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燒燙傷?請牢記3步急救法(家長必看)

2020-12-08 兒科醫生雨滴

由於孩子天性活潑好動,喜歡探索,沒有安全意識,每一年都會發生很多起燒燙傷的例子:

有的孩子在吃飯時隨手一扒,熱湯灑了一手,小手頓時象紅燒小豬蹄;

洗澡水還沒兌涼水,孩子不小心就跌落其中,哇哇大哭;

孩子撕扯桌布,桌面上的稀飯瞬間傾倒在寶寶皮膚上;

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意外,我們應該怎麼辦?

一、燙傷的處理方式

家長要謹記保持冷靜,記得衝、脫、泡三個程序就可以。

1、孩子不小心燙傷、灼傷,只要皮膚沒有破損,就要馬上用流動的涼水衝洗孩子燙灼部位 20-30分鐘。

注意以下幾項事情不能做:

① 強行撕去孩子粘在皮膚上的衣物,觸摸傷口。

② 不能用帶有毛絮狀的覆蓋物覆蓋傷口。

③ 直接用冰塊在傷口上降溫。

④自行用針或指甲挑破水皰。

⑤ 自行用紅藥水、酒精等進行傷口的消毒。

⑥使用各種偏方塗抹傷口,比如醬油、牙膏、鹽、麵粉、各種油類或乳液等。

2、有的孩子是因為玩火引起衣服著火,發現後要立即脫去孩子的衣物,或者用棉被、大衣將火澆滅,千萬不能用手拍打,以免孩子受傷。

3、泡—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水溫越低越好,但是水溫不能低於6℃

如果發現孩子皮膚已脫落或燙傷部位嚴重,應立即到醫院處理。

二、幾大燙傷危險區要留心

1、廚房

① 不要抱著孩子一起做飯,以免熱液和熱油濺到孩子身上。

②不要把鍋單獨留在煤氣上,離開時把鍋的柄轉向內側,以免孩子夠到把手,離開時一定要記住關閉煤氣。

③ 端著熱飲、熱湯時,提前留意孩子的位置,以免孩子突然竄到身前,措手不及地將熱液濺灑到孩子。

④ 熱飲、熱湯要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並且保證放置熱飲、熱湯的穩固性,以免孩子搖晃導致熱液傾倒在其身上。

⑤ 桌上撤去桌布時,避免因強拉桌布造成打翻熱液、熱油引起的燙傷。

⑥ 廚房電線把手不應外露到臺面外,避免孩子拉扯。

⑦ 不宜用微波爐加熱各類奶瓶,以免灼熱的奶液濺到孩子的臉上,引起燙傷。

⑧ 任何孩子需要入口的熱飲,一定要先測試溫度,可以將液體滴到自己手腕處,也可以選用專用的溫度計量溫。

⑨ 火柴、照明燈以及化學物品均應收藏於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

2、衛生間

①熱水器事先調好設定溫度,並且保證不使用時將其關閉。

②給孩子洗澡,記得一定要先放冷水,再放熱水,一般洗澡的水溫在39~41℃。

③放熱水時不要讓孩子在身邊玩耍,也不應中途離開,如接電話等。

④洗澡中不要直接用淋蓬頭對著孩子衝洗,要事先自己試試溫度,再給孩子衝洗。

3、客廳、臥室

①家裡所有插座電線用安全鎖鎖起來,以免孩子將手指伸到插孔中。

②熱水瓶收藏在櫥門內或其它孩子夠不到的地方;使用電熱水瓶或氣壓式熱水瓶的家庭,使用後將出水口鎖閉。

③使用飲水機的家庭在飲水機熱水的出水口加裝保護裝置,以免孩子自行打開而造成燙傷。

④在家中不要將化學物品裝在可樂瓶等飲料瓶中,以免孩子誤食,造成口腔和食道的灼傷。

⑤孩子成年前都不要將孩子單獨留在家中,一些廚房臥室客廳無明顯區分的家庭,尤其應看護好孩子,讓孩子遠離熱源、電源等危險環境。

⑥冬天取暖設備,一定要放在孩子無法觸碰到的位置,暖風機,熱水汀在不使用後關閉電源,它的風口還是會很燙,仍要看好孩子,避免觸碰。

⑦爸爸媽媽想給孩子暖被窩的話,事先將熱水袋放一段時間,孩子進入被窩時拿掉,要給孩子用質量過關的熱水袋。那些充電用的熱水袋容易炸裂,最好不要給孩子使用,也要避免使用電熱毯,孩子尿床容易漏電,造成嚴重後果。

4、戶外

①外出玩耍時遠離高壓電、變電房、高速運轉的機器等危險地帶。

② 不要讓孩子單獨燃放煙花爆竹。

③帶孩子外出吃飯,要將孩子放置在桌子內側位置,避開上菜位置,並且阻止孩子在公共場所追打嬉鬧,避免服務員上菜時不慎將飯菜傾倒在孩子身上。

關於孩子的燙傷和預防你還有哪些疑問?或者有什麼想和大家交流的故事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

