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30萬尾魚苗放歸渭河:淨化水質,維護水生動物生態平衡

2020-12-13 西部網

西安30萬尾魚苗放歸渭河:淨化水質,維護水生動物生態平衡

時間:2020-04-28 14:02:44  來源:華商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現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西安30萬尾魚苗放歸渭河:淨化水質,維護水生動物生態平衡

近日,西安市臨潼區農業農村局在渭河流域新豐大橋以西500米處河邊舉行魚類增殖放流活動。30多萬尾鰱魚、鱅魚魚苗從這裡放歸渭河,此舉將有效改善渭河流域生態環境,淨


近日,西安市臨潼區農業農村局在渭河流域新豐大橋以西500米處河邊舉行魚類增殖放流活動。30多萬尾鰱魚、鱅魚魚苗從這裡放歸渭河,此舉將有效改善渭河流域生態環境,淨化水質,保護和增殖水生生物資源。

放流活動現場。華商網 圖

據悉,本次活動是落實農業農村部2019年魚類增殖放流活動的具體行動,增殖渭河流域減少的土著魚類,維護水生動物的生態平衡,將30萬尾鯉魚、鯽魚、鰱魚、草魚等品種魚苗放歸到渭河之中。在增殖放流現場,臨潼區農業農村局首先對渭河臨潼段水質進行檢測,符合魚類放流條件;其次對放流的魚苗進行了解剖檢測,魚種平均體長10cm左右,平均體重100g,色澤正常,鱗片完整,符合增殖放流魚種質量標準;第三臨潼區公證處對這項活動進行了公正。西安市農業農村局漁業漁政處副處長梁鵬告訴記者,希望通過此次行動,號召市民關注水生態,關心水生動物。

同時,結合西安市渭河流域禁漁期制度工作落實,漁業漁政部門將嚴厲打擊各類非法捕撈行為,重點查處電、毒、炸魚等嚴重破壞水生生物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的非法捕撈行為;臨潼區漁政部門加大對渭河流域的巡查檢查力度,確保放流的魚苗能夠收到預期的效果。

(原題為:《西安市臨潼區30萬尾魚苗放歸渭河 維護水生動物生態平衡》)

編輯:秦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 「 發現 」 ,使用 「 掃一掃 」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陝西大事 關注陝西頭條
  • 陝西本地最火圖片社交APP

  • 忒色 不同於其他機械類機甲,尹大江團隊製作的機甲從外觀上看像由金屬製成的鎧甲,但實際卻是用專業高密度環保道具和其他配件製成的,下半身的金屬「機械腿」也是專門定製的 2020-12-11

  • 忒色 受較強冷空氣影響,12日~14日我省有一次大風、降溫天氣,預計12日~13日陝北、關中、商洛先後有5~6級偏北風,陣風可達7級以上 2020-12-11

  • 忒色 12月9日,記者從陝西省教育廳獲悉,2013年,陝西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印發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陝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實施細則》(陝教考〔2013〕3號)將於2020年12月31日自行廢止。 2020-12-11

  • 忒色 全運村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運動員村」樣板間全運村景觀綠化已基本完成2021年即將到來,第十四屆全運會的腳步越來越近 2020-12-11

  • 忒色 記者留意到,這些塑膠袋顏色、大小不一,厚度也有差異,裝水產、肉類的稍微厚實些,蔬菜類相對較薄,但一樣的是,這些袋子大都沒有任何標識,也屬於不可降解一類 2020-12-11

  • 忒色 清子高速全線設立折家坪、子長東等2處匝道收費站,收費期限自2020年12月11日起至2050年12月10日止。 2020-12-11

  • 忒色 下一步,期待老年餐廳正式營業,今後社區也會持續推進養老服務工作,倡導尊老為老助老的社會風尚,努力提升老年人居家養老生活品質 2020-12-08

  • 忒色 在持續近一周的陰雨雪天氣後,今天(12月10日)終於放晴啦!而且,今日起至13日,陝西都將以晴好天氣為主,本周末必須安排一整天時間曬太陽了!但是,從14日起,陝西又將迎來一波雨雪、大風、降溫天氣,14日凌晨,陝北北部溫度將低至-20℃。 2020-12-10

