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被指強制凍結商家資金 罰款去向成謎

2020-12-21 中國財經時報網

來自拼多多商家維權的聲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前,《財經》新媒體記者接到來自拼多多平臺商戶爆料。商戶稱,因平臺方操作失誤導致促銷活動過程出現紕漏,事發後拼多多平臺不但沒有妥善解決,反而將商戶資金、店鋪及關聯店鋪全部凍結,造成其中一名商戶財產損失約31萬元。對此,記者嘗試向拼多多方證實事件經過及處理方式,截止發稿時,仍未收到對方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平臺凍結商戶資金及罰款款項去向仍是謎團。記者調查發現由於拼多多平臺沒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平安銀行(9.380,-0.04,-0.42%)暫為其提供資金結算服務。針對凍結及罰款資金去向問題,平安銀行向《財經》新媒體記者透露,資金全部存在平安銀行專用帳戶中,但劃扣商家資金事宜及如何運營凍結款等問題平安銀行不參與,全部由拼多多平臺處理。

在業內專家看來,對於商家與平臺間的矛盾,拼多多方面當務之急是要改變監管方式,運用科技技術對商家進行動態監管,同時應對消費者的投訴進行審核,積極與商戶協商解決問題;此外,拼多多平臺在發現商家存在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時應向有關部門報告,在提供有效證據的前提下對商家進行處罰,至於罰款等資金的去向,拼多多平臺則應該全面公開。

多次遭商家維權 運營管理或存漏洞

來自安徽的黃先生向《財經》新媒體記者爆料,因看中低門檻、高流量以及多訂單的優勢,他在拼多多平臺上經營了三家店鋪。但由於一次促銷活動,致其三間店鋪均發生財產損失,多次交涉未果,於是決定加入維權隊伍。

黃先生進一步對《財經》新媒體記者說道:「起因是其中一個售賣食品的個人店鋪,報名5000份商品參加拼多多活動,商品上架8小時內賣光,活動結束恢復原價。然而,第二天在沒接到通知的情況下,再次被平臺拉上活動售出2000餘份商品。由於庫存不夠,便和小二協商申請延遲發貨,但平臺方面不同意,要求必須在48小時內將全部貨品發出,於是剩餘2000份以空包形式發貨,準備在空包發出24小時後,重新補發客戶一份產品。然而,接到顧客投訴的拼多多工作人員以虛假髮貨為由,凍結資金並要求上交總額為對應訂單3倍的罰款。」

對於虛假髮貨的處罰,黃先生不否認自己存在過失。由於未處理個人店鋪罰款,拼多多又凍結了他和朋友合開的另一家公司店鋪。對此,黃先生表示無法接受。已去拼多多總部溝通兩次,但都是無功而返。

無獨有偶,拼多多商戶凡作官方旗艦店的負責人向《財經》新媒體記者透露,店鋪報名「618大促搜索池」活動,並於5月25日收到站內信文件,明確6月9日零點切價。但是,6月7日零點起,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拼多多平臺進行了切價活動。由於當時店鋪正在參與「多多進寶」活動,設置的20元優惠券未能及時取消,仍在有效領取中,導致顧客下單時在切價活動優惠價格上仍可疊加使用優惠券,本應20.9元/件的服裝最後以0.9元/件成交。店鋪在6月7日零點至當天上午11點實際銷售12561單,如全部發貨,將損失26萬餘元。

對此,該負責人認為,由於活動實際發生時間與通知時間不符,因此,所出現的問題責任全在拼多多方。其次,事情發生後,曾與平臺協商按照缺貨處理,但平臺方拒絕此要求。並且,平臺方曾有一位不知名的男士對商戶表示,整件事中平臺確實存在過失,但要求店鋪先發貨,等到消費者確認收貨後,平臺願意承擔三分之二的責任,並以廣告款方式退還。但由於無法給予書面保證,店鋪方未同意此方案。最後,拼多多平臺不僅將店鋪凍結,造成店鋪內資金無法取出,還私自聯繫第三方發給消費者貨不對版的商品。

該負責人還表示,此後,拼多多方面還將其他關聯店鋪全部限制登陸後臺及提現,曾多次與拼多多平臺聯繫,但拼多多方面一直推諉。截止目前,平臺仍未聯繫處理問題。

對此,《財經》新媒體記者向拼多多方證實事件經過及處理方式,截止發稿時,對方仍未回復。

賽迪顧問數字經濟產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黃銳認為,對於商家與拼多多平臺之間的種種糾紛,側面反映出企業在運營管理方面存在問題。在消費者投訴時,平臺與商家互相推諉責任,則映射出平臺在管理制度方面權責不清,平臺所承擔的責任與商戶承擔的責任沒有劃分清楚。同時,平臺與商戶社會責任心及經商誠信仍是問題。

