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江邊的開放垂釣區鯔魚連杆

2020-12-19 騰訊網

對於垂釣愛好者來說,錢塘江一直是釣魚人心目中的「白月光」,這裡的白月光可以解釋為:白釣的開放水域,每月都要去幾次,經常光板,卻越挫越勇的地方。

上城區之江路一帶的江堤是不少垂釣愛好者的「根據地」。每天清晨,太陽還未探出頭,江邊就已經聚集了一群老年釣友,他們大多數是退休職工和在附近居住的村民,用他們的話說:現在不比年輕時候,睡眠時間少,醒來以後沒事情做就想出來拋兩桿,既鍛鍊了身體,又能和釣魚認識的老哥幾個談談天,才算是圓滿的一天。

沒帶遮陽傘的釣友們會聚在江對面的林蔭路上乘涼

今天錢塘江公共垂釣區舉行了一個小型的啟動儀式,釣位就設在上城區之江路江堤,甬江路至望潮路這段,總長約1公裡,共100多個釣位。每天開放兩個時段:9:00-16:00、22:00-次日6:00。(其他垂釣區設置正在穩步推進。)

我隨機詢問了幾位在江邊垂釣的釣友,他們對釣位的劃分和垂釣時間段的限定不是很滿意,問題主要幾種在這三個方面。

第一,開放江堤在靠近甬江路段有將近50米的釣位因為江裡有亂石,無法拋竿,不適合做釣位。

第二,開放時間段正好把早晚兩個時間段的「魚口」完美避開了。

第三,釣位設置太密集,拋竿技術不好的話很容易纏線,並且影響隔壁釣友。

圖中亂石區域也在規劃釣位內,但並不適合拋竿

甬江路江堤地面上有一排醒目的字:垂釣區域注意安全。

拋竿時需要將魚竿從身後用力向前甩到江裡,我特意觀察了幾位正在江邊拋竿的釣友,他們在拋竿的時候都會仔細確認周圍是否有行人經過,就怕拋竿時會傷到路人。

拋竿時會仔細確認,有人經過時,肯定不會拋竿。

夏天只要出一點太陽就會有熱到爆炸的感覺,不少釣友會自己準備遮陽傘。拋竿入江後坐在遮陽傘下,喝著自帶的茶水,等夾在竿稍上的鈴鐺發出清脆的叮噹聲就可以跑過去收杆了。

有經驗的釣友只要一提杆就知道釣到的是什麼魚,有多重。最近江邊釣到最多的就是鯔魚和鰱鱅。於師傅說:最近鯔魚太嫩,泥腥味比較重,還不是最好吃的時候,等到桂花開的時候,錢塘江裡的鯔魚才是口感最好的時候,麼姥姥鮮。