  • 忒色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世界賽事名城體系基本形成,實現全市50%的區縣、開發區擁有社區全民健身中心示範項目,體育產業總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 2020-12-08

  • 忒色 近期,安康市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關於全面啟用「陝西健康碼」和停用「安康健康碼」的通知。通知要求,自12月10日起,安康市將全面啟用「陝西健康碼」。 2020-12-08

  • 忒色 記者從西安公交集團獲悉,12月10日起,西安開通全運2號線、全運3號線,方便市民前往奧體中心。 2020-12-08

  • 忒色 「雁鳴湖、青龍寺、小雁塔……一路風光美景。」「交大創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鎮、西鹹國際文化教育園……一群高校雲集。」今天(12月8日)一早,西部網、陝西頭條記者帶您提前探訪「學富五車」「五光十色」的西安地鐵5號線。 2020-12-08

  • 財經 2020年11月17日,第十屆全球智慧城市大會在巴塞隆納、紐約和中國上海三地同步召開。

    2020-12-11
  • 財經 徵得小藍同意後,碑林區法院將案件在線委派至該院特邀調解組織金融糾紛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

    2020-12-11
  • 財經 據了解,目前西安市80%企業退休人員已啟用「社會保障卡」領取養老金,因身體原因無法到銀行櫃檯辦理社保卡金融功能激活的人員,市養老保險處推出親友代辦、上門服務、專人接待等一系列措施,方便老年人辦理養老業務 2020-12-11

  • 文化 世界遺產地旅遊在國內不斷升溫,絲綢之路、良渚古城遺址、麗江古城、鼓浪嶼等很多世界遺產地迅速成為網紅旅遊打卡地或旅遊線路。

    2020-12-08
  • 文化 傳統影視公司深入參與網絡電影市場的趨勢漸強,各視頻平臺上的網絡電影數量也迎來一波高潮。

    2020-12-08
  • 文化 圍繞規劃目標,「十四五」期間,我省將著力實施文藝創作繁榮工程,做強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特色文化品牌。

    2020-12-08
  • 文化 新編秦腔現代劇《路遙的世界》精彩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致敬當代現實主義作家路遙,弘揚路遙的改革奮鬥精神。

    2020-12-08
  • 文化 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創新能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12-07
  • 文化 新的發展態勢下,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形成了雙線交錯的新發展格局。

    2020-12-07
  • 文化 加快文化強省建設,提升陝西文化影響力,是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作出的重大部署、提出的遠景目標。

    2020-12-07
  • 文化 近段時間,多地相繼啟動促進文旅消費的活動,在密集發布數百項文旅活動和特色產品的同時,推出大量惠民措施和文旅消費券。

    2020-12-04
  • 文化 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既為科技產品注入文化內涵,又使文化資源獲得創造性轉化。

    2020-12-04
  • 文化 這些聽起來有些陌生的小眾景點,正逐漸揭開神秘的面紗,等待更多遊客在冬季到訪。

    2020-12-04
  • 文化 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係高質量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係國家安全。

    2020-12-03
  • 文化 5年來,陝西開展主動考古項目103項,配合基本建設項目540餘項,發掘古遺址、古墓葬1.6萬處(座)、出土文物4萬餘件(組)。

    2020-12-03

  • 三農 ▶▷NO.3 聯通現代數字農業產業園依託5G、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雲計算等技術,基於現代數字農業產業園「四好」理念,推動產業園轉型升級,推進農業全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發展,助力打造區域品牌,推動三產融合,為農民增收提供最堅實的保障 2020-12-12

  • 三農 評估組在三原縣查閱資料評估組在榆陽區查閱資料評估組在銅川市農業農村局召開座談會調解仲裁是新時期解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重要方式,是平安中國建設考核指標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2020-12-12

  • 三農 農業農村部將本期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專題培訓班放在陝西舉辦,既是對陝西農業農村電商發展成就的肯定與鼓勵,也是對陝西進一步做好此項工作的鞭策與支持 2020-12-12

