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做湯羹 清明河蚌正當食

2020-12-06 南報網

2018-03-28 08:53圖文來源:金陵晚報

南京方言裡把河蚌叫做「歪歪」。「鹹肉歪歪湯,味道擺得一塌,打個嘴巴子也不肯丟」,一句諺語暴露了老南京人的吃貨本質。鹹肉河蚌湯到底是有多鮮美,能讓南京人打了嘴巴子也不肯丟下?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隴上煙雨的江南,另有一份飄散著哀愁的美感。對古人來說,無花無酒的清明興味蕭然,而對南京人來說,清明時節有一道絕不可錯過的美食——鹹肉河蚌湯。

春日融融,洗手做羹湯,對南京人來說,簡簡單單一道時令菜已是挽留短暫春日的最大誠意了。

二月歪歪鮮如鵝

3月26日,紫金山新聞記者來到進香河農貿市場,在水產攤位前,大盆小盆羅列著碩大的河蚌,不少攤主坐在小凳上用工具熟練地撬開河蚌的「嘴」。

南京方言裡把河蚌叫做「歪歪」。「鹹肉歪歪湯,味道擺得一塌,打個嘴巴子也不肯丟」,一句諺語暴露了老南京人的吃貨本質。鹹肉河蚌湯到底是有多鮮美,能讓南京人打了嘴巴子也不肯丟下?

大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裡寫道:「剝蛤蜊肉,加韭菜炒之佳。或為湯宜可。起遲便枯」。清明時節的河蚌,肉色如玉,而春韭,青翠欲滴。將玉色的河蚌肉與翠色的韭菜放在一起爆炒,是清明時節,江南人家餐桌上最常見的美味。一白一綠搭配相宜,光是顏色都叫人食指大動,更何況是味道了。要不怎麼說美食家也是美學家呢?!

蚌之鮮,不僅在於時令恰當,更在於它的大眾。相對於鰣魚、刀魚等動輒一斤上百、上千的河鮮,河蚌是人人皆可品嘗的美味,算得上是觸手可及的春天了。不知道袁枚是否品嘗過南京人常吃的河蚌燒豆腐、河蚌鹹肉煲,如果有的話,那也一定是讚不絕口的。

喝碗河蚌湯,不生痱子不長瘡

河蚌味美,但少數人知道它性寒。南京民諺有云:「春天喝碗歪歪(河蚌)湯,夏天不生痱子不生瘡」。中國人相信,人的身體是個小天地,而人身小天地的變化與季節轉換息息相關。清明正是春夏交替時節,是養生的關鍵時期。

去燥火的時節,到菜市場裡揀一揀肥嫩的河蚌回家煲湯成為老南京人的習慣。

挑選河蚌也是有技巧的,精明的主婦會貨比三家,瞧瞧哪一家蚌殼更清亮,哪一家殼口更緊密,兩相權衡才開口問價,只有經過精挑細選的河蚌,挖出來的河蚌肉才能肥厚透鮮。

一鍋乳白的,「咕嚕咕嚕」冒著泡泡的河蚌豆腐湯,透著古人「不時不食,適時而食」的智慧。醫療條件並不發達的古代,「食補」是調理身體最佳的方式,綿延至今的飲食習慣,細細考究都別有深意。而今人們入口的一道道美味,更像是老祖宗「由內養外」的聲聲叮嚀。

下鍋前將河蚌肌肉敲松、敲扁

據進香河農貿市場水產攤位的一個攤主介紹,「歪歪」從年後開始陸續上市,直到現在。前兩天賣得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好幾百斤。「連殼河蚌一斤一塊八,比蔬菜還便宜,又是河鮮,來買的人可不少。」

要想河蚌做得好,有個小訣竅一定要記得,那就是下鍋前,要用擀麵杖或菜刀背將河蚌肌肉敲松、敲扁,這樣處理過的蚌肉會變得脆嫩易入味。

河蚌在製作方式上適合燒、烹、燉。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河蚌本身極富鮮味,烹製時千萬不要多加味精,也不宜多放鹽,以免鮮味反失。

