越來越流行,許多人都開始接受生食了,生魚片、生蔬菜沙拉到處可見,甚至生拌牛肉、生蠔也有人願意嘗試。
  • 生肉勿食,內有寄生蟲!生菜中寄生蟲更可怕!水果生吃還是榨汁?
    殊不知,人類進化了幾十萬年,甚至幾百萬年,身體早已適應了熟食,而吃生食很可能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營養師建議,生食,能不吃就不要吃!生魚含肝吸蟲、荷爾蒙,尤其淡水魚風險高許多淡水魚類或生蠔,它們都含有肝吸蟲。
  • 健康知多點 | 吃三文魚會感染寄生蟲嗎?如何防止「病從口入」?
    中華醫學會寄生蟲病診治學組組長、浙江省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主委、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黃建榮教授曾說,如果三文魚攜帶寄生蟲,其傳染的主要為異尖線蟲病「如果是正規途徑購買的三文魚,經過檢驗檢疫嚴格把關的,一般都經過冷凍處理,這些寄生蟲對溫度比較敏感,在低溫下可以被殺死。」同時,黃建榮教授表示,這種寄生蟲病主要在魚類之間感染,人體感染的機率相對不高,因此大家在謹慎選擇的前提下,不必過度恐慌。
  • 當心!吃火鍋時千萬注意這件事!一男子竟因此感染寄生蟲……
    大家都知道   這寄生蟲長在肚子裡   都會讓人很不舒服   要是活蟲長在腦子裡……   細思恐極!   腦囊蟲病與癲癇關係密切,也是一種常見的嚴重危害中樞神經系統的寄生蟲疾病。在我國主要流行於東北、華北地區。   那麼,人是如何感染腦囊蟲病的?
  • 小心感染寄生蟲
    民間有很多偏方,說吃蛇膽可以治療疾病,有些地區甚至有生吃蛇膽「進補」的習俗,認為生吃蛇膽有「大補」功效。事實真是這樣的嗎?專家指出,蛇膽確實是一味中藥,性涼,味苦微甘,具有祛風除溼,清涼明目等功效,但它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是截然不同的。
  • 這種蔬菜不能生吃,可能感染寄生蟲
    無論是生吃,還是當蔬菜清炒、火鍋,都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不過,荸薺生吃卻會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一、生吃可能感染寄生蟲 說起寄生蟲,媽媽們都會不明覺厲,畢竟它可是危害寶寶健康的
  • 輕食減肥?學會搭配才能健康瘦
    夏天來了,為了盡顯輕盈好身材,小仙女都在拼盡全力減肥。可炎炎夏日不想吃熱氣騰騰又油膩的飯菜,於是很多小仙女都點起了輕食。關於輕食,其實並沒有一個嚴格的定。大體上是指不經大油大鹽烹炒,能量相對較低;而且分量不大,能快速上桌,快速吃的果腹食物。
  • 吃日本料理容易感染寄生蟲嗎?
    但生吃魚片還是有一定風險存在的,比如寄生蟲等等。一直以來,海水魚因其營養豐富和味道鮮美而被視為一類優質食材。在眾多的烹調方法中,生食因其號稱能夠最大程度保留海水魚的營養成份和新鮮口感,近些年在中國逐漸流行了起來。有一種說法稱:由於寄生蟲無法生活在海水中,因此海水魚體內沒有寄生蟲存在。所以只要注意廚具和餐具的衛生,生食海水魚就不必擔心寄生蟲的問題。真的是這樣嗎?