  • 三農 工程建設伊始,項目即明確了創建「中國安裝之星」的質量目標,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進行創優目標分解,保證質量管理全過程受控 2020-12-12

  • 三農 第十屆陝粵港澳經濟合作周•陝粵特色農產品(廣州)展銷推介活動選在鬧市區——天河體育中心,對廣州市民來逛展採購很方便 2020-12-11

  • 三農 為紀念張載誕辰一千周年,12月11日晚,由寶雞市戲劇家協會副秘書長侯新斌執導,眉縣人民劇團張忠誠擔綱主演的大型眉戶歷史劇《縣令張載》在眉縣人民政府禮堂迎來首演 2020-12-12

  • 三農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副總經理楊壽奇表示,西安國際會展中心二期展覽中心項目勞動競賽自從開展以來,面臨了諸多困難,在建設工會、世園� 2020-12-11

  • 三農 為了提升群眾的安全防護意識和法治意識,有效治理騎乘摩託車、電動摩託車不戴安全頭盔違法行為,糾正交通陋習,華山中隊聯合社區志願者、農村勸導員開展文明勸導行動。 2020-12-12

  • 健康 只要我們認識到疾病的危險因素,預防各種危險因素就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而且越早預防,效果越好。

    2020-12-11
  • 健康 腦垂體是人體內分泌系統的核心,是利用激素調節身體各器官平衡的「總司令部」,控制多種對代謝、生長、發育、生殖等有重要作用激素的分泌。

    2020-12-11
  • 健康 冬季進補,應補充的是營養素,而非能量。冬天容易缺乏的微量營養素,比較常見的包括鈣、鐵、鋅、硒以及水溶性和脂溶性維生素。

    2020-12-11
  • 健康 人吃五穀雜糧,難免遇到小病需要吃藥,有些藥要求飯後吃,有些藥最好飯前吃。很多人把飯前吃藥理解為空腹服藥,但是這種理解和做法,是錯誤的。

    2020-12-11
  • 健康 12月7日上午,「西安市中心醫院與西北工業大學生命學院科研戰略合作暨高層次人才聯合培養」 籤約儀式在西北工業大學國際會議中心第一會議室舉行。 2020-12-11

  • 健康 2020年12月6日,由西安藥學會主辦的2020西安藥學大會在西安市隆重舉行。 2020-12-11

  • 健康 三個組合手術過程不到一小時,基本沒有出血,效果也立竿見影,手術一結束患者就覺得小腿不脹疼了。 2020-12-11

  • 健康 龔偉突然意識到,自己和戰士們一樣,他們守衛著一方國土的平安,自己現在也守護著一方孩子們的平安。

    2020-12-11
  • 健康 為推進項目的建設實施,12月10日,西安市中醫醫院召開項目方案專家論證會。 2020-12-11

  • 健康 12月11日上午,神木市第一屆腫瘤治療研討會暨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學科與神木市醫院腫瘤科學科共建揭牌儀式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濱河新區院區順利舉行。 2020-12-11

  • 健康 12月4日,這個普通冬日裡的上午,西安市五院宣傳科接到了曾在該醫院風溼免疫科八病區住院的趙女士來電,趙女士談吐風雅、條理清晰,在電話裡講述了她在風溼免疫科八病區的住院經歷和心路歷程,同時表達了她對五院的感激之情 2020-12-11

  • 教育 由張載所開創的宋明理學,已經完成了華夏文化與印度文化的融合之道,未來一千年我們新一代關學繼承者的使命,是與由希臘文化和希伯來文化融合而成的「西方文明世界」的相遇,是華夏近代以來的一個現實處境,也是一個文化境遇 2020-12-12

  • 教育 12月11日,「教育裝備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工作暨雙師教學推廣」交流研討會在鹹陽市旬邑中學舉辦。 2020-12-12

  • 教育 西安翻譯學院黨委書記李虎成,副校長、丁祖詒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王霖、西安翻譯學院丁祖詒教育基金會秘書長陳啟平、陝西海融文旅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一良、陝西華騰雲物聯網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宴全、陳倉區人民政府領導等出席活動。 2020-12-11