商戶平臺矛盾升級 售假處罰透明度待提高

《財經》新媒體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根據商戶提供的證據顯示,在商戶與平臺發生糾紛後,商戶主要對接聯繫人是拼多多方的店鋪運營小二。然而,小二作為拼多多工作人員非但沒有妥善處理問題,反而在事情發生後迴避商家、激化矛盾,使得商戶與平臺間衝突升級。

根據上述商戶反映,在店鋪經營過程中,主要對接人即是店鋪對接小二。在發生糾紛後,商戶曾多次聯繫對接小二,然而對方總是敷衍處理,在經過長時間冷處理後,商戶再次嘗試用各種聯繫方式對接人,此時,平臺小二已不見蹤影。甚至在商家進行維權後,小二擅自將商家踢出商戶群,並揚言道不要再找麻煩。同時,商戶還透露,在商戶參加主頁面活動時,價格等主導權不在商戶手中,而是由拼多多定價及位置,所以,賠錢換位置是常態。

對此,《財經》新媒體記者與平臺小二聯繫證實事情經過,根據商戶提供的信息,記者撥通電話後詢問對方是否是拼多多店鋪對接小二時,對方表示需要知道來電者身份,當記者表示想採訪時,對方則改口打錯了,便掛了電話。記者曾向拼多多方證實小二身份,然而,拼多多方面並未回復。

事實上,這並非平臺小二第一次出現問題。此前曾有公開報導顯示,2018年2月12日,拼多多平臺小二「木蘭」因利用職務之便多次收受、索取商家賄賂,被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批准逮捕。

而拼多多方面曾表示,拼多多平臺自成立之初,即以維護公平公正的商業生態環境視為使命,在此也呼籲全體商家時刻秉持誠信經營的原則,與拼多多一同維護平臺的風清氣正,合力構建一個公平有序的營業環境。

就目前來看,事情沒有向拼多多願景方向發展。在業內人士看來,拼多多制度完善程度無法與高增速匹配,內部企業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員工職業培訓方面有所欠缺。

黃悅表示,其實,現階段,拼多多電商平臺與平臺商戶之間最大的矛盾是平臺為控制商品質量設立的嚴苛的懲罰制度。即:平臺一旦發現商戶有售假、刷單等行為,將採取下架貨品、要求商家出具證明文件、繳納臨時保證金金額(該產品歷史總銷售額的十倍)、限制店鋪資金提現等四項措施,被凍結商家需在90天內出具正當的證明,平臺則會在一周之內予以解凍,否則平臺將予以處罰。

對於這種矛盾,一方面平臺改變對商家的監管方式,運營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對商家進行動態監管,對存在假冒偽劣的商家予以警告並給出合理的處罰,同時對消費者的投訴進行動態監管與審核;另一方面平臺應當引入銀行或第三方金融機構共同管理商家抵押的貸款,一旦發現違法行為貸款由第三方託管,提高售假處罰的執行效率和透明度。

凍結款去向成謎 缺乏權威機構予以證明

6月初,迫於商戶維權壓力,拼多多曾公開回應稱,所扣除的「消費者賠償金」,均已全部賠付相關消費者,拼多多分文不取。對於商家扣款和對消費者賠付,均有及其嚴格的資金監管流程,所謂「靠罰款商家牟利」一說純屬誤讀,事實上也絕無可能發生。

然而,《財經》新媒體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消費者稱自己從未收到過現金形式的十倍賠款,僅僅收到一張面值「5元」的優惠券。那麼,商戶被凍結的資金以及罰款究竟流入哪裡?

