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註:7月28日,剛剛見完創業者的徐小平在真格基金位於北京國貿的辦公室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導等媒體專訪,分享他眼中的移動網際網路、創業風口和成功。本文轉自21世紀經濟報導,原文連結。
「類似滴滴、大眾點評這樣針對大眾消費層面的2C領域,很難從商務模式上有顛覆性的創新並找到新的空間。但在一些傳統行業的B2B領域,供應鏈的整合和創新還有很大空間。」
「發現一個千億級的項目,投到下一個BAT或小米,是我不變的夢想。」
7月28日,剛剛見完創業者的徐小平在真格基金位於北京國貿的辦公室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導等媒體專訪,分享他眼中的移動網際網路、創業風口和成功。
「投資項目就是投資牛人,」這些年閱人無數,徐小平生動地形容一個優秀創業者的標準:「好的創業者要像按摩師,還得是按摩師裡的頭牌,按到行業痛點,手法要精、準、狠,在此之外,還要有足夠的耐力,持久地按下去。」
VC的寒冬是天使的春天
今年60歲的徐小平,曾經是創立新東方的「三駕馬車」之一。在電影《中國合伙人》中,鄧超扮演的海歸孟曉駿,原型就是徐小平。
與電影中情節不符的是,徐小平在演講時從不會緊張怯場,他更像一名演說家,唐詩宋詞與英文單詞混搭在一起,不時像個頑童一樣哈哈大笑,極富感染力。
在新東方上市之後,徐小平選擇離開,從一名教育工作者轉身成為一名投資家。真格基金創立之前,徐小平和王強在2007年開始以個人身份進行諮詢及天使投資。
2011年,大家熟知的真格基金正式成立。徐小平曾坦言,直到現在,他依然是看到項目就激動,「只要創業者能忽悠住我。」幾乎都可以從他手上拿到天使投資。
真格基金最為密集的投資出現在2014年和2015年。這兩年裡,真格大約投資了近200個項目,管理了五期美元基金和四期人民幣基金,團隊成員也不斷擴充。目前真格團隊有近四十名正式員工,除了投資團隊外,還搭建起了包括法務、財務、公關、市場和HR在內的一整套投後服務團隊。
據新浪科技報導,截至今年3月,真格基金一共投資了300餘個創業項目。其中天使輪投資佔75%,36%的項目進入下一輪融資,5.7%的公司過了「C輪死」門檻,其中還包含2個獨角獸級別的企業。這些項目分布領域廣泛,有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O2O、B2C、C2C,也有偏向傳統行業的B2B。
喝著星巴克咖啡,徐小平字斟句酌地給自己界定身份,「天使投資人,其實就是創業者中國夢……(等下,這樣說政治正確嗎?好像不對……)應該是創業者『創業中國夢』的支票籤署人,用資本來給創業者的夢想做證明。」
一個經常被徐小平提及的案例是2014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聚美優品。這家靠化妝品起家的B2C網站的成功上市,讓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在短短4年時間裡收穫了數百倍的帳面回報。
其他較為知名的投資還有世紀佳緣、51Talk、蜜芽等2C類項目。此外,在更偏向傳統行業的B2B領域,真格基金還投資了美菜網、找鋼網、棉莊、化時代等項目。
「投一個10億美元的項目也是夢,但相對比較容易實現,但投到一個千億美元規模的項目,就是一個比較狂野的夢了。」徐小平感慨。
最近一次追求狂野夢,是真格基金豪擲數百萬美元在美國投了一個時速可達1200公裡的超級高鐵項目Hyperloop One,真格也是這個項目最早的中國投資方。這個號稱「從北京到紐約只需要2小時」的高鐵項目的構想提出者,是那個同時在玩特斯拉、火箭和太陽能的埃隆·馬斯克。
徐小平並不認為外界所稱的資本寒冬會對天使投資有任何不良影響。「資本寒冬可能大多指風險投資VC的寒冬,VC的寒冬其實是我們天使投資的春天。」徐小平稱,正因為今年其他機構出手慢了,出手更緊了,項目估值也低了,天使投資人才有可能拿到更多更優質的項目投資機會。
「我們平均每年會投100個項目左右,今年上半年投資的項目數量比去年同期還多,整體上速度也更快。」徐小平稱,他希望在別人都不敢出手的時候,主動去擁抱未來5-10年裡最偉大的企業。
看好B2B、人工智慧、供應鏈整合
那麼未來5-10年中,最偉大的企業可能在哪些領域誕生呢?
徐小平認為,類似滴滴、大眾點評這樣針對大眾消費層面的2C領域,很難從商務模式上有顛覆性的創新並找到新的空間。但在一些傳統行業的B2B領域,供應鏈的整合和創新還有很大空間,「例如鋼鐵、石化等傳統行業,至少還有50%到60%的整合創新空間。」
徐小平例舉他在2011年投資的找鋼網項目。「第一次見找鋼網創始人王東和其他兩位創始人,他們對鋼鐵貿易這個領域有深刻理解。三個人也是好兄弟,都有做網際網路的經驗,所以當天聊完我就決定投了。」
同一天晚上,另一家天使投資機構險峰長青(原「險峰華興」)的創始人陳科屹也見了王東。聊完之後陳科屹給徐小平打了個電話,雙方商量好一起投資找鋼網。就這樣,王東拿到了天使輪的1000萬人民幣,並由此開創了一個B2B電商「找X網」的現象級創業風潮。
投了找鋼網、棉莊、化時代等多個B2B創業項目之後,徐小平已經把「找X網」的「找」總結成了一門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業哲學:「找準產業鏈上的痛點,去中間化,縮短交易流程,讓信息更透明,減少中間環節的加價」等,徐小平稱找鋼網所創立的理念和模式,是完全可以複製到其他傳統行業中去的,「去中間化等這些標準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網際網路理念。」
「一個好的創業者,應該是痛點問題的解決者,要成為那個傳統行業痛點的按摩師,還得成為按摩師裡的頭牌,不僅指法精準,還得有持久的耐力,一直按下去。」徐小平哈哈笑著打比方。
但徐小平也坦承,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到現在,僅僅靠商業模式的創新,已經很難對現有網際網路BAT三國鼎立的格局進行大的改變或者顛覆,「你很難再做一個微信打敗這個微信,也很難再做出一個滴滴。」
在徐小平看來,只有跳出現有微信的維度,靠技術的進步創新帶來智能硬體的更新換代,才能「讓馬雲、張小龍都望洋興嘆,或者只能花錢買回來」。他個人更看好的領域包括人工智慧、VR、AR、大數據等領域,「試著設想一下未來,街上都是無人駕駛的汽車,每個屋頂都是一個太陽能發電機。」
真格成立五年了,徐小平稱,真格和他本人都需要「歸零」,努力尋找下一個獨角獸項目。「能否投到回報率高的項目,是衡量投資人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在這個層面上「我依然不滿足」!徐小平稱,他現在依然會有一種焦灼感,驅動著自己每天保持與3到5個創業者溝通交流,此外還會看10多個創業項目BP。
徐小平婉拒了21世紀經濟報導提出的聚美優品私有化目前面臨哪些困難的提問。對目前網際網路創業公司登陸資本市場的IPO門檻變高及借殼難度增大的問題,徐小平回應稱,「我一般不對政策發表評論。但我覺得不管是投資機構還是創業者,都需要在政策允許的框架裡做好自己的事。中國的商業環境很棒,但還可以更好。」
(本報記者 靳穎姝 北京報導)