  • 教育 12月8日,陝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20 年度優秀職教論文評選結果揭曉,學校報送的42篇參評論文,獲獎29篇,其中一等獎5篇,二等獎10篇,三等獎14篇,學校獲優秀組織獎。 2020-12-11

  • 教育 學校以技能大賽為契機,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贏、協同發展」為原則,加快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為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2020-12-11

  • 教育 12月8日,伊利集團「聚星成宇 耀勢未來」2021年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在海南三亞盛大啟幕,伊利冷飲事業部率先登場,採取線上直播+線下互動的形式,與全球合作夥伴共同總結2020年取得的卓越成績、共同展望2021年的美好未來。 2020-12-10

  • 教育 12月7日,西安海棠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許文學在學術報告廳做「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有文化的當代大學生」專題講座。 2020-12-10

  • 教育 12月8日,西安汽車職業大學在學校三省樓六樓會議室召開關於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幹部學習培訓會。 2020-12-10

  • 教育 王寧,西安歐亞學院文化傳媒學院2015級數字出版專業畢業生,ME電影工作室運營總監。王寧為西安歐亞學院的學弟學妹們講述他的創業經歷 2020-12-09

  • 教育 對何旭東來說他的人生還不夠精彩,他希望自己能一直朝前走,不斷進步,對於自己的期待正如他的名字一樣:旭日東升。 2020-12-09

  • 教育 西安翻譯學院副校長王霖代表學校領取獎牌,接受央視網訪談,並與教育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全國各知名高校以及國內知名教育機構負責人、與會嘉賓學者,共議教育發展,共謀教育未來,共同探討推動教育行業的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2020-12-09

  • 教育 11月13日,由西安市委網信辦指導,騰訊新聞和騰訊陝西企鵝新媒體學院主辦的「遇古都金秋,見全運西安——城市影像記錄大賽」在西北大學長安校區圓滿收官。 2020-12-08

  • 硬科技 歐卡智能已經把根深深地扎在西安高新區這片創新創業的沃土之中,開始加速成長

    2020-09-22
  • 硬科技 6月,西安高新區正式啟動創建硬科技創新示範區,充分發揮現有科技資源稟賦,搶抓國家支持硬科技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打造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硬科技影響持續擴大······(王麗)

    2020-09-13
  • 硬科技 在看到2013年中國晶片進口額超過石油成為重大戰略資源後,中科創星更是加大了對光電子晶片領域的投資力度

    2020-08-18

  • 房產 建築業維持高景氣 裝配式產業鏈受關注

    2020-12-11
  • 房產 12.12富力集團舉辦年終購房節

    2020-12-10
  • 房產 廣東率先推出「青年安居計劃」 累計供應住房逾15萬套

    2020-12-10
  • 房產 萬億級市場引發物業分拆上市潮

    2020-12-10
  • 房產 土地市場持續升溫 11個城市賣地收入超千億

    2020-12-09
  • 房產 多家房企提前完成全年目標 市場預期平穩態勢延續

    2020-12-08
  • 房產 曲江置業公園運動生活季雁泊臺站啟幕

    2020-12-07
  • 房產 漢華文旅控股有限公司與西安市藍田縣政府籤約了中國藍田國際生態康養旅遊度假區項目 2020-12-05

  • 房產 2020年12月,高新芳華項目主體完成8層樓的建造。 2020-12-05

  • 汽車 新動力總成平臺命名「鉅浪動力」,寓意廣汽傳祺的動力總成如鋼鐵般品質可靠、性能硬核,帶來如駭浪一樣滔滔不絕、激情澎湃的強勁力量,又如潮汐般帶來清潔綠色的動力,實現駕乘樂趣與環保節能的最優平衡,佇立於浪潮之巔,致力於安心之選 2020-12-07

