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垂釣愛好者來說,錢塘江一直是釣魚人心目中的「白月光」,這裡的白月光可以解釋為:白釣的開放水域,每月都要去幾次,經常光板,卻越挫越勇的地方。
上城區之江路一帶的江堤是不少垂釣愛好者的「根據地」。每天清晨,太陽還未探出頭,江邊就已經聚集了一群老年釣友,他們大多數是退休職工和在附近居住的村民,用他們的話說:現在不比年輕時候,睡眠時間少,醒來以後沒事情做就想出來拋兩桿,既鍛鍊了身體,又能和釣魚認識的老哥幾個談談天,才算是圓滿的一天。
沒帶遮陽傘的釣友們會聚在江對面的林蔭路上乘涼
今天錢塘江公共垂釣區舉行了一個小型的啟動儀式,釣位就設在上城區之江路江堤,甬江路至望潮路這段,總長約1公裡,共100多個釣位。每天開放兩個時段:9:00-16:00、22:00-次日6:00。(其他垂釣區設置正在穩步推進。)
我隨機詢問了幾位在江邊垂釣的釣友,他們對釣位的劃分和垂釣時間段的限定不是很滿意,問題主要幾種在這三個方面。
第一,開放江堤在靠近甬江路段有將近50米的釣位因為江裡有亂石,無法拋竿,不適合做釣位。
第二,開放時間段正好把早晚兩個時間段的「魚口」完美避開了。
第三,釣位設置太密集,拋竿技術不好的話很容易纏線,並且影響隔壁釣友。
圖中亂石區域也在規劃釣位內,但並不適合拋竿
甬江路江堤地面上有一排醒目的字:垂釣區域注意安全。
拋竿時需要將魚竿從身後用力向前甩到江裡,我特意觀察了幾位正在江邊拋竿的釣友,他們在拋竿的時候都會仔細確認周圍是否有行人經過,就怕拋竿時會傷到路人。
拋竿時會仔細確認,有人經過時,肯定不會拋竿。
夏天只要出一點太陽就會有熱到爆炸的感覺,不少釣友會自己準備遮陽傘。拋竿入江後坐在遮陽傘下,喝著自帶的茶水,等夾在竿稍上的鈴鐺發出清脆的叮噹聲就可以跑過去收杆了。
有經驗的釣友只要一提杆就知道釣到的是什麼魚,有多重。最近江邊釣到最多的就是鯔魚和鰱鱅。於師傅說:最近鯔魚太嫩,泥腥味比較重,還不是最好吃的時候,等到桂花開的時候,錢塘江裡的鯔魚才是口感最好的時候,麼姥姥鮮。
兩根杆子幾乎同時響起,旁邊釣友急忙幫著收杆
不到半個時辰,釣友小徐就連著上了三條鯔魚,小徐說:今天運氣好,本來不打算在這個位置拋竿的,因為沒帶遮陽傘,只好找個離樹蔭近的位置坐下來,沒想到陰差陽錯。
小徐旁邊的釣友也接連上了兩條鯔魚,看來今天確實是個釣魚的好日子。
最後還是想提醒各位釣友,釣魚過程存在安全隱患和對垂釣區域周圍綠化造成破壞。
現在仍然有極少數垂釣者把釣箱、椅子、遮陽傘、電瓶車以及多餘的魚竿等放綠化帶上,漁具擺放雜亂,隨意丟棄魚餌、包裝袋、餐盒和礦泉水瓶等垃圾。
希望每位垂釣者都能遵守垂釣公約,規勸不文明的垂釣行為,共同創造美好的垂釣氛圍,和諧的垂釣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