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也慶「七夕」?來日本過一個超乎你想像的浪漫七夕吧!

2020-12-27 樂吃購日本

「七夕」相傳最早於奈良時代(8世紀)左右由中國傳入日本。奈良時代開始,在宗教、文化、藝術、建築等面向逐漸受唐風文化之影響,例如日本舊曆便是源自於當時中國曆法,經長期融合後演變成今日我們熟知的日本傳統文化,至今仍深深影響日本人的生活。「七夕」便是其中之一。每年七八月除了例行的花火大會之外,「七夕祭」也是年中一大盛事。

▋日本七夕的演變

「七夕」最早於奈良時代(8世紀)傳入日本後,一直到平安時代(8世紀末~12世紀末),做為宮中儀式之一,在民間流傳的僅有「牛郎織女」的故事。在七月七日這一天,宮中會準備桃、梨、茄子、大豆等貢品舉行祭天儀式,並且演奏音樂、吟唱詩歌,以象徵「銀河之水」的夜露磨成墨,在梶葉(かじのは)上寫下願望,祈求縫紉及書道技藝進步。奈良時代著名的詩歌集《萬葉集》也收錄了100首以上歌頌這段愛情故事的詩歌。

宮中女眷慶祝七夕
京都貴族「冷泉家」的七夕儀式示意

到了江戶時代、明治時代,「七夕」成為民間習俗,逐漸發展成現今慶祝的形式,全國各地會有大大小小七夕的祭典,例如傳統表演及儀式、浴衣祭,許多神社也會在七夕這天舉辦提升戀愛運的活動,或是在車站、商場隨處可見七夕的裝飾物、許願活動等。每年新曆七月七日,恰巧適逢日本的梅雨季,下雨的七夕夜屢見不鮮。部分傳統的慶祝活動會延後至舊曆七月(約新曆八月),也有天氣和信仰因素的考量在其中。

盛大的傳統表演
商店街會有大小型裝飾
許多女性會穿上浴衣慶祝七夕

在七夕這天,日本人會將寫上心願的短冊(たんざく,tanzaku)及各式各樣的摺紙裝飾(かざり,kazari),綁在笹竹(ささたけ,sasatake)上。短冊最早是用來寫短歌及俳句,在古時候宮中儀式貴族及大臣會將願望寫在短冊上,祈求提升縫紉及書道技藝,演變至今成為七夕重要的裝飾物之一,短冊一般而言共有五種顏色,相傳是受到中國五行觀念的影響。笹竹一般被認為是神聖的植物,多用在宗教儀式上,具有趨吉避兇的靈性,將心願綁在上面的話一定會實現。又有一說認為,笹竹的葉子很像船的形狀,能夠將心願運送到銀河中的星星,願望就能夠實現。

而七夕裝飾也被賦予各種不同的意義。「折り鶴」代表祈求家人長壽,「吹き流し」代表希望提升縫紉技藝,「網」代表祈求豐衣足食,「笹の葉」代表遠離災厄苦難,「織り姫」及「彥星」代表希望兩人的愛情能夠持續,「提燈」代表照亮願望,「菱飾り」象徵與銀河的連結,「星飾り」則是希望願望傳遞到遠方。(註:神話中的「牛郎」在日文中翻譯成「彥星」。)

各個摺紙有不同的寓意
短冊和笹竹

七夕時吃傳統料理「素麵」的習慣始於平安時代,古時候宮中的人認為,七夕時吃素麵可以遠離疾病,這個風俗習慣至今仍然流傳著。而素麵的外觀看起來也很像織女所紡出來的絲線,相當應景。夏天吃涼涼的素麵也可以防止食欲不振而引起疾病。另一項七夕的傳統菓子「索餅」傳入時間比素麵更早,同樣也有保佑小孩身體健康的寓意。

傳統菓子索餅類似麻花卷
繽紛的素麵擺盤裝飾
繽紛的素麵擺盤裝飾

▋七夕到日本去哪玩?

