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茶、八分酒、三叩首」,是什麼講究?

2021-01-20 茶道品味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酒文化也是具有很長的歷史。中國人自古講究一個「敬」字,不僅敬物、敬天、敬地;更是「敬」人:敬先人、敬長輩、敬賓客、敬朋友。


詩仙李白曾「舉杯邀明月」,他孤單一人喝酒,只能向明月敬酒一杯。


在敬茶敬酒中,也有一些規矩和講究,有著耐人尋味的文化內蘊。


標題中的七分茶、八分酒並不是給茶酒打分,三叩首也並非指真正磕三次頭的意思。




給大家說個典故。


話說蘇東波被貶到湖北黃州,臨走時,王安石有個交待,讓他回京城時,帶一些長江中峽的水回來。


三年後,蘇東坡才想起取水的事。


於是他急忙讓船夫回頭,可船夫說,三峽水流如此湍急,回頭談何容易,三峽的水一流而下,下峽水不是也從中峽來的嗎?


蘇東波一想,也是啊,就取了下峽水去了京城。 


他把水送去給王安石時,茶泡好,王安石親手給自己和蘇東波各倒了一杯,卻只有七分,蘇東坡心中想,此老如此吝惜,一杯茶也不肯倒滿。


王安石端起茶,喝了一口,品評一番,皺起眉頭說道:你這水是下峽水,可不是中峽水吧。


蘇東坡嚇了一跳,以為王安石監視自己,就老老實實說了情況。


只聽王安石款款說道:三峽水性甘純活潑,泡茶皆佳,唯上峽失之輕浮,下峽失之凝濁,只有中峽水中正輕靈,泡茶最佳。


蘇東坡這才如醍醐灌頂,幡然醒悟。


王安石又說道:你見老夫斟茶只有七分,心中一定編排老夫的不是。


蘇東坡被說中心事,忙說不敢。


王安石又說道:這長江水來之不易,你自己知曉,不消老夫饒舌。這蒙頂茶進貢,一年正貢365葉茶葉,也就20斤,皇上欽賜,也只有論錢而已。斟茶七分,表示茶葉的珍貴,也是表示對送禮人的尊敬。斟滿杯讓你驢飲,你能珍惜嗎?好酒稍為寬裕,也就八分吧。蘇東波聽了,一句也不敢回應。


「七分茶、八分酒」意思是太多或太少都會被認為不識禮數。



傳說乾隆微服南巡到一家茶樓喝茶,當地知府知道了這一情況,非常害怕皇帝老子出現意外,拼了老命也要去護駕,於是知府喬裝打扮,到了茶樓,在皇帝對面末座的位置坐下。


乾隆皇帝心知肚明,也不去揭穿,裝模作樣的把久聞大名、相見恨晚的話語一說之後,便要給知府倒茶,知府誠惶誠恐,但也不好當即跪在地上叩謝主隆恩,於是靈機一動,彎起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在桌面上輕叩三下,權代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


後來這個故事流傳下來,很多人在敬茶喝茶的時候為了表示尊重和謝意,就會用手指在桌上輕叩表示禮節,於是這一習俗就這麼流傳下來,之後在酒桌上也就流傳開來。




酒有三叩首,指的是三種叩指:



五指併攏成拳,拳心向下,五個手指一路敲擊桌面,相當於甘拜下風膜拜禮,一樣平常敲三下便可。 



食指中指併攏,敲擊桌面,相當於雙手抱拳作揖。敲三下注解尊敬。 



食指或中指敲擊桌面,相當於點下頭便可。如特欣賞子弟,可敲三下。 


請記清楚啦,敬酒的時候,可不要叩錯了哦。


從古至今,講究「敬」的中國人,把「敬」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尊敬天地、尊敬身邊的人和事,不僅與萬事萬物和諧相處,還體現出中華民族謙遜的美德。

以上圖文重在分享,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24小時內處理!


