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港口48小時密集籤約三城 同時啟動泰山內陸港建設!

2020-12-19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解強民 通訊員 代新興 濟南報導

6月18日至19日,山東港口在48小時內連續走訪了泰安、聊城、德州3個城市,與當地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時啟動泰山(新泰)內陸港建設,在山東港口港產城一體化融合版圖上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對三市區域經濟發展將起到有力助推作用。

山東省港口集團與泰安市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山東省港口集團與聊城市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山東省港口集團與德州市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山東港口始終秉持「與地方市委市政府關係更加密切、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程度更加深入、對地方經濟增長貢獻更加突出」的理念,藉助籤約,與各市搭建起了港產城一體化融合發展的平臺,全面融入、深耕城市建設,全面對接城市區位及產業戰略優勢,實現了港口與城市的資源優化配置和互補,打造一批特色物流園和鏈式產業園,深化貿易、金融、文旅、康養等全方位合作,吸引物流、商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在城市匯集,形成新的更具活力的產業生態圈層,實現城市與港口的互利互惠、共贏發展。

泰山內陸港—山東港口青島港海鐵聯運貨櫃測試班列開行

下一步,山東港口將深化與全省16市的全面合作,以港產城一體化融合發展為抓手,組建港口、城市聯合體,搭建共贏平臺,與地方政府共同出臺「雙招雙引」政策,共同開啟以港興產、以產促城,港產城融合發展的新徵程,助力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國家發展戰略。