東京鐵塔「天の川イルミネーション」

東京鐵塔每年七夕的限定活動!大展望臺1樓及戶外階梯,裝飾有上萬顆藍色LED燈,其中以白色燈泡點綴象徵銀河,在星空中有紅色的「織女星」與白色的「牽牛星」相互輝映,不時地還會出現流星噢!就好像真的身處在星空下、浪漫滿溢!平時只有在六日即國定假日才開放的戶外階梯,也因應夏季限定活動延長開放時間噢!

天の川イルミネーション
東京鐵塔外階梯佈置了十萬顆燈泡

東京鐵塔2019年七夕活動資訊(與往年基本一致):

活動期間:2019/6/1~9/2

點燈時間:每日點燈,9:00~23:00(戶外階梯平日17:00~22:00、六日及國定假日11:00~ 22:00,雨天停止開放)

費用:大展望臺900円(具體還要看屆時情況)

阿佐谷七夕祭

歷史悠久的「阿佐谷七夕祭」起源於昭和29年(西元1954年),每年八月上旬舉行,與仙臺、平冢並稱為「日本三大七夕祭」。從JR阿佐谷站南口開始一直延伸到青梅街道,隨處可見「くす玉飾り」以及從各地徵選出的「ハリポタ人形」,每年阿佐谷商店街可以說是全體動員,足見七夕祭之盛況!

くす玉飾り
ハリポタ人形

2019年活動(比去年前提一天):

活動期間:2019/8/2~8/7活動時間:10:00~22:00,依各店鋪營業時間為準

澀谷中央街七夕祭

使用與「日本三大七夕祭」仙臺祭一樣的和紙、手工製作的大型「くす玉飾り」,在澀谷中央街也看得到噢!八月初會選一天在中央街有祭典表演和浴衣祭,熱鬧非凡的商店街也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2019年活動資訊:

活動期間:2019/7/17~8/7

融合現代與傳統文化於一身,是日本最大特色之一。經過七夕裝飾不僅能停下腳步欣賞,還可以入境隨俗在短冊上寫下自己的願望呢!

▋重點推薦:二條城七夕點燈

除了東京,去二條城過七夕也是一個非常棒的選擇。

二條城於慶長8年(西元1603年)建成(目前的二之丸御殿部分),是江戶幕府時代初代將軍「德川家康」,以守護天皇所居住的京都御所及將軍到京都拜訪天皇時的住所為由建造,建成後隨即入城。後來由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將豐臣秀吉留下來的伏見城當中幾座建築移併而成,才有今日桃山時代樣式的特色。第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於慶應3年(西元1867年)在二條城將政權歸還於天皇結束幕府時代,史稱「大政奉還」,也讓二條城聲名大噪。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中的古都京都的文化財之一,是見證德川家興衰與日本歷史的重要文化遺產。每一位來日本遊玩的遊客,幾乎都會把二條城定為一個重點遊賞之地,而這裡一大旅遊景觀就是一系列的慶賀七夕主題活動。

二條城夏季浪漫七夕點燈活動

八月在京都有一系列七夕活動,許多會場都有浪漫點燈,二條城便是其中一個主要會場,夜晚點燈的氣氛非常浪漫,尤其今年更有大名鼎鼎的燈光魔術團隊「NAKED」與世界遺產「二條城」聯手舉辦的活動,所以推薦大家與朋友、情人一塊去走走。

如果你曾經欣賞過NAKED的二條城櫻花季,那這場特別的「二條城 × NAKED夏季七夕點燈活動」就也一定不能錯過。

「2019年二條城夏季點燈 -Directed by NAKED-」由大名鼎鼎的燈光魔術團隊「NAKED」與「二條城」聯手舉辦的活動,主要想讓更多遊客感受京都充滿歷史風情的白晝風貌之外,更能深入體驗京都夏季越夜越美麗的迷人誘惑!這場以「京七夕」為主題,呼應每年農曆七月份(國曆八月)的各種七夕慶祝活動,除了浪漫華麗的元素,更加入了日本鬼怪傳說設計出妖怪們的百鬼夜行光雕秀,還有幻彩銀河京都友禪、七夕許願、香雲亭的古箏演奏藝文演出與少見的妖怪市集等一系列活動,從2019年8月1日到8月15日這段期間,來京都感受熱鬧又迷人的仲夏夜吧!

