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村民挖出「元青花」,拒賣20萬而上交,專家:獎勵1000元

2020-12-17 史料橫生

元青花的價值是不言而喻,前些年拍賣會中的「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那可是被拍出了幾億的天價,可想而知元青花的價值是多麼的驚人吧!

元青花就是元朝時期生產的瓷器,特點就在於構圖極其豐滿,還有如今傳世的數量真的是極少的,或許大部分的元青花還都被埋葬在古墓中呢,待來日考古隊考古發掘吧!

下面這件元青花的出土是因為一個新疆的村民給意外挖出來的,沒想到的是這件元青花卻給這村民帶來了很大的困惱和誘惑,有文物販子出高價20萬,還有的小偷來他家中進行偷盜,為此不少的財物還被偷走。

事情得回到20年前的1999年,地點在新疆伊犁州西寧莊村,當時村裡有一個村民叫做馬忠,馬忠家中有一個小土包,其實就是一座小土堆,恰巧村裡有個年輕人要結婚,然後自然需要提前修建新房,就這樣馬忠就讓他們到自己家的小土包中取土。

馬忠當時也在幫助他們家取土造房子,可是意外的時刻就在取土的時候發生了,馬忠一鋤頭下去突然感覺到挖到一個堅硬的物體,馬忠刨開一看,居然是個瓶子,其實就是一個元青花瓷器。

因為當時這隻元青花被汙泥包裹著,為此馬忠看不出到底是何樣的瓶子?直到馬忠回到家之後,用清水衝洗了這隻瓶子,才發現這居然是一隻非常漂亮的瓷器,馬忠雖然不知道這隻瓷器的來歷,但是馬忠隱隱約約感覺這或許是件寶貝。

沒想到的是馬忠挖到寶貝的消息立即傳到了外面,接下來幾天很多文物販子上門找到馬忠,目的自然是希望可以買下這隻瓷器,而且讓馬忠感到震驚的是有人居然開到了20萬的天價,要知道90年代的時候,20萬那絕對是筆巨款,但是正是因為這樣,馬忠越來越覺得這隻瓷器的不簡單,為此馬忠拒絕出售。

可是事情遠遠沒有結束,在之後的幾天夜裡,馬忠的家總是出現小偷的情況,很明顯目標是朝著這隻瓷器去的,最後瓷器沒有被偷走,馬忠家裡的錢財卻被偷走了。

最後馬忠實在是無可奈何,就主動將這件事情報告給了當地文物局,並提出主動上交這隻瓷器,隔天文物局專家就找到了馬忠,在看到這件瓷器之後,真的連文物專家都被震驚到了,這件瓷器就是元青花,後來被命名為「元青花鳳首扁壺」。

當然了馬忠自然還是受到一定的獎勵,比如現金1000元和一本榮譽證書,而如今的「元青花鳳首扁壺」價值幾何?我覺得沒必要多說了吧,可以參考「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的價格,估計「元青花鳳首扁壺」就算比不上「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吧!