相關焦點

  • 山東港口與泰安市、聊城市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啟動泰山(新泰)內陸港...
    6月18日,山東省港口集團主要領導先後拜訪泰安、聊城兩市,與當地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啟動了泰山(新泰)內陸港建設。在泰安,泰安市委書記崔洪剛,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高原等領導見籤,泰安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濤與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籤署協議。在聊城,聊城市委副書記、市長李長萍與李奉利籤署協議。
  • 泰安與山東省港口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首趟「泰山內陸港—山東...
    6月18日上午,泰安市政府與山東省港口集團戰略合作協議籤署暨泰山內陸港啟動儀式在我市舉行,雙方將共同謀劃內陸港建設,加快海公鐵水多式聯運、港產城一體化融合,促進泰安物流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市委書記崔洪剛,山東省港口集團董事長霍高原,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濤,市委常委、秘書長李燦玉,副市長袁久黨出席籤約儀式。儀式上,張濤代表我市與山東省港口集團籤訂合作協議並致辭。
  • 山東省港口集團董事長霍高原:發力港產城融合,建設世界一流海港
    同時,我們還創新員工上升的三個通道,一是管理通道;二是技術通道,普通員工也可以通過技術創新享受高管待遇,或者成為高管;三是,6萬員工有2萬員工是社會勞務派遣,這些員工只要努力,在各種技能大賽中獲獎,也有機會轉為正式員工。談與先進港口差距:「差的就是我們過去沒有港產城融合發展規劃,這個最重要」記者:我們注意到,今年山東港口與煙臺、日照等城市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 山東把「出海口」延伸到內陸城市
    3月22日,由青島港與京博物流共同建設的青島港―濱州(博興)內陸港開港,首列班列成功開行。至此,青島港在山東16個地市已開通多式聯運班列16條,形成了「一市一線、一地一港、覆蓋山東、面向世界」的網絡布局,真正把「出海口」延伸到了山東內陸各個區域。內陸城市享受口岸效率「青島港出海口就是內陸城市的家門口。」
  • 箱子摞起來有40個泰山高!近3個港珠澳大橋長!世界「船王」山東港口...
    甲板面積近4個標準足球場,長度比美國福特級航母還要長出66.9米,滿載箱子首尾相連長度是港珠澳大橋的2.6倍,摞起來有40個泰山的高度。這是山東港口在全球港航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特殊形勢下,對接頂級港航資源,深度服務「一帶一路」,共同打造「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國際物流大通道的有力實踐,將進一步增強山東港口助力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綜合實力,提振行業信心,助力經濟發展。
  • 山東港口集團在青島起航 將合力建設世界一流海港
    新組建的山東省港口集團,是省政府批准設立的國有企業集團,是統籌全省港口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港口一體化發展的投融資和市場運營主體,將根據全省港口功能定位、發展戰略,承擔港口規劃、投資、建設、運營、安全管理等主體職責,實施港口綜合開發,科學引導港口功能拓展,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
  • 建設智慧綠色港口,山東港口青島港董濰輸油管道三期海科支線通油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波 通訊員 劉春修11月27日,隨著輸油泵的啟動,20000噸薩賓諾和盧拉混合油從山東港口青島港青東庫區流向海科化工煉廠罐區,油頭順利抵達海科化工罐區,標誌著董家口港-濰坊-魯中、魯北輸油管道海科支線成功投產,這是山東港口青島港董濰輸油管道三期工程配套海科支線成功實現首次通油。
  • 趙豪志: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
    趙豪志到山東省港口集團走訪時強調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青島日報社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論述,充分發揮青島港口門戶城市作用,高標準規劃建設好國際郵輪母港區,攜手加快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
  • 新媒體走進山東港口日照港
    為展現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和港城深度融合發展成效,5月20日,山東港口日照港組織港口開放日活動,日照市委網信辦組織全市新媒體代表30餘人開展了「攻堅在行動 走進山東港口日照港」新媒體採風,作為港城深度融合的「代言人」「見證者」,以新媒體視野看港口變化,凝聚發展共識,聚力改革攻堅。
  • 建設果園港:重慶「瞄準」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平臺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鄢銀嬋 發自重慶     每經記者 鄢銀嬋 發自重慶多年來,內陸城市重慶一直在尋找融入世界版圖的路徑。如今在長江經濟帶建設規劃下,果園港正成為其最有力的一大突破口。
  • 山東科技大學泰山商學院籤約暨揭牌儀式成功舉行
    9月5日,山東科技大學泰山商學院籤約暨揭牌儀式在泰安舉行,山東科技大學與江蘇河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聯合共建「山東科技大學泰山商學院」。校黨委副書記兼泰安校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少鵬,泰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成麗為「山東科技大學泰山商學院」揭牌。泰山區委書記趙斌致辭。江蘇河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家華介紹共建情況。泰安校區黨委副書記王民、江蘇河海新能源公司副總裁兼泰山創新動力港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純剛代表校企雙方籤訂《共建商學院協議書》。儀式由泰山區委副書記、區長王愛新主持。
  • 山東港口日照港與城市發展共擔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隋忠偉11月11日,記者從山東港口日照港獲悉,2020年1-10月份,港界市控監測點PM10濃度均值7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5%,超額完成了日照下達的PM10濃度同比改善18%的攻堅任務和每月考核限值。
  • 港城融合,山東港口日照港與城市發展共描一幅畫
    建設世界一流海洋強港。加強與省港口集團戰略合作。啟動海龍灣片區規劃開發。加快日照港貨櫃碼頭改造三期等工程建設,推進港口布局調整優化。抓好嵐山港疏港高速和疏港鐵路、220省道疏港路西延、嵐山公共油氣管廊等工程。推動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與日照大商中心合作開展油氣品種交易,推進LNG接收站、30萬噸級原油碼頭三期等重點項目,聚力打造北方能源樞紐。
  • 全球首艘最大貨櫃班輪首航山東港口
    船身長近400米、比美國福特級航母還要長出66.9米,甲板面積相當於4個足球場,滿載箱子首尾相連長度是港珠澳大橋的2.6倍,摞起來有40個泰山的高度……4月26日,載箱量2.4萬標準箱的全球首艘最大貨櫃班輪——THE聯盟「HMM阿爾赫西拉斯」輪首航儀式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三期貨櫃碼頭81泊位舉行,標誌著山東港口貨櫃業務邁入24000標準箱「大船時代」,將進一步增強山東港口助力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綜合實力
  • 山東港口日照港:融合加速跑,與城市共享一片海
    山東港口成立一年來,依託港口一體化改革帶來的廣闊舞臺,山東港口日照港貫徹落實「三個更加、三個滿意」要求,在全市發展大局中找準位置、搶抓機遇、精準發力,服務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迎來了攜手奔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不可分割的共同體!
  • 山東港口日照港刷新開港開放以來下水煤炭業務年吞吐量新高
    11月16日10時,隨著「萊州66」輪啟動裝船,山東港口日照港下水煤炭業務年貨物吞吐量突破2150萬噸,創開港開放34年來歷史最高紀錄,同比增長23%。在疫情影響下,山東港口日照港緣何創歷史以來的最高點?這背後是日照港搶抓機遇、改革創新,主動融入「國內大循環」發展格局,把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紅利放到最大的精彩答卷。
  • 山東港口集團總部或將設在西海岸
    山東港口集團總部或將選址西海岸日前,威海港100%股權無償劃歸青島港的新聞引發社會各界熱議。對此,邢昌友表示,港口的資源整合已經列入了山東省委省政府和青島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前期,濰坊、東營、濱州等港口已經整合成渤海灣港,威海港100%無償劃歸青島港,標誌著山東省港口資源整合又邁出實質性一步。
  • 山東最悲哀的城市,從沿海城市變為內陸城市,唯一的港口是無水港
    山東是我國著名的沿海大省,在經濟上是我國一直以來發展的很不錯的城市,不僅如此,其經濟實力速度也在不斷的上升,即使是有些城市的發展不如意,但是從整體上看,山東的經濟還是我國最強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國除了江蘇之外唯一能挑戰廣東的省份,可見其經濟實力是多麼的強勁。
  • 三年鏖戰建成中國最大內陸港 撐起古城港口夢 - 中國在線
    一個在不沿邊、不沿海的內陸城市建設無水港的大膽設想應運而生。經過各領域專家學者的廣泛論證和數輪國際招標,一個以西北五省和成渝地區為主,兼顧中部地區和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現代商貿物流業發展藍圖浮出水面。隨即,一場以西安國際港務區為主戰場,以建設中國最大的國際陸港和世界一流現代服務業新城為目標的西安突圍戰就此打響。
  • 南充:打造西部水運強市和內陸港口城市
    南充:打造西部水運強市和內陸港口城市   到2020年,港口貨物吞吐能力達到1200萬噸,其中貨櫃吞吐能力超過25萬標箱;貨運船舶標準化、大型化、專業化率達到100%,長江幹線出川貨運船舶平均噸位達到2000載重噸;全市水路年貨運量達到114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