2019年二條城夏季夜間燈光秀-Directed by NAKED- 資訊

日文名稱:二之丸庭園夜間特別公開 「二條城夏季ライトアップ2019 -Directed by NAKED-」活動期間:2019年8月1日(四)至8月15日(四)活動時間:19:0021:30(最後入場為21:00)活動地點:元離宮二條城(住址:中京區二條通堀川西入二條城町541)入場費用:成人600日幣/高中、國中生350日幣/小學生200日幣

古箏演出:地點:雲香亭/每天19:3019:45、20:0020:15、20:3020:45共三個時段,每場15分鐘體驗活動①:許願竹/參加費100日幣,可在特製許願紙上寫下心願,並綁於七夕竹上

體驗活動②:妖怪市集/8月9日(五)與8月10日(六)19:0021:10二天限定活動,活動將聚集許多妖怪相關商品,更有實體大妖怪人偶現身會場炒熱氣氛

體驗活動③:京都名產特賣會/8月1日(四)到15日(水)分成9:00~17:40與19:00~21:10二個時段在會場的「展示收藏館前」並設京都名產特賣會

體驗活動④:京友禪製作體驗/參加費500日幣(穿和服免費)8月1日(四)到8日(四)分成15:00~17:40與19:00~21:00二個時段在會場的「大休息所旁的 Lecture Room」

多到讓人眼花繚亂的豐富活動內容,加上是少見的夜間大型展覽活動,讓旅人們的行程從早到晚不停歇,來到二條城過七夕不僅欣賞到世界級歷史古蹟,還能觀看搭配詩情畫意的七夕節目演出,肯定是不虛此行的。

怎麼樣,雖說七夕是由我們中國傳入日本的,但看到以上這些,是不是覺的日本慶賀七夕的隆重程度比我們中國人還已經躍躍欲試了呢?那不妨帶上你的伴侶去日本過一個浪漫的七夕,感受一下不一樣異國浪漫風情!