  • 汽車 11月22日,「長安歐尚X5區域媒體試駕體驗-西安站」在西安大秦溫泉酒店盛大開幕 2020-11-24

  • 汽車 同時,Taycan 4S現已整合200多個主要城市中超過20萬根交直流公共充電樁,並可通過保時捷 APP 提前查詢充電樁信息,充電完成後更可通過APP 直接進行支付 2020-11-23

  • 汽車 在鑼鼓喧天的舞獅表演中,奇瑞西北瑞虎8 PLUS集中交車儀式@關中站 拉開了序幕 2020-11-23

  • 汽車 首汽約車在西安開展「加強網約車管理,提升服務標準」活動 迎接十四運 11月19日,由首汽約車主辦的主題為「加強網約車管理,提升服務標準」-「熔爐行動」的啟動儀式在西安市皇城豪門酒店正式舉行 2020-11-20

  • 汽車 西部網訊(通訊員 韓存軍)2020年11月12日,奧迪西部區公益行動與來自西安7家奧迪經銷商的客戶代表和經銷商代表,共同來到了位於陝西省鎮安縣青銅關鎮龍勝小學,在這裡與龍勝小學的老師同學們,攜手度過了難忘的一天 2020-11-16

  • 汽車 也正因為如此,一汽-大眾在東莞、成都、蘇州三地為其創新舉辦了「全新數字高爾夫上市發布暨8號G地粉絲嘉年華」,回饋粉絲們長久以來的支持與厚愛 2020-11-09

  • 汽車 西部網訊(通訊員 韓存軍)10月31日,萬聖節,伊勢威三菱「辣麼有趣產品發布會」在廣汽三菱伊勢威城北店展廳舉行,正式發布代號「LT」的新產品,跨界推出廣汽三菱辣條,讓廣大吃貨們get吃辣條新姿勢,一同探索生活無限樂趣 2020-11-03