要想做出味美的「歪歪」,還要懂得搭配的技巧。春筍、秧草或是蠶豆,不拘是什麼,只要是春季剛上市的鮮菜,都能和「歪歪」組合成清新的菜餚。

蚌肉用熱水反覆清洗後,將其切成一釐米寬的條兒,爆火將姜、蔥、鹹肉或火腿肉、豆腐、河蚌肉下鍋,熬成濃湯,再加點時蔬,味道之美,食之三月不忘。

相關焦點

  • 春江水暖河鮮知 河蚌打開春日舌尖上的味蕾
    提及河鮮,很多人想到的是「清明螺 賽肥鵝」,其實,這個時節河蚌相比螺螄毫不遜色,肉質肥嫩細膩,湯汁鮮美。其實河蚌和螺螄一樣,論味道還是清明前的最好,不僅口感佳,最重要的是肉質乾淨,泥沙、寄生蟲少。所以,想要嘗鮮的可要趁早,無論是爆炒、幹撈或是燉湯,都能成為一道鮮美佳餚,打開春日裡的味蕾。
  • 春天喝碗河蚌湯,味道十分鮮美,打開江南人春日舌尖上的味蕾!
    江南人講究四時更替,適時而食。繽紛燦爛的春天美景,激發了人們品嘗美食的欲望,也開啟了想吃美食的味蕾,想要在春天的氣息中品嘗各式美味,現在正是時候。春天是食用河蚌的好時節。清明之前的河蚌,肉質肥厚而且乾淨,與螺螄一起並列為百姓餐桌上的時令河鮮。老人們常說:「春天喝碗河蚌湯,夏天不生痱子不長瘡」。春天的河蚌最乾淨,肉質最肥厚,而且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之功效。
  • 「食·運」拱墅「十大碗」|嘗鮮南肉春筍篤河蚌,食之三月不忘
    俗話說「春天喝碗河蚌湯,不生痱子不長瘡。」挑一筐從運河剛打撈的河蚌,洗手做碗羹湯,細細品嘗老祖宗傳下的味道,或許是挽留短暫春日的最大誠意了。01、嘗 · 鮮湯清朝「美食家文人」袁枚在《隨園食單》裡寫道:「剝蛤蜊肉,加韭菜炒之佳。或為湯宜可。起遲便枯」。這裡說的「蛤蜊」,就是河蚌。清明時節的河蚌,肉色如玉,是江南人家餐桌上最常見的美味。
  • 清明前的河蚌最乾淨,肉質最肥厚,清熱解毒,用來煮湯非常美味!
    中國有句古話:「四季更替,適食而食,不時不食。」繽紛燦爛的春天美景,激發了人們品嘗美食的欲望,也開啟了想吃美食的味蕾,想要在春天的氣息中品嘗各式美味,現在正是時候。清明前的河蚌最乾淨,肉質最肥厚,而且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之功效,難怪老人們常說「春天喝碗河蚌湯,夏天不生痱子不長瘡」。河蚌要在春天,尤其是在清明前吃最佳。
  • 喝碗河蚌湯,香醇濃白又營養,打開江南人家春日舌尖上的味蕾
    清代的袁枚在《隨園食單》中這樣記載:「剝蛤蜊肉,加韭菜炒之佳。或為湯宜可。起遲便枯。」河蚌要在春天,尤其是在清明前吃最佳。「春天喝碗河蚌湯,不生痱子不長瘡」。清明前的河蚌最乾淨,肉質最肥厚,而且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之功效。
  • 11種讓人慾罷不能的春日美食
    俗語說的好,「清明螺,賽肥鵝」。清明前後,在休眠中甦醒的的螺螄從泥土中爬了出來出。也只有在這個時節的螺螄肉鮮嫩肥美,而且在殼中又沒有小螺螄,肉質極佳的同時有保證了口感,是吃螺螄的最佳時令。推薦菜: 浙江的螺螄品種豐富,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
  • 不看會後悔的春日美食大賞!錯過這12種美味就錯過了整個春天!
    山野嫩蔬、河海時鮮、時令美味……暖春三月,萬物復甦終於又迎來一波春季美食大賞俗話說:四季更替,適食而食,不時不食沒錯,是時候一口「鮮」一口「嫩」清明前後,在休眠中甦醒的的螺螄從泥土中爬了出來。也只有在這個時節的螺螄肉鮮嫩肥美,而且在殼中又沒有小螺螄,肉質極佳的同時有保證了口感,是吃螺螄的最佳時令。