相關焦點

  • 日本的七夕節,和你想像的有點不同
    就在這麼一個日子裡,看著手機朋友圈的你是不是在想,日本的七夕會是什麼樣呢,也像是我們這樣瀰漫著戀愛的酸臭味嗎?錯!錯!錯!日本的七夕和國內的七夕從本質上是兩個不同類型的節日,那麼就讓我來給大家科普一下日本的七夕節吧~日本的七夕起源和中國基本相同,都是來源於牛郎織女的傳說,所以日期上都是我們所知道的七月七號,至少最開始的時候是一樣的,但是日本在文化的吸收融合之中,大量吸收了西方文化後,漸漸的將日期從陰曆定位了陽曆(西曆),所以日本的七夕節實際是上個月的7月7號,而不是我們的
  • 日本也有七夕,七夕文化是怎麼傳入日本並流行起來的
    這個傳說對我們來說可謂是家喻戶曉,而且,在古代七夕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乞巧,姑娘們展現穿針引線的技巧,祈求織女讓她們的手更為靈巧。但你知道嗎?其實日本人也過七夕。上圖_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牛郎織女而且在七夕這一天許多日本的情侶,會選擇結伴去寺院許「七夕願望」,寺院也會配合的在許願樹旁邊掛上許多小燈,營造出星河的浪漫感覺
  • 「變異」的日本七夕節,從中國傳過去的七夕,經歷了什麼?
    七夕,源於中國,影響東亞。對於這個浪漫而又有文化魅力的節日,傳承著太多的文化。對於中國來說,每一個節日,其背後都是豐富的文化底蘊醞釀而成。而每年的七月七,也是七夕節,就是在歷史發展中演變而來。當七夕在中國發揚光大的時候,它也傳到中國周邊國家,成了周邊國家的一個節日,其中就有日本。
  • 日本人竟如此過七夕?
    中國傳統的七夕節不僅是浪漫愛情的節日,在古代,還是女兒節,又名乞巧節,希望向織女一樣心靈手巧。中國文化在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對亞洲國家都有不小的影響,七夕風俗當然也傳入日本,在日本廢除農曆後,日本七夕節改為公曆7月7日,七夕自傳入日本後經過多年的演變,如今已成為日本夏日傳統節日之一。七夕在日本原本是朝廷貴族們的祭祀活動,又稱乞巧奠。
  • 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日本、韓國以及越南是如何過七夕節的
    七夕節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那麼他們是如何傳承中國的七夕節的?一、日本主要祈願日本人也有過七夕節的傳統,他們稱「七夕祭」。日本的「七夕節」源自中國,據稱在奈良時代傳入。
  • 日本是怎麼過七夕的?網友看完後表示:這才叫七夕啊!
    馬上就是七月初七「七夕節」了。傳統節日中,七夕節又叫乞巧節或七巧節,傳說這一天如果在月光下用線穿過七個針孔,就能獲得上天的眷顧。但今天,中國的七夕節已經開始變成了「情人節」。然而,在其他亞洲國家,比如日本,他們的七夕節雖源自中國,卻跟我們的很不一樣。
  • 七夕情人節到底應該怎麼過,日本韓國有習俗,你有何種玩法?
    今天又是為別人愛情流淚的一天,喝了這杯檸檬水,咱在為你附上這份七夕指南!對於愛情的追求,從古至今,依舊未變,狂熱至此!「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度鵲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被大家奉為典範,兩人在七月七日相會於鵲橋之上,儼然已經成為七夕節最為人熟知的「背景故事」了。但事實上,七夕節最初是為了紀念織女,主要是女子的節日,也許這時候的織女也是個標準的「單身狗」,凡間的女子常常會在七夕這一天向織女虔誠的祝禱,希望織女能夠賜給她們一段美好的姻緣,而在後來的發展中,七夕也被附上了愛情的色彩。
  • 日本的七夕節與愛情無關?那日本人過七夕做什麼?
    關於七夕節的來源有一個說法,那就是七夕的日語說法「たなばた」。「たなばた」的漢字寫作「棚機」這兩個字,其實就是一種古老的織布機。相傳古代的日本進行祭祀活動的時候,少女們需要將用「棚機」親手織成的和服,供奉在佛龕前,以迎接神的到來,祈求秋天的豐收,除去汙穢。被選中的少女被稱為「棚機女(織女)」,她們在河流等清澈水邊的紡織作坊裡懷著對神明的敬畏之心織布。
  • 追溯日本七夕的前世今生,讓我們感受一下日本七夕文化傳承
    說到七夕節,你腦海中閃現的關聯詞是什麼?「牛郎」、「織女」、「鮮花」、「禮物」、「約飯」、「七七事變」……前兩個詞是直接關係詞,後面三個詞都是七夕的衍生產物。想到最後一個詞的,那你肯定是一個歷史愛好者。可是在七夕那天,當我們環顧我們的七夕場景時,會不會感受到七夕的商業化有多麼嚴重。
  • 日本人同樣也過七夕節,你了解嗎?他們的七夕和我們大不一樣
    還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們的鄰邦日本,他們那裡的人其實也過「七夕」。在日本,牛郎織女的故事同樣也廣為人知。但是他們的七夕習俗雖然和我們有相似之處,但是也有一些不一樣,他們是會在房間裡面或者門前掛上「七夕人偶」,希望織女可以保佑她們做出更好看的衣服。不過他們有的地方習俗也有些不同,他們希望可以把自己做的和服借給牛郎織女去約會,這也算是一種美好的祝願吧。
