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巡防有重要發現,太平洋一島嶼出現核輻射,大批核廢物暴露

2020-12-24 千鈞堂

1946-1958這12年間,太平洋上的多座島嶼曾被多次用來進行核試驗。根據資料顯示,這些島嶼總計進行核試驗的次數高達67次,其中有一座島礁已經脆弱不堪,最後直接被摧毀。而導致這些島嶼出現生態問題的罪魁禍首就是美國。

對此,國際社會開始給美國施加壓力,這才停止了這些核試驗。但即便停止了這些核試驗項目,損害卻已經造成且一直延續至今。

近日,有媒體報導,美國當年在停止實驗過後,將核廢料棄置於太平洋島嶼上的一座穹頂建築中。最近,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巡防太平洋島嶼以討論氣候變化時發現這座建築已經開裂,這就意味著裡面的放射性物質或已開始滲漏。

據悉,這座穹頂建築是美國為存放上個世紀遺留下來的核廢物,才在馬紹爾群島建造的一座類似「棺材」的巨型建築。美方表示,並未打算長期使用該建築。可讓人始料未及的是,由於年久失修以及漲潮後的海水腐蝕,這座建築壽命已經時日無多。

天氣不好的話,或許一場超強風暴就可以將其摧毀,而到時候埋葬在裡面的放射物質將會給整個太平洋,乃至整個全球海洋系統的生態帶去破壞,至於周邊地區和國家民眾的健康安全更是已經面臨直接威脅。

據馬紹爾群島當局稱,自1977年起,有4000名美軍在群島各處收集約7.3萬立方米被核汙染的土壤。這些土壤被運送到魯尼特島,島上有一個大約100米深的坑,美軍連續3年都將核廢料棄置在坑裡。

為了處理這些核廢料,美國曾計劃出資2.18億美元來建造一座永久性存放這些核廢料的建築,但截止目前,美方仍未籌劃任何進一步的計劃。而馬紹爾群島方面並沒有足夠資金來建造這樣的建築。

