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片的背後-極簡主義

2020-12-24 喵的奇思妙想

一天午後,我坐在自家附近的咖啡館,點了一份抹茶拿鐵和芝士蛋糕,翻開手邊的一本《日和》雜誌,看到幾張日式簡約風的室內家居圖,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然後那個下午,我就沉浸在這本雜誌裡,反覆看著裡面的配圖,幻想某天也能擁有這樣一個家,那是我對「極簡主義」的第一印象。

再後來,看了一本日劇,叫《我的家裡空無一物》。這部劇的特點就是人物少,場景少,劇情簡單。女主人公麻衣是個扔東西狂,比如:扔掉了礙眼的餐桌,扔掉了結婚前帶的情侶對戒,扔掉了畢業紀念相冊,甚至還想扔掉結婚紀念照(因為有底片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洗出來) 。麻衣喜歡整理、收納,把家搞得和MUJI樣板間一樣。

這部劇腦洞清奇,有一集麻衣想把自己曾經心愛的包包處理掉,活生生地演成了要拋棄一個長相廝守很久卻已經沒啥感覺的男伴侶。

麻衣雖然酷愛扔東西,但同樣也十分珍惜自己的物件,一旦擁有,就會好好愛惜。反觀自己,經常因為貪便宜買一堆廉價的東西,用了幾次就不喜歡了,然後束之高閣,或者買了新的之後就把它扔了,所謂喜新厭舊。有朋友說:你買的那些包包加起來都足夠你買一個大牌包包了。的確如此,遇到便宜的東西,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很便宜,所以即使不喜歡,丟了也不心疼。但是如果買了昂貴的東西,就會想著要好好利用,用到物超所值。相應的,如果廉價,東西只要大體能接受就行。但是如果花了重金呢,那必須是自己喜歡得不得了,還要多方考察,覺得無可挑剔了才入手。之前看到過一個有效的購物方法:穿著能體現你8分面貌的衣服出門逛街,就不會買8分以下的次品回家了。久而久之,消費觀就會大大改善,購買次數也會相應地減少。

劇中有一個「扔不了東西的人類研究所」,每一集都會告訴你一個收納小知識。

所有東西都很中意,不知道從哪個扔起

「推進式代替法」。也就是說賦予東西第二種使用方法。比如把自己喜愛卻不用的盤子當做寵物食盤,從而扔掉寵物盤。把喜歡的東西轉做他用,把沒那麼喜歡的東西扔掉。

無論怎麼收拾,房間還是很亂

「同色等間距分隔布局法」。就是依照物品的顏色,按相同的間距隔開。分成三種顏色,更加有助於分類。另外,有圖案和花紋的東西容易造成視覺上的混亂,儘量不要有。

很多東西在扔與不扔之間,難以抉擇

暫且保持一段距離,先把東西放在看不見的地方,然後之後沒有想起它,或者好像不需要的話,那就果斷扔掉。

為了收拾而去買了收納盒,但是很佔空間,反而讓房間更擠了

一物二用的重複使用法。收納盒不應僅用於收納,選擇收納盒時,試著去選擇同時具有其他用途的收納盒,比如在收納盒上放上坐墊變成凳子,這樣一來,就可以把功能重複的椅子換掉,有效利用空間。

不太想添新東西了,但是看到一雙想買的鞋,不買不開心

遵循「買一件,扔一件」原則,從結果來說,不增加物件的數量。

看到最後,我感覺這部劇簡直是山下英子《斷舍離》的電視劇版,這本書我也看過,作者通過參透瑜伽「斷行、舍行、離行」的人生哲學,並由此獲得靈感,創造出了一套通過日常的家居整理改善心靈環境的「斷舍離」整理術。其中,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這些思想,都指向了「極簡主義」。

最開始,我只是一個喜歡極簡主義設計風格的人,但慢慢接觸之後,開始認同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極簡主義主要包含7個方面:欲望極簡,精神極簡,物質極簡,信息極簡,表達極簡,工作極簡,生活極簡。

前面提的日劇和書籍主要講的是物質極簡。對於生活極簡,最近在讀範志紅的《不懂健康,難做美麗女人》,裡面提到如何科學減肥,說了八項有關飲食方面的需求:

1.儘可能不吃任何油炸食物和油膩食物。

2.餐前20分鐘喝一大杯水或淡茶,不喝甜飲料,儘量不吃零食和甜點。若非不得已,拒絕任何酒類。

3.早餐吃飽,中午七成飽,晚上五成飽。除水果和小杯酸奶之外,兩餐間不吃零食。

4.主食用更豐富的食材,儘量少吃白米白面做成的食物。最好晚餐以雜糧豆粥代飯。

5.每天吃1斤以上少油烹調的蔬菜,綠葉蔬菜多多益善。

6.炒菜時適當少放油,每餐都做一兩道美味的涼拌菜和蒸煮菜。

7.儘量不吃加了油的主食,如餃子、煎餅、燒餅、千層餅、炒飯之類。如果一定要吃這類食物,則放在早餐食用。

8.雞蛋、牛奶、魚蝦、牛肉、雞肉、豆製品等都可以吃,避免蛋白質缺乏,但烹調儘量用清蒸、燉煮、白煮等方法,降低炒菜油的用量。

經常關注養生美容的人會知道,這八項飲食戒律不僅適用於減肥,也適用於肌膚保養,延緩衰老。比如不吃油炸食物,不吃零食和甜點,拒絕酒類、飲料,主食少油少鹽,儘量選擇蒸煮烹調,多吃粗糧、水果和蔬菜,多喝開水。這些都屬於生活極簡中的一方面。