相關焦點

  • 「七分茶、八分酒、三叩首」,是什麼講究?
    標題中的七分茶、八分酒並不是給茶酒打分,三叩首也並非指真正磕三次頭的意思。七分茶、八分酒「七分茶、八分酒」有個典故。這蒙頂茶進貢,一年正貢365葉茶葉,也就20斤,皇上欽賜,也只有論錢而已。斟茶七分,表示茶葉的珍貴,也是表示對送禮人的尊敬。斟滿杯讓你驢飲,你能珍惜嗎?好酒稍為寬裕,也就八分吧。蘇東波聽了,一句也不敢回應。
  • 什麼是茶七飯八酒十分?
    這蒙頂茶進貢,一年正貢365葉,陪茶20斤,皇上欽賜,也只有論錢而已,斟茶七分,表示茶葉的珍貴,也是表示對送禮人的尊敬;斟滿杯讓你驢飲,你能珍惜嗎?」蘇東坡頓時清醒,一句也不敢回應,只能默默點頭表示贊同。歷史故事,口口相傳上千年,幾分真假不好判斷,但民間茶只斟七分,避免「茶滿欺人」的講究卻是實實在在的。
  • 俗語:茶七飯八,酒十分,酒桌上的講究,春節回家就能用上
    俗語:茶七飯八,酒十分,酒桌上的講究,春節回家就能用上馬上就要到春節了,大家一定都在購買年貨,準備到親戚家或者朋友家拜年用,這到別人家拜年,人家一定會留下吃飯,所以這就涉及到了餐桌上的禮儀,在酒桌上如果你失了禮儀就會鬧出笑話,弄的場面十分尷尬
  • 茶七飯八酒滿杯
    那麼今天我們來看看「茶七飯八酒滿杯」的意思。 其實,「茶七飯八酒滿杯」的意思很好懂,就是給客人倒茶以七分為限,給客人添飯以八分為準,給客人斟酒則要酒滿杯盈。這樣的規矩是如何形成的,因為事屬民俗,所以,權威記載很少。偶爾看到的也只是傳說之類。按照現代茶道的說法,茶倒七分,是有禪道意味的,即所謂「從來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
  • 老祖宗說:茶七飯八,酒十分,教你待客的講究
    老祖宗說:茶七飯八,酒十分,教你待客的講究春節是走親訪友的好日子,借著這個舉國歡慶的機會親戚朋友們可以走動走動、聯絡聯絡感情。有些地方講究大年初二開始走親戚,從娘家開始,家族比較大的走一圈可能得好幾天。
  • 俗語:「茶七、飯八、酒十分」,啥意思?過年了家裡來客人要注意
    從古至今,我們都很講究待客之道,有客人來到家裡的時候,我們總要拿出最好的東西來招待客人,對於宴請,待客一直以來都有著十分講究的學問。古語云:「不學禮,無以立」,在招待客人時禮是很重要的,這樣不但能反映出主人的識大禮,也能讓客人得到應有的心裡滿足。
  • 為什麼老人常說「茶七飯八酒十分」?從倒茶斟酒到為人處世
    中華傳統文化中,接待習俗尤為重要,如把茶水或酒斟入杯盅以多少為宜,是有講究的。所謂「茶七飯八酒十分」是指主人給客人倒茶斟酒時,茶杯、酒杯滿到什麼程度而說的。俗語說的好「從來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若以茶待客,則以倒七分為敬,不宜過滿。以便客人端茶杯飲用時,不至於因茶水外溢而失禮。
  • 「茶七飯八酒常滿」應該明白的待客之道
    老話常說:「茶七飯八酒常滿」,這句話說的就是待客之道,也是「度」。其實這句話並不難理解,給客人倒茶,倒七分滿剛剛好,給客人盛飯八分滿剛剛好,而給客人倒酒,必須要把酒杯斟滿。那麼,為什麼用這個「度」呢?其實裡面大有玄機!
  • 茶話記|酒滿茶淺,從來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
    中國歷來是禮儀之邦,國人重禮,待客自是多有講究,而待客之飲茶與酒,經過上千年的浸潤,也形成了許多特殊的禮節。在日常生活中,斟茶倒酒人人都能信手拈來,但這看似最尋常之事,殊不知小細節裡往往藏著大智慧。民間俗語有云: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 話留三分軟,茶倒七分滿
    話留三分軟,茶倒七分滿 有句話說, 你越顯擺什麼說明你越缺少什麼, 也有話說, 越缺少什麼越覺得別人炫耀什麼, 站的高度不同,看的風景不一樣, 站的立場不同,看的角度也不同,
  • 俗語:茶七飯八,酒十分,什麼意思?快過年了,看看這些待客之禮
    俗語:茶七飯八,酒十分,什麼意思?快過年了,看看這些待客之禮每當新春佳節,我們都會走親訪友,為他們帶去新年祝福。對於親友的拜訪,人們自然也要以禮相待,我國的待客之道,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準則,今天我們所講的:茶七飯八酒十分,便是待客之道的其中之一。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俗語,但對其內容究竟何意?形成的緣由是什麼?大多數人卻並不清楚。今天我們就來仔細講述一下這句俗語。
