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高溫的夏天看《巨齒鯊》準沒錯,讓嗜血的鯊魚為你消暑

2020-12-19 電影通緝令

發現一個現象,關於鯊魚的電影有很多,但是能第一時間說出來的就那麼幾部。

一方面這說明我們熱衷於拍攝鯊魚這種題材的電影;

另一方面,關於鯊魚的片子經典的不多。

一提到鯊魚電影,你最先想到的還是40多年前史匹柏的《大白鯊》。

《大白鯊》劇照

近幾年也有不少關於鯊魚的電影,

比如《鯊海》和《鯊灘》,但都是小製作,掀起的浪花並不大。

8月10日本周五終於要上一部大製作,相信很多人都在期待的——

《巨齒鯊》

巨齒鯊有多大?

全長25米,重70噸。什麼概念?

當年史匹柏拍攝的大白鯊長6.5米,重3噸左右。

大家可以自己對比一下。

這麼一個龐然大物,要去對付他,比當年難度要大很多。

這也是《巨齒鯊》最大的看點。

畢竟作為一部商業電影,要做到既爽又邏輯自恰非常難得。

在我看來,《巨齒鯊》非常好地完成了任務。這也無疑是升級版大白鯊和深海侏羅紀的混合體。

首先,視覺上的效果非常震撼,巨齒鯊確實稱得上史前怪物,這一點電影做得非常出色,仿若進入侏羅紀世界。

很多鏡頭都讓人對深海產生恐懼,甚至都不太敢下海了,當年《大白鯊》上映之後,一些海灘人跡寥寥,導致旅遊業慘澹。這部電影有同樣的貢獻。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一些情緒作祟,我知道淺海哪裡來的鯊魚。

其次,故事上起承轉合都做得標準,非常好萊塢。包括傑森斯坦森和李冰冰的對手戲都看的我酥麻,一點都不違和,兩個人在電影中的情感建立也很巧妙,在繼女和前妻的慫恿下,傑森斯坦森對於女人的感情慢慢復甦。

越來越口味刁鑽的觀眾其實不會只滿足於主人公吊打怪物的戲碼,他們還會關心這些怪物是如何產生的,是基因突變?是人類科研導致變異?還是天降神物?

這些都是附著於劇情有效發展的東西,如果電影給不了這些其實觀感會大打折扣。

物種如何起源,他與人類的關係是什麼?我們可以回過頭梳理以前的一些關於鯊魚的電影,

《大白鯊》是在淺海吃人,遭到人類的反擊獵殺,是人與動物的博弈,相對來說,比較簡單。

到了《深海狂鯊》,是人類想要通過鯊魚來做科研,然後被鯊魚報復,到了這一層,上升到了人與命運的抗爭。

《深海狂鯊》劇照

這種思路影響了後來整個好萊塢的創作,比如《猩球崛起》,《狂暴巨獸》等。

《猩球崛起》劇照

講的還是人性的貪婪最終吞噬自己。

最近的《鯊海》和《鯊灘》,更多的是展現冒險主義和極客,觀賞鯊魚以及鯊海衝浪都是對大自然的冒犯引發的災難。

然而《巨齒鯊》是什麼?

人類探險未知領域引起的災難。

探險馬裡亞納海溝一直是人類研究深海的課題。

所以在電影中探尋這個地方也增添了現實依據,當年詹姆斯卡梅隆就成功潛入馬裡亞納海溝的最底部。

大概是10941米,成為單槍匹馬潛至這一「地球最深處」的第一人。

了不起的卡神。

如果你對於這個深度沒有概念的話,我這樣說吧,一個珠穆朗瑪峰放進去都看不到頂。

而馬裡亞納海溝的形成經過了大約6000萬年,海底巨大的壓力和黑暗環境和常年恆溫成了巨齒鯊成長的溫床。

巨齒鯊不是憑空來的,而是有現實生存依據的。它和霸王龍不一樣的是,他不是靠科技復活的,所以讓他顯得更加神秘,這種神秘感又給它帶來更多震懾人類的力量。

科研船沉入海底,船體被襲擊之後,都不知道被什麼東西攻擊了,這種深海恐懼可想而知。

無知的人類。

所以救援就變得非常迫切。

深海救援和太空救援區別還是很大的。

太空救援更多的需要時間,馬特達蒙當年在火星上自己種了三年土豆才等來救援人員。

但是海底救援刻不容緩,首先是氧氣不足以支撐很長時間,其次,海底有吃人的大鯊魚,加上被流放完全黑暗世界的這種恐怖感足以讓人精神崩潰。

雖然時間上要求非常緊迫,但是在海底和鯊魚搏鬥還是有很大的空間發揮,畢竟海底有各種珊瑚,礁嶼,還有常年地殼運動形成的溝壑,這些障礙物在人鯊搏鬥時不亞於一次《星球大戰》。

