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卡點防疫,熬中藥送薑茶……成都彭州志願者奔波在抗「疫」一線

2021-01-16 紅星新聞

在成都彭州市,疫情防控一線志願者徐遠隆,疫情發生後,他便組織彭州市仁愛社會服務工作中心志願者為武漢獻血,同時響應政府號召,安排志願者在彭州各菜市場設點檢查防控疫情、配合街道進行入戶調查,又聯繫藥房熬製中藥免費贈與市民,還為高速路口工作的一線人員送去薑茶……

連續的奔波下來,徐遠隆身體開始吃不消,拖了十幾天的小病也變嚴重了,徐遠隆到醫院醫治後仍堅持在抗「疫」一線。

徐遠隆為老人換口罩

徐遠隆獻血

為武漢獻血、為市民送中藥、薑茶

志願者為高速路口工作人員送薑茶

藥房免費領中藥喝

徐遠隆是彭州市仁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副會長,協會現有志願者六百餘人。疫情發生後,大年初一,得知武漢血庫告急,他首先組織了16名志願者到牡丹文化廣場獻血車處獻血,「一年能獻兩次血,我們志願者以前也會輪流獻血,這次得知武漢缺血,所以趕緊先號召大家過來獻血。」

為了響應政府號召積極抗疫,接下來的一周徐遠隆組織志願者在市區開展消毒工作、發放疫情相關資料,希望提高大家的警惕。

得益於老婆是藥房的相關負責人,徐遠隆又找到藥房協商按照專家配方熬製中藥。每天有需要的市民把空杯子放在藥房,由藥房裝好後第二天市民再取回,目的就是不讓排隊以防人群過多發生意外情況。

此外,徐遠隆還為高速路口的一線工作人員送薑茶。本來送薑茶是仁愛團隊在冬至以來為環衛工、外賣小哥等帶去的冬日溫暖,疫情發生後,徐遠隆想到薑茶可以禦寒,對在高速路口的工作人員來說是很好的慰問,他想「一杯熱薑茶,溫暖一座城」。

白天嚴守菜市場 出醫院後繼續堅持抗「疫」一線

徐遠隆在菜市場門口設點檢查

2月初,徐遠隆帶領的志願者隊伍任務又發生了變化。志願者們開始幫助街道進行入戶調查,並在市區四個菜市場點位設點檢查,而徐遠隆則親自帶領15個志願者在彭州市白廟蔬菜批發市場為來往車輛、流動人員登記檢測。徐遠隆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彭州本就以蔬菜批發為主要生意,而白廟又是相當大的蔬菜批發市場,這個時期對菜市場的防控尤其重要。」

連續二十幾天下來,原本有點小病的徐遠隆身體承受不了了,中途不得已被老婆帶去看了醫生,但輸完液出了醫院他又衝到抗「疫」一線,「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必須挺身而出,我們作為志願者團隊必須衝到前面,我只想貢獻出我的一點力量,幫祖國打贏這場仗。」