兩根杆子幾乎同時響起,旁邊釣友急忙幫著收杆

不到半個時辰,釣友小徐就連著上了三條鯔魚,小徐說:今天運氣好,本來不打算在這個位置拋竿的,因為沒帶遮陽傘,只好找個離樹蔭近的位置坐下來,沒想到陰差陽錯。

小徐旁邊的釣友也接連上了兩條鯔魚,看來今天確實是個釣魚的好日子。

最後還是想提醒各位釣友,釣魚過程存在安全隱患和對垂釣區域周圍綠化造成破壞。

現在仍然有極少數垂釣者把釣箱、椅子、遮陽傘、電瓶車以及多餘的魚竿等放綠化帶上,漁具擺放雜亂,隨意丟棄魚餌、包裝袋、餐盒和礦泉水瓶等垃圾。

希望每位垂釣者都能遵守垂釣公約,規勸不文明的垂釣行為,共同創造美好的垂釣氛圍,和諧的垂釣環境。

相關焦點

  • 紅燒蹄髈、八寶菜、雪菜鯔魚……究竟誰能為下沙代言
    幾周來,收到了很多熱心讀者的投稿,推薦的有黴毛豆蒸豆腐、肉沫粉絲、紅燒蹄髈、八寶菜、雪菜鯔魚……今天先介紹其中五道。大家一起來看看,它們成為下沙特色菜代表有沒有充分理由。另外,徵集仍在繼續,有地道美食還可以推薦哦。
  • 聞堰江邊碼頭開市了,今年價格…
    聞堰江邊碼頭的江鮮啥時候開賣?來自前方的圈友已經為大家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據圈友「湘湖包頭魚」,聞堰魚市今天正式恢復,錢塘江幹流首次禁漁期終於結束啦!作為一名稱職的食客,價格人家都為大夥打聽好啦。價格和往年差不多,今天是開市的第一天,江鮮的捕獲量不算太多。捕魚人天還沒亮就在擺攤了,所以如果想買到自己愛的江鮮,還是要早點去哦!
  • 紅腐乳烏鯔魚,腐乳發酵的風味,滲入到鯔魚裡,鮮甜鹹香,真要命
    ,閩南人稱為「烏仔魚」,江南一帶稱為「鯔魚」,日本人稱為「唐墨」,潮汕人臺灣人稱為「烏魚」。所以,閩南人要吃烏鯔魚,秋末初冬正當時。我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道非常美味的烏鯔魚蒸法,紅腐乳烏鯔魚,此處的紅與黑,不是司湯達的法國政界,我們講的是美味。
  • 鯔魚有何魅力?為何很多釣友都喜歡垂釣鯔魚?
    鯔魚簡介鯔魚為中上層魚類,性活潑,常跳躍,喜棲息於河口及港灣內,並能進入淡水。主要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中國多產於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是近海釣魚愛好者常垂釣的一種對象魚。在浙江沿海地區,鯔魚叫烏鯔、烏拄。
  • 聽說鱸魚「泛濫」錢塘江邊千竿垂釣
    有釣友把錢塘江釣獲的鱸魚(約三四十斤)視頻發到了網上,一時間,喜好釣魚者雲集,僅昨天(26日)從錢塘江大橋到下沙的江邊就排起了上千根魚竿,鯔魚、鯽魚、鰱鱅、鯉魚,當然也有鱸魚……更有釣友把鱸魚突增「歸功」於前段時間出現的錢塘江漩渦。果真如此嗎?本報記者沿江進行了實地走訪。
  • 鯔魚吃塗泥
    海裡的動物,有吃魚蝦的,有食水藻的,獨有鯔魚,卻只是吃塗泥。為什麼呢?要知道這當中的緣故,就得講到很早以前了。  很早以前,鯔魚還不知道怎樣找吃的。別看大海水茫茫,魚蝦千百樣,可是,魚會遊,蝦會蹦,誰也不會白白把自己送到鯔魚嘴邊。鯔魚的脾氣又傲慢得很,不願向別的魚學習請教。
  • 紅糟砂鍋煲鯔魚,福建味道,香氣撲鼻
    烏鯔魚在泉州人的眼裡,有點尋常,估計是本土水域太多的原因吧,隨便一捕撈,便會有魚滿倉的豐收情景。烏鯔魚是洄遊性魚類,喜歡生活於淺海、內灣或河口水域,烏鯔魚肉質厚,味鮮美,營養豐富,含蛋白質達22%,無細骨,魚肉香醇而不膩。
  • 紅糟烏鯔魚,砂鍋煲,香氣撲鼻,福建味道
    烏鯔魚在泉州人的眼裡,有點尋常,估計是本土水域太多的原因吧,隨便一捕撈,便會有魚滿倉的豐收情景。,烏鯔魚肉質厚,味鮮美,營養豐富,含蛋白質達22%,無細骨,魚肉香醇而不膩。在秋天的烏鯔魚,正是洄遊入海之時,魚肉富含脂肪,特別肥美。
  • 中國第一漁村,美食之鯔魚!
    家在越州東近海,鯔魚味美勝鱸魚。」這是明朝餘姚人孫升在京做官時寫的一首詩,也是對家鄉鯔魚這美食的念想。鯔魚,喜歡在鹹淡適應的海水中,是桐照沿海附近的特產。據古書記載:「鯔魚,似鯉,生淺海中,食泥,身圓,口小,骨軟,肉細。」這段話基本上把鯔魚的特徵都概括了。
  • 煎烏鯔魚,北部灣特有的小品種
    今天我們煎條在北部灣常見的烏鯔魚,當地人常叫知魚,是一種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河口回遊的魚群,淺海常見的小品種。12月,最肥的時節,則肥而味美。每次回家,有時間都會拖網下海網魚,常捕到的便是烏鯔魚了,此魚鱗較厚,得去掉,一般香煎或燜較多,煮湯的味道有點苦,不夠鮮甜。