根據商戶提供的信息,由於拼多多沒有第三方支付牌照,所以目前仍與平安銀行籤署合作協議,具體合作方式是平安銀行推出的「電商見證寶」服務。

《財經》新媒體記者致電平安銀行,客服人員表示,拼多多平臺確實與平安銀行存在合作關係。商戶沒有提現的資金統一放在平臺一個帳戶上,商戶資金與拼多多自有資金是隔離的,商戶可以通過提現的方式將資金轉移至商戶帳戶。而針對凍結資金及罰款,根據拼多多運營規則,凡是涉及到售假或虛假髮貨等被凍結的資金均在平安銀行專用帳戶上進行封閉運營,且須按照拼多多平臺與商戶協議進行處理,如果想申訴,需要聯繫拼多多。

當記者繼續追問凍結資金及罰款所在帳戶的開戶名稱是誰時,該客服人員表示,無法查詢。至於凍結資金具體如何封閉運營,客服人員稱,銀行只提供商戶與平臺資金結算服務而已,不參與雙方交易,需要商家查詢與拼多多平臺協議,根據平臺規則賠付給消費者,具體賠付也需要向拼多多了解。

客服人員進一步稱,劃扣商家資金屬於拼多多的業務行為,平安銀行不參與拼多多業務規則制定,同時不參與拼多多商戶經濟糾紛。

那麼在沒有支付牌照的情況下,拼多多平臺是否涉及二次清算?所謂封閉運營具體方式是什麼?在凍結期是否存在利息、資金是否用作他用?關於種種問題,拼多多方面暫無回應,而平安銀行內部人員則表示不方便透露。

據悉,目前已有商戶向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遞交關於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涉嫌非法經營支付結算業務的實名舉報信。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已回信表示受理。不過,《財經》新媒體記者多次撥打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電話,但未聯繫上清算部門相關負責人。

對此拼多多罰款及凍結款問題,黃悅則認為,首先,對於罰款的去向,平臺應當全面公開。其次,從法律角度看,「十倍賠付」的承諾屬於電商平臺、商家與消費者的三方約定條款。

依據《網絡交易管理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平臺應當與商家籤訂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且根據該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平臺發現商家有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的,應當向有關工商部門報告,採取制止措施,必要時停止提供服務。平臺的權利應當是基於雙方籤訂的合法的合同約定而產生的,且平臺應就其有權凍結的行為及罰款行為提供充分的證據。