  • 俗語說「茶七飯八酒滿盅」,農村宴請規矩多,男人早懂少吃虧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茶七飯八酒滿盅」,農村宴請規矩多,男人早懂少吃虧!網絡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然而在農村其實也有諸多講究,甚至可以說農村人的規矩也是種類繁多,尤其體現在農村宴請。
  • 茶七飯八酒十分?體現待客之道的機會來啦!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脈絡源遠流長,素有「禮儀之邦」之美稱,故此,在設宴待客之道上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所謂「茶七、飯八、酒十分」便是其中的一種體現。 茶七
  • 農村待客的規矩,老人常說「茶七,飯八,酒十分」是什麼意思?
    經常能聽到村裡老人講,「茶七飯八酒十分」,這就是日常在招待來客時候的規矩。日常的時候可能大家都不拘小節,但在隆重一些場合中就顯得很有必要了。給人倒茶要倒七分滿,盛飯要盛八分滿,倒酒要倒十分滿。大致如今具體的尺度自己把握,這樣更能顯示出對於來客的尊敬,也有更深層次的含義在裡面。
  • 古人講「茶七,飯八,酒十分」,數字背後飽含深意,避免鬧出誤會
    「茶七,飯八,酒十分」,就是古人在接待客人時的禮節之一。大概意思為給客人倒茶時,茶水只需要沒過茶杯的七分高即可。如果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就是千萬不能將茶杯倒滿。因為在古代人的意識中,茶水一旦倒滿,就是送客的意思。
  • 俗話說:茶七飯八酒滿杯!那麼愛情要幾分滿呢!
    老話說得好茶七飯八酒滿杯啊,那麼這句話是怎麼個意思呢?其實通俗的來理解就是說,茶七就是說給客人倒茶要倒七分滿,在滿了客人都不好端了,容易溢出來,水滿則溢嘛,給客人倒七分茶也是表達對客人的一種尊敬;飯八的意思就是說吃飯要吃八分飽,你吃太飽了容易撐著反胃,不舒服,吃少了呢過不一會就會覺得餓,所以吃八分飽是正好的;酒滿杯的意思就更容易理解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嘛,喝酒就要大口的喝,你給客人倒酒倒少了或者自己喝酒喝少了別人會覺得你看不起他,所以喝酒就要大口的喝,倒酒也要倒滿
  • 為什麼人們常說「茶倒七分,酒要滿斟」?這才是待客之道
    或許是口音的問題,我聽不太清大伯的話,但是大伯是真的熱情,給我倒了一杯又一杯的酒,杯杯滿溢出來,杯杯都是情誼,待客的熱情。忽然的就想起了那句「茶倒七分,酒要滿斟」。大伯的確是每杯都給我倒得滿滿的,讓我感受到了他的熱情,也是在那一刻讓我喜歡上了那個偏僻的小鎮,或許這就是愛屋及烏吧。
  • 茶斟七分滿,泡茶待客,喝茶時,這三點禮節您留意過嗎?
    《2》提到泡茶待客的禮節,茶斟七、八分滿這點,是不少茶友都熟知的。一次,有位外地的朋友過來喝茶。席間,話題聊到了這上邊。茶為什麼只斟七分滿?因為按老一輩傳下來的規矩,酒滿敬人,茶滿欺人。茶與酒不同,往往剛剛沏出來的茶,溫度還處於比較高的狀態。如果給客人斟茶時,茶斟得太滿,容易溢出來。
  • 「拜三不拜四」,老祖宗叩首也有講究,快看看你做的對不對
    相信大家都知道,古人給我們流傳下來很多文化,同時也有一些習俗也流傳了下來,就比如說在磕頭的時候,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其實這也是古人的一種禮儀,雖然在今天我們已經忘記了大半。其實就是說,這其實說的就是關於叩首方面的事情,跪在地上之後,用雙手撐地,然後慢慢磕頭,不過和家裡的長輩還是比較少的,一般都是見皇上的時候,或者是給長輩上墳的時候才會這樣做,畢竟男兒膝下有黃金,不是可以隨便跪的。
  • 未來醬酒文化|酒與人生,杯中酒,三分醉,七分醒
    人的一生其實如「深碗」,什麼都能裝下,能裝山珍海味,能裝野菜粗糧,能裝千年美酒,能盛平淡涼水。人生如酒,三分醉,七分醒,沒有人是無緣無故,出現在你的生命裡的,每一個人的出現,都有原因,都值得感激。喜歡你的人,給了你溫暖和勇氣。你喜歡的人,讓你學會了愛和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