傑森斯坦森上天入地,肉搏巨齒鯊,有一場戲非常震撼,大鯊魚向海面張開血盆大口,傑森斯坦森剛好從嘴邊沖天而出,人類是如此的渺小,但是又展現驚人的爆發力,但這些在巨齒鯊面前都不值一提,它的破壞力太大。

人類用盡所有辦法獵殺它,因為它吃人,所以要殺掉它,用槍,有炸彈,用毒液,無所不用。

這個過程既殘忍又爽。

在《大白鯊》中,最後消滅它還是用一個滅火器當炸彈。在這裡已經升級,炸彈的作用只為讓觀眾看清大鯊魚的五臟六腑,這種視覺上的「不適感」也是現在商業片所追求的。

怪物在視覺上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大再放大,比如《環太平洋》裡面的沖天機甲,比如《狂暴巨獸》裡面的大猩猩,連我們徐克電影裡面的大金剛都是,大到一塊屏幕都裝不下。

《環太平洋》劇照

這種生理上的刺激是觀眾喜歡的,所以我們的怪物越來越大,人鯊對決時的驚悚、恐懼刺激腎上腺素飆升,感官愉悅與心理上的震顫達到頂點。

當然《巨齒鯊》除了「爽」之外,在人類與自然博弈的這個主題上也進行了恰如其分的探討與拓展。

怪物所釀成悲劇的終極締造者其實是人類,倘若人類可以與鯊魚進行有效的對話,對自然存在一份敬畏之心,局面會不會有所不同?當然這份思索並沒有標準答案。

總而言之,持續高溫的夏天看《巨齒鯊》準沒錯,讓嗜血的鯊魚為你消暑。

本文系【電影通緝令】獨家稿件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巨齒鯊》裡嚇了我好幾次的鯊魚居然是特效?這才是真的良心特效
    最近有沒有小夥伴去看電影《巨齒鯊》啊,不得不承認,這部電影是真的很良心,雖然劇情有點扯,但是主角們的演技動作戲還有特效,都完全足以彌補劇情方面的弱勢,尤其是特效,真的值得大大的稱讚。想當初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有幾個鏡頭是巨齒鯊直接衝過來的畫面,小編當初是真的被嚇了一跳,那種明知道危險在靠近卻不知道在哪一秒會出現,讓人提心弔膽,有幾個鏡頭還差點驚呼出聲!
  • 《巨齒鯊》告訴你最恐怖的生物並不是鯊魚
    整個故事的梗概,用巨齒鯊本鯊的話來說:「我在海底待的好好的,莫名其妙就成了被狙殺的目標,我招誰惹誰了?我TM睡個覺也有錯嗎!」有影評人說這部華萊塢大片空有華麗的特效,想要表達的主題卻很空泛,看完正片不知所云。
  • 《巨齒鯊》熱映 鯊魚題材層出不窮《大白鯊》經典地位無人能及
    炎炎夏日來襲,消暑良方最好不過三五成群結伴出遊大海邊暢泳。然而,自從史蒂芬史匹柏1975年拍攝影片《大白鯊》之後,不少人都對海灘有了一點點陰影,生怕突然從海裡竄出一條大鯊魚,無辜的淪為它們的飽腹大餐。
  • 被誤會的鯊魚:《巨齒鯊》不可怕 人類想像鯊魚的方式才可怕
    然而,小說中的巨齒鯊長著危險的鰭,下巴咀嚼不停,並且對人類懷恨在心,這些障眼法般的描述使得我們無從習得鯊魚真正的迷人之處。我們把影片中的鯊魚和真正的鯊魚混為一談,這就導致現實中人們普遍把鯊魚看作必須趕盡殺絕的惡獸。從歷史上看,由於人類對鯊魚研究投入的資金不足,所以有關鯊魚的神話傳說才會如此之多。現在,我們開始意識到,鯊魚對於維持人類賴以生存的健康海洋環境至關重要。
  • 《巨齒鯊》傑森斯坦森、李冰冰狂鬥巨獸,「最強鯊器」大殺四方
    如今,又一部鯊魚大片洶湧而來,這便是由華納影業精心打造的商業大作《巨齒鯊》。故事由一項正在進行的海底科研項目開啟,偶然的一次科考潛水艇下潛,卻遭遇了未知生物的攻擊,設備被毀,科研人員被困海底。密閉的恐懼,血盆大口的撕咬,神出鬼沒如靈魂般的魅影——從視聽效果來看,《巨齒鯊》甩出了眾多同題材影片十幾條街。從陣容看,傑森·斯坦森搭檔李冰冰,以及眾多的好萊塢演員參演,也是類型片中少有的一線組合。