他表示,雖然拼多多平臺方面表示,對商家的罰款都將會以代金券的形式賠付給消費者,該代金券無使用門檻,但此說明並沒有權威機構予以證明。

相關焦點

  • 拼多多直接凍結商家帳戶貨款引風波 商家被疑售假套券
    不過,在這些「驕人」紀錄的背後,「拼多多」平臺入駐商家對其的投訴,顯得格外引人關注。近日,有多位入駐「拼多多」平臺的商家反映,其帳戶貨款被平臺凍結、無法提現;而拼多多給出的理由是,這些商家涉嫌售假、刷單套券等行為而被凍結。10月13日,法治周末記者加入「『拼多多』商家維權」QQ群,群介紹顯示「建群目的是希望拿回商家的貨款」。法治周末記者看到,群中共有用戶180餘人。
  • 「拼多多」直接凍結商家帳戶貨款引風波 商家被疑售假套券
    有多位入駐拼多多平臺的商家反映,其帳戶貨款被平臺凍結、無法提現;而「拼多多」給出的理由是,這些商家涉嫌售假、刷單套券等不過,在這些「驕人」紀錄的背後,「拼多多」平臺入駐商家對其的投訴,顯得格外引人關注。  近日,有多位入駐「拼多多」平臺的商家反映,其帳戶貨款被平臺凍結、無法提現;而拼多多給出的理由是,這些商家涉嫌售假、刷單套券等行為而被凍結。  10月13日,法治周末記者加入「『拼多多』商家維權」QQ群,群介紹顯示「建群目的是希望拿回商家的貨款」。
  • 拼多多黃崢回應「商家維權風波」:凍結資金100%賠付給消費者
    6月18日端午節當天,拼多多CEO黃崢罕見地召開了媒體發布會,回應近期的商家維權風波。前幾日,有數十位商家聚集在拼多多總部樓下,聲討自己的訂單資金被凍結、平臺申訴渠道不暢通等。有部分商家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未來幾天將有更多的商家前往這家公司總部進行維權。
  • 拼多多創始人聲稱被威脅,商家凍結數十萬元皆因不遵守規則
    這批商家中多數是90後,社會經驗與法律意識淡薄。3嚴苛峻罰下的暗影/拼多多坑了誰?1、寬進:「0元入駐」是個噱頭「0元入駐,打造爆品」曾吸引了一批商家從淘寶轉向拼多多,如今卻成了商家口中的「騙局,噱頭。」
  • 拼多多總部再遇商家維權 最新進展:部分商家解凍
    有商家向億邦動力爆料,6月19日、20日,數十位商家來到拼多多上海總部維權,其中不少商家被「商品描述不符」為由,要求繳納營業額300%的罰款,同時被凍結貨款,有的商家被關掉關聯店鋪。目前,網上已有部分現場維權視頻傳出。
  • 拼多多的多事之秋:拼出了假貨危機
    成立近三年,號稱「三億人都在拼的電商黑馬」拼多多,近日似乎又迎來了「多事之秋」。  6月13日下午,鋅財經接到信源透露:數位商家在拼多多上海總部大廈集體討伐維權。現場商家統一身著「拼多多,非法凍結商家資金,還我血汗錢,欺騙消費者」的上衣,情緒激烈,雙方一度發生肢體衝突,場面極其混亂。
  • 強制退款退貨!剛剛,拼多多回收了用戶「哄搶」的優惠券
    昨晚,拼多多優惠券BUG漏洞事件繼續發酵。今日,有大量網友反映,拼多多已開始強制措施,一些用戶利用漏洞所充q幣遭到凍結,另一些用於購買實物商品也開始遭遇強制退貨和退款。上海警方已以「網絡詐騙」的罪名立案並成立專案組,並依據「財產保全」的相關規定,對涉事訂單進行批量凍結。是200億還是數千萬損失,大眾無法得知,也無法感同身受。但被扣以「黑灰產團夥」之名,許多搶到優惠券的個人用戶都紛紛表示不滿;同時,對拼多多凍結並退貨退款自己購買的商品也感到氣憤。
  • 申訴維權都沒用,這位女商家把拼多多告了
    6月18日,拼多多在上海舉辦媒體溝通會,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在接受騰訊《一線》等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看到近期媒體關於拼多多遭遇維權商家圍堵的報導,除了意外,就是委屈,但拼多多拒不接受圍堵商家的訴求,「兩周之後,一封站內信,卻讓林蕾如墜冰窖——拼多多以「隨機抽取的消費者訂單無任何相關品牌標識」為由,判定其商品存在「描述不符」,自此,林蕾無法運營店鋪,包括貨款、保證金在內的近24萬資金,也被凍結在帳戶中。
  • 拼多多「釘釘子」第一步:強制商家進行 「臨期奶」打標
    「對於社會關心的臨期奶粉問題,我們會率先在行業更新更高的標準,會像「香菸盒提醒風險」一樣在罐體圖片上強制以醒目方式添加『此為臨期奶粉,請謹慎購買』字樣」。  7月31日,拼多多召開媒體溝通會,就社會關心的電商平臺是否應該售賣「臨期奶」熱點話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拼多多 OR 騙多多?騰訊助攻拼多多成為3億人都在買假貨的APP
    相信拼多多的上市對很多人來講都是個「謎」,那麼拼多多究竟是怎樣一步步走入上市之路的。  幕後股東騰訊助攻  拼多多,作為一家成立僅僅3年之多的公司,雖然一路走來伴隨諸多爭議,但還是在2018年7月成功上市。外界都在議論,在電商競爭激烈的今天,一個成立1000多天的公司,為何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呢?
  • 拼多多:協助警方打擊網絡黑灰產,15人落網凍結資金800多萬元
