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1958這12年間,太平洋上的多座島嶼曾被多次用來進行核試驗。根據資料顯示,這些島嶼總計進行核試驗的次數高達67次,其中有一座島礁已經脆弱不堪,最後直接被摧毀。而導致這些島嶼出現生態問題的罪魁禍首就是美國。
對此,國際社會開始給美國施加壓力,這才停止了這些核試驗。但即便停止了這些核試驗項目,損害卻已經造成且一直延續至今。
近日,有媒體報導,美國當年在停止實驗過後,將核廢料棄置於太平洋島嶼上的一座穹頂建築中。最近,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巡防太平洋島嶼以討論氣候變化時發現這座建築已經開裂,這就意味著裡面的放射性物質或已開始滲漏。
據悉,這座穹頂建築是美國為存放上個世紀遺留下來的核廢物,才在馬紹爾群島建造的一座類似「棺材」的巨型建築。美方表示,並未打算長期使用該建築。可讓人始料未及的是,由於年久失修以及漲潮後的海水腐蝕,這座建築壽命已經時日無多。
天氣不好的話,或許一場超強風暴就可以將其摧毀,而到時候埋葬在裡面的放射物質將會給整個太平洋,乃至整個全球海洋系統的生態帶去破壞,至於周邊地區和國家民眾的健康安全更是已經面臨直接威脅。
據馬紹爾群島當局稱,自1977年起,有4000名美軍在群島各處收集約7.3萬立方米被核汙染的土壤。這些土壤被運送到魯尼特島,島上有一個大約100米深的坑,美軍連續3年都將核廢料棄置在坑裡。
為了處理這些核廢料,美國曾計劃出資2.18億美元來建造一座永久性存放這些核廢料的建築,但截止目前,美方仍未籌劃任何進一步的計劃。而馬紹爾群島方面並沒有足夠資金來建造這樣的建築。
眾所周知,核輻射帶來的危害十分恐怖,高濃度的輻射會讓人在短時間內因為各種病發症去世,中低水平的核輻射,則能讓接觸到人身體患癌或變得畸形,而對生態的破壞性就更不用說了,這點看看日本福島核電站排放出的汙染物讓全球不少國家頭疼就可見一斑。目前,已有多方國際環保人士呼籲美國必須為此事及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能讓核洩漏的悲劇再次重演!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