  • 《巨齒鯊》:為何鯊魚題材影片會票房大賣?
    由喬·德特杜巴執導、傑森·斯坦森主演的電影《巨齒鯊》有望在本周末延續這一傳統。它於上周五登陸美國、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影院。該片製作預算約為1.5億美元,是有史以來耗資最多的鯊魚題材影片——但它仍有望獲得盈利。北美院線聯盟的票房分析師傑夫·博克向石英財經網站表示:「人們喜歡鯊魚題材電影。
  • 傑森斯坦為拍《巨齒鯊》,親自餵養三米多長的大鯊魚,太拼了!
    原來幾個月前,傑森在訓練中受傷,腳趾骨折,所以腳趾不能受到壓迫,出席活動也只可以穿拖鞋……聽起來還真有點心疼,說起傑森他也確實不容易,16日上海電影節、17日《巨齒鯊》發布會,為電影馬不停蹄地跑宣傳,輕傷不下火線,可見《巨齒鯊》這部電影對他來說有多重要。
  • 大得離奇,同樣是鯊魚,巨齒鯊比史上第二大鯊魚還要大得多
    巨齒鯊的巨大不僅僅在於這個數字,而是在於生物學上的難以理解,因為它遠遠超過了它所在鯊魚家族的標準體型。根據生物學分類,巨齒鯊屬於軟骨魚綱鼠鯊目鼠鯊科動物,而它所屬的鼠鯊目在今天還有13種不同的鯊魚,如錐齒鯊科、劍吻鯊科、鯖鯊科等等。但是 ,所有鼠鯊目的鯊魚都不僅僅是比巨齒鯊小,而且幾乎只是它體長的零頭。
  • 北美票房|《巨齒鯊》遠超預期,刷新鯊魚電影新紀錄
    即便如此,由於先期口碑平平(「爛番茄」好評率為不及格的49%),好萊塢業界早先認為該片的票房前景並不樂觀,預測開畫票房僅為2000萬美元-2400萬美元,顯然是低估了北美觀眾對於鯊魚類型片的熱情。《巨齒鯊》杜比影院海報(左),致敬《大白鯊》(右)自從1975年夏天史匹柏的《大白鯊》問世以來,鯊魚電影跟暑期檔就成了絕配。
  • 釣鯊魚釣到極致,海釣人改名為「鯊釣人」,巨齒鯊中就是這些人吧
    釣鯊魚釣到極致,海釣人改名為「鯊釣人」,巨齒鯊中就是這些人吧海釣人對大海的嚮往是永無止境的,在這茫茫海域之中生存著各式各樣的魚種,它們便是海釣人一生所追尋的目標,能釣獲大魚,巨物是每個海釣玩家都夢寐以求的事情,然在海釣人中還有那麼一群頂級的海釣玩家
  • 《巨齒鯊》-水立方驚現深海巨鯊,比大白鯊更強深海殺手了解一下
    其實,它的名字叫做「巨齒鯊」,最早可追溯到距今1500萬年前的晚漸新世,比最早出現在距今2300萬年中新世的嗜血狂魔大白鯊出現得要晚一些。真正的驚懼和悚動,並不是嗜血和殺人的畫面,而是那種發自內心的寒意,看不見,摸不著,卻讓你脊背發冷……巨齒鯊真正的第一次正面亮相,則是在勘探平臺蔡舒雅扮演的小女孩美英玩遙控玩具時、和巨型鋼化玻璃之外的巨齒鯊打了一個照面
  • 《巨齒鯊》中的巨齒鯊和霸王龍誰厲害?
    一時間,電影片花裡驚心動魄的鏡頭如同平地炸彈,炸起網友們的強大好奇,關於巨齒鯊的問題與討論日趨激烈。對此,Discovery的金牌欄目《鯊魚周》(Shark Week)在近期播出的內容中,或將給出意外答案。
  • 巨齒鯊到底有多大?這部電影分四步告訴你!
    與此同時,《巨齒鯊》在國內也是連連告捷,在話題性十足的國產電影《一齣好戲》和《愛情公寓》的夾擊下,票房持續走高,上映三天票房達3.47億人民幣,周日更是反超《愛情公寓》,奪得票房亞軍。即便是前年被奉為用心之作的《鯊灘》,反響也是平平,布蕾克·萊弗利的戲很出彩,可對於一個鯊魚片迷來說,裡面的鯊戲不夠帶勁。因而,《巨齒鯊》上映前是不被看好的,如今,則可以說是遠超預期,十分驚喜了。那麼,《巨齒鯊》到底好在哪裡,讓它受到追捧呢?