也歡迎你點讚評論轉發,是給雨滴醫生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3歲寶寶吃櫻桃「卡喉」,家長的教科書式做法,連醫生都稱讚
    網友A:對,海姆立克急救法真的太有用了,寶寶小的時候,剛吃輔食不久,我給和南瓜泥,先是勺子喂,後來直接用嘴喝,一喝卡住了,立刻臉就發紫了,我就想到這方法,真覺得有孩子家長都要學會,一拍一團泥滴出來,緩過來了,立刻打車去了醫院,醫生檢查說沒事了,也就前後十幾秒的事,簡直嚇到腿軟。
  • 熱水袋突然破裂燙傷女童 醫院近期接連收治燙傷患兒
    媽媽立即抱起大哭的女兒衝到衛生間,用冷水衝淋降溫,簡單包紮後就帶著甜甜前往重醫兒童醫院就診,被診斷為Ⅱ度熱液燙傷。「可能是熱水袋使用時間太久,老化破裂。」鍾先生說,「以後使用熱水袋時,僅在睡前放在被子裡先暖被窩,孩子睡覺時就取出,避免意外發生。」
  • 燙傷後塗「蟑螂粉」?燒傷科醫生吐槽奇葩治燙傷偏方
    夏天是燒傷、燙傷的高發期,該院近一月以來,燒傷整形外科門診就接診了近700例患者,是冬天的一倍,其中3歲以下嬰幼兒佔了三成。 醫生提醒,被燒燙傷後千萬不能隨便往傷口上塗抹醋、清油等,應該及時用乾淨的清水衝洗,並儘快送到醫院,家長在照看小朋友時也一定要留意,將高溫、危險物品放置小朋友摸不到的地方。
  • 寶寶嗆咳—海姆立克急救法,你重視了麼?
    在寶寶吃飯(母乳、輔食)這件事上,有一件事情不得不提,那就是——寶寶嗆咳。由於寶寶的吞咽能力不夠成熟,吃著吃著嗆到了是常事。去年,廣東一個1歲3個月的男童,因為被一個食物噎住,性命攸關。而罪魁禍首,竟是一個非常柔軟的食物——香蕉!
  • 央視曝光「傷人暖寶寶」:睡一覺就被燙傷,卻有無數孩子在用……
    我們家中最常見的「暖寶寶」,孩子睡覺或者出去玩的時候,貼上一個,一會就會覺得暖暖的,但最近卻看到這樣一條扎心的新聞。 張媽媽擔心3歲多的兒子晚上睡覺受涼,隔著睡衣給孩子後背貼了3天的暖寶寶。孩子早上醒來以後大哭不止,一直喊疼,還不停地用手抓後背。
  • 寶寶燒燙傷後怎麼辦?專家:抹牙膏、塗醬油、用冰敷都不對
    寶寶燒燙傷後怎麼辦?2.如果是熱液燙傷,應該去除含有熱液的衣物,如果不能脫去,可以用剪刀剪除。3.當氣體、固體燙傷時,應迅速離開致傷環境。4.當化學物質接觸皮膚後(常見的有酸、鹼、磷等),受傷後應首先將浸有化學物質的衣服迅速脫去,並用大量水衝洗,以達到稀釋和清除創面上化學物質的目的。
  • 寶寶意外燒燙傷如何急救處理
    燒燙傷的幾種情況 洗澡的溫度太高,寶寶的皮膚嬌嫩很容易被燙傷。 寶寶被熱湯、熱咖啡燙到。 寶寶不小心碰到水壺、電飯煲等熱容器。化學物質發生反應後燙傷或燒傷寶寶。 電路老化等原因造成寶寶被燒傷。 寶寶碰到火爐等被明火燒傷等情況。一級燒傷僅皮膚表皮外層有損傷,未傷及真皮層。
  • 普陀家長注意啦!你家寶寶「會」喝水嗎?健康飲水必看!
    普陀家長注意啦!你家寶寶「會」喝水嗎?健康飲水必看!過熱的白開水易造成幼兒燙傷;過冷的白開水(尤其是冰水)會使胃部痙攣、腹部疼痛,間接造成消化不良。Q04每日飲水量多少合適?飲水量主要受年齡、環境溫度、身體活動的影響。
  • 什麼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據學校工作人員介紹,該音樂老師為學校的副校長,當天該學生誤吞原子筆的零件卡住氣管,老師緊急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助。約20秒急救後,學生身體恢復正常。事後音樂老師還給學生上了一堂急救課。據介紹,學校每年都會進行相關培訓,老師和學生都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識。其實不只是老師和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識,我們的爸爸媽媽也要了解這些知識。
  • 寶寶嗆咳可致窒息或死亡!圖解1分鐘急救法,關鍵時刻能救命!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哪些食物會危害寶寶的生命。NO.1 果凍、橡皮糖很多帶娃去超市的爸媽一定不陌生果凍和橡皮糖這兩個零食。果凍和橡皮糖的韌性大,不容易嚼爛,而且表面光滑,稍不注意寶寶可能整顆吞下去後容易堵住器官,引發窒息。