  • 吃三文魚生魚片小心感染寄生蟲
    而虹鱒如果生吃,感染寄生蟲的風險高……最新發布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的編制聲明稱,國外三文魚供應商Marine Harvest公司的三文魚養殖手冊(2018年)中對三文魚的定義中也表示,三文魚是鮭科魚類中某些種的通用名,包括大西洋鮭、鱒魚等,養殖和野生捕撈以及來源於海水和淡水的也在定義範圍內。
  • 海魚中檢測出異尖線蟲幼蟲 生食海鮮易感染
    日前,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對市面上的海鮮水產品進行食源性寄生蟲檢測時,在抽檢的海魚中檢測到異尖線蟲幼蟲。對此,疾控專家提醒,用佐料或白酒殺死寄生蟲的做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不要因享受一時的「口福」而讓自己的健康受到威脅,海鮮、河鮮一定要煮熟煮透方能安全食用。
  • 愛吃牛蛙的 警惕吃出寄生蟲!感染量大會堵塞膽道
    不過,為了預防寄生蟲感染,應該不生食或半生食水產品、蔬菜,提倡熟食。牛蛙十分美味,很多人關心,吃牛蛙到底安不安全?周曉農表示,蛙類的確感染寄生蟲的概率較高,但由於牛蛙大部分是人工飼養的,感染概率可能相對低些。如果牛蛙是野生的可能會有曼氏裂頭蚴感染,人如果生食或半生食野生牛蛙的話就可能感染,引起曼氏裂頭蚴病。
  • 被寄生蟲感染,身體或有暗示,第一個很常見,可惜多數人或沒在意
    便利是便利了,也吃得比較好了,但是大家通常都會忽略一個問題,就是飲食是否安全,到底衛不衛生,特別是出去吃飯,又或者是點外賣,安全問題都是讓人有些擔心的。很容易就會給身體帶來細菌和寄生蟲,從而也就會給身體帶來相關的不利影響。所以,為了健康,也應該注意日常飲食的安全衛生問題。如果想要知道自己身體有沒有寄生蟲,可以從身體的幾個變化來看。
  • 生食虹鱒風險幾何?專家:淡水魚類都可感染肝吸蟲
    (原標題:生食虹鱒風險幾何?寄生蟲學家:所有淡水魚類都可感染肝吸蟲)在上海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8月21日召開的「三文魚」定義之爭公開討論會上,一位《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的制定者聲稱,「鹹水和淡水「的寄生蟲風險是同樣的,沒有大小之分。
  • 福建男子高燒10天,肝臟驚現寄生蟲!廈門人最近這些食物慎吃!|肝...
    福建男子突然高燒十天肝臟驚現寄生蟲萬萬沒想到原來是吃了這食物!警惕!警惕!很多廈門人都有這習慣都愛吃這些菜千萬當心,一不小心要命!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愛吃生蔬菜、魚片等生食更以為粘上醬料就可以吃得更安全放心然而真相併非如此
  • 生肉不可食,內有寄生蟲!生菜也有寄生蟲嗎?水果生吃還是榨汁?
    殊不知,人類進化了幾十萬年,甚至幾百萬年,身體早已適應了熟食,而吃生食很可能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營養師建議,生食,能不吃就不要吃! 另外,愛吃黃鱔、泥鰍等淡水魚要注意,有的農夫、漁夫為了讓魚更好吃,會放一點激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荷爾蒙使魚產生更多油脂,提升口感。這種激素以女性荷爾蒙為最主要,會使人提早發育,甚至對某些人身體產生特殊作用。
  • 飲食感染寄生蟲危害大!日常注意4方面,遠離無名「禍害」
    隨著深入的檢查,馮生被確診為中樞神經系統寄生蟲感染,感染的寄生蟲為廣州管圓線蟲。目前,醫學上認為廣州管圓線蟲是人類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腦炎的主要病原體,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死亡。而食用未經煮熟或生的感染期幼蟲的軟體動物、像魚、蝦、蟹或被汙染的蔬果、生水等都是感染的原因。加上黃先生此前吃過生魚片,基本可以判斷感染來源,幸而在接受抗寄生蟲治療之後,病情有所緩解。
  • 吃龍蝦應去掉蝦頭蝦線 生吃冰鎮小龍蝦當心寄生蟲!
    夏天吃冰鎮小龍蝦更清爽?關於小龍蝦的吃法五花八門,但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永遠是味蕾享受的底線。記者邀請醫療、水產專家和廚師,就一些小龍蝦吃法、製法的健康隱患進行分析,幫助消費者尋味和健康兩不誤。長沙市第四醫院急診科主任黃豔介紹,小龍蝦的器官大部分集中在頭部,其中讓人衷愛的是蝦黃,蝦黃是小龍蝦的性腺,非常美味,也有影響食用者健康的器官,像肝臟、排洩器官、排洩孔等。小龍蝦生活在湖裡、河裡,不可避免地攝入砷、鎘、鉛等重金屬,這些重金屬大多集聚在小龍蝦的頭部。重金屬不能被代謝掉,進入人體後,將成為健康隱患。因此,不建議食用小龍蝦的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