  • 《巨齒鯊》曝新畫面,比蒼龍還大、還兇悍的鯊魚露真容
    由傑森斯坦森、李冰冰主演的怪獸大片《巨齒鯊》即將於暑期上映,影片最新曝光了新劇照,史前巨鯊的造型得到進一步的曝光:從圖中人與巨齒鯊的對比來看,影片中的這條巨齒鯊的確有超過20米的身長,在怪物電影中向來是越大越刺激,看來這部怪獸大片也沒有摒棄這個原則
  • 巨齒鯊真的那麼嚇人嗎?一起看看隱藏在《巨齒鯊》背後的科學原理
    PICTURES 《巨齒鯊》是一部轟動一時的鯊魚怪獸電影,我們無法想像如果現實生活中存在這樣的怪獸會有多嚇人。該電影由傑森·斯坦森領銜主演,近幾年也不斷湧現出講述巨齒鯊的電影,其中包括2002年的《史前狂鯊》和2012年的《侏羅紀狂鯊》。其它影評家表示這部電影可能會促進公眾對瀕危鯊魚物種的深入了解。
  • 《巨齒鯊》北美4450萬美元,李冰冰三天戰平《長城》全部票房
    中國大陸方面,周末三天《巨齒鯊》票產接近五千萬美金,北美票房略弱五千萬美金,中美之外票產接近九千萬美金,合計1.8億美金。北美方面,《巨齒鯊》開畫成績非常搶眼,誠如我昨日文章所言,連續三日獲得北美地區票房冠軍。周五當日,《巨齒鯊》票房1665萬美金。周六當日,《巨齒鯊》票房1637.50萬美金。周日當日,《巨齒鯊》票房1147.50萬美金。
  • 體長30米 以鯨魚為食 遠古史前巨獸 巨齒鯊 滅絕之謎!
    巨齒鯊應該每個人都聽過,它是一個遠古動物,聽它的名字就知道這種動物並不是什麼善類,巨齒鯊是肉食性魚類裡最兇猛的一種,儘管它已經滅絕了,可在它生存的時代,它基本就是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巨齒鯊一般捕捉鯨魚為食!其他魚類根本不夠他填飽肚子!
  • 電影裡令人膽寒的巨齒鯊,真是水裡最兇猛的動物嗎?
    紅色所示是巨齒鯊大小的保守估計,灰色所示是巨齒鯊尺寸的最大估計。  巨齒鯊的牙齒像成年人的手掌那麼大,邊緣布滿鋒利的鋸齒。巨齒鯊的牙齒巨齒鯊牙齒(黑色)與大白鯊牙齒(白色)的比較  由於鯊魚是軟骨魚類,除了牙齒之外,身上的骨頭很難形成化石,因此關於它們的資料大多只能推測。
  • 史前巨齒鯊個頭超兩頭大白鯊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一項研究顯示,名為巨齒鯊的一種史前鯊魚個頭超過兩頭大白鯊,咬力也遠超大白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3日報導,先前研究只估算出巨齒鯊的身長,而由布里斯托大學和斯旺西大學研究人員開展的新研究揭示出巨齒鯊各部位尺寸。
  • 史前巨獸,大開「鯊」戒,《巨齒鯊》:展現「海上侏羅紀」世界
    在去年暑期,於國內上映的幾部進口大片中《侏羅紀世界2》和《巨齒鯊》,便都以兇猛為主打看點,且都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前者依託於經典系列的珠玉在前,著力打造新的恐龍宇宙。隨後這頭鯊魚快速向中國三亞灣遊去,而那裡聚集了成千上萬的遊客,面對巨大的可預見性災難,在得不到快速有效幫助的情況下,喬納斯和張蘇茵只能繼續帶著科研小隊,前去和鯊魚展開一場生死較量。從劇情上來看,《巨齒鯊》的故事其實並無太多閃光之處,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還是依靠對鯊魚的視覺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