相關焦點

  • 全國「放魚日」 西安60萬尾魚苗遊入渭河淨化水質
    核心提示: 增殖水生生物,促進綠色發展。6月6日是全國「放魚日」,西安市水務局在灞河入渭口舉行同步今年最大規模增殖放流活動,60萬尾鰱魚、鱅魚魚苗遊進渭河,改善水生態環境。 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訊(記者文錦)增殖水生生物,促進綠色發展。6月6日是全國「放魚日」,西安市水務局在灞河入渭口舉行同步今年最大規模增殖放流活動,60萬尾鰱魚、鱅魚魚苗遊進渭河,改善水生態環境。
  • 西安41萬尾魚苗放流渭河溼地
    西安網訊:(記者馬瑩)11月2日下午,市水務局、灞橋區水務局在灞渭橋車遊溼地舉行魚類增殖放流活動,41萬尾鰱魚、鯉魚、草魚等魚种放流渭河溼地,以進一步改善水生態環境。  此次放流活動,旨在通過「放魚養水」「以魚淨水」工程,利用魚類間接消耗水中氮、磷等富營養成分,淨化水質、保護和改善水生態環境。
  • 西安放流50萬尾魚苗
    本報訊(記者文錦)6月6日是「全國放魚日」,圍繞「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主題,西安市農業農村局在灞河啟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暨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經過防疫檢測,健康合格的50萬尾鰱鱅草魚種被放流到西安灞河中安家落戶,成為維護和改善渭河流域生態環境,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的「環保小使者」。
  • 3.5萬尾魚苗「安家」洛清江
    3.5萬尾魚苗「安家」洛清江 信息來源:鹿寨縣融媒體中心 發布日期:2020-12-23 09:15 【字體:大中小】
  • 商南:3萬尾魚苗投放蓮花湖 助力水域生態環境
    商洛資訊網訊:12月13日,商南縣公益愛心人士自發組織開展「青山綠水蓮花湖 一江清水送京津」魚苗放養志願活動。在湘河鎮蓮花湖投放3萬尾魚苗,以改善、維護蓮花湖庫區水域環境,助力打造綠色生態。一大早,志願者們就前往汽車站搬運並清點查看將要投放的魚苗。到達投放地後,志願者們細心的對魚苗裡的水進行調溫,以保證投放魚苗的存活率。放流現場,大家小心翼翼地用瓢舀出魚苗投放到水中,一袋袋魚苗被放歸大自然。這其中還有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參加,他們在放生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為孩子講解投放魚苗的意義以及愛護環境的重要性。
  • 商南公益人士向蓮花湖投放3萬尾魚苗
    12月13日,商南縣公益人士自發組織開展魚苗放養志願活動,在湘河鎮蓮花湖投放3萬尾魚苗,以改善、維護蓮花湖庫區水域環境。當天一大早,志願者們就前往汽車站搬運並清點查看將要投放的魚苗。到達投放地後,志願者們細心地對魚苗箱裡的水進行調溫,以保證投放魚苗的存活率。放流現場,大家小心翼翼地用瓢舀出魚苗投放到水中,一袋袋魚苗被放歸大自然。
  • 近700萬尾魚苗江津長江段安家
    近700萬尾魚苗江津長江段安家 2020-11-29 19:1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餘杭放流魚苗淨化水質 共有300萬尾魚苗被放流到苕溪……
    浙江在線7月3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戴妍藝 記者 施力維)近日,餘杭區團區委聯合區志願者工作指導中心、農業局團委、陽光公益服務社,開展「小魚治水」——青春助力「五水共治」志願踐行「美麗餘杭」活動,共有300萬尾魚苗被放流到苕溪、上塘河、運河水域及支流,回歸自然。
  • 700萬尾魚苗長江安新家 - 上遊新聞·匯聚向上的力量
    江津日報微信公眾號消息,胭脂魚、巖原鯉厚頜魴、華鯪……近700萬尾魚苗搖頭晃腦,康復後即時放歸長江。此舉將會進一步幫助保護區重慶段珍稀特有魚類種群數量的恢復和水生生物群落結構的完善。不光如此,在西南大學水產學院專家的指導下,採用剪鰭標記、掛牌標記、鰓蓋標記、耳石標記等方法,對其中1.6萬尾苗種進行標記,以開展增殖放流的科研監測及效果評估。
  • 湖北省黃岡市在巴河水域投放魚苗魚種250萬尾
    7月20日上午9時,一條條鰱魚、鱅魚被投放進黃岡巴河,這些魚苗魚種不僅能增加魚類資源,改善水生生物的種群結構,維護水生生物的多樣性,還能作為「清道夫」修復巴河水域環境,淨化巴河水體環境。&nbsp近段時間,巴河部分水域藍藻大面積爆發,嚴重影響水域生態環境。
  • 投放18萬尾花鰱白鰱魚苗 四川富順實施天然水域增殖放流 增強水...
    林柯 曾凡川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3月17日下午,自貢市富順縣在板橋鎮木橋溝水庫投放18萬尾花鰱、白鰱魚苗。據悉,富順縣結合長江流域禁漁工作,開展天然水域增殖放流,增強水生態環境修復能力。眼下正值魚類繁殖季節,投放育苗將形成良好的生物鏈,對改善水質有極大幫助。「開春以來,木橋溝水庫裡面水體有一定的負營養化,加之浮遊生動植物也有繁殖加快的現象。縣政府安排專項資金,購買了18萬尾花鰱白鰱魚苗,用於投放。」富順縣木橋溝水庫管理所所長王健介紹,投放後,將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花鰱白鰱在水中,會食用水裡的浮遊生動植物,改善水質。」