  • 日本別樣的七夕節習俗
    本來跟中國一樣,是舊曆的7月7日,後來在明治6年(1873年)改歷以後,只有很少地區沿用舊曆,大部分地區把七夕節變為新曆的7月7日;另外東日本和北海道,仙臺等地是推遲一月,把8月7日(一說8月6日到8日三天)作為七夕節,這樣跟舊曆七夕大致相同。日本人非常喜歡慶典,平常安靜沉穩的日本人一到慶典就好似完全變了一個人一樣。
  • 日本的七夕跟中國的七夕一樣嗎?真的不一樣
    在中國,古代便有牛郎織女七夕鵲橋相會的傳說,是為七夕。這一天,婦女們會在庭院裡向織女乞求智巧,故稱「乞巧「。她們不僅會祈禱自己能像織女一樣心靈手巧,也會祈禱自己能找到一個如意郎君,擁有幸福美滿的婚姻。但在日本的七夕節,卻並不是如中國這般浪漫。下面哆啦日語帶大家看看日本的七夕節。
  • 中國七夕節有上千年歷史,同為鄰國的日本,它們的七夕是怎樣的
    大家好,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最應景的節日七夕節。眾所周知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受中國文化薰陶的影響的鄰國韓國,日本也當然有七夕節。但是他們的七夕節卻有一些不同之處,到底有哪些不同呢?我們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原來日本也過七夕!沒想到竟然這麼好玩 攻略已幫你備好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咱們中國人傳統的「七夕」啦!那麼,日本的七夕節是怎麼來的?在日本過這個節跟咱們中國有什麼不一樣嗎?有什麼有趣的活動值得推薦嗎?……今天就來說一說。七夕節由來日本七夕節源於中國,最早於公元8世紀(奈良時代)傳入日本。七夕在日本原是朝廷貴族的祭祀活動,從江戶時代起,才成為一種民間慶祝活動。
  • 中國七夕與日本部分地區七夕都在今天!
    不過本期內容也將非常精彩,快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日本的七夕燈會、廟會活動吧。我為什麼說今年的七夕非同一般呢?因為今年咱們中國的七夕,和日本部分地區的七夕趕在了同一天!這可是非常罕見的事!首先我們來看看日曆。今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正好是陽曆八月七日,不多不少相差整整一個月,挺巧的吧?
  • 原來日本人和韓國人也過七夕節!
    因此七夕也被稱為「乞巧節」、「七姐誕」。到了南梁朝時期,牛郎織女美好的愛情故事在民間傳開,七夕節也因這段佳話而附上了許多傳奇色彩。經過歷史的發展,七夕節因被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便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同時也被認為是中國非常具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 日本今日過七夕,與愛無關?!
    七夕 笹の節供 別名「笹の節供」「星祭り」的七夕,在江戶時代被定為五節供之一,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說到七夕,總覺得很浪漫,但如果試著解開它的由來的話,就會明白各種各樣的文化是聯繫在一起的。
  • 日本也過七夕節?不但過,還過得挺有特色!
    日本人也過七夕節。中國的七夕節在大約公元8世紀時傳入日本,距今已經一千來年。這個節日傳入日本後,日本人將它變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節日。日本人在七夕節除了紀念牛郎織女,還紀念傳說中的一位古代日本少女——棚機。
  • 日本的七夕可不是情人節,看了他們的習俗後才知怎麼「過七夕」
    導語隨著七夕將至,中國已經將七夕變成了「中國情人節」,各類商家摩拳擦掌企圖將這個「中國情人節」變成「購物節」。如今中國的七夕已經沒有過去的習俗,然而我們隔壁鄰居日本,則很好的將七夕這個傳統節日傳承下來,現代日本人仍然非常重視七夕節,更視之為每年的五大節日之一。日本七夕是每年陽曆7月7日,不按中國曆法計算。
  • 看日本韓國如何過七夕!
    不過,隨著時代變遷,現在中國的七夕節,更像是「情人節」,人們在這一天祈禱的,更多是得到愛情,慶祝的,也是牛郎織女般難得的愛人相聚。而我們的鄰國,日本和韓國,卻把源自中國的七夕節「乞巧」風俗保留了下來。奈良時代,七夕風俗傳入日本。每年七夕時節,天上的織女不僅要賜給日本少女們「一雙巧手」,還要滿足各種願望。人們聚在一起,寫下自己的心願,掛在七夕竹子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