  • 清明就是「美食節」?古代女子如何「吃清明」
    古代女子們的"吃清明"    蔡博文告訴記者,清明美食古來有之。古人為適應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創造了一些食品。比如用麥草搗汁和糯米做青粉團,烏桕汁染烏飯做糕,或者用香椿芽拌麵筋、嫩柳葉拌豆腐作寒食食品。清明節在古代是祭祀性的節日,一般人家要用四碟六碗時饈清酒祭奠祖先。祭完之後,家人和應邀來的親戚共享酒食,叫"吃清明"。
  • 清明前後吃它最肥美,燉前多做一步,肉不老不腥,鮮美入味吃不夠
    清明前後吃它最肥美,燉前多做一步,肉不老不腥,鮮美入味吃不夠清明前後,有道美食會躍於江南人家的餐桌,那就是鹹肉春筍燉河蚌。經過一冬的蟄伏,初春的河蚌最為肥美,也最為乾淨,因為清明前河中螞蟥和一些微生物不是最為活躍。河蚌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和鈣的含量很豐富,且有清熱滋陰的作用,在我們這兒有句老話:春天喝碗河蚌湯,不生痱子不長瘡,應該就是緣於此吧。
  • 河蚌怎麼吃?一道好吃難做的極品河鮮:天火河蚌,教你做一次廚神
    河蚌,在我國各大水域都很多,此食材非常易得。河蚌味美但很難做,弄不好根本嚼不動,而且腥味重。河蚌,做好了很鮮很嫩,自古就是河鮮上品。河蚌入菜主要是炒和燉, 也可以燉湯,味道很鮮很鮮。河蚌的做法可以多樣。
  • 清明前後吃它最肥美,燉前多做這一步,肉不老也不腥,一盤不夠吃
    開春後,菜場上每天都會有新的菜上市,這幾天最多的除了河、蝦外,就是螺螄和河蚌了。清明前的螺螄和河蚌是最肥美的季節,所以這兩天我家餐桌上這兩樣菜吃得最多,而且家裡人特別愛吃,老爸下酒最愛。但河蚌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和鈣的含量很豐富,河蚌中的核黃素含量也很豐富,所以,河蚌對人體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在我們這兒有句老話:春天喝碗河蚌湯,不生痱子不長瘡。就是說的河蚌有清熱滋陰的作用。
  • 春天喝碗河蚌湯,夏天不生痱子不長瘡
    中國有句古話:「四季更替,適食而食,不時不食。」通俗來說,就是儘量食用當季食材,什麼季節吃什麼菜。田間的嫩蔬、河海的時鮮,豐富多彩的時令美食絕對是吃貨們嘗鮮的對象。經常逛菜場的好處,就是很容易知道,現在的季節可以開始吃什麼。有人見人愛的春筍(醃篤鮮),有嫩芽尖尖的馬蘭頭(馬蘭頭拌香乾),春天更是河鮮最為肥美的好時候。
  • 香椿頭 河蚌湯 楊花蘿蔔惹人饞
    如果你是個愛吃的人,那麼對清明前後的菜市場一定會讓你印象深刻,蔬菜檔上各種新鮮迷人的蔬菜迫不及待地告昭著暖意的到來,充滿野趣的薺菜,青翠欲滴的豌豆尖,鮮嫩的春椿芽,鮮美多汁的螺螄,皮紅肉白的小蘿蔔、帶著泥土芬芳的春筍以及另類各種鮮菜,無一不讓人傾倒,迫不及待地要在這個春天嘗嘗鮮。
  • 清明養生重在養肝,清明養生吃什麼?
    清明養生吃什麼呢?很多人都會在清明節前後養生,清明養生重在養肝。螺螄田螺肉豐腴細膩,味道鮮美,素有「盤中明珠」的美譽。它富含蛋白蛋、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
  • 清明節氣,不要錯過這3種河鮮,比海鮮還鮮美,教你家常做法