  • 1歲寶寶淋浴全身燙傷?寶寶淋浴的正確打開方式,家長火速碼住!
    說起來寶寶洗澡的問題,就不得不感嘆一句,「誰家沒有條活泥鰍呢?」總之就是讓老母親抓不住啊!眼看著寶寶一天天長大,這家裡沒浴缸的家長就開始犯愁了,畢竟寶寶們真的快要坐不進浴盆裡了!這個時候家長們就要開始考慮,寶寶是不是可以開始洗淋浴了。
  • 磨牙棒卡住嬰兒咽喉險釀悲劇 醫生建議家長學會這招急救法
    話說回來,小女嬰被卡住,家長也有責任,開始吃輔食的孩子,家長要承擔好監護責任,時刻鬆懈不得。嬰幼兒氣管一旦被卡住,往往只有幾分鐘的救援時間,科學的方法是監護人及時自救,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有條件的可緊急送到醫院請專業人員救治。
  • 寒暑假為兒童燒燙傷高發季 這些地點易出事家長需注意
    華龍網7月9日16時55分訊(記者 黃宇)日前,西南醫院燒傷科對外發布了一組數據,在該院已收治住院的燒燙傷患者中,1/3以上是兒童。臨床統計顯示,每年,有兩個兒童燒燙傷的高發期:6-9月的暑假,1-3月的寒假。
  • 寶寶也可以吃火鍋,但是!請家長牢記涮鍋的4大禁忌
    媽媽們認為,熱氣騰騰的火鍋能驅散凜冽寒意,而且火鍋食材多樣、營養豐富,能改善寶寶挑食偏食的毛病,所以大人們吃火鍋時,往往會帶上寶寶一起。但要提醒提醒家長的是:雖然小寶寶也是可以吃火鍋的,但是小寶寶的脾胃嬌嫩,而且消化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至少要等到2歲半~3歲以後才可以吃喝大人一樣的飯菜。
  • 3歲寶寶吃櫻桃窒息, 家長這一系列教科書式急救,救了孩子一命
    小寶寶吃了東西,引起窒息,這樣的緊要關頭,家長能做什麼?一個3歲男孩家長給出了教科書式的示範。昨日,在江幹區人民醫院兒科門診,3歲寶寶駿駿來複診,他蹦蹦跳跳進來,逗一逗就咯咯直笑。誰也不知道這個可愛寶寶在前一天的生死時速。當時的接診醫生童欣感嘆:家長一系列教科書的急救動作,救了這個孩子。
  • 寶寶燙傷抹醬油不留疤?醫生提醒:這五步才是處理燙傷的正確方法
    豆豆奶奶轉過去一看,原是豆豆不知什麼時候跑進了廚房,把小手放進了湯盤裡,已經燙傷,在那兒疼得直哭。這可把豆豆奶奶嚇壞了,趕緊抱起豆豆,對豆豆媽媽說:「快、快、快拿醬油來,寶寶的手燙傷了,給他抹些醬油不留疤。」
  • 3關鍵急救法救命
    輕微的嗆奶通常寶寶會自行調適呼吸及吞咽的動作,較沒有危險性,家長只要再觀察他的呼吸狀況及膚色即可。3、先天器官畸形喉頭軟化症寶寶(多半一歲以後會逐漸自行改善),另外食道氣瘻管則須手術治療。嗆奶3關鍵急救法輕微的嗆奶並不會造成立即性危險,但如果寶寶嗆奶後嚴重到不能呼吸,幾乎沒有入院急救的機會,這時候只能爭分奪秒立刻搶救。
  • 7個月嬰兒咽喉被磨牙棒卡住險釀悲劇 這招急救法家長們都來學
    話說回來,小女嬰被卡住,家長也有責任,開始吃輔食的孩子,家長要承擔好監護責任,時刻鬆懈不得。 嬰幼兒氣管一旦被卡住,往往只有幾分鐘的救援時間,科學的方法是監護人及時自救,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有條件的可緊急送到醫院請專業人員救治。
  • 寶寶燙傷黃金時間僅2分鐘!專家教學媽媽須知的護理常識
    寶寶受傷、身體不適我們提倡不要胡亂自行用藥,要到醫院就醫 。但對於燙傷家長一定要記住:急救才是治療的關鍵,寶寶燙傷治療的黃金時間其實只有最初的2分鐘。燙傷的第一時間打開水龍頭,用涼水持續衝洗傷口10分鐘以上。這是家長必須懂得的育兒常識。
  • 護士失誤寶寶「小雞雞」被燙傷 家長擔心後遺症
    出生5天的寶寶燙傷  站在華西第二醫院住院部5樓的樓梯間,何瑞成還在等會診結果。他點了支煙,深吸一口氣,「別的都不想考慮,我只希望娃娃的傷能夠儘快好起來。」  8月16日,何瑞成才出生5天的兒子,在成華區婦幼保健院的幼兒水療池內洗澡時,被開水燙傷下身,原因是護士的操作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