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很受歡迎,然而卻不容易做到。什麼都斷舍離,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於是我提出了精簡主義,百度百科的「精簡主義」詞條,就是我創建的。當時還沒有「極簡主義」這個概念。我是這麼解釋「精簡主義」的:
精簡主義,簡單有效的生活哲學。簡單,就是生活本身;有效,是生活本質。
精簡主義,用簡單的方法找到有效的解決之道,不求完美,但求有效;不求複雜,但求簡單。一招能致人死地,就別用花拳繡腿了。
我當時雖然解釋得不夠準確,但實際上用現在的理解,精簡主義就是「精緻」與「極簡」的結合。
看起來,保持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好像和「精緻」有相矛盾的地方。因為極簡主義意味著不能對物質有太強的佔有欲、囤積欲,否則看到什麼好東西都想買,一款包包五個顏色都想要,房間裡配個高級的牆紙壁畫雕塑藝術品,精緻是精緻,但那就不能和極簡主義沾邊了。
其實,只要你追求的不是奢侈風或者輕奢風,保持住簡單明快的生活方式,減少身邊物品的數量,降低自己的物慾。這就是精緻的極簡主義生活。
極簡主義的前提是,滿足你的生活需求,而且要保證生活質量,其實想想,如果按照這樣的標準來看,你擁有的東西數量少,但是那些東西功能必須齊全,實用性擺在第一,能解決痛點,且質量好、科技含量高,不一定非常完美,高貴,奢侈。但這個產品一定是比較先進的東西,可以說是一種精緻。
從某種意義上說,追求精緻生活非但與極簡主義並不衝突,相反其與極簡主義生活相輔相成、一脈相連。極簡主義最佳生活方式我想是精細的管理,保有少而精緻的物品。
舉個例子,關於買衣服,不要買一柜子平價的衣服,選擇幾件昂貴而質地良好的衣物。能穿好幾年,年年都不掉價,款式大方能穿越流行周期,不落伍。這也是極簡主義生活方式。
因此,極簡主義可以是一種精緻的生活,尤以歐美的極簡主義為代表,其本質精緻的極簡主義,簡稱「精簡主義」。
歐美的極簡主義,其本身就是在追求明快簡單生活基礎上,更講究生活品質。他們追求的是生活質量而不是物質數量。有機會可以看看《賈伯斯傳》,你會明白什麼叫做精緻的極簡主義生活。各位看看,蘋果電腦以及周邊的產品的設計,就是充滿了精簡主義的設計理念。
一句話:不管是極簡主義,還是精簡主義,這樣的生活方式,都是「少而精」,less is more;是精於心,而簡於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