    IT之家8月19日消息 拼多多今天宣布,近日協助廣東省和平縣警方破獲了一起以電商平臺為依託開設網絡店鋪從事非法交易的網絡黑灰產案,抓獲相關犯罪嫌疑人15人,凍結資金800多萬元。拼多多介紹稱,目前,警方對此案已偵查完畢,6名涉案團夥首要分子被當地檢察機關移送審查起訴。據了解,此次抓捕的以張某進為首的犯罪團夥正是利用境外社交App以及境外手機卡來進行違法行為——張某進作為老闆指示李某程為團夥提供技術支持,實現店鋪批量下單、自動發貨功能;馮某等4人負責尋找批量身份證信息來辦理相關的銀行卡。
  • 拼多多變身「坑多多」,開始大清洗?
    據了解,低門檻(非海淘類企業保證金最低1000元,非海淘企業個人保證金2000元)、低費用吸引著中小微商家的入駐,「拼多多一個點擊量才幾毛錢,規則目前也不完善,處於紅利期」,對於拼多多的強勢崛起,曾有商家坦言,在淘寶已經活不下去了。確實,淘寶遵循著中產階級的消費升級,其業務也從集市散貨逐步過渡到品牌開店,在淘寶打怪晉級的過程中,中小商家慘遭淘汰。
  • 拼多多被薅千萬羊毛後:有用戶被強制退款,優惠券會不會撤銷
    以用戶聯合薅商家羊毛模式起家的拼多多,這次成了被薅羊毛的目標。1月20日中午,社交電商平臺拼多多(Nasdaq:PDD)向澎湃新聞記者證實,當天早晨,有黑灰產團夥通過一個過期的優惠券程序漏洞,盜取了拼多多數千萬元平臺優惠券,進行不正當牟利。針對此行為,平臺已第一時間修復漏洞。
  • 拼多多力推汽車萬人團,宜買車成拼多多頭部商家
    拼多多力推汽車萬人團,宜買車成拼多多頭部商家 2020年09月22日 11:4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6月3日,宜買車又在拼多多上架了國內首批「擺攤神車」——五菱榮光,不僅2個小時內被網友搶光,還在各個社交平臺上掀起了關於「擺攤神車」的熱議。8月份,宜買車攜手拼多多登上湖南衛視青春芒果夜,在青春芒果夜中,知名主持人梁田為宜買車直播帶貨,更是創下了在直播間新車上線1秒被搶光的好成績。5月份以來,宜買車攜手拼多多在電商購車渠道不斷發力,共同打出了一組漂亮的組合拳。
  • 拼多多被王海盯上了!商家們瑟瑟發抖
    在曝光羅永浩直播間售賣假貨受阻後,王海將打假重心轉移至了拼多多。數以萬計的商家們坦言非常擔心王海持續曝光。拼多多方面給出了回應,稱一旦查實會嚴肅處理。羅永浩眼看在羅永浩這邊打假碰壁,不甘心的王海將矛頭對準了假貨泛濫地拼多多。根據王海今天上午發布的社交動態,王海目前沒有針對拼多多上眾多商家展開調查,而是轉發了一位網友的動態,該網友直呼自己在拼多多買到的羊肉與商家描述不符。
  • 了解拼多多刷單套券的處罰規則和怎樣規避處罰方法
    拼多多刷單套券是什麼?刷單套券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拼多多平臺規則漏洞或系統漏洞,通過虛假交易、關聯交易等方式,套取拼多多平臺的紅包或補貼的行為。多多官方對於刷單套券的定義是:指《拼多多平臺合作協議》第11.10條規定的:「利用拼多多平臺規則漏洞或系統漏洞,通過虛假交易、關聯交易等方式,套取甲方平臺紅包、平臺補貼」的行為。刷單套券的額罰款金額公式如下:刷單套券違約金=刷單套券訂單使用優惠券金額*10。
  • 拼多多怎麼申請商家入駐
    大家都知道,拼多多商城是沒有官網的,不像淘寶和京東,從商城官網進行商家入駐;那麼拼多多要怎麼申請商家入駐呢? >拼多多步驟:1、打開手機上的拼多多,登錄好自己的帳號;可以直接用微信登錄哦商家免費入駐5、會提示下載拼多多商家版APP,會有一個登錄帳號,還需要先設置一下登錄密碼
  • 線上Costco,愛恨拼多多
    據媒體公開報導,6月14日眾多在拼多多上入駐的中小商家在拼多多上海總部大樓前維權,雙方一度發生肢體衝突。維權的原因是,由於違反拼多多的物流規則,被以「虛假髮貨」為由凍結貨款。拼多多會根據物流記錄判定是否違規,按照違規的程度一單三元、十元進行不同程度的懲罰,違規的商家其帳戶會被「凍結違約金」。不少商家遭遇了大額帳戶被凍結。在一個聚集了眾多拼多多中小商家的群裡,多位中小商家向《中國企業家》反映,在拼多多的平臺上做生意容易被凍結帳戶。
  • 拉卡拉遭大量商戶投訴 疑私自凍結商戶資金
    近日,不少商戶在新浪旗下黑貓投訴平臺上發布投訴信息稱,拉卡拉在未經過商戶允許的情況下私自凍結商戶資金,導致商戶資金周轉緊張。 3月3日有商戶投訴稱,其於2020年2月20日 註冊申請了拉卡拉收款碼,可是商家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凍結了該商戶的收款和店鋪。
  • 搶到100無門檻券也沒用:拼多多開啟強制退款模式
    1月20日拼多多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焦點,100元無門檻事件讓其再次備受關注,一度成為熱搜的頭條。1月20日凌晨拼多多出現Bug,用戶不需要搶購即可領取100元的無門檻券,這種狀況持續到了早上9點左右,很多消費者紛紛下單,據悉有專職羊毛黨薅了拼多多幾十萬。面對著上千萬元的損失,拼多多開始了自救模式。首先拼多多表示有黑產通過平臺優惠券漏洞進行不正當牟利,已經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