相關焦點

  • 村民挖出價值2億的元青花,卻拿來醃了50年鹹菜,專家:上交吧
    ,人山人海的,村民們都非常的積極,當時就在挖掘的時候,有個村民卻突然挖出了意外,其實就是挖出了殘破的瓷片,當時村民大喊自己挖到寶貝了,很快邊上的村民們都圍了過來看熱鬧。 只見這個時候還挖出了很多的瓶瓶罐罐,差不多有十幾件吧,有人說大家千萬別亂動,這應該是文物,我們必須要立馬上報給當地的考古隊,讓他們派專家來進行勘察,當時的村民都同意了,文物是國家的,我們老百姓自然是要保護好它們。
  • 浙江一女孩撿到「小船」,上交收到68元獎金,專家稱價值超1000萬
    能追溯到最早出現第一批瓷器時間是4200年前,屬於原始青瓷,是所有瓷器的前身,在各朝代延續下來的寶物中,一定還有沒有被發現的。有些時候,自己在野外偶然撿到一些東西說不定在以後就成了「國寶」。浙江當初有一女孩就是這樣,在如往卻意外撿到一「小船」小,上交後收到68元獎金,再幾十年後得知,如今專家稱價值超1000萬,不知心裡作何感想。
  • 農民掏糞時挖出「金烏龜」,確認是漢代文物,上交後獎勵350塊
    農民掏糞時挖出「金烏龜」,確認是漢代文物,上交後獎勵350塊文/燕姑娘說史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古人的智慧和勞動就已經能夠創造出很多的寶貝,但是在歷史中有的遺失,有的被毀,能夠遺留下來的文物自然也就非常珍貴
  • 菜地挖出一顆「玉白菜」,文物販子出80萬收購,老農:無償上交了
    而今天要說的不是臺北博物院中的玉白菜,而是河南一個農民從自家地裡挖出的翠玉白菜。菜地挖出「玉白菜」河南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在河南的土地上,有些人一不小心,就挖到了前塵舊物。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河南的一個村民在自家的菜地裡幹活,鋤頭一挖,發出了清脆的響聲,農民原本以為自己不小心碰到了石頭,就想將石頭拿出來。
  • 湖南村民蓋新屋,工人一鋤頭挖出怪豬遭圍觀,專家直接獎勵5萬
    在1981年的湖南湘潭,當地一位名叫朱桂武的村民給家裡翻蓋新房。由於兒子快要結婚了,就想著建造一套新房給孩子居住。哪曾想就在施工動土準備挖地基的時候,現場發生的怪異情況引發了工人的瘋狂圍觀。據考古專家事後向媒體爆料:當時工人一鋤頭揮下去,砸在了一塊大石頭上,發出了很大的聲響。大家一看這是塊全部裹滿了泥的大石頭也就沒有當回事,並不在意。
  • 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新疆農民挖到同種雄尊,上交拿最高獎勵一千
    ,少數分布在德國、英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地;國內收藏的元青花完整器件約100多件······首都博物館絞盡腦汁的照顧這些國寶,試圖讓它們重生——尤其是對待元青花鳳首扁壺,2003年,首都博物館委託國內著名古陶瓷修復專家蔣道銀先生修復鳳首扁壺,最頂級的專家,最頂尖的材料(現代高科技的無色無味環氧樹脂、高分子油漆顏料······),耗時13個月,48塊碎片終於重獲新生
  • 村民挖出唐代銅釜,主動上交,獲200元現金獎勵
    鳳翔村民拓寬公路時發現古代文物,經鑑定為唐代銅釜。鳳翔村民拓寬公路時發現古代文物,經鑑定為唐代銅釜。11月6日下午,鳳翔縣文物局接到鳳翔姚家溝鎮領導報告,稱姚家溝村群眾在拓寬公路時挖出了「寶貝」,後經鳳翔縣文物部門工作人員初步鑑定,村民發現的「寶貝」為銅釜,屬唐代器物。
  • 菜地挖出「玉白菜」,文物販子出80萬收購,村民卻無償上交博物館
    菜地挖出「玉白菜」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河南的某一個小村莊裡,村民正在自家的菜園裡鋤地,挖著挖著,鋤頭在土裡碰到了堅硬的物件,還發出了清脆的響聲。菜地裡挖到石頭,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但這石頭還發出了清脆的聲響,這可就罕見了。
  • 一鋤頭挖出200多斤大鐵鍋,卻無償提出上交,專家:獎勵一張獎狀
    好了繼續回到今天的主題,今天的文物是一口200斤重量的「大鐵鍋」,起初的時候那幾個村民挖到它之後也是極為的驚訝,畢竟從來沒遇到過如此大的龐然巨物,而且能感覺到此物不簡單,為此一度他們選擇將其給偷偷的收藏了起來
  • 河南村民挖出青銅鼎,文物販子出20萬不賣,卻被郭沫若叫錯名字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3月份的一個夜晚,夜色朦朧下河南安陽縣武官村的村民吳希增帶著同村的幾個兄弟出了村。這裡不久前出土了不少甲骨文和青銅器,吳希增認為地底下的寶貝肯定還沒被挖完,試試說不定能發筆橫財。村民們開始分頭動工,吳希增是這群人裡面探寶最有經驗的,還帶來了專門的工具——探針。
  • 文物專家嫌棄文物被村民撿漏,被當作鹹菜罐50年,如今價值上億元