  • 海釣鯔魚梭魚,選釣位很關鍵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鯔魚和梭魚的習性;那我們先分析一下鯔魚吧,鯔魚是洄遊性魚類,遠距離洄遊,大部分鯔魚從秋天開始南下春天回北方,它的特點在淺海生活,成長聚集港灣,碼頭,河口,人工島礁,防風坡,經常出沒在人們的視線裡,不怕人,往往遊到離岸邊礁石一兩米的位置
  • 清蒸鯔魚的做法——浙菜
    >清蒸鯔魚的做法——浙菜2012-02-21 09:35:31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食譜原料:  鯔魚1500克,薑片10克,熟火腿15克,春筍15克,水發香菇15克,蔥25克,精鹽10克,紹酒5克,冰糖10克,豬板油15克,熟豬油15克。
  • 聽說一天能釣200斤,江邊...
    有釣友把錢塘江釣獲的鱸魚(約三四十斤)視頻發到了網上,一時間,喜好釣魚者眾,僅昨天從錢塘江大橋到下沙的江邊就排起了上千根魚竿,鯔魚、鯽魚、鰱鱅、鯉魚,當然也有鱸魚……更有釣友把鱸魚突增「歸功」於前段時間出現的錢塘江漩渦。詳情戳→_→《錢塘江上驚現神秘大漩渦!還會移動!
  • 紅腐乳蒸烏鯔魚,紅與黑,不講政界講風味
    草草啖鹽說蜜——說天地美食,談家鄉風味烏鯔魚,閩南人稱為「烏仔魚」,江南一帶稱為「鯔魚」,日本人稱為「唐墨」,潮汕人臺灣人稱為我曾寫過兩篇關於烏鯔魚的文章,有潮汕朋友在我文章末尾留言:烏魚一般都是用來拜神,吃法嘛,喜歡用鹽醃製後上鍋蒸,然後蘸醬油或是豆醬吃,非常美味。這估計就是聞名的烏魚飯了。而每年的初冬季節,隨著天氣與海水溫度的下降,烏鯔魚會群往南下,聚集在臺灣與福建的沿海,尋找適宜的產卵地。
  • 台州特產介紹:新河鯔魚
    產品名稱: 新河鯔魚  產品產地:浙江台州  產品特性:保持其原汗原味,  產品簡介:以當地鹹淡水交匯處所產鯔魚為原料,加火腿、香菇、筍片和蔥、姜、蒜等入鍋清燉。以當地鹹淡水交匯處所產鯔魚為原料,加火腿、香菇、筍片和蔥、姜、蒜等入鍋清燉,保持其原汗原味,肉質豐腴,細嫩鮮美,湯汗清淡,十分可口。來源:博雅特產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象山特色鯔魚凍,帶你解鎖味蕾新體驗!
    今天登場的象山「冬季十六碗」在這個季節會不會給您帶來一點「透心涼」?本期我們分享的是特色鯔魚凍一起跟著小編學起來吧!特色鯔魚凍主料:鯔魚輔料及調料:蔥、姜、醬油、黃酒製作過程:①鯔魚斬殺洗淨改刀成塊放入扣碗中;②放入蔥結、薑片,撒上少許黃酒和適量醬油上籠蒸熟;③蒸熟鯔魚放入冷藏箱成凍撈出裝盆。
  • 象山特色鯔魚凍,帶你解鎖味蕾新體驗
    今天登場的象山「冬季十六碗」在這個季節會不會給您帶來一點「透心涼」?本期我們分享的是特色鯔魚凍一起跟著小編學起來吧!特色鯔魚凍主料:鯔魚輔料及調料:蔥、姜、醬油、黃酒製作過程:①鯔魚斬殺洗淨改刀成塊放入
  • 錢塘江邊最後一個魚市?鯽魚50元一斤,但大都是洗澡魚
    我們水域遼闊,有悠久豐富的漁捕歷史,人們在江邊買賣鮮活的水產是一種生活傳統。江邊已無野生魚,都是洗澡魚「(魚市)魚可貴了,白鰱都十多塊斤,現在哪還有野生魚嗎,我看都是洗澡魚,跟大閘蟹一個樣」杭州市民羅先生(化名)稱,自己從小在錢塘江邊長大,江裡的什麼鱸魚、刀魚、都吃過。
  • 鯔魚池塘混養技術要點及養殖效益分析
    &nbsp防逃設施&nbsp由於鯔龜遊動迅速且善跳躍,在進排水口應設置高層圍網,用聚乙烯網設置,高1.6米,泥下0.4米,用竹竿固定,防止鯔魚外逃。河蟹防逃牆採用塑料薄膜設置,土上高70釐米,埋入地下50釐米,用竹竿支撐固定,四角成圓弧形,防止河蟹打堆逃走。  二、苗种放養  鯔魚苗種均為來源於沿海的天然種苗,健壯活潑,規格4釐米以上。
  • 鯔魚、黃鰭鯛與南美對蝦低鹽度混養技術
    鯔魚、黃鰭鯛與南美對蝦低鹽度混養技術2014-01-26 15:1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齊魯漁業蝦苗養到2~3㎝左右再投放鯔魚、黃鱔鯛苗,每畝投放鯔魚1500尾、黃鱔鯛800尾,放養規格鯔魚5~6㎝、黃鰭鯛2~4㎝。鯔魚、黃鰭鯛苗一般在11月底到次年2月投放。如果鯔魚、黃鰭鯛是原池的越冬苗,蝦苗要先在暫養池暫養,待鯔魚長到5㎝、黃鰭鯛長至2~4㎝後在放入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