紅星新聞記者 馬天帥 劉成夢(圖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包程立

相關焦點

  • 防疫暖新聞|虎門一市民每天自製紅糖薑茶送抗疫一線
    連日以來,在虎門太平高速路口出口附近,路過的市民都會看到這樣暖心一幕:剛下高速的車主們,一線工作人員在測量體溫、登記信息時,旁邊就會有一位女子為他們遞上暖心的紅糖薑茶。這位主動送薑茶的市民叫張海麗,是一名普通的催乳師。
  • 廈門集美志願者為一線防疫工作者送上薑茶
    志願者為防疫工作者們送上薑茶。(杏濱志願服務隊供圖)東南網2月10日訊(本網記者 李霖)疫情防控的一線,有醫務工作者的無悔「逆行」,還有另一群人的無私奉獻。近日,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廈門市集美區防疫工作者挺身而出,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在各村居、社區要道,或是小區出入口,總是有他們認真工作的身影。隨著返工大潮的到來,集美區各檢疫點位24小時嚴正以待。打響防疫後勤戰,集美區志願者在行動。連日來,集美區多支志願服務隊踴躍開展送溫暖行動,為一線防疫工作者送上薑茶,暖身又暖心。
  • 抗疫暖新聞丨市民每天自製薑茶 暖心支援抗疫一線
    連日來,在虎門太平高速路口出口附近,路過的市民都會看到這樣暖心一幕:一線工作人員在幫車主測量體溫、登記信息時,旁邊會有一位女子為他們遞上紅糖薑茶。這位主動送薑茶的市民叫張海麗,是一名催乳師。疫情發生後,她一直想為一線防控做點事情。
  • 廣西恭城:暖心湯圓送一線抗「疫」人員
    暖心湯圓送一線抗「疫」人員。梁輝攝人民網恭城2月8日電 2月8日是傳統的元宵佳節,恭城瑤族自治縣恭城鎮人民政府和當地一家愛心餐飲企業為一線的醫務人員和執勤體溫檢測點的抗「疫」英雄們送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為他們加油鼓勁,感謝他們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辛勤付出。「吃了這碗湯圓子,身子和心裡都暖起來了。」
  • 讓抗疫一線人員暖心又暖胃
    3月14日中午,鄭州市豫豐社區醫院的工作人員將熱騰騰的午餐送到了管城區南關街街道辦事處豫豐社區的防疫卡點,這已經是他們連續第3天為轄區抗疫一線人員提供「愛心午餐」。由於周邊飯店暫停營業,又不能離開崗位,防疫卡點執勤人員的吃飯成為了難題,只能把方便麵當主餐。豫豐社區醫院負責人候院長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決定免費為大家供應午餐,葷菜素菜配米飯,每天不限量,定時送到防疫卡點,讓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及時吃到熱飯熱菜,補充能量,精神飽滿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一直送到疫情結束。
  • 馳援湖北|禪城「最美抗疫家庭」在各自陣地奮力抗疫
    潘惠寶把自己製作的愛心湯圓、花生魚茸粥、紅糖薑茶與丈夫老羅分批派發到卡點人員手上。/受訪者供圖自疫情爆發後,潘惠寶的女兒羅少芳作為南海區人民醫院ICU的副主任醫師,與同是醫生的丈夫,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當醫院向全體醫護人員發出馳援武漢的倡議書時,夫妻倆經過商量,決定由羅少芳參戰,丈夫堅守後方。目前,羅少芳正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照顧重症病區的患者。女兒在一線戰疫,潘惠寶的兒子羅廣僑則在家鄉堅守卡點、穩固防線。
  • 益肺良方顯仁愛 ——市中醫醫院為防疫一線工作人員送抗病毒中藥湯劑
    ,注重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煎制了抗病毒、增強免疫功能的中藥湯劑,組織志願者們發送到抗擊疫情一線,為大家送去溫暖,用貼心的服務、暖心的舉動,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市中醫醫院每日都煎煮防毒益肺飲湯劑,在門診大廳為本院醫務人員和來院就診的患者及家屬免費提供,並及時公布藥方,方便有需要的市民自行抓藥熬煮飲用,引得市民紛紛點讚!  朱開昕是市中醫醫院藥學部主任、市中醫藥研究所辦公室主任,主任藥師,第八、第九批欽州市拔尖人才。
  • 金牛抗「疫」一線人員,這個「深夜食堂」為你而來
    金牛抗「疫」一線人員,這個「深夜食堂」為你而來 2020-03-02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休說歲月靜好,快送紅糖薑茶——嶽陽樓區防疫隊員戰風雪記事
    2月15日8時,嶽陽市嶽陽樓區楓橋湖街道湘愛園社區新冠肺炎疫情監測點上,社區幹部正為司乘人員量體溫,志願者則對帳篷、擋板進行加固,並拆除被大風吹壞的招牌。14日22時,嶽陽市颳起8級大風,並伴有強降雨,氣溫降至冰點,但來自嶽陽樓區街道、社區、區直機關的黨員幹部和志願者2000餘人,始終堅守在824個疫情防控監測點上,不畏風雨,持續戰「疫」。
  • 長沙老中醫研發抗「疫」處方 熬製中藥惠及近三千人