眾所周知,核輻射帶來的危害十分恐怖,高濃度的輻射會讓人在短時間內因為各種病發症去世,中低水平的核輻射,則能讓接觸到人身體患癌或變得畸形,而對生態的破壞性就更不用說了,這點看看日本福島核電站排放出的汙染物讓全球不少國家頭疼就可見一斑。目前,已有多方國際環保人士呼籲美國必須為此事及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能讓核洩漏的悲劇再次重演!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福島核事故:核輻射變異動物外遷,對日本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核輻射為什麼會導致動物變異? 在農作物育種技術上有幾種和輻射有關的育種,一種是太空育種,利用空間環境中質子和中子等轟擊,使得作物種子的DNA發生變異,回到地面後用這些種子育種,然後再進行優選,挑選出有優勢的品種,除了航天育種外,還有輻射育種,這種方式其實和太空育種的條件是類似的,但它可以利核輻射來育種!
  • 晏敏皓:將核廢物放進「安全匣」
    創新成果從實驗室到成熟產品的過程常被稱為「死亡之谷」,從研發到產品,再到投入市場,每一個環節都是「驚險一跳」。然而,對於晏敏皓而言,這一步必須要幹,而且要「幹得漂亮」。而彼時,他已在法國小有成就。  「作為一個中國學者,學成回國、報效祖國,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晏敏皓說。  2018年,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南科技大學)——環境修復材料國際研究中心正式組建,晏敏皓擔任中心主任。他帶領中心團隊致力於環境修復新材料,尤其是核廢物處理處置新材料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 聯合國報告:亞太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應充分利用「藍色經濟」促進發展
    中新社曼谷6月30日電 (趙婧楠)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601099,股吧)經濟社會委員會(亞太經社會)6月30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亞太地區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應充分利用「藍色經濟」特別是漁業及旅遊來促進發展,以逆轉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重大社會經濟影響。
  • 太平洋5大必看島嶼
    許多人想到美麗而原始的海灘時會想到加勒比海地區,但是太平洋無疑是世界上尋找各種各樣美麗島嶼的最佳地方。無論您是在尋找白色的沙灘,優美的風景,還是僅是帶有遠足選擇的熱帶綠洲,太平洋都能滿足您的所有需求。您可以對這些溫柔的巨人有第一手的了解,可以進行浮潛遊覽。>從七月到十月,紐埃島(Niue Island)專為探索壯麗的沙灘,令人驚嘆的多巖石的海岸線海洞和隱藏的遊泳洞而量身打造,即使坐在上面,也有適合每個人冒險水平的地方海灘印著太陽神。庫克群島如果水不是您的特長,但您仍然想享受太平洋群島的絕佳戶外環境。
  • 最新防輻射內衣:核輻射都不怕!
    Yamamoto公司就做了這樣的嘗試,他們創造了防輻射的內衣和泳衣兩款,跟平常的衣服一樣由織物組成,可以屏蔽有害輻射的的影響,而且是核輻射,牛掰吧!衣服由一種特殊的合成橡膠材料構成,目前的用戶對象是那些經常暴露於β和γ射線的工作和公民,比如還在擔心核輻射地區的電廠周圍的人們。為了保護小腹和部分脊柱免受伽馬射線的影響,內衣的設計有點不同尋常。
  • 福島核事故六周年,入海核輻射有多大?
    (視覺中國/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1月5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福島核事故六周年:追蹤「指紋」的科學家——入海核輻射:「不足口腔X光1‰」 》)元旦節前,媒體稱加拿大西海岸一條三文魚檢測到福島核洩漏放射性汙染物,核汙染已自西向東,貫穿了整個太平洋。
  • 變異章魚在日本沿海出沒,當地漁民稱第一次見到,或被核輻射汙染
    所以,研究認為,福島核洩漏事故導致周圍海域被汙染,海洋中的生物出現變異情況,也就不奇怪了,這也是核洩漏事故中,最讓人擔心的事情之一,沒想到在9年後的今天,它真的發生了。 無論是人還是生物,在存在核輻射的環境中,都可能會發生基因突變,這也是為何車諾比發生核洩漏事故後,一直到今天都沒有人敢靠近,都仍然是「鬼城」的原因之一。 為何核輻射會導致動物們發生變異呢?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因為生物體的基因在核輻射的影響下發生了變化,會導致生物體內的染色體出現複製異常等情況。
  • N天旅行:幾個最美的太平洋島嶼,你最希望去哪一個旅行?
    太平洋島國,幾乎每一個都能讓人感到放鬆——哪怕只在那裡待上一秒鐘。所有那些美麗的綠松石瀉湖,溫暖的陽光和椰子樹點綴的白色沙灘。也許大多數旅行者沒有意識到的是每個島嶼之間的多樣性——這些島嶼提供的不僅僅是浮潛和遊泳機會。幸運的是,我們可以幫助你選擇去哪個太平洋島嶼。
  • 澳大利亞島民把澳政府告到了聯合國……