  • 200多萬尾魚苗增殖放流木蘭溪流域
    莆田網訊 12月8日,市河長辦與市海洋與漁業局聯合舉辦2020年度木蘭溪流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經現場驗收,當天共放流淡水濾食性魚類鰱魚苗160多萬尾、鱅魚苗46多萬尾。  據介紹,本次增殖放流活動以「養護水生生物資源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修復河湖生態 多元共建幸福河」為主題,分別在延壽溪泗華段、木蘭溪仙遊段以及木蘭溪支流荔城、涵江等河段進行。苗种放流前,由驗收專家對魚苗進行抽樣檢測、質量把關,確保放流的魚苗規格整齊、健康無病害、無損傷。
  • 青浦成功繁育本土魚苗,這種魚可以幫助淨化水質~
    青浦成功繁育本土魚苗,這種魚可以幫助淨化水質~ 2020-07-10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65萬尾魚苗投入清水江
    12月28日,凱裡市人工增殖魚苗放流活動在清水江河段火車頭碼頭舉行。此次人工增殖放流共投入資金18萬元,投入規格10釐米左右鯉魚、鱅魚、草魚等魚苗共計65萬尾,活動現場特安排漁業專業技術人員指導放流。活動現場,灣溪街道沿江村民也積極主動加入到放流行動中,由於放流數量多,魚苗會在放流點附近集中一段時間,才會慢慢擴散,灣溪街道辦事處還派專人在放流地點看守,防止電魚、毒魚、炸魚現象的出現,確保此次放流活動確實有效。
  • 15萬餘尾魚兒放流灞河
    據介紹,近年來灞橋區陸續將100多萬尾魚苗放歸灞河,通過實施「放魚養水」「以魚淨水」工程,一方面魚苗是鳥類的天然餌料,能吸引更多鳥類在灞河安家。另一方面,利用魚類間接消耗水中氮、磷等富營養化成分,淨化水質、保護和改善水生態環境,對於改善灞河的生態環境,淨化水質,保護和增殖水生資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 60餘萬尾魚苗「安家」雅礱江
    「大家都慢點,把手裡的盆子端好,然後慢慢地把魚苗倒入水中......」12月8日上午,縣農業農村局組織的「鹽邊縣2020年度天然水域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在二灘庫區鹽邊水域紅果碼頭舉行。上午十點,增殖放流活動開始,市農業農村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司法局、紅果彝族鄉政府的工作人員來到碼頭邊,把滿載著魚苗的水箱打開,鮮活的魚苗流入水裡,原本平靜的水面瞬間熱鬧了起來,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兒慢慢地消失在了水中。
  • 7萬尾鱘鰉魚幼魚放歸黑龍江
    7萬尾鱘鰉魚幼魚放歸黑龍江 2020-08-18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海南西沙漁業增殖放流百餘只海龜近250萬尾魚苗
    圖為工作人員將玳瑁放歸大海。 駱雲飛 攝中新網三沙6月12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和三沙市海洋和漁業局12日上午聯合在三沙舉辦2020年西沙漁業增殖放流活動,共放流玳瑁及海龜145隻,各類經濟魚苗248萬尾。
  • 濟南小清河來了「小鮮魚」 20萬尾魚苗「餓著肚子」進河養水質
    原標題:小清河來了「小鮮魚」 20萬尾魚苗「餓著肚子」進河養水質它們不吃釣餌很難被釣走5日,20餘萬尾魚苗順著滑道遊入小清河。新時報首席記者 王鋒 攝6月5日,20多萬尾魚苗迎來「喬遷之喜」,搬入「新家」——小清河。水質改善的小清河為魚苗們提供了茁壯成長的優美環境,而它們也將承擔起「養水」的任務。為何要在小清河裡放魚?這些「小鮮魚」被釣魚愛好者盯上咋辦?您關心的這些問題,來了解下吧。問題1魚為何能夠「養水」?
  • 10萬尾鱘鰉魚幼魚放歸黑龍江幹流
    生活報8月12日訊 近日,記者從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獲悉,我省在蘿北縣肇興鎮舉行了2020年黑龍江幹流蘿北段鱘鰉魚增殖放流活動,10萬尾鱘鰉魚幼魚放歸黑龍江。據了解,此次增殖放流的鱘鰉魚分別是體長16釐米以上施氏鱘幼魚4萬尾、體長7.8釐米以上達氏鰉幼魚6萬尾。其中,增殖放流的達氏鰉幼魚,「母親」是今年6月10日黑河市愛輝區漁民誤捕的一尾體長2.9米、體重約300斤的雌性達氏鰉,這條「母魚」經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專家救治救護,並進行人工輔助催產、孵化、培育成功繁衍,此次放流的是其後代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