    上世紀60年代,江蘇省鎮江市金壇縣湖西村一位村民在修建水渠時,意外挖出了一個很大的瓷罐,當時瓷罐上覆蓋著厚厚的淤泥。很快附近的村民就湊到一起,而瓷罐裡面裝有樣式精美的銀器,很快村民發現寶貝的事情就傳遍了十裡八村。而發現寶貝的村民並沒有據為己有,而是找到了村裡的領導上報,很快當地文物部門就派出考古專家趕往湖西村。
  • 41年前,一鋤挖出國寶「商代銅鼓」
    83歲崇陽農民程正華回憶人生最美意外——  41年前,一鋤挖出國寶「商代銅鼓」  時至今日,說起這面銅鼓,村民程正華臉上的褶皺,仍會因為激動而愈加明顯——這件國寶級文物,與這位83歲的老者有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  1977年6月14日,42歲的程正華,在河水暴漲的大市河邊,一鋤下去,挖出了這面銅鼓。  41年過去了,記者再訪崇陽縣,採訪了程正華老人及眾多知情人。
  • 江蘇學生撈魚撿到黃金,家長主動無償上交,專家:獎勵一個證書
    引言詩句「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出自唐代著名文學家劉禹錫的詩作《浪淘沙》,形容淘金的人們要把泥沙通過千次萬次的洗淘之後才能夠從中得到黃金。可是在江蘇省大豐市劉莊鎮的友誼村,卻有四名小學生在魚塘裡撈魚的時候,輕而易舉就發現了千年黃金。
  • 13歲學生撿了一枚玉璽,上交後得20元獎勵,45年後專家為何再上門
    不過有一名13歲學生撿了一枚玉璽,這個學生將玉璽上交過後得20元獎勵,45年後專家為何上門?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01眾所周知,陝西是中國歷史文物豐富的地區,在陝西西安這裡,有過多個王朝在這裡建立都城,因此就會留下許多古物。
  • 河南挖出羊脂玉,農民放棄高價收購,上交獲500元獎勵,如今值3億
    專家保守估計其價值在至少三億元。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河南的一位農民卻意外發現了一件玉白菜。當時這位農民正在自己菜園裡鋤地,突然從裡面挖出來一個東西,因為全身沾滿泥土,只露出一個白邊,也看不出什麼東西。他拿回家清洗一番後才發現這竟然是一顆玉白菜。雖然自己沒有上過學,沒有什麼文化,但也知道這是一件非常珍貴的古董,於是便趕緊將其藏起來。可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 老農挖出「三足鍋」來鑑寶,專家:國內獨一份,上交吧!驚動警方
    老農挖出「三足鍋」來鑑寶,專家:國內獨一份,上交吧!所以不要以為國寶離我們那麼遠,在中國民間,有很多人家中都有傳家寶,可能背後的價值相當高今天小編也要給大家說一個關於鑑寶的故事,那是在河南的一個農村,一個農民在蓋房子之時挖出了一個大鍋他看到這個鍋感覺非常獨特,很有價值,而且村民也有人把家裡的寶貝去鑑寶,轉手賣了高價,他就參加了鑑寶節目,專家一看這個寶貝,就說這是國內獨一無二的,價值非常之高,勸說老農民東西上交給國家農民不同意
  • 20年前,專家挖出的遺骨有什麼發現?
    1986年,野外科學考察者王方辰到湖北長陽一帶追尋「野人」足跡,在長陽白氏坪鎮梨子坪,王方辰從村民嘴裡聽到一個重要消息:一位村民的妻子曾被野人擄走,妻子被救回一年後生下了一個奇怪的男孩,疑似野人,人們稱其為「猴娃」。王方辰找到了這戶人家,並親自看到了這個「猴娃」。
  • 老農建新房,地基挖出一對銅牛,專家:上交!大爺一句話噎住專家
    很多文物販子聽到消息也紛紛前來,從剛開始出價幾千塊,到幾萬塊,屈大爺始終沒有賣,屈大爺雖然文化不高,不過在閒暇時也喜歡看鑑寶節目,知道這些倒賣文物的販子,都是壓低價格買入,然後再高價出售,他們報的價格要遠遠低於文化真實的價值。
  • 平潭查獲一批元青花等文物 專家稱「稀世罕見」 - 中國在線
    元青花雲龍紋八稜小罐日前,平潭公安邊防支隊查獲一批涉案文物,上周,省文物鑑定中心對這些文物進行鑑定後,發現了3件元青花瓷器,被專家評價為「稀世罕見」。2005年7月12日,英國著名古董商埃斯凱納齊,在倫敦佳士德拍賣的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瓷罐,拍出約2.3億人民幣的價格。這一次天價拍賣,讓很多人重新認識了元青花。據統計,全球官方博物館只有300多件元青花存世。這三件瓷器是重要沉船遺址中打撈出來的出水文物。3件青花瓷都是生活用品昨日,記者採訪了省內專家,探秘這三件珍貴文物。
  • 鑽研蘆筍20多年!曹縣這位蘆筍專家帶領村民走向致富路!
    曹縣華東蘆筍科技園鑽研栽培技術提高蘆筍產量早在30年前,曹縣的村民就開始種植蘆筍,劉保真的家裡就種植著蘆筍,當時蘆筍引進的是國外淘汰的老品種、用的是陳舊的管理技術,蘆筍的產量一直不高。「當時看著父老鄉親那麼辛苦,產量卻很低,就想用自己在農校學到的技術,培育出更高產的種子、找到更高產的種植方法,幫助村民解決產量問題。」劉保真告訴記者。從那以後,劉保真認準了蘆筍科研這條路,一走就是20年,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國內屈指可數的蘆筍專家。他培育的蘆筍新品種「2000-3F1」「盛豐F1」,比國外進口品種產量提高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