而一個能管住自己嘴巴的人,往往有著極好的自我控制能力。那他很可能也是一個不熬夜,作息規律的人;在工作上不拖延,能專注完成一件事;不沉迷於無用的社交,只收集有用的訊息;可能還有定期鍛鍊的習慣。語言表達清晰,行動力強,對自己的目標堅定且有計劃。一個奉行極簡主義的人,他的方方面面都會體現出高效和自律。

聽起來有點像清心寡欲的性冷淡作風,但或許對他們來說,只是在明確自己的目的,足夠了解自己之後,放下貪婪,作出的篩選。追求極簡主義的人,生活精簡,雜念稀少,不輕易向外界索取安全感。

你會發現這些美好的品質都是相通的。幾乎每個優秀的人身上都帶著一些相似的特點。而我在這條追求精良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日本人極簡主義的背後,究竟過成了什麼樣子?
    走進日本社會,從流行一時的斷舍離,再到如今的極簡主義,拋棄了生活中多餘的物品之後,才明白,極致簡約帶給人的極度舒適,遠離物質的控制,成為了真正可以駕馭物質的主人。那些堅持極簡主義生活方式的人們,大多對於目前的生活方式都保持著較高的滿意度。
  • 極簡主義是什麼,為什麼極簡主義會流行?
    極簡主義貌似最近幾年非常流行,可謂是萬金油,被運用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消費極簡主義、思想極簡主義、設計極簡主義等等。但究竟什麼是極簡主義,很多人反而是一頭霧水。當你在知網搜索「極簡主義」時,會發現「極簡主義」通常與設計有密切關係。
  • 《極簡主義》讀後感——不一樣的觀點
    先明晰概念,以下是百度百科內容:極簡主義(Minimalism)以簡單到極致為追求,是一種設計風格,感官上簡約整潔,品味和思想上更為優雅。極簡主義風格的居室設計極簡主義,並不是現今所稱的簡約主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60年代所興起的一個藝術派系。
  • 關於極簡主義設計
    極簡主義這個詞被使用在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中:建築、藝術、攝影、文學、音樂、UI設計,甚至食物。Merriam-Webster 詞典種對於它的解釋是「在音樂、文學和設計領域中以極其平衡簡潔而著稱的一種風格或技術」。如今極簡主義已經成為UI設計的一個新方向。
  • 極簡主義設計特徵與表現
    文/王碩 極簡主義最初產生於繪畫、雕塑等純藝術領域,後延伸至設計行業,這種簡潔精煉的設計風格在平面設計中發揮得淋漓盡致。無論是海報設計、廣告設計、書籍裝幀、包裝設計還是VI設計,我們都可以從中看到極簡主義的影,極簡主義設計風格以其純粹、簡潔的表現形式吸引著大眾的目光。
  • 極簡主義建築設計
    那麼我們回歸正題,Jack繼續為大家帶來極簡主義設計相關內容----極簡建築設計。一、Why極簡?在建築設計中,人們搞極簡往往是為了美觀和舒適。舒適在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環境和空間。有人肯定無法理解環境,環境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環境,一種是人文環境。
  • 極簡主義者奉行的極簡主義是什麼呢?
    何為極簡主義?很多人在提到極簡這個詞時第一反應便想到的是簡單化,把一起事物都簡化掉,簡化到一種苛刻、不方便、不適應的程度,甚至還有些人會說要倒退到什麼都沒有那才是一種極簡,我通常都會問他們難道我們要過原始人的生活嗎?
  • 再談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風靡日本島國,一陣風也颳了過來,也成為我們一些人追崇的生活方式。這的確是件好事,全面理解並踐行好極簡主義,具有其現實意義。我意為極簡主義是一種行動原則,而不是掛在口頭上的口號。所以,一是要做到原則心中留,踐行行動中。
  • 什麼才是「極簡主義」生活方式?
    (這個時候,「大概極簡主義有可能幫到你」,我可不敢保證有效。)或許你也不煩,也不忙,也不窮,只是想嘗試一下看看有沒有可能過不一樣的生活。極簡主義能怎麼幫你呢?說到底,極簡主義可以從三個方面直接改善你的生活:節省你的時間;節省你的精力(包括緩解你的壓力);節省你的金錢。極簡主義就是要通過砍掉生活中一些東西,來減少這些明顯弊大於利的事情,從而改善你的生活。
  • 極簡主義生活方式|如果可以,我想購買簡單
    對商品經濟環境下物慾橫流的反抗,是人們對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推崇的主要原因。相關資料顯示,西方極簡主義風靡於上世紀80年代。本世紀初,與「極簡主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斷舍離」文化在日本悄然盛行。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特別是一些精英階層,開始接觸並接受極簡主義生活帶來的改變。