    清明節氣,正值河鮮 「肥美」 時,隨著氣溫回暖,各種河鮮也進入到一年中最肥美的季節,不僅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清明節氣,不要錯過這3種河鮮,比海鮮還鮮美,教你家常做法:【河蚌】清明前後的河蚌最肥美。「春天喝碗河蚌湯,不生痱子不長瘡」。都說明河蚌要在春天,尤其是在清明前吃最佳。
  • 大叔家的廣東菜:河蚌煲湯,鮮香味美,柔軟適口,家人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廣東菜:河蚌煲湯,鮮香味美,柔軟適口,家人愛吃!河蚌真的很好吃,不過大叔好久好久沒吃了!河蚌肉隨隨便便用稍微辣一點的辣椒炒著都特別特別好吃,特別下飯!大叔覺得經常逛傳統菜場的好處就是你很容易知道,現在的季節可以開始吃什麼了,比如正兒八經好吃又便宜的真春筍或者是這道河蚌煲。廣東人吃飯,如果沒有湯就是不完整的,廣東人愛喝湯,愛到一周至少煲七次,天天都能煲出不一樣的湯!
  • 美食推薦:時令菜譜 河蚌豆腐第一鮮
    導語:河蚌是江南頭等鮮的河產之一。每年一開春,你就能在菜場覓到,和螺螄一樣,清明前後的河蚌最肥美。菜老闆會殷勤地幫著拾掇得乾乾淨淨,回家一弄,簡簡單單,只幾分鐘,一道鮮的眉毛都掉下來的河蚌豆腐即可上桌。 原料:河蚌2個、豆腐1盒、薑片適量、幹辣椒2個、蘿蔔片適量、蔥花適量、鹽1小勺、糖適量、水澱粉適量。 1、河蚌放入開水中汆煮,河蚌較嫩,所以水一開即可撈起。
  • 食而得其美 賞味春日舌尖
    ■CFP/供圖吃春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自然自有其生長的規律,所謂春生,當然恰是萬物生發的季節,那些開得水靈靈、嬌嫩嫩的花朵,那些迫不及待從地裡探出頭來的綠油油、鮮嫩嫩的青菜,亦是這個季節賦予我們的天地之精氣,食而得其美,是春天裡的妙事。
  • 清明節氣食單,帶上父母長輩一起來金花風味園用餐吧
    人間最美不過四月天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清明最早只是一個節氣,清明轉變為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傳說寒食節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明志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寒食節有許多風俗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在時光更迭與孝道親情中繁花與星空,家鄉與美食是心中不變的想念家鄉味和美食都在金花風味園如約等候不容錯過的節氣食單
  • 河蚌的營養價值 常吃河蚌的好處可真多
    處理河蚌的時候方法多少都是有些不足的,對於河蚌的營養價值與藥用價值也不太清楚,那麼不清楚的朋友可以跟隨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關河蚌的相關知識吧。  一、河蚌簡介  河蚌是軟體動物門蚌科的一類動物統稱,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和北非的淡水湖泊、河流、池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