    (圖源:視覺中國)澳大利亞一部分島民周一(5月13日)向聯合國控訴澳大利亞政府對氣候變化無所作為。這些島民的律師表示,氣候變化已經威脅到他們的家園。據路透社報導,這樁起訴由8名澳大利亞託雷斯海峽島民(Torres Strait Islanders)發起。
  • 盤點核輻射對人體損傷 八種果蔬有防治效果-核輻射 急性損傷 放射...
    在這個地震海嘯核輻射一起爆發之時,我們也要提高警惕,學好應急措施,防患於未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一、碘131可能會引發甲狀腺疾病  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12日下午發生爆炸。  5、受核輻射汙染後的後遺症問題  受輻射汙染後6個月,會發生的機體變化,包括晶體渾濁、白內障、男性睪丸和女性卵巢受影響導致永久不育、骨髓受損出現造血功能障礙,以及出現各種癌症。
  • 太平洋上的珍珠、最接近天堂的夢幻島嶼——波拉波拉島
    太平洋上的珍珠、最接近天堂的夢幻島嶼——波拉波拉島波拉波拉島,可能全世界眾多島嶼裡面,都沒有哪一個島嶼曾受到比BoraBora更多的稱讚,波光粼粼的綠色瀉湖,白色綿延的海灘,夢幻般的環境,「最性感小島之一」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
  • 夏威夷州是美國唯一的群島州,由太平洋中部的132個島嶼組成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夏威夷州(Hawaii State)美國唯一的群島州,由太平洋中部的132個島嶼組成。首府位於瓦胡島上的檀香山。最早的居民是玻里尼西亞人,1778年後歐、亞移民陸續移來。1795年建夏威夷王國。1898年被美國吞併。
  • 車諾比事件發生後,當地真的有許多核輻射變異的動物嗎?
    由於輻射面積廣、疏散不及時以及通報不徹底,此次事件直接造成了56人死亡,其中47名是沒有被告知真相的救火人員,其次約有60萬人暴露在了此次核輻射下。據研究,在高核輻射物質影響下的這60萬人罹患癌症的風險會大幅提高。
  • 日本出現「殺人蟹」?遭核輻射後發生變異並攻擊人類,是真的嗎?
    其中,就有人表示這是一種被核輻射之後的「殺人蟹」。總之有很多說法,但這些說法都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因為日本核洩漏之後,被核物質汙染,變異了。然後會趁漁民不注意的時候攻擊人類,將其神化成了一種能夠攻擊人類的生物。但小編在這裡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些說法都是假的!因為圖片上面的螃蟹壓根就不是什麼「殺人蟹」和「蜘蛛蟹」,都是人們誤傳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事情的真相吧!
  • 【精準巡防】馮記溝派出所優化精準巡防提升管控水平
    【精準巡防】馮記溝派出所優化精準巡防提升管控水平 2020-11-10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澳大利亞島民向聯合國狀告澳政府:對氣候變化無所作為
    澳大利亞一部分島民周一(5月13日)向聯合國控訴澳大利亞政府對氣候變化無所作為。這些島民的律師表示,氣候變化已經威脅到他們的家園。據路透社報導,這樁起訴由8名澳大利亞託雷斯海峽島民(Torres Strait Islanders)發起。
  • 日本震區海底發現恐怖變異鯰魚 魚卵也變異(圖)
    來源:鄭州晚報  日本震區海底發現恐怖變異鯰魚  美國麻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肯·比塞勒一直負責監測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他在今年2月21日透露,此次福島核事故擴散監測於去年6月開始,儘管核事故發生已一年,但核洩漏引發的核輻射並未停止,在距日本30~640公裡的太平洋海域,檢測到的輻射物質銫-137濃度是正常值的10~1000倍。
  • 太平洋上引爆一枚氫彈將發生怎樣變化?
    如果在太平洋進行氫彈測試,除了產生標誌性的蘑菇雲,還將瞬間殺死大量魚類和其它海洋生物,並對周邊環境造成輻射汙染。氫彈比原子彈的威力更大,如果一枚氫彈擊中太平洋,它會以眩目的閃光引爆並產生標誌性的蘑菇雲,直接影響取決於水面上引爆的高度,最初的爆炸可能會瞬間殺死大量的魚類和其它海洋生物。
  • 全球九大極重要的戰略島嶼,控制它們,便擁有主宰世界的能力!
    而控制海洋的關鍵,在於能控制重要的戰略島嶼,世界上具有戰略性的島嶼很多,但極重要者大概有以下九座:1.衝繩島(日/美)衝繩島位於西太平洋琉球群島中央,處於日本本土和中國臺灣之間,原屬中國的藩屬國琉球,清末被日本吞併。二戰後,琉球群島一度被美國「託管」佔領,1972年再次移交給日本治理。其中,衝繩島不僅戰略地位極重要,而且風景優美,素有「東方的夏威夷」之稱。
  • 太平洋上的三大巨型群島
    太平洋一詞最早出現於16世紀20年代,由大航海家麥哲倫及其船隊首先命名的。1519年9月20日,航海家麥哲倫率領270名水手組成的探險隊從西班牙啟航,西渡大西洋,他們頂著驚濤駭浪,吃盡了苦頭,到達了南美洲的南端,進入了一個海峽。這個後來以麥哲倫命名的海峽更為險惡,到處是狂風巨浪和險礁暗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