  • 極簡主義傳播了嗎?你的生活「極簡」?
    「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傳播開來。越來越多的人從建築設計、構件的使用甚至所接收到的信息等方面提倡「極簡」。他們相信「Less is More」,讓生活方式回歸簡單純粹。極簡主義者認為,極簡主義不是虐待狂,而是一種更加人性化、經濟化、輕鬆愉快的生活方式。當然,雖然極簡主義在中產階級和白領中有很多擁躉,但也有很多人冷思考這種生活方式。
  • 極簡主義才不只是扔東西,談談在日常生活中怎樣真正實現極簡主義
    近幾年來,隨著《斷舍離》《極簡》《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等推廣極簡主義的書籍在全世界風行,極簡主義成為人們經常討論的話題。許多人心目中極簡主義的踐行似乎就意味著扔扔扔,要成為一個極簡主義者每天就要各種斷舍離,做到「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才算是滿足標準,其實並非如此。
  • 極簡主義與純淨之白
    現代室內裝修早已不崇尚複雜的裝飾設計,反而極簡主義的裝修風格越來越受到青睞。簡潔的設計、沒有雜亂的裝飾,甚至沒有色彩,但這卻是現代年輕人所追求的。白色的極簡主義,代表著一種最純粹、最乾淨、最愜意的生活方式,整體白色調的設計完美的融合了極簡主義的理念,因為純白所以極簡。
  • 巖板+餐桌|你與極簡主義生活只差了一張巖板餐桌
    極簡主義,是一種生活態度,用更注重自我心靈舒適的方式,追尋最深處的自我。選擇極簡,並不意味著斷舍離,拋棄了生活的質感,正相反,在真正的品質生活中,每一件看似簡單的家具,都藏著不簡單的故事。滾燙的水壺可以直接放置檯面上 高硬度 耐磨耐劃 能夠抵禦日常刮蹭和深度刮擦 亦可與食物直接接觸健康 環保 安心餐桌,讓佳餚變得更加美味,在我們享受美味的同時,配上一張精緻的巖板餐桌
  • 樂圖美居:極簡主義,高品質的好物!
    提到極簡主義很多人往往會將其混淆在簡約風格中,但事實上這是錯誤的,小樂提醒一點,極簡主義裝修風格是將空間簡化之光、牆及體,意謂著運用最簡單的構成原理,造成視覺最大程度上的整體性與不同層次的穿透性。極簡主義是以簡單到極致為追求的設計風格,極簡主義的裝修風格在給人感官上能明顯體驗到簡約整潔。
  • 今天你極簡主義了嗎?
    4.設計和建築中的極簡主義雖然極簡主義設計以簡約著稱,但事實上極簡主義設計並非一味追求設計形式的簡化,而是追求設計形式和功能的平衡。即在實現設計功能的前提下,去除非本質的、不必要的裝飾,使用乾淨流暢的外形,使設計呈現出優雅感和純粹感,方便人們使用與欣賞。
  • 「極簡主義」生活因簡而美好
    極簡主義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生活習慣。極簡主義追求生活以及藝術上極致簡約,捨棄華而不實的裝飾,保留純粹的生活所需,是精神生活的簡化。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極簡主義就像是一股清流,滌蕩著人的內心,將人們的欲望從物質轉移到自己和身邊的人身上,因此,簡單的生活最幸福。這幾年,極簡主義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
  • 極簡主義整體櫥櫃效果圖,收藏創意廚房家居生活點點滴滴!
    極簡主義的處理方式,是為更多值得的人事騰出空間、時間,投入更多的熱情、體驗,收穫更多的滿意、自由。極簡,是克制,是減法;更是本源,是精髓。極簡主義整體櫥櫃。對於整體櫥櫃來說,極簡等於高品質,極簡,是給設計做減法,讓減法至上的生活美學。
  • 定義潮流時尚新方向——運動極簡主義
    它就是極簡主義風格。說起極簡主義,或許大部分人會在第一時間聯想到瑞典的家具、荷蘭的建築、杉本博司的海……大家似乎很難把極簡主義和潮流文化結合在一起。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那些國際上數一數二的設計師和時裝品牌,其實他們都是極簡主義的擁護者。
  • 如果極簡主義很難,那麼精簡主義,相對實用一些
    極簡主義,很受歡迎,然而卻不容易做到。什麼都斷舍離,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於是我提出了精簡主義,百度百科的「精簡主義」詞條,就是我創建的。當時還沒有「極簡主義」這個概念。我當時雖然解釋得不夠準確,但實際上用現在的理解,精簡主義就是「精緻」與「極簡」的結合。看起來,保持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好像和「精緻」有相矛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