    老中醫關注疫情 研發抗「疫」處方第一時間公布 被社區居民讚不絕口的張劍文,出身六代中醫世家,多年來,張劍文堅持自費到全國各地的貧困 18味藥材3次調整 他熬製中藥供附近居民免費領取 「在防治抗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中,中醫在提升免疫力、疫病防治等方面效果顯著
  • 美蘭區為交警及文明交通志願者送暖心薑茶
    1月11日,在海口市和平路與文明路交界的文明天橋下,海南省義工互助協會的志願者給正在執勤的交警及文明交通志願者遞上薑茶,感謝他們在寒冬裡為我們的通行保駕護航。 「採購、清洗、切片、熬煮……」每天五點多,南亞廣場愛心小屋站站長王惠就早早起來開始熬製薑茶,每一個環節她都要親力親為才放心。經過一個多小時熬製的薑茶瀰漫著香甜的味道,兩壺含有生薑、紅棗、甘蔗、紅糖的薑茶出鍋了。
  • 這些樂清人接力雷鋒精神,凝聚抗疫力量
    ,給高速公路、動車站、鄉鎮、村莊各卡口一線人員送去,抗疫期間,他共給全市各防疫一線、單位等提供消毒酒精超13噸;有的是防疫一線的社區工作者,如樂成街道南門社區志願者林建華,在樂成中心菜市場,他每天從清晨開始,清掃地面、清理垃圾、消殺除菌,白天他協助管控外來車輛,對出入者進行體溫檢測和登記,下午交班後,他協助社區走街串巷為轄區內特殊對象提供暖心的送菜服務。
  • 送餃子、送賀卡……這個元宵,黨群連心的江海戰「疫」一線很暖!
    送餃子、送賀卡……這個元宵,黨群連心的江海戰「疫」一線很暖!黨員先鋒志願者、社區工作人員、城管、社區物管人員、社區業委會代表等防疫工作者不分晝夜、日夜鏖戰,他們始終堅守和奮戰在防疫一線的辛勤付出,群眾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紛紛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心意和敬意,彰顯出黨群攜手共克時艱的濃濃情誼。
  • 戰「疫」一線的小志願者
    近日,在康樂縣八丹鄉黃家莊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卡點上,經常有兩個小小的身影在跑前跑後地忙碌著。疫情當前,他們本應該在家裡舒服地看著電視,吃著小零食,可他們卻主動請戰參加黃家莊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不計報酬、無私奉獻,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她之聲·基層】時刻心系抗疫一線的創業小老闆:馬琛琛
    【她之聲·基層】時刻心系抗疫一線的創業小老闆:馬琛琛 2020-02-29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感受巾幗力量(五)——抗「疫」戰場最美的「她」(通遠堡篇)
    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役中,通遠堡鎮巾幗志願者們紛紛加入到戰「疫」中,她們以樸實無華的舉動,挑起了責任和道義,放射出了人性的光芒。這些最易被人遺忘的「小人物」,卻在抗疫鬥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大作用」。
  • 一線人員堅守崗位,後方市民自發送來愛心薑茶
    溪岸社區  一杯杯薑茶社區居民自製的  廈門網訊 (文/圖廈門晚報記者戴懿 通訊員曾琴)昨天早上,一杯杯愛心薑茶送到了溪岸社區各體溫檢測點的工作人員手中,溫暖了工作人員的身,也溫暖了他們的心。  送來薑茶的是社區熱心居民。
  • 「抗疫一線」中緬胞波「譯」起抗疫
    原標題:【抗疫一線】中緬胞波「譯」起抗疫9月14日,瑞麗市發生2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之後,一群中國和緬甸籍年輕人自發組成抗疫翻譯公益群,他們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將中文防疫科普知識譯成緬語,傳播給在瑞麗生活的緬籍群眾,並協助各單位翻譯緬身份證
  • 資陽志願者手繪漫畫講述模範戰「疫」故事
    中國好人孫傳輝為防「疫」一線人員捐助70餘噸蔬菜;四川省道德模範蔣小康為敬老院老人摘菜送菜,以志願者的身份活躍在抗疫前線;四川好人嚴映霞主動擔任志願者,平均每天工作7個小時以上;69歲的四川好人譚小林,自疫情發生後,主動變身社區志願者,在疫情期間手拿噴瓶穿樓道給社區消毒;2018年度踐行新時代雁江精神模範人物楊勇組織為湖北省紅安縣送去180噸果蔬......
  • 防疫卡點的「包夜守門人」
    楊凱在抗疫一線值守。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曾經是一名軍人,經歷過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更有工作經驗,我堅決請求組織讓我加入戰『疫』第一梯隊。」今年2月13日,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楊凱寫下了這封請戰書。那天,他和妻子張婷雅雙雙走向各自的抗疫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